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免疫力太高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免疫力太高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從SARS、禽流感到每天春夏必定流行的腸病毒,近年來民眾為避免染上這些來勢洶洶的疾病,掀起了一陣「提升免疫力」的風潮。免疫力這個問題,真的會影響我們全身各系統的運作。真的深怕自己免疫力不足而把身體搞糟了!所以免疫力真的很重要,仔細分析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就可以發現幾乎90%以上的產品都在強調提高免疫力,但對提升免疫力有用嗎?免疫學博士孫安迪說,這些東西適量吃是有幫助,但須注意服用過量會產生問題,例如維他命A過量會中毒,維他命C還好可能會排掉,維他命E過量可能會肝病變。雖然大家都希望增強免疫力來對抗疾病,但是過度增強免疫力,免疫力太高,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孫安迪博士表示,免疫力太強反而會造成過敏反應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也可能反應在眼睛上等。如何可知我的免疫力是否下降了?可先從生活中醫些小狀況得知,如經常感到疲勞,休息一陣子覺得恢復許多,但又很快感覺到疲勞;壓力大、忙碌時,就會感覺到腸胃消化功能不佳;天氣稍微變化,就容易打噴嚏或喉嚨痛、感冒。 大家常聽說腸道好,免疫系統自然就會變好,孫安迪博士也說,研究中,腸道會將遭到感染的消息傳遞給血球細胞,再「通知」其他內臟器官啟動免疫反應,所以只要能夠維持腸道健康,也能改善心、肝、腦等器官疾病。平常生活該怎麼做,才能調整好免疫力?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可從飲食及運動方面著手,飲食方面可多攝取菇菌類食物,因為當中所含的多醣體,不僅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如吞噬能力,也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運動方面除了適度的運動為每周3 次的有氧運動,可提高自身免疫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太高強度與每周五次密集的運動,反而會讓免疫力下降,建議還是適度就好。

「蛇纏腰」長成一圈就死去 醫師:無科學根據

「蛇纏腰」長成一圈就死去 醫師:無科學根據#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民間傳說一種怪病「飛蛇長成一圈就會死去」的傳說,後來普遍已被了解只是迷信,並無科學根據,民間說的這種怪病也有人說是「蛇纏腰」,這種病其實是「帶狀皰疹」(台語俗稱「飛蛇」、「皮蛇」或「生蛇」),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邱律諳醫師表示,一旦年紀開始老化或免疫力下降,病毒便會趁機由神經節往皮膚侵犯,形成帶狀的紅疹及水泡,因此稱為「帶狀皰疹」。邱律諳醫師表示,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這種病毒稱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簡稱VZV);顧名思義,此病毒也是導致水痘的元兇。在人體感染水痘痊癒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便潛伏在神經節中伺機而動。一旦生活壓力、酗酒、接受化學治療、器官移植等大手術、感染、癌症、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等,免疫力下降時,病毒便會趁機由神經節往皮膚侵犯,形成帶狀的紅疹及水泡,其所影響的範圍最常見於頸胸椎神經和臉部三叉神經皮節處,且大多是單側,雙側帶狀皰疹較罕見。帶狀皰疹病毒可能會沿著神經侵犯,而病人可能在水泡形成前就有疼痛的現象;若疼痛現象在紅疹或水泡消失後仍持續1至3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邱律諳醫師解釋,一般而言,60歲以下的病人只有少於2%的病人可能得到「帶狀皰疹後神經痛」;60~69歲者為6.9%;而70歲以上的病人則有18.5%患有此神經痛。換言之,年紀越大的人一旦得到帶狀皰疹,就越容易患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且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會越長。邱律諳也說明,由於神經痛的機轉複雜且和一般疼痛不同,所以「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相當另類。緩解疼痛的藥物有抗癲癇藥物(Neurontin、Pregabalin)、三環抗憂鬱劑(Amitriptyline)、類鴉片止痛劑、局部麻醉劑(Lidocaine)貼片、辣椒素(capsaicin)貼片等等。使用上述藥物後,約30~60%的病人的疼痛可獲得緩解。邱律諳提醒,各類藥物互有利弊,如何選用藥物、劑量如何調整、可能發生何種副作用,都需要醫病雙方充分的溝通。民眾若發現帶狀皰疹消失後仍有持續疼痛之現象且已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並避免服用偏方或用成分不明的藥物塗抹患處。

