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預防H1N1新型流感 如何挑選口罩

預防H1N1新型流感 如何挑選口罩#免疫力

口罩可分為:外科口罩、平面口罩及N95高效過濾口罩二大類。外科口罩、平面口罩用於阻擋飛沫散佈,並避免噴賤的液體與噴霧接觸到口、鼻,一般有咳嗽、打噴嚏等流感症狀、有機會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前往擁擠場所、或與生病者近距離接觸時適用外科口罩、平面口罩;N95高效過濾口罩,可避免吸入空氣中的飛沫微粒,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感染控制指引,係建議醫護人員於執行引發飛沫微粒之治療措施,或於隔離病房等高風險區使用;高效過濾口罩使用前需經佩戴訓練與密合度測試,其呼吸阻力大,佩戴時不舒適,較不建議民眾使用。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預防方法如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時遮蔽口鼻,適度休息、增加抵抗力。遠離感染來源,生病時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傳染他人,並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及噁心、腹瀉等症狀時,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主動告知旅遊史、接觸史及週遭親友是否有類似症狀之群聚史,以利及時處理群聚事件,避免疫情擴散。

勤洗手 預防H1N1新型流感

勤洗手 預防H1N1新型流感#免疫力

截至98年5月10日上午7時30分止,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H1N1新型流感確診4,379例,較昨日(例3,440)增加939例,死亡49例(墨西哥45例、美國2例、加拿大1例、哥斯大黎加1例);臺灣仍無確診個案,臺北市亦無確診個案。接觸傳染為H1N1新型流感傳播途徑之一,亦即經由直接接觸感染者皮膚或間接接觸污染的手或物件而感染;因此,以肥皂及水、或含酒精之乾洗手劑落實「勤洗手」,是抑制H1N1新型流感病毒藉由接觸傳染的最重要方法之一。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預防方法如下:(一)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時遮蔽口鼻,適度休息、增加抵抗力。(二)遠離感染來源,生病時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傳染他人,並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三)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及噁心、腹瀉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主動告知旅遊史、接觸史及週遭親友是否有類似症狀之群聚史,以利及時處理群聚事件,避免疫情擴散。

運用中藥對抗新型流感

運用中藥對抗新型流感#免疫力

世界衛生組織將H1N1新型流感病例定義為:具有急性發燒呼吸道疾病(發燒超過攝氏38℃),且其症狀包括從輕微的類流感到較為嚴重的肺炎。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新型流感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歷史上令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部分病例出現流鼻涕等症狀。【面對流感中醫的預防醫學體系從什麼階段介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黃建榮說,病毒侵襲首先必須面對身體免疫系列防禦機制,免疫系統防禦系統分為:第一道防線皮膚及黏膜組織。(新型流感病毒透過突變成功達到人傳人的結果)第二道主動防禦機轉: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吞噬性細胞如單核球或巨噬細胞,就會把入侵物吞噬,將之內化(interlize)並與溶小體(Lysosome)配合將之摧毀。第三道主動防禦機轉:特異性的免疫反應-體液免疫。黃建榮指出,條件是必須要感染到病毒後,啟動身體免疫機制。由於是新病毒,任何健康的人無法在未染病前得到免疫效果,除非疫苗能很快的研發上市。因此決戰關鍵在於第二道主動防禦機轉: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中藥在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上,臨床具有良好效果。從中醫溫病審視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對策及常用中藥來看:(一)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症狀。中醫辨証:溫病-衛分症與氣分症。‧適用中藥: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薄荷、荊芥、牛蒡子、桔梗、桑白皮、前胡、白花蛇舌草。‧預防性投藥: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易扁桃腺發炎者適用)煎服以為茶飲;川芎、白芷、荊芥、防風、葛根(易頭痛鼻塞者適用)。煎服以為茶飲。(二)原發性病毒性肺炎出現漿液性出血、支氣管炎、高燒不退、氣急、咳嗽等症狀。中醫辨証:溫病-氣分症之肺胃熱盛、血分症之實熱耗血動血症候。‧適用中藥:杏仁、甘草、石膏、麻黃、桃仁、蘆竹根、冬瓜仁、浙貝母、魚腥草、虎杖、敗醬草。‧預防性藥飲藥饍:魚腥草茶飲、杏仁粥。(三)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耆血桿菌感染。出現高熱畏寒、咳嗽痰黏或膿性痰、胸痛、咳痰帶血。中醫辨証:邪熱壅肺,屬於氣分症-肺胃熱盛。‧適用中藥:麻黃、杏仁、石膏、甘草、黃芩、魚腥草、銀花、蒲公英、桑白皮、盧竹根、白茅根、側柏葉、天花粉、大黃、敗醬草。‧預防性藥飲藥饍:魚腥草茶飲、冬瓜仁粥。(四)調節免疫機制(年輕人居高的死亡率)如何避免細胞激素風暴及噬血症候群的中醫治療模式。中醫辨証:溫病之營分、血分之症。‧適用中藥:生地、玄參、竹葉心、麥門冬、丹參、黃連、銀花、連翹。黃建榮表示,利用中藥苦寒藥與甘寒藥物配合,降低免疫反應避免細胞激素風暴發生,從中醫理論上可養陰生津又能瀉火解毒的治療原則,從現代醫學觀點,則是利用中藥來降低身體體內基礎代謝率,從而調節免疫機制,降至淋巴球免疫反應。因此防疫當局應集合中醫前輩,循著「瘟病」理論,訂定一套對抗豬流感的治療標準模式,乃當務之急。像SARS期間不少中草藥在媒體推波助瀾下,讓民眾搶購一空。禽流感剛發生時,瑞士羅氏藥廠生產的「克流感」頓時成為各國政府搶購的抗病毒藥物,居然發現「克流感」含有中藥香料「八角」當中,萃取一種稱為「莽草酸」。

