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扁岳母感冒肺炎逝世 老人家應注意

扁岳母感冒肺炎逝世 老人家應注意#免疫力

前總統夫人吳淑珍的母親吳王霞,在民國100年的最後一天,因為感冒併發肺炎病逝麻豆新樓醫院,享壽83歲,吳家決定於一月十日在台南新營舉行家祭。外孫陳致中表示,阿嬤最近身體都不好,已經住院好一陣子,一直到昨天(1)上午,舅舅打電話告訴他們這個惡耗,據傳吳淑珍也在第一時間,從高雄趕到台南奔喪。根據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肺炎是指肺部急性感染發炎的疾病,在所有年齡層的人身上都會發生,特別是免疫機能較差之老人、酗酒者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常見的症狀有發燒、倦怠、寒顫、肌肉痛、頭痛、嘔吐、呼吸快速、胸痛、咳嗽(乾咳或有痰的咳嗽)、痰量增加且顏色改變,可能含有血絲、呈鐵銹色或綠色,亦可能變得較黏稠,而且心情上會比較焦慮、燥動不安。該文章也表示,肺炎發生時有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括肋膜炎、肋膜積液、肺膿瘍、心內膜炎、關節炎,嚴重的話還會發生腦膜炎、呼吸衰竭、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死亡等。因此如果免疫力差的人,需要注意感冒流行時記得戴口罩,不要到公共場所,儘量避免和感冒的人接觸,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充足的睡眠及適度運動,增加抵抗力,天氣變化時,應適時添加衣服避免受寒等,盡可能避免感染,減少肺炎的發生。

何謂三九天?中醫如何提升免疫力?

何謂三九天?中醫如何提升免疫力?#免疫力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任東輝表示,「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天灸的一種。主要是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來治療慢性疾病,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三九天是在什麼時候呢?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一九」,第二個九天稱「二九」,第三個九天稱「三九」,今年的「一九」為100年12月31日,「二九」為明年101年1月9日,「三九」為101年1月18日。任東輝醫師說,在冬至過後三個九天這段期間,通常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段期間日出較晚、日落較早,天地間的陽氣相對處於低點,中醫強調人和大自然是互相呼應的,所以在這段期間人們常感到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除了容易感受寒邪,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寒性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痛、遺尿、遺精等。若能在這段期間利用辛散溫熱中藥敷貼於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一方面趨除寒邪,一方面提高身體抗病力,就能減緩上述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的困擾。三九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免疫力低落易產生頭皮屑 嚴重者恐會掉髮

免疫力低落易產生頭皮屑 嚴重者恐會掉髮#免疫力

頭皮屑雖然不美觀,造成生活上很多困擾,影響美麗或是帥氣的程度,但是感覺整體上對身體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大陸網站認為,頭皮屑與身體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關,而且該文章強調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身體健康與否,頭皮屑就是是其中一項指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表示,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免疫力弱的人,通常容易有頭皮屑出現,嚴重掉髮者也可能是頭皮屑導致的問題。王國憲醫師說,頭皮的細胞和人體其他的皮膚細胞一樣會進行新陳代謝,而頭皮屑就是脫落的角質細胞,且在正常情況下,自然代謝的頭皮屑並不容易察覺。過度的頭皮屑其實是一種脂漏性皮膚炎,症狀輕微的人會因為頭皮受刺激,而在眉毛上方及鼻翼兩側會發紅、有細小的脫屑,常發生於作息不正常或疏於頭皮清理的人身上;嚴重時會使頭皮過度油膩、產生多量且大塊的皮屑。王國憲醫師提醒,每天人體會自發性掉髮約80到100根,若超過這個數量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頭皮屑導致掉髮增加。此外,常吃刺激性或油膩糖分高的食物,也會使頭皮屑的增生;而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等會使頭皮屑問題惡化,這也是為什麼上班族熬夜加班後頭皮屑增多的原因。王國憲醫師說,除非頭皮屑問題非常嚴重,才須要求助皮膚專科醫師接受進一步治療。一般民眾要減少頭皮屑,可從日常生活中的洗髮、作息、飲食等方面改善。醫師建議,洗髮次數依乾性、油性髮質做調整,有明顯頭皮屑問題的患者能選用含有抗黴菌藥成分或含有鋅元素的洗髮精,能抑制皮屑芽孢菌。至於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與辛辣刺激的食物,選擇多吃蔬果,有助於調整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減少頭皮屑的發生。頭皮需要去角質?保養頭皮有訣竅 天天洗頭不能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077掉髮起膿皰小心是頭癬在作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946拒絕丟「臉」向脂漏性皮膚炎說NOhttp://www.uho.com.tw/beauty.asp?aid=5328

