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塊

乳房「摸到硬塊」別緊張!是否生病先看在「哪個週期」

乳房「摸到硬塊」別緊張!是否生病先看在「哪個週期」#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齡改變,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會出現各種變化。如果有天你突然間注意到這些變化,都會忍不住懷疑:「這樣是正常的嗎?」或「別人也都會這樣嗎?」確實,身體哪些狀況是屬於正常的改變,哪些狀況可能是疾病的徵兆,絕對是需要注意和了解的,今天就來看看一個很容易因為荷爾蒙變化就呈現不同樣貌的器官——乳房。乳房在「不同生理週期」的正常變化從胎兒時期,乳房已經開始發育了,因此小女嬰出生時已有乳頭與乳管的雛型。不過主要的變化還是從青春期開始,就從青春期開始談起吧。青春期青春期時,卵巢會製作、分泌雌激素,因此乳房處的結締組織開始聚集脂肪,乳管開始生長,乳腺乳小葉也會增生,整個乳房的體積變大,乳房皮膚可能因此出現生長紋路。許多女性會發現自己乳房的變化,與月經週期在哪個時間點最有關係。於週期的前半個月,卵巢分泌雌激素,進而刺激乳管的生長;到了排卵期後,荷爾蒙變成黃體激素接管,這時會刺激乳腺生長,因此常常月經快來之前,許多女性會覺得乳房腫脹,甚至有疼痛、痠痠的感覺,整體觸感也比較硬。可以想成這段時間乳腺是為了可能的懷孕做準備,因此繼續成長,等月經來了,等於沒有懷孕,乳房就會被打回原形,不再那麼腫、那麼脹。年輕的時候自我檢查乳房會覺得好像到處都有一顆一顆,尤其在月經快來時檢查,會發現乳房到處好像都有點硬硬的,像摸過鵝卵石步道的感覺,然而等到月經過去,這種硬感就能稍微改善。如果摸到硬塊感,最好還是找醫師檢查確認是否為正常,抑或是常見的乳房囊腫與纖維腺瘤。懷孕在過去沒有確實驗孕工具之前,一位婦女的乳房脹痛,就很可能是懷孕之後的第一個徵兆!所以,懷孕會對乳房帶來極大的改變,這是黃體激素持續刺激的結果,讓乳腺、乳管不斷增生。同時,乳頭、乳暈等深色區會先變得腫脹,顏色變得比較深,這是因為小嬰孩的視力極差,在演化中媽媽需要為了哺乳做準備,因此乳頭乳暈的顏色會繼續變深,讓小嬰孩更好找到。接下來繼續是整個乳房都脹,同時乳管和乳腺都在成長,大概到懷孕20到24周之間,乳房開始會製作乳汁。整個懷孕過程女性會需要換內衣2次到3次,罩杯會升級1到2個罩杯。許多專家認為,一位女性要等到懷孕、哺乳過之後,乳房這個器官才算是成熟了。當經歷懷孕、哺乳後,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比從未生育的女性來得低。哺乳生產後的30~40小時之間,體內黃體激素下降,乳房開始大量製作乳汁。因此到了產後50~72小時,產婦就會開始感到乳房脹痛,需要開始按摩乳房、擠出乳汁。兩側腋下在開始產後哺乳時也可能更為腫脹。當女性刺激乳房哺乳時,也可以刺激子宮收縮,並恢復子宮張力,對產後恢復是有好處的。同時母乳能幫助嬰兒建立免疫系統,延後遺傳性過敏疾病發作時間,降低後天性過敏疾病發作機會,整體來說小孩生病的機會較少、時間也較短。然而,餵母奶並不是天生就會的事情,有許多技巧需要後天學習。當乳汁排出不順利,蓄積於乳房內,就可能讓媽媽出現局部的紅、腫、熱、痛,進而有乳腺炎、乳房膿瘍等問題。退奶退奶後,絕大部分的女性會發現:「乳房變小了!」哺乳後乳房會變多小,這與基因、原本體重或BMI、和年紀等都有關。尤其當女性懷孕愈多次、哺餵時間愈長,乳房的外觀也會變化愈多。想要減少乳房外觀的變化,首先記得千萬不要抽菸,畢竟菸害對結締組織與皮膚都有很大傷害;另外,運動會有部分幫助,雖然運動無法直接養大乳房的乳腺組織或乳管組織,但對乳房內的纖維結締組織「乳房懸韌帶」(Cooper’s Ligaments)是有好處的,乳房懸韌帶與胸部肌群相連,對乳房固定和支持的作用更強,站立時乳房較不下垂。因此建議可以練練胸推、伏地挺身、微蹲展翅等動作。最後,如果還是對退奶後的乳房外觀很不滿意,醫美隆胸手術也是一個選項。更年期從35歲之後,乳腺開始萎縮。到了45歲到50出頭的時候,女性接近到更年期,雌激素和黃體激素的濃度更有明顯變化,尤其雌激素的濃度快速下降,帶來很多更年期的症狀。乳房裡的結締組織會缺水,不再有彈性。乳房裡包含結締組織、腺體組織、和脂肪組織的質量都下降,整體的體積可能會小了一個罩杯,雙峰之間的距離拉大(外擴)。而且當乳房組織弱化後,已經被撐大的皮膚就會受重力影響,外觀上不僅縮小也會下垂,乳頭也可能往下。