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趕走憂鬱 熟男「過.關.斬.將」

趕走憂鬱 熟男「過.關.斬.將」#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依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05年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為308人,較104年減少10人,下降幅度為3.14%,居臺北市主要死因第12位;而其中男性自殺死亡率是女性1.7倍。整體臺北市自殺死亡率雖然微幅下降,但自殺防治工作仍是刻不容緩,有鑑於男性自殺比例較女性高,自殺防治工作更是全民一起努力。排解生活壓力 謹記「過、關、斬、將」自殺所造成的後果,除了個人的死亡之外,也對親朋好友帶來巨大的衝擊,台北市男士成長暨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黃重仁建議,當生活中的壓力來臨時,我們可以利用「過、關、斬、將」的口訣,多練習就能排遣不好的心情:「過」:過不去的心情或事情先暫時放下事情既然無法立刻解決,或是心情無法馬上晴空萬里,那我們就先暫時擱著,先去處理生活中其他的事務或先暫時休息(break)一下,千萬不要讓自己長時間卡在不開心的情緒裡。休息過後再回來(re-back),一樣可以獲得解決。「關」:關照自己的心情及需求關心自己在那當下的心情,照顧自己心裡的需求,試著說出來,讓自己聽見也讓身邊的人知道能如何回應你的需求。記得,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處理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斬」:斬斷自我責備每當事情朝不好的方向發展時,心裡往往都會產生許多自我責備的聲音,可是太多的自責會消耗自己的能量,讓我們更無法去面對困難與壓力,反而更容易產生逃避的心情。記得,你沒有問題,而是你遇到了一個問題。     「將」:將自己交付出來人生路上的困難有時光靠著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所謂自助、人助、天助,要面對自己的限制,試著向外求援,讓專業或身旁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幫自己一把。記得,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態度。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能想像老後的生活嗎?「準備」退休是為了填補日後的空虛、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根據許多國際研究指出,滿足於生活且未感孤寂的老人不到2/3,以台灣來看,有超過270萬長者可能出現憂鬱問題。醫師建議,退休族群可以在50歲時就開始規劃老後生活,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心理韌性,才是通往健康老年生活的捷徑。45年後台灣老年人口是幼年的4倍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學習如何過老年生活已經是現代人不可避免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約45年後(2061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是幼年人口的4倍。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退休族群可能因為適應新科技、低成就感,加上容易與社會脫節感到挫敗。 慢性病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一份針對華人進行的調查也發現,高達7成的男性在情緒低落時不願表達出來。許多缺乏子女陪伴而自行就醫的年長患者,通常主訴的病情除了與慢性病相關的不適之外,常有備感疲倦、胃口變差與反覆求醫等身心症狀。但這些症狀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甚至長者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被遠遠低估的真實需求,可能就是未來社會提供銀光服務的關鍵點。50歲是思考現況與未來的關鍵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變老的過程,無法重新再來也難以事前想像自己的需求,因此陳亮恭主任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大眾應該要更加重視長者需求。一般而言,大家都是從65歲才開始規劃老後生活,其實50歲就能當作一個分水嶺,讓長者能重新思考現況與未來需要,自己發展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套生活模式。

乳癌標靶新利器 延緩惡化期達2倍

乳癌標靶新利器 延緩惡化期達2倍#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小姐在歷經癌症復發、轉移後引來過敏性休克,嚴重嘔吐幾乎讓他無法正常生活。最新癌症報告顯示,不論是乳癌的發生率、死亡率10年漲幅皆為癌症之首,每年約有5000名患者現身晚期乳癌與復發轉移之苦。另根據國外調查顯示,每3名患者就有1人出現重度憂鬱、焦慮症狀,傳統治療中,近7成接受化療的患者中,一半以上都會出現掉髮、疲倦無力而影響生活。多數民眾對於轉移性乳癌認知低落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針對乳癌晚期復發的疼痛問題,日前衛福部已核准口福標靶用藥CDK4/6抑制劑,不但能有具延緩疼痛惡化時間,還能延長超過2倍以上的無惡化存活期。意指晚期乳癌經由CDK4/6抑制劑治療後能將腫瘤細胞控制住,比起傳統藥物延緩惡化的時間可延長至2倍。超過半數民眾不知道轉移性乳癌具高致死率,民眾對於晚期覆發癌症的認知普遍低落,認為只要早期發現就不會轉移,甚至認為復發後是可以被治癒的,所以當患者二次罹癌時很長一段時間會陷入不安、焦慮。標靶用藥能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黃俊升主任表示,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可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達24.8個月,比起單獨使用荷爾蒙治療多出10.3個月,不但帶來多元治療選擇,也能兼顧生活品質。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表示,CDK4/6抑制劑無疑地能減少晚期復發轉移患者們在既有傳統治療中的煎熬,希望患者們在擁有很好的治療資源下積極面對。