防疫H1N1新流感 花蓮慈院舉行緊急應變演練

防疫H1N1新流感 花蓮慈院舉行緊急應變演練#免疫力

防疫H1N1新流感,花蓮慈濟醫院5月5日舉辦新興傳染病疫情緊急應變演習,模擬急診部出現疑似個案後啟動防疫機制,從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收治病患,採檢體,確診後轉送責任醫院的過程。這次演習更將住院病人發現疑似個案的緊急應變納入演練,希望醫護人員透過演習、檢討、改善,將防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當天花蓮慈院因應全球H1N1新流感疫情舉辦新興傳染病疫情緊急應變計畫演習,由副院長王立信主持,邀請疾病管制局六分局分局長長李永盛、防疫醫師東區傳染病防治網指揮官李仁智、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林南岳、疾管課課長賴光明、新興傳染病應變責任醫院花蓮醫院護理部主任林麗娟,以及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醫發處執行長林俊龍及石明煌院長等人蒞臨指導,玉里慈院感染管制人員也到場觀摩。 整個演習計畫,在感染科醫師何愉懷完成簡報後,隨即前往急診部,這次因應新新型流感的急診隔離病房揭牌啟用後,隨即作為演習的地點。 發燒38度的黃姓女子,到醫院急診部求診,經檢傷後發現病人五月四日曾到南韓旅遊,在桃園機場檢疫時無任何不適,便回花蓮,五月五日卻出現發燒、咳嗽、全身倦怠等不舒服症狀,醫護人員不敢大意,懷疑病人可能感染新流感,馬上通報感控小組,院區也立刻拉上封鎖線,並將疑似病患帶往急診隔離病房篩檢站。 醫護人員早已全副武裝,坐鎮篩檢站,仔細的詢問相關問題,醫師研判,女子感染新流感的機率很高,隨即讓病人住進急診隔離病房,取採檢體化驗,並做影像等相關檢查,待確診為新流感病人後,隨即將病人轉送責任醫院花蓮醫院。這是花蓮慈院為了新流感,啟動的防治機制演練,演習過程相當逼真。 除了在急診模擬新興傳染病緊急應變之外,這次演習更首次針對發現住院收治疑似新流感病人的緊急應變情況納入演練,這名病患是因為腹瀉及肌肉酸痛無力症狀住進腸胃科病房,但護理人員進一步了解到病人也有兩位家屬出現腹瀉的狀況,同時也發現病人也是五月四日自韓國搭機返國,隨即啟動通報機制轉送病人到同棟十樓的隔離病房觀察,病人的兩位家屬則經由感控小組通報衛生局,以救護車送到醫院做隔離篩檢。 這次的演習深獲與會的評值人員肯定。花蓮醫院林麗娟主任也分享日前有六名與新流感病人也接觸史的個案,因旅遊到東海岸,住進花蓮醫院隔離篩檢的經驗。儘管只是演習,王立信副院長指出,院方仍希望做好萬全的因應,讓醫護人員熟悉各項防疫程序,才不會在疫情來臨時,產生兵荒馬亂的情況,而這樣以社區為主體的醫療防疫體系,也能有效的防堵疫情蔓延。