這時候若女性自我檢查乳房,由於乳房的組織萎縮,不會再容易有到處一塊塊硬硬的感覺,因此,如果有摸到硬塊,務必要到診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乳房出現以下症狀,務必要就醫檢驗有幾個狀況最可能代表乳房出問題,請不要把以下狀況當成正常,最好盡快就醫讓醫師診治: 在乳房或腋下摸到新的硬塊感 乳頭出現分泌物,尤其是單側乳房出現血樣或水狀的分泌物 乳頭凹陷 乳房皮膚某一處突然凹下去 乳房某處變得紅腫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A姓國二生,一個月前在洗澡時發現左乳房出現硬塊,媽媽非常緊張,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醫師古君平,經乳房超音波確認在左乳房下側出現邊緣形狀不規則的硬塊,大於2公分橢圓形的「纖維腺瘤」,可能有惡性的風險,和家屬討論後,考量到A姓生年紀輕,決定開刀以「乳房腫瘤摘除手術」早一點拿掉,確認不會變化成惡性腫瘤。A 姓生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開刀後並不會影響外觀和未來發育,只要一到兩年持續超音波追蹤即可。少吃油炸食物 以免刺激女性荷爾蒙古君平醫師表示,一般乳房纖維腺瘤好發在20到30多歲女性,這次發生在年僅14歲的國二生比較少見,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可能和飲食習慣和環境有關,建議少吃油炸食物,例如炸雞或是鹽酥雞等,因為比較早接觸油炸食物,女性荷爾蒙表現比較早就會比較旺盛,刺激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瘤大多是良性 建議切片確診尤其,現在國中女生正值青春期非常重視自己的隱私,父母親可提醒女兒,在經期1~2週後可以自我觸診檢查,如果胸部出現像湯圓或貢丸圓圓的、鼓鼓的、移動式的硬塊,或乳房有分泌物,一定要儘速就醫,找出原因,但也不要恐慌,95%的乳房纖維瘤是良性的,如果影像出現不規則,建議切片確定診斷。飲食西化 罹癌年齡層年輕化古君平指出,預防乳癌的方法,除了避開高油脂飲食、控制體重也有助益,最重要的是女性應定期做乳癌檢查,乳癌高風險年齡層為45到69歲,政府也補助45歲以上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但因飲食西化,罹癌年齡層也有年輕化跡象,建議最好40歲之後每年檢查。

摸到硬塊拖半年 竟是乳癌3期

摸到硬塊拖半年 竟是乳癌3期#硬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美秀是一位單親媽媽,某天洗澡時突然摸到自己左側乳頭上方,出現不規則硬塊,大小約2.5至3公分,沒有不舒服感,所以未立即就醫,過了2、3個月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乳癌2B期又屬HER2陽性患者,比一般乳癌病患的復發及惡化機率更高,因此決定切除全左乳,康復後維持定時運動的習慣,已成功抗癌10年。每到生理週期 乳房就會有組織變硬靜芳過去每到生理週期,乳房就會有組織變硬的狀況,某天自己在右乳摸到了一顆硬塊,位置很深層也不會痛,又過了半年才到醫院檢查,卻決定不接受穿刺檢查,經過1年後乳房硬塊非但未見縮小、反而更大,再次就醫時確診罹患乳癌第3期,為了延續生命,決定切除全右乳,並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目前定期回診追蹤。45至54歲婦女人數最多 達3,650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約每47分鐘就有1位女性罹患乳癌,而平均發生年齡約為54歲,其中以45至54歲婦女發生人數最多,高達3,650人,其次為55歲至64歲婦女,發生人數為3,122人。凹陷、顏色、形狀變化 盡快檢查因此,賴基銘執行長呼籲女性朋友,除了每年確實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高危險族群更要自主並提早年齡接受篩檢,並且隨時留意乳房的變化,觀察自身乳房外觀、觸感是否改變,若有任何異狀,包括乳房有凹陷情形、顏色、形狀有些變化或是有分泌物等,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千萬不可以置之不理,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期。維持運動5~6年以上 罹癌風險低鼓勵民眾維持運動習慣,根據研究發現,每周有運動3至4小時的習慣,罹癌機率將可降低40%至50%,維持運動習慣長達5~6年以上,老年後的罹癌風險更低,因為運動能幫助人體控管體內賀爾蒙的改變,尤其肥胖確實影響罹患乳癌的可能,但即使肥胖,運動還是能有效降低罹癌風險,運動絕對是防癌、治癌不可缺少的處方。 

妙齡女手臂有硬塊 切開發現黃色油脂

