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停止憂鬱過動 吃油就選冷壓

停止憂鬱過動 吃油就選冷壓#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平時用餐,我們可盡量少吃或不吃油炸或高溫烘焙食物,避開變性脂肪、氫化脂肪、反式脂肪造成的風險,而需要用油烹煮時,應該選擇含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冷壓苦茶油、冷壓橄欖油、或冷壓椰油這種健康的脂肪,並以低溫烹調或用水油炒,就能避免高溫氧化對自由基的毒害。蒸、煮等低溫烘焙 不會造成身心隱憂若想增加食物風味,可以透過蒸、煮等低溫烘焙方式讓食物熟成,再用有機香草或香料調味,就可以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造成身心隱憂。為了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延長保存期限,預防食物腐敗,現代食品中添加了許多人工添加物,包括食用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劑、甘味劑、膨鬆劑等,雖然添加物很微量,吃一點不會對人體產生立即性的危險,但長期累積下來,仍會對身心造成不可忽視的問題。人工添加物 會誘發憂鬱、過動、易怒人工添加物不僅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還會對中樞神經造成影響,誘發憂鬱、過動、易怒、失眠、頭痛、學習緩慢,或是過敏反應,所以,平常飲食應盡量以天然食材為主,減少攝取加工過的精製食品,因為愈是加工、精製的食品飲料,加入人工添加物的比例就愈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添加物食品,例如:醬油、罐頭、高湯塊、鹹味零食等含有味精,飲料、糖果、蜜餞、酸梅等含有糖精,標榜無糖的食品、飲料、口香糖等可能含有阿斯巴甜,酒類、脫水蔬果等含有亞硫酸鹽,醃肉、熱狗、火腿等含有亞硝酸鈉,因此,飲料、零食、速食、罐頭、調味醬、醃製品都最好少吃。細嚼慢嚥 讓消化系統分泌足量酵素這些零食的最佳替代品以冷壓植物油、天然海鹽或玫瑰岩鹽、新鮮香料等自製拌醬的食物,輔以正確的食用方式,如:細嚼慢嚥,讓消化系統可以分泌足量的消化酵素與輔助因子來吸收營養成分,另外,有機栽培的天然食物既營養,也能滿足視覺、嗅覺與味覺的享受。(本文摘自/我也曾憂鬱/三采文化出版) 

吃不下睡不著 恐為憂鬱前兆

吃不下睡不著 恐為憂鬱前兆#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9歲的博瀚任職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每到周日下午就開始莫名的緊張與情緒低落,到了晚上更無法入睡,在朋友建議下嘗試喝點小酒助眠,隔日醒來時卻頭痛且精神不濟,由於失眠狀況持續而心情低落,經由朋友建議尋求臨床心理師協助,並談出心事。評估身心壓力反應 學習壓力調適方式原來博瀚努力追求工作上的績效,對於工作現狀和待遇常感到不滿,個性急躁的他向主管提出加薪要求,此後博瀚想努力把事情做好,但卻不如所預期,因而出現煩悶,緊張失眠的身心壓力反應,在臨床心理師協助下,評估身心壓力反應,以及學習壓力調適方式,不舒服的身心症狀有獲改善。昱婷是一位優秀又孝順的女生,近日母親發現她與閨蜜女友發展成同志戀情,昱婷因害怕母親以生命作威脅,面對激烈衝突與情緒風暴下,只好瞞著母親與女友交往,此時母親的憂鬱症也再度發作,經家人要求下,昱婷與母親前來心理諮商,臨床心理師在評估母親的情緒與睡眠狀況後,即安排母親接受藥物治療,並在後續的會談治療中,改善母女兩人的溝通問題。諮詢專業心理師 紓解心中的情緒與想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林惠蓉表示,在現今社會與經濟快速變化下,許多人往往會有適應上的困擾,或是在人際關係、工作生涯方面,或是對孩子的挑戰感到頭痛的家長,很多時候面臨的難題,若能先尋求專業心理師諮詢,就能紓解心中的情緒與想法。林惠蓉主任提醒在各個年齡層的族群,若是面臨到親子、婚姻、家庭、校園、職場上的心理困擾,或想增進因應生活壓力及情緒調適能力,若發現身邊的家人朋友出現情緒或行為上的明顯轉變,持續有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悲觀無望、注意力難以集中,生理上有食慾減退、或睡眠困擾等徵兆時,很有可能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請積極協助其接受進一步的專業心理醫療。

