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

小腹大、腳腫 原來是巨大子宮肌瘤作怪

小腹大、腳腫 原來是巨大子宮肌瘤作怪#生理期

婦女腹部腫大如懷胎十月,但因平日生理期正常不以為意,近來因為覺得雙腳腫大就醫檢查後才發現,腹部有一顆近三十公分、重達五千多克的大腫瘤,診斷腫瘤是自子宮韌帶長出,便進行摘除手術。花蓮慈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魏佑吉表示,子宮肌瘤主要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婦女,通常超過五公分或造成生理期異常、子宮嚴重受壓迫,便會建議病人進行切除手術。由於該婦女的肌瘤大到已無法在腹部超音波掃描時測量大小,他因此曾一度懷疑這顆腫瘤是惡性,多虧經病理檢查是子宮肌瘤。  魏佑吉醫師說明,這名婦女的子宮肌瘤長的位置也是比較少見,自子宮韌帶向外長出,大到已頂住上腹部的橫隔膜。通常子宮長肌瘤的婦女,嚴重時會影響生理期大量出血,或出現極不適的壓迫症狀,因為這名婦女雖然腹部已腫大如懷胎十月,但因生理期正常,便一直沒有就醫檢查,直到她覺得腳部發腫才驚覺身體異常而求醫。 醫師提醒婦女朋友,若發現腹部日漸腫大,且摸到硬塊,應儘早就醫檢查,診斷病因,進而治療、追蹤。

20、30歲經痛大不同 舒緩經痛要對症下藥

20、30歲經痛大不同 舒緩經痛要對症下藥#生理期

在經期前後發生下腹痛,或其他伴隨症狀如頭痛、惡心、四肢冰冷、腹瀉、等,稱為「痛經」、這是一般婦科常見的問題。根據統計,痛經的發生率在青少女期約30-50%,成年婦女約有10~20%,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等;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黃文郁醫師指出,痛經可分為「 原發性痛經 」和「 繼發性痛經」兩類。 原發性痛經最常見於二十歲前後的未婚女性,主要在月經來的前後時期有下腹陣痛,持續約兩、三天,並會隨年齡增加及陰道生產後,改善或消失症狀。主要發生原因在於內分泌失調,前列腺素過多令子宮收縮過強而使肌層產生缺血及缺氧,進而引發疼痛。此外於排卵後,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增加,促進了前列腺素的合成也會增加痛經的可能;黃文郁醫師表示,子宮本身的發育、或位置也可能與痛經有關,其他因素與體質、遺傳、心理等皆有相關。若患者有器質性的病變而引致痛經者,則屬繼發性痛經。多見於三十歲以後、持續性疼痛、且有症狀愈來愈加劇的情形。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沾黏、慢性骨盆充血等,於性行為、月經前後皆會感到腹痛。另如子宮肌瘤,一般雖不疼痛,但若呈現變性,也可引起痛經。而置放子宮內避孕器,刺激子宮腔發炎作用,釋出大量前列腺素,也會導致痛經。先天性子宮畸形如子宮中隔、雙角子宮等,也會引起收縮不協調、或過強而疼痛。 另外,若子宮頸管狹窄可能會增加子宮頸管壓力,導致經血排出不順而疼痛。通常可藉由骨盆腔內診、超音波掃描、血液、或腹腔鏡檢查等來診斷。在治療方面,黃文郁醫師針對經痛類別,提出以下方式:1. 原發性痛經的治療:可服用如阿司匹林等藥物,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改善痛經,口服避孕丸也可減少排卵後所產生的前列腺素,若保守療法無效,也可經薦前神經切除術來有效減緩痛經。2. 繼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以去除導致痛經的器質性病兆,例如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管擴張術等,或用一段時期的賀爾蒙相關藥物也具相當的療效,另外以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也有減緩痛經的效果。除此之外,有時適度運動、吃甜食、熱湯或局部熱敷腹部,也有症狀改善效果。