因應H1N1新型流感 北市加強衛教宣導

因應H1N1新型流感 北市加強衛教宣導#免疫力

為因應此波自美、墨傳出之全球性H1N1新型流感疫情,臺北市政府積極辦理H1N1新型流感教育訓練及衛教宣導。包括防疫人員、學校校護及教保育人員、醫護人員等教育訓練並更新相關人員名單;另透過「市長給市民的一封信」、「市長給家長的一封信」、U-Paper、印製海報發送及記者會等方式進行衛教宣導活動,以提高市民對H1N1新型流感之防治知能。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預防方法如下:(一)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時遮蔽口鼻,適度休息、增加抵抗力。(二)遠離感染來源,生病時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傳染他人,並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三)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及噁心、腹瀉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主動告知旅遊史、接觸史及週遭親友是否有類似症狀之群聚史,以利及時處理群聚事件,避免疫情擴散。市民若有相關疑問,請撥打臺北市市民當家熱線1999或參閱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豬流感病毒危機 1918年曾導致四千萬人死亡

豬流感病毒危機 1918年曾導致四千萬人死亡#免疫力

你可知道造成全世界恐慌的「豬流感」是什麼?若造成流行會有什麼後果?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將豬流感正式命名為「H1N1新型流感」,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也將其列為第一級法定傳染病。根據科學家的研究,H1N1型病毒曾於1918年曾造成全球約一半的人口遭到感染,四千萬人死亡,當時大規模傳染的流行性感冒稱為「西班牙流感」,其病毒就是H1N1型,此波流感在十八個月內造成全球四千萬人死亡,在高致死率的地方,最嚴重的甚至高達百分之百。微生物學家兼病理學家傑洛德.克拉漢博士(Gerald N. Callahan, Ph.D.)在《感染》(原水文化出版)一書中詳細揭開H1N1流感病毒的歷史起源以及感染過程。科學家稱最致命的流感病毒為A型流感,A型流感病毒是以兩種棘蛋白質(spike protein):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和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來感染人體細胞,而科學家就是依據這兩種棘蛋白質來分類流感病毒,以H1N1型來說,H是取自血球凝集素的英文字首,N則是神經胺酸酶字首。目前已知流感病毒至少會利用十五種不同的血球凝集素分子和九種不同的神經胺酸酶分子來組成各種不同型的流感。克拉漢博士指出,1918年的流感病毒H1N1的殺傷力之大難以想像,比一般A型流感病毒在人體肺部製造出來的病毒量還要多五十倍!感染到這個病毒的實驗老鼠體重在兩天之內就減少13%,四天之後,老鼠肺部的病毒量是一般A型流感病毒的三萬九千倍,致死率達百分之百。相對之下,其他A型流感病毒則完全不會致死。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過程,大約是受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時,將病毒散佈在空氣中,被未受感染者吸入,而造成傳染。在新感染者的體內,病毒會先入侵呼吸器官的上皮細胞,病毒會將黏膜上的黏液侵蝕掉,利用病毒裡面的血球凝集和黏膜下的呼吸道細胞結合,融入細胞內的病毒會成為病毒製造機,不斷產生更多病毒,直到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便在一瞬之間穿透細胞膜,再去攻擊其他細胞。漸漸地,呼吸道的細胞數量開始減少並引起發炎,而發炎會造成血管腫脹,使血管內的液體流出來,這些流出來的液體內帶有大量含有病毒的細胞和細胞膜,進一步加重發炎的狀況,並陸續出現浮腫、眼睛癢、高燒、頭痛、身體疼痛和喉嚨痛等症狀。病毒入侵血液和淋巴時,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開始啟動,但大部分的免疫抵禦過程都發生在淋巴結附近,所有的抵禦工作都由淋巴細胞來完成,若病毒仍不斷增加,肺部就會出現積水現象,造成呼吸困難,進而致死。由於傳染到流感時,人體的免疫系統需經過一至二個星期的時間,才能開始反擊入侵的病毒,在這段期間,病毒可以不斷的滋生蔓延。也就是說,在我們出現症狀之前,就已經開始散播病毒了,每次打噴嚏、咳嗽或親吻時,都在散播病毒。若免疫系統應付得宜,我們就會漸漸康復,同時也不再傳播病原。克拉漢博士在《感染》一書中提到,有些人的淋巴細胞運作非常有效率,但另一些人並非如此,因此當病毒席捲時很難令人察覺,被感染者有些可能會流鼻水或是發高燒,然後恢復健康或死亡,這一切都取決於病毒本身的厲害程度,以及人體免疫系統的因應能力。基本上小孩和老年人的免疫力比較弱,可以預知流感比較容易侵犯這兩群人。但根據科學家對於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瞭解,病毒反而是針對免疫力比較好的青壯年族群。目前人類對抗流感的方式就是疫苗,但病毒快速的變異方式,使得疫苗的效果有時並不明顯。但是人類恐怕得要加緊疫苗研發的腳步,才有可能追上病毒在人體與動物間移變(shift)的速度。(本文由原水文化出版社提供)