睡不著 恐為糖尿病神經病變

睡不著 恐為糖尿病神經病變#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潰瘍、壞死,而必須面臨截肢的原因之ㄧ,但很少人關注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疼痛-糖尿病周邊神經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以下簡稱DPNP),根據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對於DPNP的認知很低,DPNP更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無法專心或正常工作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除了痠痛 也有刺痛、燒灼或電擊般疼痛DPNP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25%糖尿病患者會有此一困擾,DPNP主要發生於下肢或腳部,可能持續性或陣發性,患者會感受到位於腿部深處的酸痛,除了痠痛感,也可能是刺痛、燒灼或電擊般的疼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致病機轉不明,未有根治的療法,在夜間或天氣太冷、太熱時,疼痛感會變得更嚴重,下肢可能會喪失疼痛的感受,以及對溫度變化的感覺,容易不知不覺就受傷,導致足部的潰爛或神經病變性骨關節病變,嚴重恐致截肢。超過5成患者有睡眠問題 4成出現焦慮一項針對台灣、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等5個國家,年齡介於18~65歲的500位糖尿病患者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平均高達6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會導致DPNP,大多數的受訪者平均在第1次症狀出現後1~2年,才會向醫師反應疼痛的問題,而在台灣,則有超過5成的患者有睡眠問題,4成出現焦慮的症狀。目前臨床上以血糖、腎功能及血脂為評估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標,有鑑於糖尿病及DPNP的盛行率明顯增加,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相當重要,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2015年提出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確診時,至少每年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則應該在確診5年後每年接受檢測。

走路不穩 恐為老人癡呆徵兆

走路不穩 恐為老人癡呆徵兆#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腳部與腦之間有神經連線,只要腳部健康,腦部神經就健康,可避免失智與憂鬱,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及網路上看到相關的報導:走路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改善運動控制及工作記憶,維持腦神經的活力,醫學專家也透過觀察老年人的走路姿勢得知,走路變慢,變得不穩定者,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先期徵兆。刺激腳部能幫助腦部活化我的鄰居楊太太,已經80幾歲了,家裡雖然有兒孫,但是她堅持親自每天上市場買菜,除了家裡到公車站有一段距離必須走路之外,到了市場逛一圈下來也要走不少路,她看起來相當健康,而且遇到鄰居都有說有笑,顯示腦筋相當靈光,但她先生很少出門,加上愛喝酒,3年前就患了失智症,往往一出門就找不到路回家,楊家夫婦的例子或許是巧合,但在一些醫學文獻中的確記載著:走路運動可以延緩失智症。吸入體內的氧 約20%被大腦消耗掉走路可以使大腦底部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增長,可以強化記憶和促進腦部健康,可見腳部的行動與腦部息息相關,走路時腳部會有大量的資訊傳達腦部,有助於腦的活化,可以預防老來失智。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主要是一種源自腦部功能持續退化的疾病,大腦的重量雖僅占體重的2%,但卻是整個身體中消耗能量最多的部位,我們吸入體內的氧氣,約有20%被大腦消耗掉,可見腦神經工作繁忙,會消耗大量的電能,因此,腦內電能不足也會引起腦部退化。健走既安全又不必考慮天候因素走路雖然能夠活化腦部,但是要讓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患者到戶外健走,照顧上勢必產生很多困難,健走功不講求速度,住在療養院的患者可以繞著園區走,或在大禮堂、大教室圍成圓圈走,既安全、好照顧,又不必考慮氣候的因素,在家的患者則可繞著客廳走,由於家中客廳面積較小,一個方向走2、3圈之後,最好向後轉,走相反方向,以免身體重心偏向一邊。(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健走功紓壓 助改善憂鬱症狀