搶救內分泌,DRSP成分幫你養成美麗好體質

搶救內分泌,DRSP成分幫你養成美麗好體質#生理期

「快救救我,為什麼我的痘痘長不停?」「我的媽呀!為什麼我這個月的大姨媽沒有來?」「爲什麼每次小紅報到前,我就腫的跟豬頭一樣,裙頭也變好緊?」高雄榮民總醫院 崔冠濠醫師說這些是現代高壓社會下的常見問題,主要原因很可能就是內分泌系統失衡造成所謂的經前症候群。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卵巢會週期性的分泌雌激素、黃體激素及雄性素等性荷爾蒙來調節身體的生殖功能,也產生所謂的「生理週期」,然而這些性荷爾蒙一旦失衡,也會爲女性帶來許多困擾。例如許多女性會有肌膚容易出油、長痘痘甚至體毛過度旺盛生長的情況,這可能就是體內雄性素過度活躍惹的禍。崔醫師表示雄性素會刺激皮脂腺並刺激體毛生長,過多的皮脂會使肌膚來不及代謝,輕者造成油光、粉刺,嚴重的話就會導致膿皰,也會影響卵巢的排卵功能,甚至和引起亂經及不孕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關。而不少平日肌膚狀況還不錯的美眉,到了月經報到前1-2週開始,就發現痘痘狂冒,身體四肢開始浮腫,連體重都平白增加了好幾公斤。崔醫師表示,這和月經報到前的雌激素波動有關。雌激素會使鈉、水蓄留體內,這種情況在月經報到前會達到高峰,不但會造成水腫、擠壓皮脂腺使得原先受雄性素刺激而產生的皮脂提早「冒出頭」外,還會造成女生情緒波動(易沮喪或易怒等..)等,嚴重時還會經前症候群。到底如何做好內分泌管理,擁有美麗肌膚與順暢的經期呢?崔醫師表示,一般女生如果有經期失調並出現肌膚問題等狀況,在經過診斷確定沒有特殊疾病後,他會建議使用口服避孕藥來幫助患者改善症狀。崔醫師說目前口服避孕藥發展的很成熟,而含有新型黃體素DRSP的低劑量口服避孕藥,由於有抗雄性化及改善鈉水蓄積的作用,能幫助調節女性體內雄性素的作用,進而改善體毛生長與肌膚容易出油冒痘痘的狀況,根據國外研究證實也能經由改善女性來經前的水腫進而改善經前症候群,讓女性在來經前後更加美麗舒適。由於是藉由漸進式地調理荷爾蒙來改善症狀,一般要持續使用2~3個月以上效果才會比較顯著。而臨床研究也證實,這種新型避孕藥能讓大多數女性使用後減少經前食慾並降低飢餓感,有助於女性保持身體窈窕。一般來說,只要初經固定來潮達一年以上的健康年輕女性,都可以使用口服避孕藥,但崔醫師叮嚀,使用這類避孕藥仍有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服用21天停7天的原則,此外還是需要經過醫師診斷評估及藥師的指導再開始服用才是最安全的方式。本篇出處: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216&aid=39

不思議的新式避孕小丸子!

不思議的新式避孕小丸子!#生理期

一般女性聽到「避孕藥」這三個字,不是聯想到服用後會造成內分泌失調、體重增加,就是會讓人有噁心想吐現象,以及長期服用還會造成身體其他不良影響等等的壞印象。其實目前的新型口服避孕小丸子,除了避孕功能外,還提供了很多傳統避孕藥沒辦法達到的效果。萬芳醫院婦產科林德熙醫師說明,避孕藥主要由黃體素和雌激素組成,傳統的口服避孕藥因為黃體素成份具有雄性化特性,所以在長時間使用下,容易導致皮脂腺泌油旺盛引發痘痘以及體毛生長現象增加,有些還有促進食慾的作用,再加上傳統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較高,也會引起體內鈉離子與水分滯留的作用,造成身體水腫,這就是導致大家認為使用口服避孕藥會發福發胖的主要原因。林醫師表示,目前有一種新式21天劑型的口服避孕丸,利用與人體天然黃體素相近的「DRSP」成份取代傳統黃體素。這種新的成分因能夠調節女性體內雄性素的濃度,不但能改善體毛生長的狀況,還能抑制皮膚出油減少青春痘的嚴重度,並且改善因為雌激素所引起的水腫現象,避免體重增加。而服用避孕藥期間,因為子宮頸黏液層變的較濃稠,降低病菌感染機會,還能減少罹患骨盆腔炎,有助於保護生育力。透過28天服藥週期的設計,也能夠幫助生理週期的規律化,如果拉長使用期間,還可以改善生理期疼痛與經前症候群等症狀,並減少子宮感染及子宮外孕的風險,這些多重好處的特色下,對於有意選擇避孕的女性朋友真的可以說是一大福音。目前全球每天使用口服避孕小丸子的人數至少有七千萬人,它也是至今被研究最徹底的藥物之ㄧ,想要避孕又不想變胖的女性,這種含DRSP的新式避孕小丸子是不錯的選擇。但林醫師也叮嚀,雖然使用口服避孕藥很簡單,但初次使用者一定要先經由醫師諮詢並且經由藥師清楚說明服用注意事項,才能使用。若是選擇使用21天劑型的口服避孕藥者,基本要把握服用21天停7天的方式,如要中斷服藥或是增加服用天數,應該都要諮詢醫師或藥師,以確保達成正確使用方法。文章出處: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205&aid=386

