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時,「舒壓」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課題,而呼吸瑜珈是透過簡單奧妙的呼吸、瑜珈與靜坐,讓生命油箱能量充滿,為癌友找回平衡的身心,進而改善疼痛、增強免疫力,全面提升治療中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本次課程由癌症資源中心莊學琴老師主講,藉由內而外的呼吸法穩定心情,平靜身心。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癌友呼吸瑜珈班時間:2017/09/26(二)9:30-11:3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時,「舒壓」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課題,而呼吸瑜珈是透過簡單奧妙的呼吸、瑜珈與靜坐,讓生命油箱能量充滿,為癌友找回平衡的身心,進而改善疼痛、增強免疫力,全面提升治療中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因此本課程邀請癌症資源中心莊學琴老師,介紹瑜珈舒壓療法,希望藉由簡單動作與呼練習,能針對癌症治療等問題給予建議。課程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癌友呼吸瑜珈班時間:2017/09/12(二)9:30-11:3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孩子易生病 免疫力真的有問題嗎?

孩子易生病 免疫力真的有問題嗎?#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孩子總是頻頻感冒,上演感冒接力賽嗎?面對時常生病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過度擔心,而聽取偏方以不正確的方式進行滋補,卻忘了找出孩子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過度滋補 可能會有提早發育或是發胖的問題豐原醫院中醫師林煥欽表示,其實孩子並不適合過度滋補,可能會有提早發育或是發胖的問題,反而是種負擔,若想提升孩子免疫力,建議從基本的飲食去做改善,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可適量攝取蔬菜、水果,多多補充維生素C。有些孩子常生病,有些則不會,是否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天生就較差呢?成大醫院風濕免疫科謝奇璋醫師表示,孩子只要免疫能力是正常的,生病過後會得到對抗同類疾病的免疫力,生病的情況就會減少,所以常生病的孩子並不一定身體較差,反而是生病次數多,免疫系統能得到比較好的訓練。重點應是要去確認孩子的免疫力是否正常。感冒一周以上、出現併發症 應注意是否有免疫力問題舉例來說,普通感冒一周內都算正常,若每次感冒都拖到一個多禮拜甚至是兩個禮拜,甚至產生其他的併發症,例如:肺炎、中耳炎、腦膜炎,這就真的要特別注意,是否孩子的免疫力出了問題,如果有這個疑慮,建議由小兒科醫師評估以後轉介至小兒免疫科做免疫功能缺損的相關檢查。林煥欽中醫師表示,想要提升免疫力,可藉由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不挑食讓消化系統有良好運作,免疫力自然就會提升,也可透過一些按摩,例如:以手掌順時間按摩,位於人體胸腺的部位的膻中穴,或是以手掌拍打位於背部的膀胱經,都可刺激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力。謝奇璋醫師表示,當發現孩子常感冒,父母應先從生活環境去注意,是否存有易誘發感冒的致病因子,另外也要注意時常被忽略的過敏問題,過敏會使輕微的感染時間拖長也不容易好, 父母切勿緊張擔心,找出孩子的免疫漏洞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笑口常開多休息 4步驟簡單增免疫力

笑口常開多休息 4步驟簡單增免疫力#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不外乎壓力過大、生活不規律、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等。自律神經一旦失調,身心就會出狀況,免疫功能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自律神經失調,才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只要做到下列幾點,就能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增進免疫力:1) 避免囤積壓力/人活著就有壓力,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壓力的囤積。有時不妨「糊塗一點」、「大剌剌一點」,一點一點地適度發洩心中的壓力,千萬不要一下子釋放過度,否則會傷害NK細胞活性,得不償失。2) 白天勤活動,晚上好好休息/自律神經順應體內的生理時鐘,調整身心各種機能,要是生理時鐘遭到破壞,免疫力勢必跟著降低,所以應避免晚睡或熬夜,才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3) 順應氣候的自然變化/讓身體自然順應氣候變化,是對自律神經的一種良性刺激。無視生理時鐘的生活方式,只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免疫功能無法正常運作。4) 笑口常開/不管有沒有遇到開心的事,永保笑容就對了。多項科學實驗證明,「笑」能夠提高NK細胞的活性,是最能增進免疫力的絕招。現在開始就笑口常開,保持好心情吧!(本文摘自/免疫細胞才是最好的醫生/采實文化出版)

免疫系統出問題 腸道最先知道!