預防豬流感 ”吃喝噴洗按” 殺菌強身多管齊下

預防豬流感 ”吃喝噴洗按” 殺菌強身多管齊下#免疫力

WHO全球流感疫情警戒級數已提高到第五級,H1N1新型流感疫情加溫,熱帶氣旋變颱風、會不會襲台,弄得人心惶惶。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陳玉娟醫師認為,其實把身體調理好,增加免疫力,是民眾防疫的不二法門。為此,陳玉娟醫師特別提出「吃、喝、噴、洗、按」五字防疫口訣,教導民眾從日常養生保健,提昇免疫力。■ 大蒜、菇類、真菌類、酵素等 有殺菌作用陳玉娟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多吃大蒜、菇類和酵素等食品。大蒜中含有殺菌作用較強的「大蒜素」,可以殺滅腸道或抑制呼吸道中的病菌及皮膚上的黴菌,因此,大蒜素有「天然廣譜抗生素」的美稱。菇類、真菌類如松茸、巴西蘑菇、靈芝等,則含有多醣體,對增加抵抗力很有幫助。酵素是藉由供應全身細胞完整的生物能量,補充細胞營養,以供增殖細胞之需,讓細胞健康,自然就能啟動免疫力,防禦入侵的病毒、病菌。此外,多補充蛋白質及含有維生素A、C的食品,都能對感冒病毒產生抵抗力,保持身體正常新陳代謝。■ 黃耆、白朮、防風等中藥材茶飲 可增強免疫力在中醫的傳統方劑中,有不少藥方即是用來提升免疫力。黃耆有補氣的功效,可以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白朮主補脾胃,含精油成分,可舒緩腸胃道不適。防風有驅風功效,可預防感冒。另外,綠茶中含有兒茶素,對人體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可能降低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經衛署核可之喉嚨或鼻腔噴劑 疏風散邪、清熱解毒元朝就有用「普濟消毒飲」來治療瘟症,後來再將藥方研發成口腔噴劑,可直接透過粘膜吸收,效果也比喝到肚子再由腸胃吸收來得快。天氣變化時,民眾常有喉嚨或鼻子不舒服的經驗,此時可以利用一些經衛生署核可之喉嚨或鼻腔噴劑來疏風散邪、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發生。特殊體質、懷孕、長期慢性病者,請謹慎使用。■ 手工草藥香皂勤洗手 預防感染簡單又有效洗手是預防感染最重要簡單有效的方法,一般無法用清水洗手處可以使用乾洗手或藥用酒精加茶樹等精油協助抑制細菌生長。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研發手工草藥香皂:1.材料:自來水,橄欖油或其他如椰子油等基底油150ml,添加物—乾燥金銀花、黃花蜜草,氫氧化鈉21g。2.將藥材先用水煮過,取約50ml稍後與氫氧化鈉混合。3.將油放入燒杯中,隔水加熱至溫度38~40度左右。4.將藥汁倒入玻璃瓶中,再將氫氧化鈉倒進去攪拌(注意安全),此時水將升到60度以上,因此要將玻璃瓶放入裝有水的水桶內,使玻璃瓶內氫氧化鈉水溶液的溫度降到38~40度左右。切記,水桶裡的水不可超過玻璃瓶!5.將油倒入碗內,慢慢的將氫氧化鈉水溶液倒入碗中並慢慢的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一塊檸檬(除臭用)。攪拌30~40分鐘。6.攪拌成美乃滋稠稠的狀態後,再將其倒入模型中,等待凝固、變硬…。四到六個禮拜後,等到肥皂硬化時就可以使用。7.