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懷孕好辛苦!7穿搭訣竅 降低不適症狀

懷孕好辛苦!7穿搭訣竅 降低不適症狀#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懷孕初期會因為荷爾蒙變化產生不適,後期又因為體重增加、子宮脹大而產生各種痛症。降低雙腳疲勞的鞋子、選購孕婦內衣、安穩支撐胎兒體重的舒適腹帶,都是孕婦們不可或缺的輔助品,讓長達10個月的孕期不再那麼辛苦。鞋子1)必備運動鞋及室內鞋/一旦懷孕,首先要更換的就是鞋子。因為懷孕女性的平衡感及爆發力下降,合適的鞋子將會成為孕婦們輕鬆行走的最大功臣。具有鞋帶、可調整鬆緊度,內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運動鞋,是最適合孕婦的鞋款。在家時也可以穿著襪子或室內鞋來保護腳掌為佳。2)低跟娃娃鞋易造成小腿痙攣/懷孕期間因體重增加,原本內凹的足弓逐漸變厚,腳底的肌肉變得扁平,導致雙腳肌肉負擔過重。引起小腿痠痛、痙攣、麻木等症狀。若想要穿此類鞋子,建議可以選擇內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款,穿上襪子,或者在腳跟下方墊一片海綿,盡量增加踩踏時的柔軟度。3)避免穿著高跟鞋/懷孕時下半身血液循環不佳,雙腳容易浮腫,如果又穿上擁擠的高跟鞋,就會加重腳部的疲勞感。另外也會影響孕婦的體型平衡而引發腰痛,還是以舒適柔軟的鞋子為佳。孕婦內衣1)配合胸部的變化/懷孕後胸部會首先出現變化,如同經期前症候群,胸部會變得腫脹沉重,乳頭敏感疼痛。有些孕婦因為胸部尺寸增大,以前的內衣變得窄小而乾脆不穿,但隨著乳房越來越大,不穿內衣反而會讓乳房鬆弛下垂。皮膚一旦失去彈性,就很難恢復原狀。即便麻煩,也要重新選購適當的新內衣。2)試穿後選購/懷孕初期買的孕婦內衣,可能到了懷孕中後期,又變得太小不舒適。懷孕5 個月後,如果乳房不再大幅變化,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胸圍,確實留意罩杯尺寸,試穿過後再行選購。懷孕中、後期就先買可以穿到生產完的哺乳內衣,也是聰明節省的好方法。選購時應以不壓迫乳頭,脹奶時也不會太緊的寬鬆尺寸為佳。款式則以下圍較長、側邊較寬的設計,較能支撐在懷孕期間脹大沉重的胸部。孕婦內褲選擇可包覆腹部的款式/懷孕時,體內的雌激素以及子宮頸部的黏液密度同時增加,造成許多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是為了保護胎兒不受病毒感染的現象,會不斷持續分泌到分娩。一般內褲太薄,很快就會被大量的分泌物浸濕,最好能不時替換。若覺得麻煩,免洗內褲又太浪費,可以選擇孕婦專用的厚底內褲,毛巾材質可確實吸收分泌物,可包覆腹部的款式也能讓肚子保持舒適溫暖。托腹帶必要時才使用/懷孕時使用腹帶,可分散腹部的重量、舒緩腰痛。不過再怎麼設計優良的腹帶,還是有一部分壓迫著腹部。因此應在長久站立、大量活動等必要時偶爾使用。腹帶的作用並非腰部支撐帶,而是減輕身體負擔的輔助工具。只要透過規律的運動及正確姿勢,確實強化身體肌群,即便不用腹帶,身體自然也能負荷母體與胎兒的重量。進行懷孕瑜伽時,為了保持身體的靈活度,也不建議採用腹帶。(本文摘自/超模瑜伽老師的懷孕安胎瑜伽/采實文化出版)

