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婦人靠顏色切除腫瘤降低復發

婦人靠顏色切除腫瘤降低復發#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位60多歲的婦人,在胃鏡檢查中發現胃部有新生的表淺潰瘍,經切片確認是惡性腫瘤,但因為該病患有定期追蹤的習慣,發現時屬早期胃癌,所以,乾淨切除後能降低復發率。對此,雙和醫院外科部黃銘德醫師表示,考量淋巴結廓清的完整性,決定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並配合螢光顯影系統,螢光顯影系統可在施打靛氰綠顯影劑後,利用不同波長的鏡頭,清楚看出顯影劑的位置,有助辨別病灶,予以廓清,降低日後復發的機率。靛氰綠顯影劑 提高淋巴結廓清率將靛氰綠顯影劑注射於腫瘤附近,顯影劑經由淋巴系統從腫瘤組織向外延伸,有助判斷淋巴系統擴散的程度,予以全部廓清,黃銘德醫師表示,胃癌、大腸癌或是膽管癌、胰臟癌,在切除腫瘤病灶外,若還需廓清淋巴結,經由達文西機械手臂配合螢光顯影系統,可清楚看到擴散的位置,提高淋巴結廓清率。此外,螢光顯影系統可運用於各種不同的手術,藉由靛氰綠螢光顯示劑可分辨正常組織與腫瘤組織,達到完整切除腫瘤,且減少破壞正常組織的機率。靛氰綠螢光顯示劑亦可注射於血管,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可以看到重要血管,減少術中傷及血管的機率。

樂閱讀/明太子魚卵提高胃癌發生率?

樂閱讀/明太子魚卵提高胃癌發生率?#胃癌

對繁忙的上班族而言,便利商店、超市的飯糰真是令人感激的食物。隨時都可以輕鬆入手、搭配著蔬果汁一起吃。就營養觀點而言,也足夠一餐的份量了。便利商店的飯糰種類有「鮭」、「梅」、「昆布」、「鮪魚沙拉」等多種,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明太子(魚卵)」了吧!白色的米飯加上一團明太子的鹹味,在口裡慢慢化散開來,充滿說不上來的好味道呢!由於特別受顧客青睞,各便利超商都有明太子飯糰,且成為招牌商品。不僅是早餐、午餐,也有人「每天都吃」吧!問題在於,這樣的人罹患胃癌的可能也提高了。因為,商人為了防止明太子的魚卵顏色變黑,會添加名為亞硝酸鈉的發色劑。而添加物會跟明太子的成分產生反應,變化成致癌物質。因此,若每天持續食用明太子,身體就可能產生癌症。有實際的資料可以證明。根據日本流行病學(譯註:原文為「疫學」,是探討影響人類群體健康與疾病的學問,也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石)的調查,經常食用明太子或鱈魚卵等醃漬魚卵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較高。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預防研究部主任津金昌一郎等人,針對兩萬名40~50歲的男性,進行大約十年的追蹤調查。由調查結果可以理解,鹽分攝取量愈高的男性,罹患胃癌的風險也愈高。特別是經常食用鱈魚卵與明太子等鹽醃魚卵的人,罹癌的機率更高達兩倍以上。話說,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至今為止,證實抽煙與肺癌有明確的關係。這是一間在流行病學調查上成績斐然的機構。這項調查將對象分類為「幾乎不吃」、「每週1~2天」、「每週3~4天」、「幾乎每天吃」四個族群,然後調查發生胃癌的比率。結果,若以「幾乎不吃」的比率為「一」,「每週1~2天」者則為1.58倍;「每週3~4天」者為2.18倍;「幾乎每天吃」的人則高達2.44倍。也就是說,愈常吃鹽醃魚卵的人愈容易發生胃癌,且呈現正比關係。由此幾乎也證實,鹽醃魚卵會提高胃癌的罹患率。(本文作者/渡邊雄二)(摘自/破壞身體的十大食品添加物/天下雜誌出版)

