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咳不停!當心得到慢性阻塞性肺病

咳不停!當心得到慢性阻塞性肺病#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長期咳嗽嗎? 當心得到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患者常常會出現久咳不癒、痰量增加、或是活動時的呼吸急促(喘)。舉凡爬樓梯、快步行走、洗澡洗頭、或是提重物時都可能誘發呼吸急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世彬表示,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個肺功能漸進惡化的疾病,而疾病的早期症狀常被忽視。病人往往把長期咳嗽歸因於煙咳,殊不知當患者出現活動時會喘、腳腫、以及一旦感冒時的胸悶、喘不過氣來因而求助於急診,此時肺功能都已經大幅惡化。陳世彬說,伴隨而來因為喘而吃不下飯、心情低落、沮喪,以及長期咳嗽為避免引人注意因而減少外出以及社交活動變成「宅男」、「宅女」,更使得患者陷入怕喘而不敢活動;但不活動反而造成體力更差的惡性循環,日復一日的折磨患者。所幸這幾年來吸入型藥物的療效大幅進步,已可打破上述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患者有機會大口大口的暢快呼吸。另外,抽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見的致病原因,而抽菸也常導致心血管疾病,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狀動脈疾病。尤有甚者,一些剛被診斷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也常被診斷出肺癌、食道癌、以及胰臟癌。一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罹患越多項上述所說的疾病,那麼患者發生反覆住院、呼吸衰竭必須插管使用人工呼吸器、甚至死亡的風險也就越高。陳世彬奉勸吸煙的朋友趕快戒菸,也呼籲癮君子花個一分鐘完成問卷,看是否已經屬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險族群。若是高危險族群應趕快求診於胸腔內科醫師,以期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陸等地抗藥性結核病嚴重 暑假旅遊要注意

大陸等地抗藥性結核病嚴重 暑假旅遊要注意#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指出,一篇由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於2007年所進行的調查報告,日前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指出中國大陸結核病抗藥性問題嚴重,而暑假期間,疾管局提醒若前往旅遊,則應特別注意,避免至擁擠或空氣流通不佳的公共場所,如有咳嗽超過三週的情形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該篇調查指出,中國大陸新發生的結核病人中,5.7%是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台灣約為1%);以前曾治療過,而再接受治療的結核病人中,25.6%是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台灣約為6%),世界衛生組織多次指出,抗藥性結核病的蔓延是一個威脅全球的重大公衛問題。台灣自2006年推動都治(DOTS)計畫,透過各地衛生局聘用關懷員定期關懷病患服藥,並對結核菌的抗藥性及抗結核二線藥的使用進行監測,於2007年5月更成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由疾管局提供資源,委請5個醫療團隊依世界衛生組織所訂之診治指引,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提供完整且持續的照護,並執行社區進階都治工作;將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納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並引進各種新的結核病檢驗技術,加速檢驗時效。透過這些作為使得我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例數自2006年的440人,降低至目前的243人。世界衛生組織之估算,每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所需醫療費用為一般結核病個案的百倍,所需治療時間在2年以上(非抗藥性結核病約6~9個月);而疾管局估算,每投資1元在結核病都治工作,可減少多重抗藥性在結核病例的發生,因而節省醫藥支出5.7元;而投資1元在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治療及管理,就可減少這些病患傳播給更多人,因而節省4.6元的醫療支出。

春季氣候變化大若長期有咳嗽或胸痛症狀要當心是肺癌的徵兆!

