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燃脂抗便秘 每天快走20分鐘

燃脂抗便秘 每天快走20分鐘#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年以上的人突然要開始運動,或許會覺得有些麻煩。但是想對抗便秘,就必須活動身體。不知道該要做什麼運動的人,可以先從走路開始。用稍微感覺「吃力」的速度快走,手腳前後擺動,以正確的姿勢前進。慢慢習慣了以後,會感覺身體變輕,甚至會忘記運動時間有多長。走路可增加體內血清素 感到心情愉快有時候走路完,身體馬上會產生便意。請事先決定運動路徑,並確認公共廁所的位置,運動時也要記得攝取水分。走路除了活動身體之外,還能使人感到愉悅。近年來成為話題的「血清素」是一種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研究認為它可以使人心情沉靜、感到滿足。也有研究報告說,走路可增加體內血清素,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走路完總是會讓人感到心情愉快。有氧運動在運動後20分鐘才會產生效果​進行走路運動時,不需要奮力疾走,可以一邊欣賞周圍的景色,或偶爾停下來休息。這時候心情會轉換為放鬆模式,便意就突然出現了。走路也是消耗體內氧氣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燃燒體脂肪。除了能提升心肺機能,對於肥胖及生活習慣病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一天最好走路20~30分鐘,因為有氧運動在運動開始的20分鐘以後才會產生效果。走路運動的時段不拘,不要勉強自己在酷暑或寒冬的清晨出門走路。身體有疾病的人,請先跟醫生確認自己的體能狀況後再開始運動。(本文摘自/快腸!絕好腸!驚人快便力/采實文化出版)

一天少坐2小時 一年可減14公斤

一天少坐2小時 一年可減14公斤#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家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其實運動之外的日常活動量,與預防及解決中年肥胖問題,有相當大的關聯。近年來,美國研究專家指出,肥胖的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比平常人少消耗350卡的熱量。消耗熱量的差距在於站立時間的差別以實際統計數據來說,消耗熱量的差距,相當大的原因在於:肥胖者一天站立的時間是373分鐘,坐著的時間是571分鐘;而平常人一天站立的時間是526分鐘,坐著的時間則是407分鐘。一天少消耗350卡 一年就能瘦14公斤一天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一個月就等於比別人多囤積10500到10850卡的熱量,1年下來,就等於是12萬7750卡。這些熱量如果全部換算成體脂肪,相當於一年就胖了14公斤。因此,要預防肥胖、保持身體健康,在生活中最好能夠養成勤勞、多動的習慣。尤其是辦公室工作居多的上班族,更要特別留意。(本文摘自/喚醒你的回春賀爾蒙,年輕15歲/大是文化出版)

防「嚇」死 心臟不適快就醫

防「嚇」死 心臟不適快就醫#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夜溫差大,除了應小心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熟睡中也可能因刺激而猝死!「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LQTS)」與「布魯蓋達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 Brs)」為2種心因性猝死的遺傳性疾病,青壯年患者可能會在運動、游泳、情緒刺激甚至熟睡時,因為聲音的刺激產生致命的心律不整!醫師提醒,民眾若為慢性病家族史或是高風險群,可至心臟內科進行諮詢、安排相關檢測。年輕人也不能輕忽心血管疾病好不容易回暖,大陸冷氣團又將南下,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妥善管控三高,並且注意保暖,若出現持續性的胸悶、胸痛、昏厥等心臟疾病急性症狀應儘速就醫。據衛福部104年統計資料顯示,45歲以上死因為心臟疾病占了近3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嚴元鴻表示,雖然資料顯示因心臟疾病死亡者多為中老年人,年輕人也不能輕忽心血管疾病。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養成良好運動習慣,降低因低溫或者溫差過大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至心臟內科安排相關檢查,確認是否是基因突變導致的高危險群。噁心、嘔吐、冷汗應立即就醫由於許多先天性心律不整猝死的病患都是年輕人或者是具有生產力的青壯年,強化這類患者的診斷相當重要,洪弘昌院長建議,民眾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腎臟病家族史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可至醫院諮詢專業醫師。若出現噁心、嘔吐、冒冷汗、頭暈、頭痛、疲倦、焦慮、呼吸困難及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安排相關檢查,減少猝死的風險。