及早獲得免疫力 家長別忽略幼兒接種流感疫苗

及早獲得免疫力 家長別忽略幼兒接種流感疫苗#免疫力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流感季(2011-2012)流感疫苗在10月1日開打後,65歲以上長者等民眾接種情形踴躍,接種率均較去年明顯增加,不過6歲以下幼兒接種率僅小幅度成長,該局憂心家長對於疫苗安全的疑慮或工作忙碌而延遲接種,恐危害幼兒健康,特別籲請家長應及早帶家中幼兒接種流感疫苗,為流感季來臨前做好準備。疾管局表示,根據各合約院所回報資料顯示,疫苗開打10天以來,疫苗接種量已突破74萬劑,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0萬劑之多,同時據各地方衛生單位反映,本年度民眾接種意願普遍提升,國小學童家長同意接種比例也較去年為佳,唯獨6歲以下幼兒家長似乎仍有遲疑,截至10月10日止,6個月以上至入學前幼兒之流感疫苗接種率僅達5.7%,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6%,接種意願稍回升,但由於未滿9歲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幼兒需接種2劑,為能於流感季(11月)來臨前獲得足夠保護力,目前接種比例仍屬偏低。疾管局指出,於上一(2010-2011)流行季,6歲以下幼兒罹患流感的比例居所有年齡層之冠,罹患後產生併發症機率為一般人的4倍,併發症死亡機率又為一般人的7倍,因此流感對於幼兒的健康威脅不容小覰,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今年1月國際知名疫苗醫學期刊Vaccine刊登一篇在日本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完整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該些嬰幼兒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達7成,對於抵抗力最差的6至12個月嬰兒的預防感染流感的效果也有8成,顯示嬰幼兒接種流感疫苗的效益顯著。而今年8月底美國國家學會醫學研究部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流感疫苗是安全的。疾管局指出,家中成年人、就學的學齡前及學齡兒童,是將流感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嬰幼兒的主要傳播者,而嬰兒罹病後往往症狀較嚴重,因此為使孩童於流感季獲得足夠保護力,呼籲家中有幼兒的家長,應把握優先接種權利,儘快攜帶幼兒前往接種,及時預防流感的侵襲。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免疫力