春季氣候變化大若長期有咳嗽或胸痛症狀要當心是肺癌的徵兆!#咳嗽

「春天後母臉」,有時早上出門時頭頂大太陽,到了下午就風雨大作。氣候變化太大,如果民眾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您,在這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流行高峰期,如果有久咳不癒或咳血絲等情況,要當心是肺癌的徵兆!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肺癌的發生率在世界各地持續增加,死亡率也快速攀升,依衛生署的最新統計,台灣2008年肺癌的總發生人數共有9516人,同時名列男性或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3名,當年度肺癌死亡人數共計8094人,更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有鑒於此,肺癌的預防與罹病後的照護,更是全民不能忽視的健康議題。肺癌之所以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可能與抽菸、二手菸與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以美國肺癌死亡率變遷(1930年~2003年)為例,因長期推動戒菸,其肺癌死亡率從預估的137%降至71.9%,更可見吸菸與肺癌的關連性,除了菸害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國內新增9千多例的肺癌病例中,約有五成為肺腺癌患者,其中更有高達九成的女性患者無抽菸習慣,顯示女性雖無抽菸史,但因長期暴露在二手菸、廚房油煙與工業污染等潛藏於生活的危險因素中,亦會導致肺癌發生。由於肺癌早期較無明顯症狀,且其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為避免民眾延誤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除呼籲社會大眾若出現持續性咳嗽三週以上,有胸痛、咳血或血痰、呼吸喘、疲勞倦怠或食慾不振等不適感時,請至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吳翠娥表示:「雖然肺癌是高死亡率的癌症,但並非不治之症。罹癌後,若能立即獲得正確的癌症與照護資訊,接受完整治療,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與運動習慣,並建立良好的情緒抒發管道,都能增加邁向康復的機會!」為了幫助罹癌病友及家屬建立正確的疾病與照護知識,提供病友間的經驗交流及分享,癌症希望基金會將於4月28日於北高兩地舉辦「肺癌學習營」,邀請專業醫師及營養師開講,還有康復病友的分享,歡迎病友與家屬報名參加,請洽詢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電話(02)3322-6286或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www.ecancer.org.tw)瀏覽。

春季變化大 長期咳嗽當心肺癌徵兆

春季變化大 長期咳嗽當心肺癌徵兆#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天後母臉」,有時早上出門時頭頂大太陽,到了下午就風雨大作。氣候變化太大,如果民眾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您,在這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流行高峰期,如果有久咳不癒或咳血絲等情況,要當心是肺癌的徵兆!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肺癌的發生率在世界各地持續增加,死亡率也快速攀升,依衛生署的最新統計,台灣2008年肺癌的總發生人數共有9516人,同時名列男性或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3名,當年度肺癌死亡人數共計8094人,更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有鑒於此,肺癌的預防與罹病後的照護,更是全民不能忽視的健康議題。肺癌之所以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可能與抽菸、二手菸與空氣污染等因素有關,以美國肺癌死亡率變遷(1930年~2003年)為例,因長期推動戒菸,其肺癌死亡率從預估的137%降至71.9%,更可見吸菸與肺癌的關連性,除了菸害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國內新增9千多例的肺癌病例中,約有五成為肺腺癌患者,其中更有高達九成的女性患者無抽菸習慣,顯示女性雖無抽菸史,但因長期暴露在二手菸、廚房油煙與工業污染等潛藏於生活的危險因素中,亦會導致肺癌發生。由於肺癌早期較無明顯症狀,且其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為避免民眾延誤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除呼籲社會大眾若出現持續性咳嗽三週以上,有胸痛、咳血或血痰、呼吸喘、疲勞倦怠或食慾不振等不適感時,請至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吳翠娥表示:「雖然肺癌是高死亡率的癌症,但並非不治之症。罹癌後,若能立即獲得正確的癌症與照護資訊,接受完整治療,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與運動習慣,並建立良好的情緒抒發管道,都能增加邁向康復的機會!」為了幫助罹癌病友及家屬建立正確的疾病與照護知識,提供病友間的經驗交流及分享,癌症希望基金會將於4月28日於北高兩地舉辦「肺癌學習營」,邀請專業醫師及營養師開講,還有康復病友的分享,歡迎病友與家屬報名參加,請洽詢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電話(02)3322-6286或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www.ecancer.org.tw)瀏覽。(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