魚油補充孕期營養 醫:注意EPA含量

魚油補充孕期營養 醫:注意EPA含量#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懷孕初期,孕婦除了注意自身的情況外,最在乎的就是肚子裡寶寶的健康了,營養是否充分、怎麼做可以補充寶寶發育的需要?台南大安醫院院長陳勝咸醫師說,醫師往往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葉酸與DHA等營養品,幫助補充養份。 懷孕初期補充DHA 幫助寶寶穩定發展懷胎孕期十個月,依照孕期週數,初期前三個月開始,肚內寶寶以氣管結構的生長為主,其中以神經系統與血管系統的發育最為重要。陳勝咸醫師建議,這時候開始以補充葉酸與DHA為主,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一直到寶寶六歲才會發育完整,所以婦女可以一直補充到哺乳期。三個月後,就會開始建議添加鈣的補充,由於懷孕後期會有很多產科疾病出現,即早進行鈣的補充,可以降低發生的機會。四個月後則可以添加營養素B群與優質蛋白的攝取。而後期孕婦容易有胸部腫脹不適的問題,故建議加入卵磷脂一併服用,改善症狀。 深海魚類、植物難取得 魚油可幫助提供DHA 以食材來說,深海魚類(鮭魚、鮪魚等)與深海植物(海藻等)都富有相當多的DHA,而在魚類的挑選上,陳醫師則建議,鮪魚含有較高的EPA成分,容易造成孕婦血液凝結度不強,對懷孕後期生產恐有容易出血的危險,建議在挑選上鮭魚較適合。「在不易取得食材補充下,魚油也是個很好的選擇。」陳醫師說,魚油含有豐富的DHA,但營養產品琳琅滿目,建議孕婦在挑選時,除了外包裝標籤注意EPA含量較DHA含量低外,廠商品牌的可信度、天然食材的使用、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及魚源與魚形大小的選擇,都是消費者要去留意的。「國內認證的公信力目前受到質疑,產品若有國際歐盟認證,比較加分。」營養品雖列為食品級產品,但陳醫師建議,食用劑量以及安全服用須知需搭配孕婦自身狀況而定,消費者在購買時,若有疑慮可諮詢專業醫師說明。 

別再催生!國內婦女難受孕 壓力恐是主因

別再催生!國內婦女難受孕 壓力恐是主因#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壓力大,當心越難懷孕!一位33歲職場女強人,本身有單側輸卵管阻塞,再加上長時間工作壓力大,讓她嘗試懷孕多年未果;長輩偶爾的關心,帶著她四處求神問卜希望藉此懷孕,卻讓她倍感壓力。婦產科醫師蔡佳璋表示,台灣女性不孕症的比例約佔所有育齡婦女的20%,較以往稍高一些,且一旦年紀超過35歲卵巢功能急遽下滑,懷孕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事實上,個案單側輸卵管阻塞的情況,並不一定會造成不孕,且她也不屬於高齡產婦,最後個案決定暫離長輩壓力及忙碌職場,接受專業協助,並在半年內試管受孕成功。3大壓力來源:家庭、職場、食不安全「和心愛的人結婚並孕育自己的下一代總讓人感覺幸福,但是當結婚多年,肚子卻遲遲沒有消息,身旁親友的催促,總為夫妻雙方帶來壓力。」蔡佳璋醫師指出,造成婦女不孕的壓力來源有很多,除了年齡、健康、遺傳或是不良嗜好(如抽菸)會影響受孕外,家庭、職場,甚至是食品安全問題等種種壓力因素,也是導致許多不到35歲的女性,卵巢功能就開始惡化的情況,其中,家庭壓力最為常見。一年未避孕也沒懷孕 應進一步檢查然而,以往病人難受孕卻不知道要治療,經常遇到拖了8~10年甚至更久才就診,反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蔡佳璋醫師提醒,通常35歲以下女性,若在未避孕情況下,一年內無法自然受孕,就應該就醫;而35歲以上女性則是半年內無法受孕,就該接受詳細檢查,包括基礎體溫、抽血檢驗、子宮輸卵管攝影、子宮鏡檢查等,甚至男生也應該接受檢查。蔡醫師指出,像是生殖醫學中心的專業檢查診斷,才能幫助民眾更快釐清不孕症原因並及時治療。蔡醫師也特別強調,適時的舒壓放鬆心情對於孕事也是有所幫助,專業的心靈減壓護理團隊有助於情緒的舒壓。護理師也補充,長輩應給予年輕人空間、不要過度關心,更不要有比較的心態,認為別人都生小孩了,自己的媳婦或女兒卻還沒,這些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無形的壓力;而子女若要進行人工生殖,建議可以適度的告知家長,以免在一直被太多人追問結果的過程,再度產生壓力而影響受孕。