謹記減鹽4招 遠離中風、胃癌

謹記減鹽4招 遠離中風、胃癌#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烹調或食物加工,都少不了鹽,不過,攝入太多的鹽,卻會影響健康,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甚至是胃癌,都和鹽吃得太多有關。罐頭、泡麵鈉含量高且大部份的加工食品,普遍含鈉量較高,如罐裝食物、速食麵以及香腸等醃製品,唯獨少數的天然食物含鈉量普遍較低,然而,衛生署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的「鈉」建議攝取量為每日不超過2400毫克,大約為6公克食鹽。調味料含鹽應少用 美味不減又健康但在烹飪過程中,所添加的食鹽及各種調味品如味精、醬油、烏醋裡都含鹽份,對此,基隆市衛生局提供4個方法,幫助民眾減少鹽分攝取少用鹽,美味不減少,食之有味:1)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例如青椒、蕃茄、洋蔥、香菇、九層塔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2)酸可減鹽/使用白醋、檸檬、蘋果、鳳梨、柳丁汁等各種酸味,來添增食物的味道。3)採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烹調方法/如煎、烤、蒸、燉等,吃出食物的原味。4)外食族少吃醃製品、少喝湯、少吃泡麵/許多人都愛喝湯,卻不知湯裡面都是鹽和味精。

中年男愛吃炸雞配啤酒 竟罹胃癌

中年男愛吃炸雞配啤酒 竟罹胃癌#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炸雞配啤酒,自從韓劇引發熱潮後,許多民眾便開始追逐流行,連飲食習慣也要改改,使大口吃肉配啤酒,儼然成為新風潮,但若民眾跟著千頌伊如此吃法,恐怕會先得胃癌!台北就有一名五十歲黃男,因長年愛吃炸雞、烤肉配啤酒,讓他一年前開始出現頻繁胃脹、胃痛的情況,近期至國泰醫院檢查,才遭驗出罹患胃癌。黃男2至3天就約朋友吃消夜配啤酒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家偉表示,黃男年輕時就愛吃炸雞、烤肉、香腸,近年來更是每2至3天,就約三五好友,前去大啖消夜配高粱、啤酒,不料一年前開始出現胃痛、胃脹等症狀,近期更有血便,以為痔瘡就醫,經胃鏡檢查,與切片後,才確診為胃癌。多環芳香烴、亞硝酸鹽 超級治癌物黃家偉醫師指出,在日本與韓國,可能因為醃製物與炸物較多,幾乎成了他們的國病,而若又加上酒精飲料,等於在吃致癌特餐。他進一步說明,炸物與烤香腸等食物,容易使胃酸分泌過多,使腸胃負擔較大,香腸或燒烤又有多環芳香烴,與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配上酒精影響身體的排毒能力,幾乎等同把致癌物吃下肚,又排不出身體,進而容易誘發癌症的產生。所幸黃男因為發現的早,胃癌尚於早期,經過機器手臂微創切除腫瘤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醫師提醒,若長期胃部感到不適,易有飽脹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解黑便等症狀,就應到醫院檢查,以免罹癌而不自知,錯失治療黃金期。