結核病患者 應注意後續病情追蹤

結核病患者 應注意後續病情追蹤#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陸續爆出,某些小學、國中、大學傳出有結核病個案,造成學校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恐慌。衛生所經常接獲家長、學校老師詢問:為什麼染病同學沒有被住院隔離,還來上課,他是否會傳染?家長或是老師們都有許多擔心及疑問。結核菌主要是由飛沫傳染,如打噴嚏、咳嗽、談話,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肺結核的確診是經由驗痰及胸部X光檢查,當有結核病個案出現時,衛生所人員會調查個案相關家庭、學校、職場等生活史,了解是否在可傳染期有接觸個案1天超過8小時或累計相處超過40個小時的人,安排接觸者至醫院或派X光巡檢車至單位做胸部X光檢查及結核菌素測試,若接觸者做了檢查結果是異常者,請務必遵從醫囑完成驗痰或其他後續的追蹤檢查。結核病分開放性肺結核、非開放性肺結核及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開放性肺結核為驗痰陽性,最具傳染力,故針對痰陽個案之接觸者加做結核菌素測試,根據結核菌的感染機制,一個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通常不會立即發生結核病之症狀,結核菌可能潛存在體內伺機發病,接觸者發病機率為一般民眾的8~240倍,但接觸者中只有30%會感染,30%感染人數中有10%一生會發病,做「結核菌素測試」希望先發現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進而施予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減少日後發病的機會,所以單純只有結核菌素測試陽性者,是不具有傳染性的,經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合作醫師評估後,會予以9個月藥物治療,使日後發病機率降低。基隆市中正衛生所提醒民眾,肺結核可怕的是會傳染,不可怕的是可以治好的,不過,必須長期服藥,必須連續規則服藥6個月以上,如果知道有人得了結核病,不要怕他,要鼓勵他將整個療程的藥吃完,患者就醫後,醫院會追蹤痰液及胸部X光等各項報告,依其病情指示應該住院隔離、居家隔離、或可以配戴口罩外出,患者只要規則服藥14天後,傳染立即降低,若您知道與結核病患者共處一室,需注意空氣流通,避免在密閉不通風空間,患者得病吃藥是很辛苦的事,我們應設法幫助他渡過這漫長的療程,不只使他病治好,更可以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不受傳染。

咳嗽停不了! 原是妥瑞氏症搞鬼

咳嗽停不了! 原是妥瑞氏症搞鬼#咳嗽

一名嘉義的王小弟弟今年11歲,一直被咳嗽困擾很久,常會不自覺的輕咳,爸媽帶他看過耳鼻喉科、感染科、免疫科,然而症狀卻完全沒有改變。後來,經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腦神經科林高民醫師表示,這是典型的「聲語型妥瑞氏症」,開立藥物,服藥兩週後,王小弟弟的症狀獲得大大改善,兩個月後,輕咳症狀也不見了。 林高民醫師說,王小弟弟到門診時,輕咳的動作從未停過,咳嗽的特點為不帶痰的乾咳,且無早晚與季節上的差異。經過檢查,發現其咳嗽次數雖過頻繁,但呼吸音乾淨,加上X光檢查與神經學檢查並無異常,確診為「妥瑞氏症」。 林高民醫師表示,「妥瑞氏症」好發在5~18歲左右的孩子身上,11、12歲的學童好發率最高,男女罹病比率相當,每100個孩子裡,就有1個可能罹患妥瑞氏症。有動作型抽筋以及聲語型抽筋兩種,聲語型抽筋的症狀會有不自主的清喉嚨、重複性的話語,甚至有些會出現罵髒話的症狀。動作型抽筋是一些不自主的運動,包括眨眼、擤鼻子以及搖頭聳肩等,有時還會有踢腿或跳躍的動作。一般多以聲音加上動作表現,妥瑞氏症最大的特點,就是症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而且時好時壞。部分患者在18歲過後,症狀會消失。不過林高民醫師也遺憾的表示,雖然妥瑞氏症不至於致命,也不會影響學習與智能發育,且症狀隨著時間大多能獲得緩解,但以目前的醫療技術尚未能確定真正妥瑞氏症的病因,而孩子不自主的行為常引來異樣眼光,往往造成患者人際關係上的壓力。林高民醫師提醒,家中的孩子如果出現不自主的異常行為及聲音持續一年的話,在排除是耳鼻喉、感染、免疫問題後,建議可至設有小兒腦神經科的醫院求診,確定是否為妥瑞氏症。另外林高民醫師說,在照顧妥瑞氏症患者時,家屬應特別注意,要讓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因為運動能消耗多餘的體力,換得一夜好眠。林高民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避免食用咖啡因(茶、巧克力等)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症狀加劇。