扯!生五胎還不知懷孕 她腹痛就醫竟產下男嬰

扯!生五胎還不知懷孕 她腹痛就醫竟產下男嬰#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粗心媽媽,生了5胎還不知道自己懷孕!台中37歲陳太太,10月中因為肚子痛大量出血送急診,護理師發現她疼痛哀號的情況和產婦一樣,懷疑即將臨盆,不過患者堅持她是胖了而非懷孕,卻在到院6分鐘後產下一名男嬰,嚇壞患者夫妻。不正常出血誤以為是月經陳太太說自己體型比較胖本來就小腹微凸,還說這段期間每個月都有月經,不過月經時間短大約只有兩天,經血量也不多,每個月來的時間有三天的誤差,她還很確定九月中經期剛過,所以不敢相信自己懷孕。收治個案的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許炤松表示,孕婦懷孕期間可能因為低位胎盤問題,會有不正常的出血,這名孕婦可能因此讓她誤以為是月經,加上生活忙碌沒有注意自己的身體,才會忽略肚子裡有寶寶一天一天長大。無產檢、不正常出血 竟能順利生產許炤松醫師說,孕婦不知自己懷孕,期間還不正常出血,這種情況在懷孕期間很可能造成感染問題,或者因為胎盤剝離危及母體與胎兒的生命安全,而且多胎次的經產婦也容易有妊娠毒血症的併發症,這名產婦有出血又無產檢,能夠順利生產母子平安真的很幸運。小兒科醫師馬志豪則表示,此小男嬰早產,體重只有1200公克,有肺部不成熟、呼吸窘迫、黃疸等問題,需要正壓呼吸器及照光治療,經過小兒科團隊照顧,起初一餐2cc母乳從胃管餵食,之後慢慢增加進食量。小弟弟住院70多天食量已經進步到每餐70cc,體重也增加到2500公克,這段期間,爸爸每天從母乳庫帶著母奶來餵食,看著小小的身體一天一天健壯。耶誕節前夕爸爸媽媽開心抱著他出院回家團聚,爸爸說雖然「老六」是意外,但是既然孩子跟自己有緣,一定會好好珍惜,家中四男兩女,有中低收入戶補助,雖然不富裕但是有責任也有信心把這個「天公仔」照顧好。醫師也呼籲,出院後仍需要返院追蹤生長發育,以及注射新生兒疫苗。

頭痛憂鬱找不到原因?當心是身體缺鎂

頭痛憂鬱找不到原因?當心是身體缺鎂#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困擾現代人的諸多病症中,有哪一些與鎂的缺乏息息相關,鎂又在當中扮演著什麼關鍵性的角色。1)焦慮與憂鬱/焦慮與憂鬱往往被認為肇因於情緒性因素,當中的罪魁禍首卻很可能源自鎂的缺乏。光是與缺鎂有關的情緒性症狀就有焦慮的行為、過度情緒化、漠不關心、恐懼、記憶力變差、憤怒、緊張、疲勞、頭痛、失眠、暈眩、突發性緊張、心悸等等。2)偏頭痛與疼痛/從頭痛藥廣告的普及率可以得知,疼痛已成為「全民疾病」,不過,廣告沒有告訴你的是,缺鎂和頭痛有很大的關聯,光是每天服用200毫克的鎂,就能幫助80%的頭痛患者有效減輕偏頭痛症狀。3)腦部損傷等問題/鎂可以保護腦部,讓腦部受傷後(包括中風、車禍等)的復元情形更佳。鎂不但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在中風後注射鎂,甚至能讓癱瘓病人有「中等到重大的改善」。4)膽固醇與高血壓/降高血壓及膽固醇的藥有許多危險的副作用,包括影響肝功能、產生血栓甚至中風,鎂則是安全有效的膽固醇抑制劑及降血壓劑。5)心臟疾病/冠狀動脈導致的心臟病,往往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或血管痙攣。鎂能調節血管內的含鈣量,防止血管痙攣─粥狀硬化斑塊的鈣化、血塊、動脈痙攣都可能是缺鎂所引起的。6)肥胖與代謝問題/高糖飲食與肥胖盛行率高度相關,當身體得分泌更多胰島素處理高糖飲食時,腰圍便會隨之增加,也會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在分泌胰島素以及使胰島素運作時,鎂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7)生理期疾病/針對婦女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月經來前事先服用鎂劑,能夠避免經痛、經期頭痛等疼痛的發生。8)懷孕相關/鎂可以治療妊娠引發的高血壓問題,臨床實驗結果也顯示,懷孕期服用氧化鎂能降低子癲症、早產、嬰兒猝死、先天缺陷、腦性麻痺的機率。9)缺鈣和補鈣/鈣是營養界的超級巨星,然而,過多的鈣質會阻礙鎂的吸收與運作。一旦鎂發揮不了功用,身體便無法正確的利用鈣質(如用來建構骨質),而是沉積在腎臟、血管中,造成結石、血管硬化等問題。(本文摘自/鎂的奇蹟/柿子文化出版)