健走功紓壓 助改善憂鬱症狀#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綜合整理)運動不但可以改善憂鬱症患者的健康,而且可以暫時轉移其注意力,對病情有所助益,2012年10月間我曾接受肯愛基金會的訪問,該基金會是專為協助憂鬱症患者所設立的公益團體,主持人蘇禾與我談了一些氣功方面的問題,他最後問我:「有沒有適合憂鬱症患者練習的氣功?」我當場向他推薦健走功,並承諾在完成書稿出版之後,將到他們的基金會指導患者練習。健走功容易產生氣感 讓患者忘掉煩惱提供給憂鬱症患者的運動不能太複雜,像是球類運動、游泳、跑步都不易執行,而簡單易學的健走功則是極佳選擇,由於健走功容易產生氣感,讓患者有自我掌控感,能夠專注走路,暫時忘掉煩惱,達到紓壓的效果,對憂鬱症狀的改善自然有所幫助。健走功很適合做為團體活動總之,健走功很適合做為醫療單位的團體活動,如果園區場地實在過於狹小,也可改成練習「原地踏步健走功」(不必受限場地的原地踏步健走功),就在原地踏步,其他要領與健走功完全相同,同樣必須腳趾抓地、雙掌下按,唯一不同的是「踏步時腿部略微抬高」。在患者練習健走功時,帶領的人還可以在旁根據步伐及呼吸速度喊口令,例如:「1234,2234」、「我很健康,我很快樂」等等,口令內容可以自由發揮創意,或播放進行曲及其他節拍明顯、速度合宜的音樂,不但能增進患者健康,還可以活潑氣氛,培養團隊精神。(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容易衝動 原來腦部少了這個

容易衝動 原來腦部少了這個#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個躁鬱症高一男生,因為情緒的擺盪,曾經有連續幾天精力旺盛、晚上很難入眠,一直想找人講話,且腦中出現源源不絕地想無法與人互動,但是在情緒的作用下,開始容易與人爭吵,人際互動中被孤立,陷入憂鬱,缺乏情緒出口,心中覺得孤單,進一步割腕自殘,治療上應給予情緒穩定的藥物及給予溫暖的環境。有品行疾患的人 腦部血清素較少在過去許多社會案件中大家關切的是所謂「反社會人格」,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反社會人格的前身,許多人在青少年的時候,有行為疾患(又稱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在許多人關切反社會人格的不可救治的問題,然而更應該關切的是,有沒有可能早期辨認與處理。運用躁鬱量表,可以預測未來青少年的危險行為,有品行疾患的腦部造影檢查中,他們腦部的血清素比正常健康控制組較少,最新研究指出,血清素不僅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在有衝動控制的行為疾患(conduct disorder),他們本身會有從小比較容易違規、破壞的行為、甚至有許多這樣的人有反社會(antisocial)行為。衝動、注意力不集中 恐持續到成人在我們研究的14名平均年齡26歲的年輕行為疾患的患者中,幾乎全部小時候都有過動症狀,之後長大發展出來行為問題,他們比一般人有較多的衝動問題,甚至到了長大20多歲之後也都還有成人過動症狀,研究也發現除了衝動症狀、過動症狀之外,他們的生活品質也不好。有行為問題的年輕成人,有腦部上功能的問題,另外,研究也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不足,與腦部的前額頁(prefrontal lobe)的血清素不足有關,說明了衝動問題與注意力問題可能在未經治療的人,這些症狀會持續到成人之外,腦部功能缺損也可能延續到成人。

臉麻麻的 恐有2公分聽神經瘤!