久坐會憂鬱?醫:散步就能好

久坐會憂鬱?醫:散步就能好#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炎熱的夏天,只想久坐在冷氣房,用看電視、吃東西紓壓嗎?久坐可能無法紓壓,甚至越坐越憂鬱!康乃狄克大學發表於《健康心理學期刊》研究發現:長時間的久坐恐造成較低的主觀幸福感,及較高憂鬱情緒風險!過去經常久坐的人,在從事輕度或中度體能活動後,整體幸福感和情緒呈現大幅改善。輕、中、劇烈運動 能減輕疼痛研究結果發現,輕度身體活動(散步,呼吸、心律沒有明顯增加或出汗)與改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狀的緩解有關;中度(15至20分鐘內走完1.6公里,呼吸與心跳頻率增加,但仍能對談)至劇烈(跑走13分鐘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明顯增加,且難以長時間談話)的身體活動更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同時具減輕疼痛的效果。提高身體活動量 易增加幸福感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只要提高身體活動量,就能提升正向情緒,降低憂鬱風險與疼痛感受。對於習慣久坐或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型態!只需減少久坐的時間,就能提高身體活動量。運動並非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才有效,只要改變坐式的生活習慣,就能增加幸福感。 2簡易目標 討厭運動也能越做越快樂 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類型及可接受的強度,會較容易持續執行,進而養成習慣,無論逛街或逛書店,都能有此效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該研究對於討厭運動的人而言是個好消息!建議培養習慣時,設定簡易達成的目標,可從以下2點試著練習看看:1) 少量且低強度的運動/悠閒地散步、戶外遛狗、走到遠一點的超商選購商品、上班時提早一個捷運站下車等。2) 懶人不想出門、做戶外活動/不妨選擇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運動,立定跑步、跳繩,或一起逛超市、百貨公司、量販店等。

避免老人憂鬱 做到4點沒煩惱

避免老人憂鬱 做到4點沒煩惱#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內研究顯示,65歲及以上的老人族群重鬱症盛行率0.3%~2.4%。「女性」為老人憂鬱症狀危險因子之一,國內外研究皆顯示,女性身體較男性虛弱。不認老、不出門容易出現憂鬱症狀一位80歲女士吃了10多年抗憂鬱及安眠藥之後,覺得記憶越來越差,就醫才發現原來她已罹患阿茲海默症。加服抗乙醯膽鹼酵素劑,沒想到就診後發現簡易心智表(MMSE)分數降低,藥物停用2年後情況更好,現在也越來越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老年人常因生活目標喪失出現睡眠障礙、疲勞等症狀,許多人甚至在憂鬱、焦慮中度過晚年。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表示,此名患者因長期的抗憂鬱、鎮定藥使其記憶力下降,而後被診斷失智,更感人生無望及不安。生活劇變造成心理焦慮步入老年除了身體機能下降及慢性病盛行外,生活上亦出現收入減少、社會地位喪失、生活目標喪失、生活孤立、親友的病痛與死亡、不認老與害怕死亡、行動受限與興趣被迫改變或停止、失去自主性或自由度減少等容易導致老人焦慮、害怕的情形。另外,老人也常有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遲鈍、疲勞、頭暈、頭痛、頻尿或夜尿、關節酸痛、心悸、喉嚨異物感、胸悶或胸痛等症狀。如何避免老人憂鬱,以下做到以下4點:1)    多接觸自然,多走路/維持體力、培養運動習慣。2)    提早計畫退休生活/至少在中年培養各一種精神性及活動性的興趣。3)    調整心理狀態/接受老化及死亡的必然未來,不需因依賴他人而自卑。4)    保持與別人的社交往來/從小培養開放的心態、彈性高的思想習慣。

憂鬱又失眠?試試燕窩吧

憂鬱又失眠?試試燕窩吧#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憂鬱與失眠問題,在競爭激烈、高壓的社會生活環境中更是常見,長期處在不良的精神狀態對生活無疑是不良的惡性循環,要改善憂鬱與失眠問題,吃對東西很重要,舉例來說:大腦中的生理化學反應可能會隨著吃不同的食物而改變,大腦中的化學物質「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鎮定情緒、消除焦慮,燕窩加珍珠粉服用 也能幫助解決煩躁我們也可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素,燕窩中所含的多種營養素也能改善憂鬱與失眠問題,老行家公關副理陳佩萱表示,燕窩不只有保養皮膚的功效,屬性甘平對於調養身體也有很大的幫助。若在情緒不穩、陷入憂鬱時,除了燕窩,於睡前加一包珍珠粉服用也能幫助解決煩躁、情緒警報。色胺酸是天然精神鬆弛劑 能改善失眠並穩定情緒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燕窩中所含的天門冬胺酸可降低焦躁、緩和緊張情緒與偏頭痛,甲硫胺酸可抗憂鬱,色胺酸是天然精神鬆弛劑能改善失眠並穩定情緒,苯丙胺酸能抗抑鬱,乾燕窩要選全乾燥 入菜烹煮時間不要太久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每天規律性的食用,不需要一次太多,如選擇乾燕窩 要選全乾燥,即食燕窩則要注意糖度。老行家公關副理陳佩萱表示,依據自己的狀況挑選,一般來說直接服用不含多餘糖水的即食燕窩是最方便的,但是如果將乾燕入菜一起煮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要注意烹飪的時間不要太久。除了藉由飲食的調理,改善心境、正面思考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鼓勵自己補充正向能量,失眠者可以做放鬆練習,例如:泡澡、腹式呼吸,或靜坐,避免辛辣刺激、酒精或咖啡因的食物,心靈、作息、飲食三管齊下,才是憂鬱與失眠的治本之道。