文/嬰兒與母親採訪/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提升免疫力最佳的方式,其實可從飲食做起,隨著時代改變,精緻化飲食的今日,現代人應該不只是追求吃飽,更需懂得吃得健康、營養。好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可以從小被「教育」起的,讓好的飲食習慣跟隨一輩子,培養不挑食的好寶寶。爸媽們千萬別小看飲食的力量,多項研究顯示現今小孩嗜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除了造成肥胖問題外,更可能造成孩子日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狀況,日後更可能提早成為三高族群的患者。因此,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出以下九大類的營養素,多攝取含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就能幫助小孩提升免疫力,遠離病毒與細菌的侵擾。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具有保護表皮黏膜細胞的作用,可從紅色的蔬果中獲取,像是胡蘿蔔、蘋果,還有菠菜、蛋黃、肝臟、芒果、木瓜、地瓜等等。維生素E:一樣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可幫助維持細胞完整性,不會受到侵擾,並幫助紅血球生成,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增強抵抗力。如果維生素E不足,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食物中可從綠色蔬菜、堅果、黃豆、植物油、小麥胚芽中獲得。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傷口癒合,是構成細胞間物質的重要元素,還能幫助對抗傳染病。食物可從芭樂、柑橘、奇異果中獲得,其中又以芭樂的含量最高,此外還有天然深綠色的蔬菜,像是青椒、芥菜。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最需要的營養,具有建造修補組織的功能,1克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如果不足會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足、免疫力下降。可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奶、大豆等等。鋅:幫助生長、性器官的發育,可從牛肉、豆類、乳製品、葵花油等獲取。硒:具有抗氧化的攻效,是必須微量礦物質,與維生素E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疾病感染。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堅果,一天需要的量也不用太多,因此現代人很少缺乏。鎂:具有三大優點,第一對牙齒、骨骼、肌肉收縮、神經調節良好,第二可參與蛋白質合成,製造DNA所需的物質,第三可參與血糖反應。如果缺乏的話會導致食慾不振,精神不佳。食物中可多攝取堅果、五穀、紅豆、綠豆。鐵:幫助組成血紅素,可吃牛肉、葡萄乾、紅棗等等。脂肪:每一公克脂肪可以產生九大卡熱量,是人體儲存能量最主要的方式。脂肪也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吸收,缺乏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用油原則方面,如果是三歲以前的小孩,每次使用1~2茶匙。還有可適量攝取必須脂肪酸,像是魚油(DHA),含有豐富的OMEGA3,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改善過動、精神不集中的狀況。延伸閱讀「增強寶寶抵抗力的6大飲食原則」: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17

兒童免疫力不佳 父母該如何判斷?

兒童免疫力不佳 父母該如何判斷?#免疫力

文/嬰兒與母親採訪/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季節流感肆虐,每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遠離疾病的威脅,事實上人體本身具有抵抗外來病毒感染源的保護機制,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力」。我們時常聽到要增強免疫力,那麼究竟什麼是免疫力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易晉表示,免疫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防禦系統,主要作用就是對抗細菌、病毒,特別是監視、消滅不正常的細胞,因此一個免疫系統佳的人,自然就不容易生病感冒。而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蔡易晉醫師主要可分為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兩種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所謂的自然免疫力,包括了吞噬細胞、顆粒細胞(像是白血球)、殺手細胞(遇到病原體時將之消滅),這些細胞與補體系統之間會互相作用。當人體遇到病原體時便會立即產生免疫反應,並消滅病原體。此外像是胃酸、皮膚、口水和眼淚等有排除細菌的人體功能,就稱為先天免疫機制。後天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力是屬於適應性的,像是體液免疫系統(B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體),與細胞免疫系統(T型輔助淋巴細胞所產生的細胞激素與T型殺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毒殺作用)。後天性免疫系統與先天性免疫系統不同之處,除了對外來病原體之抗原產生專一性特異性免疫抗體反應外,還有「免疫記憶」能力,可由抗原再次引發強而快速抗體反應。事實上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是非常複雜的,但爸媽們必須了解,良好的免疫系統就像堅固城牆一樣,主要功用就是抵抗外來的敵人,一個免疫力好的人,自然就能時常戰勝病原體。了解免疫系統的基本機轉與作用後,爸媽們也會擔心,假使寶寶時常感冒發燒,是否就意味著寶寶的免疫力不佳,才會讓這些病原體有機可趁?對此蔡易晉醫師認為,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因為有媽咪留下來的抗體保護,但等到4個月之後,從母體接受到的抗體會逐漸消失,且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這時候又常接觸人群,或者外界較為不潔的環境,那麼病原體自然會接近,容易感冒發燒。那麼怎麼樣才算時常生病,怎麼樣又稱為免疫力不佳,是否有其評斷的標準呢?蔡易晉醫師指出根據統計,一般正常的2~3歲小孩,每年生病約10次以內,隨著年紀增加,疾病一再刺激,體內抗體逐漸增加,免疫力逐漸增強,長到5~6歲時,每年大約生病約1~2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一點的小孩排除家庭人口眾多,還有上托兒所的因素後,仍時常有流鼻水、咳嗽等症狀,則可懷疑為過敏因素造成,因此是否為真的感冒,都可請兒童過敏專科醫師協助評估。至於有一說認為,住在鄉間的小孩比較起都市的小孩,因為時常接觸大自然,因此免疫系統較佳,過敏疾病也自然比較少發生,其實是有其道理的,蔡易晉醫師表示這叫做清潔理論,如果讓小孩合理的接觸大自然,多接觸泥土玩沙,對於自我防禦力的增強確實有其作用,不過基本的清潔工作像是多洗手遠離病菌,還是必須留意的。延伸閱讀「引起免疫力不佳的5種主要因素」: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16