靠飲食運動 胰島素免打一輩子

靠飲食運動 胰島素免打一輩子#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一旦施打胰島素,終其一生都無法脫離嗎?事實上,只要好好控糖,患者都有機會把健康救回來!50歲高先生因吃不下、想吐、口渴、體重半個月下降6.5公斤,本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抽血檢查發覺飯前血糖及糖化血色素分別高達466mg/dl(正常值為﹤126mg/dl)、11.1%(正常值為﹤6.5%),確診為糖尿病。配合施打胰島素 糖化血色素恢復至5.8%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鴻安表示,因患者治療初期非常配合施打胰島素及口服藥物並且定期回診,在飲食與運動部份也身體力行努力地進行,半年內成功的將糖化血色素控制恢復至5.8%,之後逐步停止胰島素施打,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每天運動、自製蔬果汁、吃糙米飯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高先生也養成每天1小時爬山或健走的習慣,搭配低GI的飲食,每天以自製綜合蔬果汁作為早餐,將山苦瓜、小黃瓜、奇異果、西洋芹、秋葵、豆苗、木耳、堅果等新鮮食材經常做變換,午晚餐的主食也盡量以糙米飯為主,不吃精緻澱粉類食物。經過半年嚴密監控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變化發現,血糖呈現穩定狀態,連同原本的高血脂也回復正常值,成功脫離施打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物即可控制血糖。透過飲食運動仍有治癒機會林鴻安醫師表示,台灣多數民眾對於打胰島素充滿恐懼,以為一旦打胰島素就要打一輩子,其實部分糖尿病患,透過飲食及運動仍有治癒機會,患者本身的毅力執行力是戰勝糖尿病的成功要素,建議糖尿病患只要多與醫師、營養師討論計畫,人人都有機會脫離打胰島素的命運。 

全身排毒 慢跑20分鐘就好

全身排毒 慢跑20分鐘就好#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運動,不只睡前做的簡單伸展操或廣播體操,每週做一次瑜珈也是運動。不過,若要提升「食欲」感應器的敏銳度,必須做某種強度以上的運動才行。評斷標準就是要全身出汗。這樣的強度能啟動身體細胞,將滯留體內的老廢物質排出去,而且還能燃燒囤積脂肪。各位不妨想像將體內髒東西全部掃除乾淨,同時引進有益健康的優質養分。換句話說就是要做大掃除,更新體內物質。更替新鮮物質就能發揮活化效果,這一點放諸四海皆準。人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從事運動活動身體,就能排出有害物質。注重飲食,只吃新鮮健康的食物,全新營養素就會在體內不斷循環,代謝自然變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一些可以讓身體出汗的運動,例如慢跑、游泳與快走等等。其中我最推薦的就是慢跑。若想靠伸展操或瑜珈出汗,必須花長時間才做得到,但慢跑只要20分鐘就會全身出汗,血液循環變好,排出積存在體內的有害毒素。到健身房跑跑步機也是不錯的方法,但若要享受慢跑樂趣並長期維持,到戶外慢跑是最好的選擇。在戶外慢跑可以感受季節變化,風與太陽的溫度,只要體會過這種舒暢的感覺就再也無法捨棄。從以前到現在,不斷有各種運動掀起熱潮,可是慢跑風潮已經持續10年以上。正因為慢跑很輕鬆、很快樂,還可改變體質,才能長期受到歡迎。慢跑最大的魅力在於,只要一個人,不需任何道具,所有人都能立刻開始。不擅長或不喜歡跑步的人,不妨先從快走20分鐘開始做起,保持良好姿勢,維持正常呼吸。為了讓身體習慣舒暢的感覺,運動間隔不要太久,盡可能勤做運動。剛開始請先維持兩週。根據我觀察身邊朋友的結果,許多人持續兩週後,明顯發現自己的飲食習慣改變了。由於細胞平均每半年更新一次,至少維持慢跑習慣半年,絕對能感受到效果。(本文摘自/現在吃的食物,就是半年後的你/平安文化出版)

甩開肥肉 2件事情要注意!