臉麻麻的 恐有2公分聽神經瘤!#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5歲女性,主訴右耳突發性聽力障礙、略微步態不穩而就醫,聽力檢查發現右耳感音性聽力損傷53分貝,左耳聽力正常,聽性腦幹檢查,結果呈兩耳間第5波潛值差(ILD,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1.5毫秒大於正常值(0.2毫秒),核磁共振檢查則呈現右側內聽道處有1.7公分大小的腫瘤,於是利用伽瑪刀治療。鼻竇炎、失眠、焦慮 都可能引發耳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任葉大偉表示,耳鳴於耳鼻喉科門診是一常見症狀,引發耳鳴的可能成因甚多,如歐氏管阻塞、鼻竇炎、失眠、焦慮、憂鬱、睡眠呼吸中止、胃食道逆流、女性更年期等均是常見原因,單邊耳鳴更屬危險耳鳴,一定要主動積極安排聽力檢查、聽性腦幹檢查,核磁共振以早期診斷是否為聽神經瘤。大於2公分 會出現臉麻、疼痛或刺激感葉大偉醫師指出,聽神經瘤之診斷貴在早期發現,第一期以耳部的症狀為主,早期症狀為單側耳鳴、聽力障礙,其中約有10%的病例是以突然性聽力障礙來表現,相對地約有3%的突發性聽力障礙的病患,後來被診斷証實為聽神經瘤,如果腫瘤已大於2公分的話,多已侵犯到三叉神經,會出現臉麻、疼痛或刺激感的症狀。不出現眨眼反射 表示三叉神經功能受損臨床醫師以棉花棒由鞏膜輕輕劃向角膜,會出現眨眼反射,若不出現眨眼反射動作表示三叉神經功能已受損,是為侵犯到三叉神經的第2期,此時就算手術也不能保留住聽力,繼續長大就會因壓迫到小腦、腦幹而出現一些步態不穩、顫抖和方向變換水平眼掁、垂直眼掁和旋轉眼掁等中樞病變症狀,此時即為第3期。單側耳鳴、臉麻或頭昏感 及早就醫到了腦內壓開始增高時就會出現頭痛,特別是在下枕部和上頸部,而且常常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即是第4期了,現代生活步調忙碌緊張,民眾偶會有耳鳴、頭昏或臉麻等非特異性的一般症狀而忽略了潛在的危險性,葉大偉醫師特別呼籲民眾,不要輕忽不明原因的單側耳鳴、臉麻或頭昏感,及早就醫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期。

對工作不滿意?小心中年憂鬱

對工作不滿意?小心中年憂鬱#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多歲、30歲時,無論喜歡自己的工作或討厭自己的工作,都會影響40歲健康。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在20歲、30歲時討厭自己的工作,到了40多歲,整體健康就會受衝擊,不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都一樣。 工作越不開心 越容易憂鬱研究顯示,年輕時越討厭自己的工作、工作越不開心,往往越容易憂心、產生憂鬱情緒,睡眠也越容易出狀況,年輕時的工作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往後健康,對工作越滿意,健康狀況越好,反之,對工作很不滿意,長時間下來,健康就會變差,不過也有一些好消息,如果一個人在年輕時剛開始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漸入佳境,對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滿意,後續便比較不會出現健康問題。 研究作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強納森.迪爾蘭表示,研究發現,工作滿意度對健康的影響會持續累積,到了40歲,有些人的健康就會開始出狀況,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6年8月22日在美國西雅圖所舉行的美國社會學學會年會。 過度憂心、有睡眠障礙,情緒問題研究作者分析美國青年縱向研究數據,含括6432人,這些人在14到22歲時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持續追蹤這些人至成年。當這些人到了25歲至39歲,研究人員請他們針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度評分,分數從1分到4分,1分代表很討厭自己的工作,4分則代表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研究數據顯示,從年輕就一直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身心狀況往往很差,不只憂鬱程度較高、常過度憂心、容易有睡眠障礙,也很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整體心理健康表現也比較差,另外,與對工作滿意者相比,這些人也較常背痛、頻頻感冒,研究作者提醒,常常憂鬱、焦慮,雖然短時間不會產生健康問題,但到了老年,很可能就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