無法等待者可用加熱處理法用小火將皂基加熱,蓋上蓋子以保持沸騰的狀態,每三十分打開蓋子,均勻的攪拌皂基,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放入模型裡等皂基變硬(大約1-2小時)即大功告成。8.氫氧化鈉是強鹼,使用必須注意安全,並且小心放置於孩童無法碰觸的地方。■ 膀胱經穴位按摩  強身防疫雙管齊下膀胱經從頭至足共六十九穴,與各臟腑大有關聯。足太陽膀胱經不通,容易罹患感冒、頭痛、全身痛、喉嚨痛,民眾可自行按摩承扶、委中等穴位鍛鍊膀胱經,來保健身體。另外,民眾還可在家做些簡單動作:將一腳平放在椅子上,另一腳站立地面伸直,將平放椅子上的腳伸直、腳尖往身體方向用力伸展,即可從腳底、小腿、大腿一直延伸刺激到膀胱經,完成後兩腳互換。■ 八角茴香與防禦流感沒有關係陳玉娟醫師強調,民眾常有錯誤觀念,認為八角茴香可以治療流感。目前克流感的製造是使用八角茴香種子所萃取分離的莽草酸(Shikimic acid),從西醫的理論來看,雖然八角茴香中含有克流感成分「莽草酸」,但並不等同於克流感,因為這些成分需要經過純化、毒理試驗等步驟,才能做成藥物。而滷味中的八角茴香,其作用包括開胃、散寒、驅蟲等,顯然與流感的治療沒有相關。

類似流感症狀 就醫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類似流感症狀 就醫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免疫力

因應H1N1新型流感來襲,行政院「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4月28日成立,臺北市政府亦於同日下午2時成立「H1N1新型流感應變中心2級開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綜合院區,包括忠孝、仁愛、中興、和平、陽明與婦幼院區,隨即完成防疫流程,因應相關疫情。市立聯合醫院呼籲民眾,若曾經前往確定病例或可能病例所在國家旅遊(目前公佈確定病例國家包括墨西哥、美國、加拿大、西班牙與英國),或曾與上述回國民眾密切接觸者,請自行監測本身健康狀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醫務長王永衛說,若有類似流感症狀,例如:發燒超過攝氏38.5度、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及噁心、腹瀉等,請盡速就醫。就醫也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主動告知醫師您相關旅遊史或與可能病例接觸的經驗。其他相關資訊可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也可以撥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國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請求協助,提供您完善的就醫服務。王永衛表示,藉此也要提醒民眾, H1N1新型流感只會經由患者咽喉、鼻分泌物,或經由雙手、臉頰密切接觸而感染,與食用豬肉製品無關。由於目前國內尚未出現病例,仍請民眾防範傳染途徑,這段期間非必要避免至疫區旅行,僅量避免出入公眾場所,並且經常洗手,注重個人身體衛生,才是預防H1N1新型流感保健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