抗憂鬱好入眠 運動正能量可持續4小時

抗憂鬱好入眠 運動正能量可持續4小時#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為忙碌的女人,我們都知道女性無法開始或堅守運動的種種障礙,太忙了、太累了、要照顧小孩、陪小孩寫功課、及做不完的家事等。許多女性都曾計劃運動,卻未能付諸實行,或只運動個幾週就半途而廢。適度運動能預防慢性病、減少壓力因為運動對人的精神和情緒影響很大,女性憂鬱是男性的2倍,罹患焦慮症及身心症的比例也很高,女性更要注意,人生各階段體能訓練對於靈活性及未來老年獨立性的重要性。規律運動是預防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妙方,也是成功減肥計畫的基礎。運動能減少壓力、改善心情、使妳更喜歡妳的身體,還可以給妳新的人生觀。適度的運動能達到以上種種的效果。我們要再次強調,運動對身心的影響實在太大了!運動曾經被視為對戒菸、戒酒的良方,體能訓練也漸漸被用為治療憂鬱、焦慮等心理情緒問題的輔助療法。1996年美國公共衛生局提出體育活動與健康的報告指出,規律的運動有下列的好處:• 改善妳的心情。• 減少焦慮。• 減少沮喪。• 增加自尊及自我控制感。• 藉幫助減重、增加肌肉張力,改善妳的身體形象(body image)。運動能做為抗憂鬱劑體育活動與精神健康的關係,可以回溯至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認為體能活動是與天地調和、陰陽和諧不可或缺的環節;印度早在西元前3000年,就慢慢發展出瑜伽這種以身心哲學為基礎的活動;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及蓋倫,也常常描述體育活動和精神健康的關係。而現代科學家和醫師也做了數百項大大小小的研究,描述體育活動對精神健康的重要性。這些研究顯示運動能做為抗憂鬱劑,治療輕度憂鬱症狀,而且運動愈多、憂鬱愈少。運動能使焦慮的人變得比較不焦慮,如果妳即將為開不完的會議、截稿日期、與醫師約診感到焦慮,運動可以協助妳驅散這些壓力。運動產生的鎮靜能量可持續2-4小時運動能大幅增進自尊、改善心情。開始從事運動後,許多人指出身心及人際關係都跟著改善。運動也能改善睡眠,增加我們深度睡眠期和整體睡眠時間、減少等待入眠的時間,晨間運動對失眠的人,更有幫助。運動能減輕壓力,是和增加體內2種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有關,分別是血清素及多巴胺,這2種傳導物質都和情緒有關。另外,運動也會增加我們身體本有的內生嗎啡及腦啡等天然鎮靜劑的量。這些化學變化,可以持續到運動後2到4小時。(本文摘自/一生的健康與自在/天下雜誌出版)

經前不悅 15%女性曾企圖自殺!

經前不悅 15%女性曾企圖自殺!#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經前症候群會讓女性在生理期時暴躁易怒、焦慮不安,不僅自己情緒低落,更會影響到朋友家人。3%至8%的停經前的女性患有經前不悅症(較嚴重的經前症候群),有15%女性甚至企圖自殺。對於每月1次的「好朋友來訪」帶來極大的身心不適,該如何幫助女性緩解生理期帶來的困擾呢?年齡介於25至35歲 經前不悅恐影響更年期一篇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發表於 2015 年 9 月份《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為治療經前不悅症第一線治療。近 4,400 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SSRIs 對經前不悅症有快速療效。其他不同類型的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也能緩解經前不悅的症狀。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常務理事蕭美君指出,「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通常於經前一週出現乳房脹痛、頭頸背痛、食慾增加、情緒低落、緊張易怒、失眠等症狀。年齡介於 25 至 35 歲、經期不規則、飲食不均、常處於壓力情境且缺乏運動者、曾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者、曾罹患憂鬱症者,都可能是經前症候群及經前不悅症的高危險群。經前不悅症患者日後引發產後憂鬱、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情緒疾病機率會高於一般人。避免攝取高脂、過甜、過鹹及生冷食物蕭美君常務理事建議,女性平常應避免攝取高脂、過甜、過鹹及生冷食物,須調整規律且足夠睡眠、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每日觀察並記錄經期及情緒狀態,了解自己經前的症狀及型態。若無法透過前述方式改善不適症狀,須尋求專業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進行評估,接受治療,避免因拖延病情導致憂鬱症發生。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媽媽可能同時面臨人際、家務或職場等壓力,媽媽有經前不悅症,會引發在家中無法溝通、焦躁、怒斥、忍不住哭泣等行為。建議媽媽降低追求完美的標準,尤其察覺身心不舒服時,別強迫自己打理所有家務,養成定時檢視情緒的習慣,家人需要體恤及見機行事減少負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