甩開肥肉 2件事情要注意!#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下2個關鍵能輕鬆達到運動的效果:第一,讓運動變成一件愉快的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運動最好能夠有同伴相隨,例如,兩人同行散步就比一人獨行來得有趣。若計畫上健身房,那參加一些課程會比單獨運動讓你更有動力,像有氧運動或瑜伽等課程都不錯。如果有同伴一起參加課程,那你就更有動力每天準時去健身房報到。保持運動新鮮感、找同伴相隨你可以把健身視作一個特別的活動,並事先規劃運動完要享用什麼健康的餐點。如果運動計畫是跳舞或打網球,你可能壓根不覺得你是要去運動,因為跳舞或打網球太好玩了,實在和運動扯不上什麼關係。記得保持運動的新鮮趣味感,否則你就不會想1週運動2次,更別提3次了。大部分人對快樂的定義就是要有朋友,所以你需要有同伴相隨才會覺得運動好玩。第二,規律運動比偶爾為之來得有效。套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靜者恆靜,動者恆動」。假設你是那個靜止物,也就是說,若你緊緊的黏在沙發上,那可能會一直窩在裡面不想起來。相反的,如果和朋友每2天就在晚餐後出去散步1次,這樣的習慣很容易保持。增進健康 將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我強調規律運動還有一項重要的原因:單節運動的效果不大。如果常去健身房,那你會發現的確是如此。請跳上離你最近的跑步機,跑個1.6公里,然後喘口氣,按下控制鍵,看看你燃燒了多少卡路里。很意外吧?沒錯,你大概只消耗了100卡的熱量,那還不到一份麥當勞薯條或一罐汽水熱量的一半。偶爾才做一次運動就像偶爾吃一頓健康餐一樣,對健康沒什麼太大的幫助。想要增進健康,一定要將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要規律運動的另一個原因是:運動的效果不能持續很久,這有好有壞。好處暫且不提,壞處在於:若有天你受傷必須長時間臥床,血糖或體重就會逐漸回到運動前的水準。要能固定每天或每2天就快走或騎單車1次,才能持續得到運動的好處。結論是:讓運動變有趣並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運動效果。(本文摘自/糖尿病有救了:完全逆轉!這樣做效果驚人/柿子文化出版)