她22歲罹胃癌第四期 男友在病房和她結婚

她22歲罹胃癌第四期 男友在病房和她結婚#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什麼是致至死不渝,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的愛情呢?台中就有一名二十二歲的女子,不幸罹患了胃癌第四期,但她的男友卻在最困難的時刻,費盡千辛萬苦說服雙方家長與女子,希望能娶她回家,但因女子不便再耗費太多體力,因此他們決定在病房舉行婚禮,故事催人淚下。二月底開始腹脹 吃胃藥仍無效二十二歲的女病患小晏一直都很健康,今年初她開始覺得肚子不舒服,二月底多了腹脹,有時還伴隨絞痛。期間她不斷服用胃藥,情況卻未緩解,三月中旬甚至有左小腹壓痛,並出現兩次血尿。就醫的腹部超音波顯示腫塊與腹水,她連忙轉至該院進一步確認,最後證實為胃癌第四期,且腸胃、骨盆腔、骨頭都有多處病灶。而她的男友大諺和小晏高中就認識了,大一時曾因故分手過,但小晏選擇原諒盡釋前嫌,這讓大諺非常感動,心中認定將來的伴侶就是她,決定從此一起經營未來。醫護人員 共同在病房見證婚禮未料,更大的考驗冷不防出現,病榻上的小晏如今因為腹水插管引流,腫瘤侵犯輸尿管後必須腎臟造廔來導出尿液,大腸完全阻塞以致部分切除且做人工造口。問題像萬箭齊發,治療如千頭萬緒,心理衝擊何其劇烈,大諺卻在最困難的時刻向她求婚,苦勸小晏點頭,並懇求雙方家長答應。腹腔飽受癌症侵襲的小晏小姐,將在親友、醫護人員,以及同樓層病患家屬的見證下,與大諺先生永結同心。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說,小倆口年紀輕輕卻能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真不簡單,他和所有來賓不僅獻上由衷的祝福,相信大家對愛情真諦也會有更深的領悟。

男子上腹疼痛達兩年 檢查竟是胃癌

男子上腹疼痛達兩年 檢查竟是胃癌#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8歲男性患者日前因上腹突發性劇痛至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為急性胃穿孔併發腹膜炎,疑似胃癌穿孔,經詢問後才發現患者斷斷續續上腹疼痛已有兩年時間,但都自行服用胃藥並未就醫檢查。患者於當日經緊急手術進行次全胃切除及淋巴結廓清後,於一週後順利出院,但因為淋巴結有廣泛轉移,後續仍需接受化學治療。早期診斷 存活率可達6成以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黃俊傑醫師表示,胃癌目前為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6位,每年有2000多人死於胃癌,每年新診斷的胃癌病患則有將近4000人,發生年齡大多落在70歲前後,但也有20幾歲就得到胃癌的。胃癌若是能早期診斷並接受根除性切除,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6成以上,但若進展到第三期以後,則五年存活率會降到2成以下。黃俊傑醫師指出,胃癌初期時並無明顯症狀,或是僅有輕微的胃脹或胃痛,等到症狀變嚴重時多已進展成晚期。目前國內胃癌患者在診斷時約六、七成已經有淋巴結轉移,甚至有近三成的病患發現時已經是末期,因此,若民眾有長期上腹疼痛且服用胃藥無法緩解的情形時,建議至胃腸科做進一步評估。