吃對食物為免疫力加分 免疫力差長不高

吃對食物為免疫力加分 免疫力差長不高#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半數的疾病與飲食有關,因此追求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但是由於飲食習慣是從小就養成的,強化營養教育要從幼年開始做,並給予食物熱量的觀念,減少不當減肥、偏好高熱量食物而導致肥胖的現象。因食飲食的攝取格外重要,有些食物更是舵免疫力大大有幫助,例如蛋豆魚肉類、燕麥及糙米,從飲食中提升免疫力。我們生活在充滿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的世界中,「免疫力」能保護我們維持身體健康及抵抗外來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人的免疫系統就好像是一支精銳部隊,可以幫助我們抵禦各式各樣的病原體、癌細胞或是老舊的細胞。體內和免疫功能相關的器官包括製造淋巴細胞之骨髓、胸腺、脾臟以及淋巴結等,為保持這些肩負調節免疫之功效的器官處於最佳狀態,因此身體必須經常補充許多營養素。經由動物實驗、流行病學的相關研究,以及臨床癌症治療經驗,陸續鑑定出數百種具有防癌功能的物質,幸運的是,這些物質廣泛地存在於我們日常攝取的食物中,例如蔬菜、水果和穀物,其中又以全穀類(全麥、糙米、胚芽等)、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包心菜)、番茄、蔥、大蒜等都可謂免疫力加分。在發育重要階段(學齡期兒童與青少年時期)不當地限制營養素之攝取,恐怕會埋下「長不高」、「免疫力差」或是「提早出現骨質疏鬆症狀」等後遺症。想提升免疫力,建議平日多吃蔬菜水果,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如蛋豆魚肉類食物以及瘦肉等;素食者可多吃燕麥及糙米等穀類,藉以提供鐵、硒、鋅等必須微量元素。除了基因背景及種族的差異之外,女性的免疫力通常比男性好,不過懷孕期的女性免疫力會略為下降,而年齡是影響免疫力的重要因子,幼童和老年人免疫力較差。若是長期處於工作或是心理壓力的情境下, 身體自動分泌的壓力荷爾蒙會顯著地抑制免疫力,必須適當補充營養素,經常抽菸、喝酒、過度肥胖者及經常進行劇烈運動的人, 也會因為體內氧化壓力高而抑制免疫力。(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教週報第160期)

吃對食物 提升身體免疫力

吃對食物 提升身體免疫力#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們生活中充滿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免疫力」就是保護我們維持身體健康及抵抗外來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人的免疫系統就好像是一支精銳部隊,可以幫助我們抵禦各式各樣的病原體、癌細胞或是老舊的細胞。體內和免疫功能相關的器官包括製造淋巴細胞之骨髓、胸腺、脾臟以及淋巴結等,為保持這些肩負調節免疫之功效的器官處於最佳狀態,因此身體必須經常補充許多營養素。在發育重要階段(學齡期兒童與青少年時期)不當地限制營養素之攝取,恐怕會埋下長不高、免疫力差或是提早出現骨質疏鬆症狀等後遺症。想提升免疫力,建議平日多吃蔬菜水果,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如蛋豆魚肉類食物以及瘦肉等;素食者可多吃燕麥及糙米等穀類,藉以提供鐵、硒、鋅等必須微量元素。經由動物實驗、流行病學的相關研究,以及臨床癌症治療經驗,陸續鑑定出數百種具有防癌功能的物質,幸運的是,這些物質廣泛地存在於我們日常攝取的食物中,例如蔬菜、水果和穀物,其中又以全穀類(全麥、糙米、胚芽等)、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包心菜)、番茄、蔥、大蒜等都受到矚目。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半數和飲食有關,因此追求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但是由於飲食習慣是從小就養成的,強化營養教育要從幼年做起,並給予食物熱量的觀念,避免青少年不當減肥,或偏好高熱量食物而導致肥胖。喝酒過量的人,會因為體內氧化壓力高而抑制免疫力。

幼童免疫力降 肺炎鏈球菌恐趁機而入

幼童免疫力降 肺炎鏈球菌恐趁機而入#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臨床上常發現肺炎鏈球菌潛伏在孩童的鼻腔,患者一旦感冒、免疫力降低,病菌就容易沿呼吸道、血液入侵,衍生肺炎、中耳炎、敗血症或腦膜炎等致命感染,但只要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就能增加幼童保護效力,降低感染風險。去年開始,台中市衛生局不斷接到民眾電話詢問,「是否有針對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經費補助?」對此市府特別編列3400萬元購買幼童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給設籍台中市且年滿2歲未滿5歲的幼童,接種一劑新型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疫苗由市府免費提供,因疫苗數量有限,要打要快。過去5年,造成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細菌血清型別以19A、3、14及23型等4種為主,其中以19A對嬰幼兒威脅最大,原因是它的抗藥性逐年上升趨勢,衛生局這次也特別採購具有19A血清型保護力的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為幼兒提供接種,將能降低幼兒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衛生局表示,接種疫苗是對抗病原感染最有效且最具效益的方法,5歲以下幼童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即日起,符合接種條件的幼童,家長需攜帶戶口名簿正本、兒童健康手冊、健保IC卡前往台中市合約醫療院所或各區衛生所接種疫苗。