不用挨餓 減重減脂3步搞定

不用挨餓 減重減脂3步搞定#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達成在有限的運動量內減脂的目的,主要的策略得從「提高基礎代謝率+抑制食欲荷爾蒙」同時著手。「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是基於此一策略,並利用缺氧時3種與減脂有關的生理變化所開發的減脂運動法:1)  缺氧時,細胞的脂肪代謝率上升,可協助消耗脂肪。2)  缺氧時,更有助於鍛鍊 肌力、耐力,可協助提高基礎代謝率。3)  缺氧時,食欲荷爾蒙的分泌受到抑制,可協助飲食控制。不需挨餓 也可保持充沛體力我本人採用這個方法後,一個月內減掉約4公斤的脂肪,體脂率下降5%,過程中每天運動時間不超過20分鐘,沒有任何一刻需要挨餓,依舊保持充沛甚至是更好的精神體力,在4個月後,又多減掉半公斤脂肪,而且沒有任何復胖跡象。若您也想減掉體脂,請有紀律地依照下面的步驟來進行。1)    餓就吃/千萬不要採用激烈的節食法,那一點用也沒有。食色性也,沒有多少人的意志可以對抗覓食求生的本能。再次強調,千萬不要硬抗饑餓感,那會引起反彈。餓就吃,血糖低就吃,不要客氣。2)    不餓就少吃/請依舊按時吃三餐,就三餐,請不要加上宵夜,也不要不吃晚餐。但你需要在不覺得餓的前提下,減少三餐分量。三餐之外,若覺得血糖低時,還是可以吃,但需要適量。3)    吃到不餓時就停下來不吃/任何時候,當吃到不餓時,請停止進食。你需要改用「是否覺得餓」來決定食量,而不是以肚子漲不漲?撐不撐?平常習慣吃多少?或其他心理因素來決定食量。吃低熱量代餐反而容易刺激食欲在飲食內容方面,為了讓自己不容易餓,你應該攝取一些脂肪或是肉類,這種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較碳水化合物更能維持血糖的穩定,也能增加飽足感,對控制食欲有幫助。蔬果和澱粉類也是必要的,但不用三餐都吃,一天中都有吃到就好,沒必要特別忌口或吃低熱量代餐,那反而容易因低血糖而刺激食欲。過強的食欲會讓人在「不餓」之餘再多吃一點,多半是由饑餓感激發的,所以要盡量避免挨餓。請好好享用三餐,享受美食,但不要過量。練習肌餓感與食量平衡這項暖身步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熟綀,你要練習把注意力放在食欲、饑餓感及食量的平衡上,當你學會在不餓時就停止進食,代表已能控制飲食習慣。其實,除了從事勞力工作,或者因身體發炎、身心失衡、疾病、癒合需要,不然一個身體運作效率良好的成年人,每日的熱量攝取在1200~1500大卡就足夠了。簡言之,減少食量是絕對必要的,但不需要挨餓,可以享受美食,但要能自制。進行「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的過程中,必須遵守本項飲食控制的原則,它是能否成功減脂的基石,你也可以把它變成永恆的飲食原則,以避免復胖。(本文摘自/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時報出版)

高瘦男容易喘 小心胸部生悶氣

高瘦男容易喘 小心胸部生悶氣#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20歲身形高瘦的林姓男大生,覺得容易喘、左胸也出現疼痛,但林男以為疼痛感是運動導致因此不以為意未特別就醫,直到本月13日林男開始呼吸困難、頭暈、直冒冷汗及臉色蒼白等症狀,趕緊至就診,醫師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安排胸腔鏡肺楔狀切除手術後,患者已康復返家。胸悶、胸痛、呼吸困難 嚴重會休克衛福部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表示,自發性氣胸是指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下,氣體自發性從肺中漏出。多發生於高瘦型的年輕男性,病患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喘等症狀,嚴重時會引發張力型氣胸,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提醒民眾別忽視胸痛症狀應盡早就醫,預防致命危險的發生。未來有約30%至50%的復發機會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醫師謝志明表示,氣胸的治療依病況的輕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大致分為保守治療與積極治療,保守治療為氧氣給予、胸管引流,但保守治療之復發率較高,而積極治療便是進行手術,此病患電腦斷層的影像上,可判讀出其肺尖部分有明顯的肺氣泡形成,這樣的案例未來復發的機率較高,有約30%至50%的復發機會,因此安排病患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目的是要找出造成氣胸的病灶並將其切除,再加上肋膜粘黏術,期使肋膜腔完全粘黏,降低氣胸復發率。通常手術後,可控制復發率在3%以下,病患可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手術方式包括傳統開胸、經腋下開胸及胸腔內視鏡手術。近幾年開刀方式大多以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進行肺部病灶切除,較傳統的開刀方法傷口小(約1cm,兩個洞口)而且復原快,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以往南投縣的氣胸手術大多需轉院至中部醫學中心治療,但在自去年起軍醫體系支援南投地區醫療服務後,現相關案例已可直接在南投醫院接受治療,大大增加醫療可近性與便利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