免疫系統出問題 腸道最先知道!#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時也是我們的第二大腦,有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同時亦支配了包括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情緒因素,若腸道健康受損,可能導致過敏、氣喘,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增高。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免疫系統疾病、抑鬱、自閉症等,這些看似無關的病症,居然都有可能是因為腸道出問題所惹的禍!然而腸道要健康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好菌!好菌多才能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提升免疫力。腸道不NG 排便警訊別忽視台灣已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因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好菌逐漸降低,腸道功能跟著下降,導致排便情況改變;另外,隨著飲食西化、肉食主義,加上現代人運動不足、壓力大,這些也都是年輕族群常見便秘的原因。王輝明醫師說:「吃甚麼東西就排甚麼東西,腸道就像一面鏡子,腸道若健康,氣色自然就好,建議民眾可以從糞便顏色、形狀、氣味、次數等判斷腸道健康與否。」怎麼吃才有效? 補充益生菌是關鍵隨著年齡的成長,老年人體內的好菌逐漸降低,到了70歲左右大約只剩下10%,要怎麼吃才能讓腸道健康?王輝明醫師指出,腸道與心理疾病關係密切,情緒也是由它來掌控,若出現精神症狀,例如全身不對勁、情緒不穩定、易怒、神經質、對工作失去興趣、注意力不持久集中、消極、缺乏活力,那你可能是罹患了腸漏症。建議平時攝取益生菌增加腸道內好菌數目,減少致病壞菌數,使腸道達到菌相平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末季節收割的南瓜經過幾個月的保存之後於晚秋熟成,從晚秋到初冬成為家家戶戶的桌上佳餚,是南瓜最好吃的時期。應選擇沉重且外形飽滿、蒂頭粗厚、切口枯萎成軟木塞狀的南瓜。購買切開的南瓜時,應選購果肉顏色較深,內膜很多且囊籽很大的。南瓜可提高免疫力 促進血液循環黃色果肉來自於β胡蘿蔔素的顏色,由此可知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再加上具有高度抗氧化力的維他命C與E,可說是最強組合。南瓜可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生活習慣病和老化。南瓜大致分成西洋南瓜與日本南瓜,西洋南瓜的β胡蘿蔔素含量是日本南瓜的6倍左右,營養相當豐富。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南瓜內含的維生素B3具有改善長期記憶的效果。維生素B3會通過血腦障壁,阻礙血管收縮素轉化(ACE)的作用,抑制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發作,被認為與有效改善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具有相同作用。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 血腦障壁是大腦血管壁的一種機制,避免血液中的物質輕易進入大腦。雖然這個機制可以避免大腦受到有害物質侵害,卻也讓有益大腦的營養成分無法通過,必須繞道才能進入大腦。不過,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加熱不會流失維生素B3,β胡蘿蔔素與維他命E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將南瓜油炸或嫩煎有助於提高吸收率,做成焗烤、可樂餅或濃湯也很適合。此外,南瓜蒸過後吃起來更甜,可將蒸南瓜泡在醬油湯汁醃漬,或做成南瓜沙拉。(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活壓力、情緒起伏、時差經歷、甲狀腺亢進、消化不良、過多咖啡因、藥物作用、或是正值經期、更年期時,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身體內分泌、新陳代謝與免疫力,往往導致疲勞、情緒不佳、容易感染與健忘等問題。長久失眠更容易誘發慢性病發生。怎樣吃更健康1) 飲食原則暴飲暴食、常以零食甜點充飢、睡前飲食…不良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影響睡眠。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維持飲食均衡,廣泛攝取全榖雜糧、新鮮蔬果、豆類、堅果種子等,有助於獲得充足營養,更容易入睡。紅棗、桂圓、蓮子、藕粉、百合、茯苓、芡實等,也能幫助安穩心神。2) 多補充哪些營養素,可從哪些食材中獲得 預防與改善 關鍵營養素   推薦來源 鎮靜與放鬆肌肉 鈣質 大豆製品、莧菜、紅鳳菜、芥藍、油菜、甘藷葉、青江菜、小白菜、芝麻、青花菜、秋葵、無花果等 鎂 小麥胚芽、蕎麥、薏仁、小麥、大豆製品、葵瓜子、南瓜子、芝麻、腰果、杏仁、松子、香蕉、黑棗等 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 色胺酸 糙米、燕麥、大麥、大豆製品、豌豆、海藻、香蕉、棗子、奇異果、無花果、花生、葵瓜子、南瓜子等 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維生素B群 營養酵母、小麥胚芽、蕎麥、豆製品、生鮮水果與蔬菜等 3) 哪些食物要忌食含酪胺酸高的起司、巧克力、茄子、馬鈴薯、糖、菠菜、番茄、紅酒,會刺激正腎上腺素保持警覺清醒。過量咖啡或茶飲料會使腎上腺過度活動與利尿,影響睡眠。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需要長時間消化,因而影響睡眠。辛辣調味與碳酸飲料可能導致灼熱感與消化不良,高糖甜食容易造成高血糖,或是容易產氣的豆子、蔬菜,都會影響睡眠。【主菜】香蕉杏仁醬豆腐(二人份)  食材:嫩豆腐200公克、香蕉1根、豆漿優酪乳100毫升、杏仁15公克、新鮮迷迭香葉少許。 做法:1.    將杏仁先放入烤箱低溫烘烤,再以調理機打碎成杏仁泥。2.    再將香蕉、優酪乳、迷迭香加入調理機,與杏仁泥一起攪打混合成香蕉杏仁醬。3.    將香蕉杏仁醬澆淋在嫩豆腐上即可。功效解析:豆腐與豆漿優酪乳同時含有鈣、鎂、色胺酸與維生素B群等,能提供腦部豐富營養,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香蕉含有色胺酸,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杏仁含有鎂,能放鬆肌肉,而迷迭香能減輕頭痛暈眩,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新鮮迷迭香風味重,用量不需太多。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 (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167 9 7 21 3 維生素B群、鈣、鎂 【配菜】醋拌嫩薑裙帶芽(二人份)食材:生鮮嫩裙帶菜100公克、嫩薑絲10公克、蘋果醋1大匙、糖1小匙、鹽1/4小匙、蔴油1/2小匙。 做法:1.    裙帶菜以冷開水浸泡一下,瀝乾。2.    將醋、糖、鹽、蔴油以溫開水調勻,成為醬汁。3.    將裙帶菜、薑絲、醬汁拌勻即可。功效解析:失眠者通常食慾不佳,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醋拌嫩薑裙帶芽的酸甜滋味有助於開胃、回復食慾,其中蘋果醋能幫助調理已經紊亂的新陳代謝,裙帶菜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有助於鬆弛緊繃的肌肉,嫩薑也有助於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如果買不到新鮮的嫩裙帶菜,也可以乾燥裙帶菜泡水復形、瀝乾後取代。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35 0.4 1 6 2 鈣、鎂  還想知道更多養生食譜嗎?快參考《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提升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吃飯不喝水

