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網友在自己的臉書塗鴉牆寫下自己因久咳不癒,但吃了家人提供的秘方─烤橘子,連續服用三日後,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因此記者到入口網站以關鍵字搜尋,發現食用烤橘子這個治咳妙方已在網路上討論許久,為了證實這個方法的實用性及真實性,記者不但訪問了營養及中醫學權威專家外,還特地按照食譜,示範製作了同樣的食材供讀者參考。究竟烤橘子是否有治療咳嗽的妙用呢?請看本期精彩的優活謠言解密(網址: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2&mon=2&id=471)
日前一名網友在自己的臉書塗鴉牆寫下自己因久咳不癒,但吃了家人提供的秘方─烤橘子,連續服用三日後,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因此記者到入口網站以關鍵字搜尋,發現食用烤橘子這個治咳妙方已在網路上討論許久,為了證實這個方法的實用性及真實性,記者不但訪問了營養及中醫學權威專家外,還特地按照食譜,示範製作了同樣的食材供讀者參考。究竟烤橘子是否有治療咳嗽的妙用呢?請看本期精彩的優活謠言解密(網址: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2&mon=2&id=471)
氣溫變化大,小朋友就容易感冒,在小兒科門診病房外常常可以聽到小朋友咳咳咳的咳嗽聲,不過當父母的可能要注意了,當小朋友咳嗽不止時,最好盡快就醫,日前一名一歲多男童因發燒、咳嗽超過兩周,就醫時甚至還咳到臉部發紫,眼白布血絲,診斷發現是感染黴漿菌引發肺炎,若不及早用抗生素治療,可能惡化為肺膿瘍,有致命危機。醫師表示,近來相同症狀的病童,已增加約2成,經過肺部X光的檢查後,當時這名男童幾乎肺裡全是痰,把醫師下了一跳,若是沒有盡快處理,恐怕會有肺積水,甚至致命的可能性,醫師也提醒父母,若是咳嗽超過兩周,醫定要緊急送醫治療。根據國軍花蓮總醫院衛教文章指出,黴漿菌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會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傳染方式是以唾液飛沫及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所形成的,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呼籲幼童勤洗手、咳嗽時戴口罩並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病童剛開始會感覺到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咽喉痛及輕微發燒,接著2-4天會出現乾咳,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反而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治療方面則是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可使用紅黴素治療10-14天,治療後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及減緩病情,文章中也提到在疾病過程時,最好多休息、補充水分,但當高燒不退時最好避免使用冰枕或冰毯控制體溫,因為有時身體在對抗黴漿菌時的抗體在低溫下會引起紅血球凝集及溶血,使病童發生嚴重貧血。
天氣變冷了,低溫的天氣容易讓人感冒、流鼻水、咳嗽等,不過醫師提醒,如果咳嗽超過兩星期,最好就醫,進一步以支氣管鏡或是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因為日前一名50歲黃姓婦人,久咳不止,以為只是感冒,多次照胸部X光也都無異狀,咳了一個月以後,終於去照磁振造影找出原因,結果卻發現罹患支氣管癌第3期,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因此醫師提醒咳嗽時間超過兩週,建議進一步做掃描檢查找出病因。不過50歲黃姓婦人沒有抽菸習慣,家中也無人抽菸,才會認為咳嗽只是感冒現象,且多次照胸部X光都無異狀,台中榮總磁振造影健檢中心主任醫師韋朝榮指出,支氣管癌是長在遠端氣管與支氣管的分岔處,位置剛好在胸腔中間,照胸部X光時容易與心臟、大血管影像重疊,不易被發現。根據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衛教文章表示,支氣管癌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咳血(腫瘤出血)等, 不抽菸與戒菸是預防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香煙中有非常多種的的致癌物質,而且已證實抽菸將提高罹患癌症的機會,且戒菸後能逐漸降低患癌機率,不吸菸者亦要避免吸入二手煙。另外,在有致癌物環境(如空氣污染、放射性鈾、氡、石綿、焦油、鎳、砷等)工作的人應採取防護措施,也應盡量減少暴露。
上周第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氣溫轉為寒冷,高雄市衛生局統計,這3周以來,因流感前來急診的比例從往年的5%攀升到10%,上周更新增17例流感併發症,其中B型流感比例最高。衛生署疾管處呼籲民眾可施打疫苗或服用抗病毒藥劑,目前累計全國流感併發症確診病例共133例,11月至3月將會進入疫情高峰期。(圖片為克流感膠囊,翻攝自衛生署藥物查詢系統)根據永和耕莘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三種,主要以A型病毒較廣為人知,突變的機會也比較高,向是禽流感、新流感等都屬於A型流感。至於B型流感的症狀與A型十分相近,雖然也會發燒、咳嗽等,但是症狀較A型流感輕微,不過B型流感比較容易造成肌肉發炎,小朋友會出現腿軟腳痛的情況,需要趕快就醫,而且B型流感的病程也較A型流感長,可到長達兩週的時間。疾管局表示,12月中下旬後聖誕、跨年等活動人潮眾多,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流感病例恐持續攀升,因此管制局預計自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放寬公費藥劑適用標準,若家人、同事、同學中有類流感併發症發生或發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經醫師評估後,都可使用公費申請抗流感藥劑,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處長韓永光表示,今年疫苗接種踴躍,部分縣市疫苗可能所剩不多,民眾可先以電話向醫療院所確認。愛搞怪愛變化 年輕人愛燙髮恐大量掉髮致禿頭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15&HN_Yr=0&HN_Mon=0亂用抗過敏鼻噴劑 反致藥物性鼻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18&HN_Yr=0&HN_Mon=0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04&HN_Yr=0&HN_Mon=0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日前發布,今年11月中旬在愛荷華州再出現3名兒童感染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包括之前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及緬因州的個案,感染該病毒之個案自2009年以來已累積有18例,多數個案具有豬隻接觸史。疾管局提醒計畫前往該些地區的民眾,應避免接觸豬隻,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感染。