「三九天」穴位敷貼 向過敏性鼻炎說byebye

「三九天」穴位敷貼 向過敏性鼻炎說byebye#免疫力

一年中最冷的冬至剛過,如果你是氣喘、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醫的「天灸」將協助對抗過敏!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將展開大寒天(三九天)天灸治療,以加強大暑天(三伏天)天灸的療效。署立彰化醫院馬易世醫師指出,天灸屬於傳統中醫的穴位敷貼療法,三九天灸則在隆冬的三九天進行,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即表示一年有兩次改善體質的節令,三九天灸與夏天的三伏天灸相輔相成,以達到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之功,從而達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治療過程,即在人體背部的穴位進行敷貼,使得局部的皮膚發紅、出現灼熱感。治療以三年為一療程。馬易世醫師說,該療法對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兒童容易反覆感冒、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馬易世醫師提醒,穴位敷貼適用對象為兒童及成人均可。 但是當天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需由醫師問診評估後敷貼。 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遵循古方古法,精選白芥子、甘遂、細辛與延胡索等數種中藥材研製成藥粉,調以薑汁製成藥泥,再依個人體質不同分別貼敷於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腎俞、合谷或足三里等不同穴位。由於署立彰化醫院這幾年來的三伏貼與三九貼活動普受好評,因此今年再度推出。提醒您,今(99)年院方之三九貼活動日期分別為:99年12月31日(五)、100年1月10日(一)及1月17日(一)。但是當天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需由醫師問診評估後敷貼。延伸閱讀「三九貼問與答」: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69

冬季三九貼 禁食生冷、油膩

冬季三九貼 禁食生冷、油膩#免疫力

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  黃千甄醫師「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天灸的一種。主要是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來治療慢性疾病,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三九天是在什麼時候呢?依照每年「冬至」後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一九」,第二個九天稱「二九」,第三個九天稱「三九」,今年的「一九」為99年12月31日,「二九」為明年100年1月9日,「三九」為100年1月18日。在冬至過後三個九天這段期間,通常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段期間日出較晚、日落較早,天地間的陽氣相對處於低點,中醫強調人和大自然是互相呼應的,所以在這段期間人們常感到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除了容易感受寒邪,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寒性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痛、遺尿、遺精等。若能在這段期間利用辛散溫熱中藥敷貼於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一方面趨除寒邪,一方面提高身體抗病力,就能減緩上述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的困擾。臨床上常利用的藥物有元胡、細辛、白芥子等,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敷貼。通過對穴位的溫熱刺激不僅可以溫散寒邪,通過人體經絡的傳導去調節內在五臟六腑及氣血運行的狀態,以對抗寒冷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另一方面針對虛寒性體質或寒濕久留的人,可以提振陽氣、溫通陽氣,加強驅除寒濕邪氣、增強身體抗病能力。因此可用以緩解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寒性風濕性關節痛、慢性腹瀉、遺精、遺尿等患者之發作頻率,另外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穴位敷貼。據現代研究,天灸治療的機理為:可降低血中嗜酸性白細胞數量而改善過敏體質。對肥大細胞(mast cell)膜有保護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IgE形成。有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三年穴位敷貼保養,有相當比例的患者可讓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病情獲得緩解。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貼敷法可使藥物持續。必須注意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並不適合此法;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三九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延伸閱讀「三九貼」: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3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