妙齡女手臂有硬塊 切開發現黃色油脂#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小姐最近在手臂上摸到一顆不紅不痛的小硬塊,有慢慢變大的趨勢,就醫檢查後推測可能是皮下囊腫,建議手術切除。術中發現囊腫裡面包覆了黏稠的黃色油脂,為良性的「皮脂囊腫」。多發性皮脂腺囊腫 好發於腹部、腋下、胯下什麼是「皮脂囊腫」呢?皮脂腺是位於皮膚真皮層裡的腺體,可分泌皮脂到皮膚表面以滋潤皮膚、毛髮,減少水分蒸發,並抑制皮膚表面細菌。皮脂囊腫是由上皮細胞包圍形成的空囊,在囊壁附近分泌皮脂並堆積在囊室內,使囊腫逐漸增大;在外觀上沒有特別症狀,略為鼓起,按壓起來有彈性。皮脂腺囊腫的數目可從單一顆到上百顆都有可能,當數目較多時稱為「多發性皮脂腺囊腫」,常顯現於家族遺傳,多來自於角蛋白17(keratin 17)基因的變異,好發處包括胸腹部、腋下、胯下、陰囊等,通常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變明顯。皮膚專科段培耕醫師表示,若是單顆皮脂腺囊腫,以手術完整切除即可根治。多發性的案例則困難許多,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除非遇到囊腫本身發炎紅腫,需做切開手術併服用抗生素可緩解症狀。而口服A酸具有抑制皮脂腺的效果,可以獲得暫時控制,但是因為囊腫組織不會憑空消失,停藥後仍可能會復發。採用外科治療 降低復發機率若想要減少復發機會,建議考慮外科治療。在不同種類的外科治療裡,傳統切除縫合手術耗時費力且會留下縫合疤痕,只適合做有限數目的切除。汽化式雷射則可一次治療多顆,但若是體積過大的囊腫就不適合,除了因為傷口過大過深較難照顧外,也會提高留疤的機率。在比較新的醫學文獻裡提出一種方式是使用電燒劃出長1~2mm的微創開口後,把囊腫內容物擠乾淨,最後用鑷子將囊壁拔出,遺留的傷口不必縫合,也不會留下明顯疤痕。他也提醒,單顆皮脂腺囊腫為避免持續增大或發炎,通常建議直接手術切除。至於多發性皮脂腺囊腫的治療,應與醫師討論後,再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法。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治療較棘手的HER2陽性乳癌,國際治療目標為「降低患者復發風險、保留乳房以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乳癌治療藥物發展日新月異,標靶藥物已蔚為風潮,目前標靶藥物與化療搭配而成的「術前輔助治療」,也開始成為患者治療的新利器。台大醫院外科部郭文宏醫師解釋,早期乳癌的治療目標,就是希望能將癌細胞趕盡殺絕,標靶藥物發展至今甚至出現雙標靶型,可藉由標記作用、毒殺,併用化療相輔相成,目前治療上的選擇愈多,愈能有接續治療、降低轉移復發的機會。識別癌細胞特異性 助清除「有記號」之癌細胞郭文宏醫師進一步說明,癌細胞表面若沒有生物標記,往往會被當作正常細胞,很難被免疫細胞察覺,但標靶藥物可與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抗原結合,將癌細胞「打上標記」以利免疫細胞識別,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因腫瘤尚未被切除,術前若先接受雙標靶藥物加上化療的輔助療法,可誘發更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類似「癌症疫苗」的概念,有助於產生長期的免疫效應,也有機會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進行治療,減少復發、提升預後狀況。而如果療程效果佳,亦是幫助醫師作為之後治療的依據,更能掌握術後治療成績。在幾個跨國臨床試驗中可證明,超過半數的HER2陽性患者術前接受雙標靶搭配化療的輔助性治療,能使腫瘤細胞縮小甚至消失不見,因此有更高的機會保留乳房及免除淋巴結清除術,五年無惡化率也高達86%,原因就在於此種較新的治療法能夠引發自身的免疫反應,提高治療效能。術前輔助治療後 腫瘤縮小至0.1公分門診中也曾有40多歲女性,HER2陽性、腫瘤4公分,原本在傳統治療上可能需做全切除手術,但因考量患者術後可能會有腫脹等不舒服的狀況,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接受術前輔助治療。治療後,腫瘤縮小至0.1公分,保留大部分乳房組織,手術過後目前仍接受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治療,病況穩定,也擁有較佳的生活型態。