沒有感冒卻咳嗽恐是心肺問題 趕快就醫檢查

沒有感冒卻咳嗽恐是心肺問題 趕快就醫檢查#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咳嗽或喉嚨有痰時,通常會先自我反應「是不是感冒了?」。不過有些人明明沒有感冒、流鼻水,卻還是咳個不停,這可能是因為肺部或是心臟出了問題,咳嗽或咳痰是身體對外在侵入的塵埃或細菌,做出自然防禦的反應。若是長期一直咳不停,那就務必要就醫檢查。而罹患心臟病或肺病的人,必須懂得自我照護,切勿自作主張到藥房買止咳藥,需就醫診斷治療,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久咳不止可能伴隨濃痰,痰的顏色也可反映出某些病症。痰無色透明、黏性少、呼吸時有咻咻聲可能是支氣管哮喘或心力衰竭,心臟疾病患者尤需注意;若是痰色呈鐵鏽色,有可能是較嚴重的肺炎、肺結核等;若長期出現黃痰,疑似為慢性支氣管炎;夾雜血液的粉紅色泡狀的痰疑似肺水腫,另外若產生黑色的痰,可能是因為香菸或是煤煙吸入的影響。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痰呈白色透明,疑似感冒或支氣管炎。咳嗽、呼吸不順、發熱,疑似為胸膜炎症狀。無其他症狀、持續咳嗽:可能是呼吸器官之慢性疾病、結核,務必就醫治療。季節交替時早晚咳不停、呼吸困難,可能是哮喘。咳嗽沙啞也應看耳鼻咽喉科,避免急性喉嚨發炎,治療會更加困難。連續數日仍無好轉時或產生胸痛應看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治療。咳嗽症狀就醫診斷之後,可做自我照護,待在溫暖的房間內靜養,避免空氣過度乾燥容易咳嗽,溼度維持在60%。吃有營養的食物及溫熱的茶水以保水分充足。呼吸乾冷空氣也會引發咳嗽,冬天外出應攜戴口罩。香菸、排氣瓦斯的氣味容易致咳,不要吸入。不要自行到藥房買止咳藥,就醫才能找到最好的治療方法。(資料來源:圖解家庭醫學輕百科,山岳出版社。)

二手菸加炒菜油煙 家庭主婦小心肺癌

二手菸加炒菜油煙 家庭主婦小心肺癌#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歌后鳳飛飛因肺癌猝逝,不菸、不酒、飲食清淡的她,肺癌怎會找上身?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林建中醫師表示,雖然抽菸是導致肺癌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但是非吸菸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長期暴露二手菸與室內的空氣污染,如炒菜油煙、燒香等,罹患肺腺癌的機率反而比抽菸男性高出許多。國人十大癌症之中,肺癌始終高居不下,其中吸煙者佔60%、不吸煙者佔40%。而這些不吸菸者當中,大都數為女性,因為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當中,因此更容易染上肺癌。林建中醫師指出,由於肺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偶爾因其他原因照胸部X光,才發現有肺癌,或是因腫瘤引起某些症狀才被發現。例如持續性咳嗽、咳血、呼吸困難、胸悶、聲音嘶啞、吞嚥困難等症狀。所以80%的肺癌患者診斷時已為晚期,這些肺癌患者多建議使用非手術治療的輔助療法,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此治療目的以縮小腫瘤,並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肺癌絕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患者抱持正確的觀念,與醫生溝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勇敢面對並接受治療,就能打敗病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