調查:產後媽咪最怕身材走樣、臉蛋回不去

調查:產後媽咪最怕身材走樣、臉蛋回不去#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雖說懷孕是上天給予最好的禮物,但產後不適及身體變化,卻常被媽咪們認為是老天爺開的玩笑;根據醫美診所調查發現,台灣產後婦女對於外貌煩惱,分別為身材肥胖、妊娠紋及胸部問題,顯示體態、外表變化仍是產後婦女鬱悶、困擾的關鍵。紋路斑點改不掉 逾7成願接受醫美療程 孕婦真的好辛苦!不僅得經歷10個月的懷孕過程,生產完還得接受身體變化,像是乳房下垂、體態走樣、膚質改變,出現皺巴巴紋路等都是產後婦女的煩惱。調查指出,媽咪們認為產後最有女人味的藝人,以身材火辣生過3個孩子的小S奪冠,賈靜雯及賈永婕分別位居第二、三名;至於藝人最令媽咪們稱羨的部位,則以臉蛋膚質佔了37.7%居首、其次為腰部30.1%、胸型佔10.4%。不只如此,調查還顯示,產後媽咪最想改善身體部位前三名依序為身材體雕、紋路和斑點;且有超過7成婦女願意接受醫美療程拯救外貌。對此,整形外科醫師張峯瑞表示,瘦身的不二法門還是必須靠運動及飲食控制;但若是局部肥胖,就得借助醫學美容改善。局部肥胖靠抽脂 借助非侵入式醫術張峯瑞醫師說,經臨床治療發現,產後婦女最容易肥胖的部位分別是下腹部、臀部、大腿及手臂;其實這些局部肥胖部位,可以靠抽脂手術雕塑或借助非侵入式醫學美容,包括超音波、小腰姬、威拉體雕等改善。但是他強調,體雕不是減重,不論抽脂手術或非侵入式體雕課程,都無法直接讓體重下降。至於產後婦女最常出現的胸部問題,如胸型下垂、乳房萎縮、乳房大小不一、乳暈過大及乳頭突出等;張醫師說,可進行提乳、複合式隆乳、乳房重建和乳暈及乳頭縮小術等,不過民眾得根據自身問題、期望和預算,充分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術式,效果才會比較好。

妊娠紋也能「卸貨」?醫:產後3個月是關鍵

妊娠紋也能「卸貨」?醫:產後3個月是關鍵#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懷孕」是讓女性從妻子的角色邁向為人母親的過程,從懷孕開始,每一位母親都是以肚子裡的寶寶為中心。孩子出生後,除了照顧孩子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恢復身材,但除了瘦身,你知道懷孕期間,會因皮膚無法承受短時間內快速撐大而導致妊娠紋產生嗎?雖說妊娠紋是生產的紀念象徵,但如能同時擁有孩子,又能維持原本的美麗,應是每個偉大的母親所期待的。妊娠紋形成原因多 乳房下緣、臀部、大腿也可見妳也有惱人的妊娠紋嗎?段培耕醫師說,妊娠紋屬於擴張紋的一種,但確切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就臨床上,可能會因懷孕期間,肚皮被過度撐大,而導致皮膚結締組織斷裂;或是體質本身就容易產生妊娠紋,可能是天生皮膚結構上的缺陷,和遺傳息息相關;也有因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而導致皮膚修復能力的降低。段醫師提醒,假使孕媽咪本身有體質遺傳,加上肚皮撐開力量太大,就有可能產生十分明顯的妊娠紋。而可別以為只有肚皮會出現令人困擾妊娠紋,在臨床上發現除了肚皮之外,孕媽咪的乳房下緣、臀部、大腿位置,都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妊娠紋,所以假使一下子體重變化太快,皮膚無法承受撐開的張力,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妊娠紋。外擦保養品小心刺激性 醫美療程「時間點」是關鍵許多孕媽咪會在產後甚至是懷孕期間就開始外擦保養品預防,段醫師解釋,目前市售外擦的產品大致是以滋潤保濕為主,雖也有不等程度的改善效果,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外用保養品可能具有刺激性的成分,使用後可能會出現紅、癢,甚至脫皮等副作用,建議諮詢過醫師後使用。也有許多孕媽咪在產後,詢問以醫美治療方式來改善妊娠紋的發生,段醫師說,利用醫美療程改善或消除妊娠紋是比較務實的方式,臨床上也漸漸有這樣的趨勢,段醫師說明: 「透過醫美改善妊娠紋,介入時間點很重要。」他解釋,如早期的妊娠紋,多屬紅紋,代表妊娠紋處在發炎、血管增生的階段,療程以染料雷射或脈衝光會較適合;後期的紋路為白紋,治療就以消除疤痕組織為目標。改善妊娠紋要趁早 產後3個月最適合所有的治療都要趁早,就連妊娠紋也不例外!段醫師說,因為當妊娠紋進展到永久性的疤痕,至少得要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改善,所以孕媽咪假使想要改善妊娠紋,建議產後3個月內開始最適合。最後,段醫師提醒,要預防妊娠紋,除了體重增加幅度不要太快之外,建議每天做伸展運動,幫助皮膚承受擴張的張力,擦乳液或除紋霜並配合局部按摩,以減緩妊娠紋發生。

肚皮保衛戰 妊娠紋OUT!