提升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吃飯不喝水#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慣用右手的外科醫生,吃飯時會刻意用左手;有些專攻代謝或是糖尿病的內科醫生,則會用小湯匙吃飯;被譽為「免疫權威」的醫生,吃飯時絕對不喝水。外科醫生用「左手」吃飯、內科醫生使用「小湯匙」吃飯。放慢進食速度 用非慣用手吃飯他們之所以如此注重飲食細節,全是為了提升工作表現,可說是一種職業病。外科醫生的工作需要雙手並用,為了磨練雙手的手感,才會以非慣用手吃飯。此外,專攻糖尿病的內科醫生為了避免自己罹患糖尿病,刻意用小湯匙吃飯,放慢進食速度。以大湯匙狼吞虎嚥、媲美大胃王的進食方式,是導致糖尿病和肥胖問題的捷徑。從某方面來說,用小湯匙吃飯也等於實踐了「放慢進食速度」與「細嚼慢嚥」。吃飯時不喝水 促進唾液自然分泌至於被譽為「免疫權威」的醫生,吃飯時絕對不喝水的原因其實相當簡單,因為水分會稀釋口腔裡的唾液。只要口中有食物就不喝水,仔細咀嚼促進唾液分泌。由於唾液可以提升免疫力,因此提升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就是,細嚼慢嚥,幫助唾液分泌。另一方面,高血壓專科醫生吃飯時特別注重鹽分攝取量。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鹽分會引起高血壓。專門治療高血壓的醫生都會告訴病患,日常飲食要減少鹽分用量,所以他們自己吃飯時也會吃得較清淡。而且會改用較多辛香料,例如胡椒、辣椒、芥末、山葵、大蒜、香草等,不僅能彌補減少的鹽分用量,還能增加料理調味的多樣性。向這些專業醫生看齊,改善你的飲食習慣吧!(本文摘自/醫學博士才知道的驚人工作分配術/核果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