長期失眠好痛苦!免疫力降低傷健康

長期失眠好痛苦!免疫力降低傷健康#免疫力

「人生有 1/3 在睡眠中度過」,這是床舖的廣告詞,但若是躺在床上總是輾轉難眠, 即使是躺再好的床都像是痛苦折磨。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表示,在台灣有睡眠障礙的人口相當多,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於2006年針對全國15歲以上國人進行「國人睡眠品質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地區失眠問題盛行率約為25%,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睡不好,相當於480萬人有睡眠問題。慢性失眠盛行率也高達11.5%,約有250萬人已經到了慢性失眠的地步,大約每八人就有一人,需靠藥物才能入眠。女性失眠問題比男性嚴重,三成女性不滿意自己的睡眠,在失眠病患中,又以50至59歲的更年期女性眠睡眠品質最差。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睡眠障礙的確是一大困擾。睡眠障礙型態有很多種,包括失眠、嗜睡、因時差產生的周期失調、夢遊、惡夢驚醒等,其中最困擾國人以失眠為主。長期失眠會使精神體力無法恢復、免疫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思考組織能力,最後可能導致工作效率降低、身心失調並危害身體健康。洪櫻娟醫師說,失眠的治療,必須先針對造成睡眠障礙的病因進行處理,並配合環境、生理、行為、心理等層面的整體性介入處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若是失眠持續存在,對生活逐漸產生干擾,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經由完整的評估對症治療,才不會延誤潛在病情,或造成藥物成癮。

蔥豉湯可緩解頭痛鼻塞 發燒者也可喝

蔥豉湯可緩解頭痛鼻塞 發燒者也可喝#免疫力

年關將近,流感疫情不斷升溫,聖馬爾定醫院特別提供抗流感飲食指南,讓民眾吃得正確、健康,也吃出免疫力。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侯玟伊表示,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元素,並可幫助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感冒流行期間,建議民眾可多攝取豆類、深海魚、瘦肉、雞肉、蛋等優質蛋白質,有助免疫力的提升。另外,雖然堅果類也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然而其因含有病毒複製所需的精胺酸(Arginine),在感冒流行期間,民眾反而應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取量。在食物烹調方式,建議採蒸、滷、燉、水煮、低溫烘烤、川燙等方法處理食材,才能保存食物養分,讓人體吸收到最大量的營養元素。若民眾不小心罹患感冒,在食物的選擇上,侯營養師則建議應避免油煎及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容易讓喉頭充血,會增加黏膜表面傷口及感染機會,加劇喉嚨不適情形。另外,當民眾出現流鼻涕或痰液黃稠、發熱高燒等其他炎症反應時,切忌食用如人參、當歸、黃耆及麻油等補藥,不僅未能發揮療效,更可能火上加火,加重病情。針對一般常聽到的感冒期間不宜食用涼性食物等說法,侯營養師則解釋,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不但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中醫理論更建議感冒時反而可食用如西瓜、橘子等偏寒涼水果來「熄火」,因此並無此飲食禁忌。 除了上述飲食建議,侯營養師更提供幾道有助緩解感冒不適的食療方。其中,粥是容易消化吸收、具護胃功能且可幫助排汗的食物。若再添加豆、魚、肉、蛋等優質蛋白質食材,更能補充元氣。此外,傳統中醫古籍記載的蔥豉湯,也可緩解頭痛鼻塞症狀,對於發燒的人也有幫助。此道療方的作法相當簡單,只要取青蔥蔥白部份加上淡豆鼓煮湯,即可輕鬆完成。侯營養師解釋,蔥白具有發汗功效,發酵的豆鼓則可補充蛋白質。但若發燒流汗多的人,就不適合此療方。

吃什麼提升免疫力?對抗感冒病毒!

吃什麼提升免疫力?對抗感冒病毒!#免疫力

冷颼颼的天氣,加上流感好發的季節,身邊「酷酷掃」的人也愈來愈多,除了擔心自己抵抗力不佳外,也害怕自己被周圍感冒的人傳染到,如何在這寒冷的冬天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呢?開業診所何一成副院長表示,容易感冒的原因有很多,如(1) 有慢性疾病,或抵抗力較弱者,(2)常接觸感冒患者, (3) 睡眠不足,(4) 飲食不均衡,營養素不足,(5)少運動等都是因素之一。何一成指出,營養的攝取和免疫力息息相關,足夠的營養素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強壯,捍衛身體健康。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可攝取足量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B、C、D、E、硒、鋅、蛋白質、魚、蛋黃、深色蔬菜水果及菇類、乳製品等,其中維生素D能協助人體產生抗體、對抗病毒。平時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能提升免疫力,減少感冒、發燒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