不過,若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就需考慮接續治療的藥物選擇性,可能無法施以新型輔助療法,建議患者仍應多與治療團隊溝通,參與擬訂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104年)8月衛生福利部核可HER2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併用,以治療HER2陽性、局部廣泛、具發炎性、腫瘤大於2 cm或淋巴結陽性之早期乳癌,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也代表著對於手術切除的患者,能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原先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在術前使用輔助療法,也有機會將腫瘤體積縮小至可手術範圍;此外,也降低了部分病患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術的可能性。術前輔助療法併用化療 軟化縮小腫瘤組織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游啟昌醫師表示,醫藥科技發展進步,保留部份乳房組織的手術機率提高,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提高了。門診中有位36歲的年輕患者,自己觸摸到腫塊後輾轉就醫時,病灶大小已達4.5公分,腫瘤屬HER2陽性,幸而尚未轉移至淋巴,經過雙標靶藥物併用化療後,腫瘤組織慢慢地軟化縮小,最後開刀做了乳房保留及前哨淋巴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檢體證實只剩纖維化組織,無癌細胞殘留,術後再持續進行輔助療法,目前病況穩定,屬於術前輔助療法控制良好的案例。另一位46歲的患者則是在摸到腫塊後,半年才在先生陪同下就醫,病灶嚴重,腫瘤已至7公分大小且腋下淋巴局部轉移,傳統上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其接受全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但在經過4次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後,腫瘤組織軟化且縮小至3公分,再以化療接續後,更縮小至1公分,且淋巴未感染。5年無惡化率近9成 化療藥物仍為要角游啟昌醫師表示,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都不同,一開始就要訂定明確方針並提出預期效益,多種治療途徑可選擇下,若患者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整體存活率上升、預後較佳,便是成功的治療模式。而在幾項大型試驗中可發現,透過術前輔助療法-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後,有高達近64%的病人在手術前腫瘤細胞已消失不見,五年無惡化率高達86%;對於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作為完整治療處方的一部份。不過他特別提醒,患者無論接受何種治療,大約每3個月可看見初步成效,需要耐心、信心與醫師配合,不可太過心急想要頻繁更換治療模式;而化療藥物在治療中仍舊扮演重要角色,必要時可發揮接續治療的作用,也鼓勵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硬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坊間耳語、傳聞,加上網路搜尋資訊便利,許多有關乳房病症或乳癌錯誤的訊息到處流傳。不實的傳聞增添乳癌防治的困擾,女性朋友道聽塗說也常引起不必要的驚慌,甚至誤導觀念而疏於防範。針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我覺得有必要導正,建立女性朋友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觀念。Q1)胸部大或有副乳的人比較容易得乳癌?錯!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關。但胸部豐滿的女性有腫瘤可能比較不容易以觸診摸到,發現時情況通常已較為嚴重。同樣地,有副乳的女性,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因為副乳有乳腺,所以要注意定期檢查。Q2)穿調整型內衣會得乳癌?錯!有傳言指出,常穿調整型內衣會壓迫腋下淋巴瘤,進而導致乳癌,這項說法並非正確。穿著太緊的內衣確實可能造成乳房疼痛或磨擦紅腫、破皮,但不會導致乳癌。Q3)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我才會得乳癌。我的家族中沒有人罹癌,所以我不用擔心?錯!