今年39歲的吳先生育有一對子女,因工作的關係接觸檳榔、菸與酒多年。有一日,他發現口內有一小塊突起但是不會疼痛的肉塊,他本不以為意。但兩年來,腫塊逐漸變大且有出血的情形。他聽信偏方,不僅沒有達到治療效果,反而導致更嚴重的潰爛、張口受限和頸部疼痛,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趕緊至苗栗大千醫院就診。經過詳細的診斷,證實得到口腔癌。(圖:口腔不正常白斑)大千醫院牙科整合治療中心口腔外科陳怡睿醫師指出,癌症是一種多重因素的基因疾病,在台灣,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抽菸、喝酒等習慣有密切關係。隨著抽菸及嚼檳榔人口的增加,口腔癌的發生率也節節上升。吸菸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之18倍;吸煙及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89倍;吸煙、飲酒及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則為無此習慣者的123倍。陳怡睿醫師說,國外的研究顯示,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口腔癌之死亡率。因此,國民健康局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看看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不會疼痛,也沒有副作用。正常口腔黏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組織,如果變厚或變成突起不透明白色的斑塊,便可能是口腔白斑;如果有變薄或略為潰爛的紅色斑塊,則可能是紅斑,兩者皆可能是癌前病變,可惡化成口腔癌。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並可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腫瘤越大,需要手術的範圍也越大,因此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不僅可提高治癒率,也可減少因治療所帶來之傷害。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口腔癌可經由戒除嚼檳榔、抽菸、喝酒等外來致癌因子而防止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