肚皮保衛戰 妊娠紋OUT!#懷孕

(撰文/Megan Chen) (諮詢/延吉美皮膚專科診所段培耕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懷孕」是讓女性從妻子的角色邁向為人母親的過程,從懷孕開始,每一位母親都是以肚子裡的寶寶為出發點。孩子出生後,除了照顧孩子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恢復身材,但除了瘦身,你知道懷孕期間因皮膚無法承受短時間內快速撐大,可能會導致妊娠紋產生嗎?雖說妊娠紋是生產的紀念象徵,但如能擁有孩子又能維持原本的美麗,應是每個偉大的母親所期待的。 妊娠紋是擴張紋的一種   妳也有惱人的妊娠紋嗎?段培耕醫師說,妊娠紋屬於擴張紋的一種,但確切發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就臨床上,大約可以歸結為3大可能原因: 1) 懷孕期間,因為肚皮被過度撐大,導致皮膚結締組織斷裂,這是屬於一種物理性的破壞。 2) 有些人的體質容易產生妊娠紋,可能是天生皮膚結構上的缺陷,通常也與遺傳息息相關。 3) 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可能導致皮膚修復能力降低。 段醫師接著說,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妊娠紋發生的嚴重度都不同的原因,不過有些人會疑問,妊娠紋有輕微與嚴重之分嗎?段醫師說,目前還沒有公認的衡量標準,大多數都是以主觀認定為主,但假使孕媽咪本身有體質遺傳,加上肚皮撐開力量太大,是有可能產生十分明顯的妊娠紋。 段醫師提醒,可別以為只有肚皮會出現令人困擾妊娠紋,在臨床上發現除了肚皮之外,孕媽咪的乳房下緣、臀部、大腿位置,都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妊娠紋,所以假使一下子體重變化太快,皮膚無法承受撐開的張力,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妊娠紋。 消除妊娠紋 外擦妊娠紋霜有效嗎?   許多孕媽咪很擔心妊娠紋的生成,在產後甚至是懷孕期間就會開始外擦保養品預防,這是有效果的嗎?段醫師解釋,目前市售外擦的產品大致是以滋潤保濕為主,常見成分包括雷公根萃取物、玻尿酸、維生素E、杏仁油等,有些臨床實驗認為這些成分可能有不等程度的預防效果,一般建議搭配局部按摩使用。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外用保養品可能具有刺激性的成分,使用後可能會出現紅、癢,甚至脫皮等副作用,建議諮詢過醫師後使用。 醫美療程改善妊娠紋 介入時間點很重要   至於許多孕媽咪在產後,詢問以醫美治療方式來改善妊娠紋的發生,段醫師說,利用醫美療程改善或消除妊娠紋是比較務實的方式,臨床上也漸漸有這樣的趨勢,段醫師解釋,文獻上的治療建議包括果酸換膚、脈衝光、染料雷射、磨皮雷射、飛梭雷射、電波拉皮與音波拉皮等,大多是以微創的破壞或刺激,刺激皮膚膠原蛋白新生,以期改善妊娠紋。 「透過醫美改善妊娠紋,介入時間點很重要。」段醫師解釋,如早期的妊娠紋,紋路比偏紅屬於紅紋,代表妊娠紋處在發炎、血管增生的階段,這時候施以染料雷射或脈衝光的治療較適合,當然後續也有飛梭雷射可搭配,後期的紋路為白紋,治療就以消除疤痕組織為目標。 改善妊娠紋要趁早 產後3個月最適合   所有的治療都要趁早,就連妊娠紋也不例外!段醫師說,因為當妊娠紋進展到永久性的疤痕,至少得要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改善,所以孕媽咪假使想要改善妊娠紋,建議產後3個月內開始最適合。 最後,段醫師提醒,要預防妊娠紋,除了體重增加幅度不要太快之外,建議每天做伸展運動,幫助皮膚承受擴張的張力,擦乳液或除紋霜並配合局部按摩,以減緩妊娠紋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