別混淆!腸胃道間質瘤與一般胃癌大不同

別混淆!腸胃道間質瘤與一般胃癌大不同#胃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胃癌、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讓人聞之色變,但是你聽過「腸胃道間質瘤」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近幾年罹患腸胃道基質瘤的患者,每年約新增200~300個病例。雖然腸胃道間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卻跟一般我們所認知的胃癌、腸癌大不相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醫師表示,民眾可能會將腸胃道間質基瘤與胃癌混淆,但這兩種癌症的好發部位、診斷與治療方式都不相同。腸胃道間質基瘤主要是發生在腸胃道黏膜下層或肌肉層;胃癌則主要發生在胃黏膜細胞,治療方式上,胃癌容易發生淋巴轉移,因此多半需要配合淋巴廓清術,且需配合化學治療,而腸胃道基質瘤主要的治療方式則是切除病灶及使用標靶藥物。年齡越小 多發性機率越高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又稱腸胃道基質瘤,常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男女罹病比例相當,一旦確診為腸胃道間質基癌,多半為惡性腫瘤。葉醫師進一步說明,主要又分為兒童型(18歲以下)與成人型,呈現的型態完全不同,在兒童身上發生的腸胃道間質瘤容易出現多發性的症狀,因此民眾必須把握治療時機、積極追蹤病情才能夠獲得控制。腸胃道基質瘤病灶的部位分布廣,從食道、胃、小腸、大腸至直腸等都可能出現,位於胃的腸胃道基質瘤比例約佔50%;小腸約佔25%;食道、直腸約15%;大腸則佔10%,其中位於腸的腸胃道基質瘤復發風險相對較高。十多年之前,若患者切除腫瘤後發生復發,存活率平均只有一年,但如今在標靶藥物的治療下,許多病人的存活率都能提升到七年以上。標靶藥物切忌亂停藥 定期追蹤高復發風險葉俊男醫師指出,腸胃道基質瘤與一般癌症較為不同,非一般所認為飲食、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而且進行化療的效果不大,採用切除腫瘤後給予標靶藥物的治療方式,主要的標靶藥物為基利克(Glivec)及紓癌特(Sutent)兩種,50%的的患者在服用第一線標靶藥物能阻止癌細胞生長或惡化轉移,服用的30天內能降低癌細胞的活性,其併發症、副作用較緩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水腫或腸胃道症狀。若是第一線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時,則施以第二線標靶藥物紓癌特,民眾服用標靶藥物切忌私自調藥或停藥,許多民眾因擔心吃西藥而轉尋求中醫或中藥,葉醫師表示,中藥可以用來強身或補給體力,但不宜用來代替正規的治療。腸胃道基質瘤追蹤復發較為困難,不像其他的癌症可以透過癌症抗原指數檢查,因此,追蹤主要病變的癌細胞C-KIT需要不斷利用電腦斷層掃描來追蹤,醫師會透過檢查結果及病理報告來評估患者復發的風險,低復發風險者需一年做一次電腦斷層,而高復發風險者前三年每3至6個月需要追蹤一次。民眾若經醫師診斷為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可申請重大傷病卡,葉俊男醫師提醒患者定期追蹤、依循醫師指示確實服藥,別讓癌症成為生命中的絆腳石!

服用胃藥2週仍疼痛 小心胃癌找上你

服用胃藥2週仍疼痛 小心胃癌找上你#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你有胃痛困擾嗎?是不是常吃胃藥緩解疼痛?若胃痛一直沒有好轉,可能要小心是不是胃癌找上你?一名42歲女性,7年前曾罹患胃潰瘍,最近2個月經常感到胃痛,自行購買胃藥服用,效果不錯,但只要一停藥就胃痛,她以為可能是潰瘍復發前往就醫,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胃鏡檢查,發現有4公分大小的潰瘍,化驗為癌症。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邱展賢醫師表示,在門診觀察中發現,一半以上民眾在感覺胃不舒服時,會自行購買胃藥服用,通常胃部不適,吃藥2~3天即可緩解症狀,若疼痛未能停止,恐要多加留意。尤其是高風險群更需小心,如有胃癌家族史、曾罹患胃潰瘍或進行胃部切除、曾感染幽門桿菌與萎縮性胃炎者、飲食習慣喜好鹹、辣、醃漬、燒烤者、有胃瘜肉等患者,在胃痛吃藥1~2個星期未好時,就應找醫師諮詢並檢查。此外,若非上述族群,胃痛吃藥1~2個月,症狀始終未緩解,也應當盡速就醫,找醫師進行胃鏡檢查,確保在症狀未出現前發現早期胃癌,早期治療。早期胃癌與潰瘍相似 留意胃痛期邱展賢醫師說,胃癌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症狀,當自覺有症狀時,胃癌常已是中、晚期。初期胃癌若有症狀,有時會與胃潰瘍相似;中、晚期則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脹、沒有食慾、上腹疼痛、噁心、反胃、胃灼熱感、疲倦、體重減輕、貧血、解黑便等症狀,民眾可特別留意身體自身變化。最後,邱展賢醫師提醒民眾,長期胃部不舒服,服用胃藥情形有改善,但一停藥就不舒服,這種情況超過2個月以上,就要留意可能胃部發生病變,應盡早接受檢查治療,而胃癌高危險群,若長時間胃部不適、服藥超過2週以上,也應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