疾管局表示,依美國CDC發布資料,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是經由豬源性A型(H3N2)流感病毒與人類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組演變而成,屬自然演化,感染後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及肌肉酸痛等臨床症狀,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相似。目前僅出現在美國部分地區。新型豬源性流感防治重點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病毒相同,平時應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與呼吸道咳嗽禮節,避免接觸豬隻或至農場參觀。由於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與季節性A型(H3N2)流感病毒基因組成有所不同,目前的流感疫苗僅能提供有限性的保護,但克流感及瑞樂沙等抗病毒藥劑,對該病毒仍具敏感性。疾管局呼籲國人出國旅遊,應避免接觸豬隻,並加強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習慣。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返家後倘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醫師儘速診斷、治療及通報,該局同時也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有疑似個案,應主動詢問旅遊/接觸史,及時給予用藥治療,並儘速通報衛生單位。此外,禽畜相關從業人員於工作時,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與動物相互傳播病毒,造成病毒重組的可能。
永和某國中二年級一名女學生,今年七月經醫師確診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當時正逢暑假,女學生自行在家隔離治療,不料開學後至今,新北市政府卻在昨晚宣布,同班級有十五名學生經結核菌素檢測為陽性反應,不過衛生局也強調,並非群聚感染,已經有9名學生預防性投藥。根據台南成大內科衛教文章表示,肺結核病人分為開放性病人和非開放性病人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少,非開放性病人,痰內不含結核桿菌,不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多,大部分結核病人不會傳染給別人,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不過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也會變成開放性病人。成大衛教文章中提醒民眾,因為早期的肺結核病人根本沒有什麼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忽略而延誤病情,到症狀出現,如咳嗽、吐痰、吐血等時,可能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只要一個人身體抵抗力差(如年紀大的人、營養不良、糖尿病、矽肺症、愛滋病等病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時,就比較容易患上肺結核病。 台北榮總醫院也在衛教文章中表示,平時肺結核病人應養成,當咳嗽、打噴嚏時以手帕、紙巾遮掩口鼻的習慣,以防飛沫隨意噴出,開放性病人只要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按時服藥,在服藥後大約三至六個月後就會轉變成非開放性。結核防治要做好,接觸篩檢不可少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8咳三週、快驗痰 以免結核病找上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313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39
一名8歲男童,連續咳嗽好幾個月,白天幾乎2、3秒就咳一次,但到晚上又不咳了,看過多家診所、醫院,服用治肺炎藥物,甚至連肺結核、胸腔電腦斷層檢查都做過,卻一直找不出原因,結果轉診到小兒神經科,才被診斷出是妥瑞氏症候群,醫師表示這樣的個案在小兒科門診還並不少見。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何啟生在馬偕醫訊的衛教文章中表示,咳嗽是兒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不過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因為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另外在診斷咳嗽病症時,要考慮非自主發聲(vocal tics)的診斷,此類病人的咳嗽大部分是乾咳,特別是睡著後就不咳了,也常常會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是咿咿啊啊的怪叫聲,有時病人甚至會說自己沒有咳嗽,只是作深呼吸的動作及聲音,這些都屬於妥瑞氏症的症狀。何啟生主任表示,臨床上妥瑞氏症的診斷必須符合四個要件,第一是有多發性的不自主動作,第二是發生一種或多種的不自主聲音,第三是發生的年齡小於18歲,第四是症狀持續時間大於一年,另外妥瑞氏症好發的年齡約在五至八歲,其中以男童較常見,臨床上,妥瑞氏症的病患常常會合併其他的病症,有一半的病童有過動症,另一半的病童有強迫行為。天氣開始轉涼,有些小孩因為「乾咳」了好幾個月,被誤會是氣喘而帶來醫院求診,何啟生主任也提醒,父母若發現小孩連續多個月咳嗽沒有痰,或只有清喉嚨的聲音,以及不自主動作及不自主的發聲時,應及時就醫,以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男聲、女聲 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是甲狀腺病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79天氣忽冷忽熱!小兒細支氣管炎悄悄來 輕忽恐會致命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060男童「嬰幼兒早發型氣喘」 咳到無法入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92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說,三歲大的陳小弟,近兩個月以來反覆的咳嗽,夜晚也常因咳嗽而無法入睡;平日玩得較興奮或跑跳時也會一直咳嗽,有時甚至會將剛吃下的食物也一併咳出來,造成日常生活很大的困擾,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經問診及檢查,加上推敲其病史,判斷是因氣喘發作而引起反覆的咳嗽,給予適當藥物治療並加上吸入型噴劑控制,症狀改善。潘俊伸醫師指出,陳小弟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嬰幼兒早發型氣喘」,患有此疾病的孩童,有20%在出生1年內至少有一次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喘鳴發作;大於50%的人在2歲以前第一次發作,其中有35%的病童在於六歲大時,仍然有持續性的喘鳴發作。 潘俊伸醫師提醒,氣喘兒在流感季節容易發作,也會比一般兒童更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進而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接種流感疫苗是保護氣喘兒免除流感威脅的最佳方式。氣喘在治療方面,視情況給予緩解或長期控制的口服藥物、控制型吸入噴劑或是緩解型吸入噴劑。家有氣喘的孩童,在日常生活方面,應儘量避開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正確且規律服藥;在季節變化時,應當更加注意;隨時注意症狀變化來判斷氣喘的是否有受控制;流感季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