保險套加避孕藥,雙重防護滴水不露

保險套加避孕藥,雙重防護滴水不露#生理期

十八歲的怡佳因為生理期晚到,慌張的至婦產科診所求診,在驗孕確定無懷孕之後,立即向醫師請教正確的避孕方法。 「王醫師,我的男友不喜歡戴保險套,我們都是用算安全期的方法來避孕,不知道我還可以怎麼做呢?」怡佳不好意思的向醫師詢問。「怡佳,計算安全期的方法並不安全,就連帶保險套也只有70~85%的避孕機率,我建議你可以使用口服避孕藥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王醫師說。「口服避孕藥?我該怎麼使用呢?」怡佳好奇的問。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王國恭醫師表示,臨床上像怡佳這樣七、八年級的小男生和小女生,發生性行為的年齡越來越早,許多小情侶對於避孕的方法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使用不當,很容易不小心”玩出人命”,而變成社會新聞事件。究竟如何能有效的避孕呢?王醫師說,目前歐美國家都建議採用「雙重防護」方式進行避孕,包括男生使用保險套,女生也要同時使用口服避孕藥。目前國人對於女性服用避孕藥的接受度與普及率相較於保險套來說,仍有大幅度的差異,這可能與多數女性對於過去使用舊型高劑量避孕藥易引發不適副作用的印象有關,但隨著新配方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多數新型的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已大幅改善這種情況。  王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在國內最常被醫師建議使用的為新型低劑量口服避孕藥。這類避孕藥較不容易引起傳統避孕藥常見的噁心、頭暈、不規則出血等副作用,除了能夠提供99%以上優異的避孕效果外,若是選擇含有可以抗雄性素的新型DRSP黃體素(屈螺酮drospirenone, DRSP),更可以用來治療如:痘痘、皮脂腺分泌旺盛、毛髮過多等因雄性素分泌旺盛所導致的一些症狀;此外,DRSP也具有改善鈉水蓄積的效果,可以改善經前症候群及水腫的問題。但是口服避孕藥到底該如何使用呢?王醫師說明:以21錠包裝的口服避孕藥為例,初次建議在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服用,每天定時服用一顆,連續服用21天後停藥7天,第二包在停藥的第8天開始服用,而月經週期通常會在停藥的7天內來報到。王醫師並建議,剛開始使用的人,可以利用像是手機、PDA等可以設定鬧鈴提醒的功能,來幫助自己記得在固定時間服藥。    王醫師亦說明,口服避孕藥乃是仿照女性生理週期設計的,本來就是為了讓女性可以安心長期使用的一種製劑,對於生理期不規則的女生,也具有調整經期、改善經痛的好處,同時也不會導致不孕。王醫師建議小女生們,如果預期可能會與男友發生親密行為,不妨找個時間向婦產科醫師請教正確有效的避孕方式,確實掌握身體自主權,別讓「意外」發生,干擾自己的生涯規劃,要防止意外懷孕,一定要做到滴水不露喔!本文連結網址: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219&aid=271

中西食療補營養,生理期間好健康

中西食療補營養,生理期間好健康#生理期

月經是成年女子的正常生理現象,但是月經來潮期帶給很多女人的不便和疼痛感,卻有讓人下輩子不想再當女人的想法。因為雌激素的影響,身體和情緒也隨之起伏,從經前症候群的發生,月經來前的十天到一週,有焦慮、緊張、發怒、情緒不穩,或體重增加、脹氣、水腫等現象,一直到到月經來潮時的痛經。除了使用止痛藥之外,一般人還會採用食療的方法來緩解症狀。根據一些營養調查,發現易有經前症候群的人,平時的飲食中熱量攝取雖足夠,但維生素B群卻偏向不足,飲食中也偏多攝取精製的醣類(比一般多62%)、多甜食(275%)、多鹽(78%)、少鐵(53%)、少錳(77%)、少鋅(52%)。另一方面,美國婦產學雜誌也曾針對有經前症候群的七百二十名十八至四十八歲美國女性所做的臨床研究,一組施與一千兩百毫克的鈣片,另一組則不補充鈣片;三個月後發現,服用鈣片一組女性的經前症候群症狀下降了48%左右,而未服鈣片組則未有明顯改善。   因此,針對營養素的生理作用及以上的發現,補充適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相信是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的剝落出血,使體內的前列腺素大量分泌,引起發炎、子宮劇烈收縮而疼痛。一般疼痛的過程大約二至三天,是一陣陣的痙攣收縮痛,而且大都是從初經開始起的三年內常有,懷孕生產之後這樣的痛經就會自然減少。但若是因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體肌瘤等疾病所引起的經痛,便是持續性的悶悶脹痛,而且經痛常超過三天,這樣的問題就醫處理是必要的。   台東基督教醫院 張靜芬營養師建議在食物方面,若補充含有次亞麻油酸(魚油、亞麻仁子油或月見草油)因有平衡前列腺素的作用,也可達到緩和疼痛的效果。此外,消除漲氣,促進腸胃蠕動的蔬果纖維、調理腸胃提供乳酸腸益菌的優酪乳、表飛鳴,以及有助於通經止痛的中西藥草,也有助於緩解經痛。經期過長者容易貧血,每次月經平均失血量大約卅十至五十西西,失去十五至卅十毫克鐵質,所以經期過長者,易患貧血,應適當補充造血之營養素,預防貧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