遺傳只佔乳癌的10~15%。換句話說,85%罹患乳癌的婦女都不是來自有罹患乳癌的家族。所以,即使家族裡沒有人罹患乳癌,每年還是要做一次的乳癌篩檢。Q4)我沒有什麼乳房不適,不需要做乳癌篩檢,自己檢查就好?錯!國人普遍認為「沒有任何不適,就不需要做篩檢」。其實,乳癌篩檢的目的在於「沒有症狀之前就能及早發現,以達及早治療之效」,這樣才能讓癌症對生命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自我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乳癌,一旦摸到硬塊,通常都已經是乳癌二期了。因此,女性朋友除了每個月的乳房自我檢查之外,一定還要定期做乳癌篩檢,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Q5)我的乳房有囊腫和鈣化點,以後會變成乳癌嗎?六成以上女性都會有乳房纖維囊腫的經驗,如果確定是乳房囊腫,不會變成乳癌組織。除非是當時診斷錯誤,超音波報告為乳房囊腫的女性,最好繼續追蹤。如果檢查是有微細鈣化,就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因為有某些特殊鈣化點仍有20%的機率轉化乳癌。Q6)良性乳房腫瘤不會變成乳癌?錯!少部份良性腫瘤多年之後,還是有若干可能會變成乳癌,跟正常組織的機率是一樣的。Q7)我罹癌至今已超過五年,所以我的乳癌不會復發?錯!乳癌雖然最常見在2~3年之間復發,但是它其實是會在任何時候復發。根據統計,75%的患者在6年內復發,另外25%的患者可能在10年內復發。Q8)如果我的乳房裡面有一個硬塊,那就一定是乳癌?通常摸到的乳房硬塊大部分不是乳癌。它們可能是囊腫、或是良性的纖維囊腫、或是纖維腺瘤。但硬塊也有可能是癌前病變,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總之,摸到乳房有硬塊時,先不要驚慌,進一步接受檢查才是正確的方法。Q9)聽說乳癌多半是不痛的,我的乳房硬塊會痛,所以應該不是乳癌?大部分的乳癌硬(腫)塊是不會痛的,但是痛或不痛並不能斷定是或不是乳癌。也有些婦女認為不會痛的硬塊就不是乳癌,這是錯誤的觀念。痛與乳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連,只要發現乳房有硬塊都應盡速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Q10)我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所以我不必擔心會罹患乳癌?乳房攝影能檢出大部分的乳癌,但那只是篩檢的工具而已。每5個乳房硬塊當中就有一個是乳房攝影照不出來的。所以,女性每一年都要找專業醫師做一次乳房檢查。如果發現有硬塊,即使上一次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也一定要盡快就醫。(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口腔出現白斑、硬塊 恐為口腔癌警訊

口腔出現白斑、硬塊 恐為口腔癌警訊#硬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若你是有吃檳榔、抽菸習慣的人,那麼請注意,應定期做檢查,避免口腔癌找上門。在台灣,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遠離危害因子 定期檢查以保健康54歲的邱大哥是位清潔隊員,100年口腔黏膜篩檢發現有癌前病變,歷經切除病變部位及補皮後,曾戒除半年的檳榔,但朋友、同事間總是以檳榔、香菸當交際橋樑,久而久之又再次嚼食檳榔。102年時在柳營區衛生所的邀約下參加了戒檳班,每兩年一次的口腔黏膜篩檢又再次發現口腔呈現白斑,「我不敢去醫院,萬一切片是癌怎麼辦」這是邱大哥一直不願到醫院就診的心聲,經過八個月的面訪、電訪鼓勵勸說後,終於到醫院就醫並進行切片,幸好切片結果並非口腔癌。柳營區衛生所提醒「檳榔子本身就是致癌物」,「吃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鼓勵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戒檳)及吸菸民眾,每兩年可免費進行口腔黏膜篩檢,從102年6月開始,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戒檳)之原住民,也享有每二年免費口腔黏膜篩檢的福利,若發現口腔或周圍發現腫脹、硬塊、白色脫屑斑塊、口腔內有未癒合潰瘍,時間超過兩周以上或出現麻木或疼痛感、反覆不明原因流血,更應立即就醫檢查,以保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