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

國人年嗑3萬粒安眠藥 60歲以上女性最嚴重!

國人年嗑3萬粒安眠藥 60歲以上女性最嚴重!#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睡不著該怎麼辦?許多人選擇以安眠藥解決睡眠問題,食藥署昨公布,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仟9佰萬粒安眠藥,其中以佐沛眠(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仟7佰零9萬粒居首位;尤其以長輩們的睡眠問題更是迫切需要被關心。長期依賴 恐形成惡性循環根據統計,國人使用非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盛行率最高之族群為80歲以上女性、其次為60~79歲女性,因此,長輩們的睡眠問題是極需關心的!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藍祚鴻醫師表示,老年人是最常出現的失眠族群,老人家因生理變化,睡眠時間短,半夜容易醒,常需靠短效安眠藥,但長期依賴及自行增加劑量,恐成癮或吃了藥卻沒效,形成惡性循環。食藥署統計我國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發現,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仟9佰萬粒安眠藥,其中以佐沛眠(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仟7佰零9萬粒居首位;食藥署為保障國人使用安眠藥之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醫源性成癮,自100年起,每年辦理安眠藥稽核專案計畫,Zolpidem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若將其相差數量逐一排列,長度將近2座雪山隧道,自費比率亦由100年7.3%降為103年2.2%。然食藥署發現,此期間伯替唑他(Brotizolam)及唑匹可隆(Zopiclone)等藥品之使用量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已將該等藥品列為稽查重點。為避免成癮 應遵循醫師指示服藥食藥署呼籲國人,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安眠藥屬第3ヽ4級管制藥品,均為醫師處方用藥,民眾若有睡眠障礙,應找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並依照醫師指示正確服用藥品,才能澈底擺脫失眠的困擾。

獨居長者過量使用安眠藥 恐增失智、憂鬱風險

獨居長者過量使用安眠藥 恐增失智、憂鬱風險#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許多行動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身心障礙者或獨居老人,需要仰賴居家照顧服務員幫忙生活起居的打理,而此類病人,因為疾病、年紀等因素,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機率高,而不正確使用的風險也較高。靠觸摸辨識 易造成錯誤服藥有鑑於此,彰基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與切膚之愛基金會合作,培訓居家照顧服務員正確使用安眠藥觀念,居家照顧服務員化身為偵測社區民眾潛在藥物濫用的哨兵,藥師可藉由第一線居服員的個案轉介及共同家訪,將藥事照顧從醫院延伸至居家。藥師與居服員合作,進行居家服務過程中,發覺不少個案具有鎮靜安眠藥物之用藥相關問題,如發現獨居個案因年紀大、視力不佳,服藥時無法準確取用藥品,都是靠觸摸來辨識,導致無意間服藥錯誤;藉由提供藥盒並協助個案整理用藥,使個案能夠自行取用正確藥物,以提升用藥安全。不同醫院就醫 導致過度用藥切膚之愛基金會居服督導員廖坤瑚表示,有時進行居家服務時,發現個案有精神不濟的狀況,詢問之下才發現,個案會到不同醫院就醫,同時拿很多藥,造成用藥過度或是重複用藥的問題;此外,也發現部分患者,藥品未依正確時間服用、習慣性囤積過期藥物、取用家人藥品服用,或因症狀未改善而自行調整用藥等不正確的用藥觀念及行為。幸照服員能敏銳的察覺個案狀況,及早發現安全風險,當發現個案有用藥問題,也能夠與藥師連繫,請藥師藉入,進行一對一的藥物諮詢,讓個案有正確的用藥觀念及習慣。16%中老年人 過量使用安眠藥此外,根據研究指出,逾16%四、五十歲以上人口,有過量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現象,鹿東醫院歐陽文貞醫師表示,在台灣鎮靜安眠藥取得容易,長期使用除有上癮之虞,也容易造成失智、中風、心血管問題,更可能增加憂鬱症風險,因此呼籲民眾,有問題應先求助專業醫師或藥師,以預防上述問題找上門。

嗜安眠藥成癮 百萬銀髮族增跌倒、骨折風險

嗜安眠藥成癮 百萬銀髮族增跌倒、骨折風險#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失眠好痛苦!許多人都曾經有過失眠的經驗,一旦睡眠不足,容易影響情緒及生活,還會使做事情效率降低,許多人為了改善失眠問題,選擇自行購買鎮靜安眠藥,然而,若長期使用沒有經過醫師處方的藥物,當心藥物成癮,無法自拔,且容易造成跌倒、骨折的風險。自行買藥、調劑量 起床跌倒風險高73歲的陳奶奶,近一個多月覺得難入睡,半夜常常起來上廁所,早上也特別早醒,若利用白天補眠,晚上就更不用睡了,聽鄰居介紹藥局有賣安眠藥,就去買了幾顆,睡前吃一粒沒有馬上睡著,就又吞了第二粒,導致清晨起床時手腳無力,一下床就摔個四腳朝天,造成髖骨骨折。依據衛生福利部食藥署104年委託研究結果推估,我國269萬65歲以上高齡族群人口中,約有109萬人曾因失眠問題服用鎮靜安眠藥,而非經醫師處方、自行購買與自已加量等不適當用藥,以及服用鎮靜安眠藥(BZDs、Z-drugs)後副作用影響,有較高的跌倒及骨折風險。高齡族群使用安眠藥問題最嚴重另根據我國健保統計資料顯示,102年高齡族群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盛行率為25至44歲年齡族群的3倍,45至64歲年齡族群的1.5倍,再再顯示我國高齡族群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問題嚴重。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臨床上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簡稱BZD)及Z-drug,常用於安眠、鎮靜及抗焦慮等症狀,副作用包含頭暈、頭痛、嗜睡及反應力下降等,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及成癮之情形。以高齡族群而言,可能引起跌倒或產生骨折等意外,醫師於開立處方箋時要謹慎,民眾服用藥物時更要小心。食藥署呼籲,失眠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原因複雜,若有焦慮或睡眠障礙等問題需服用鎮靜安眠藥,應循專業醫師診治,並依醫囑服用,切勿自行購買藥品,以及增加或減少用藥劑量,且服用藥品後應做適當的休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NG紓壓法 寧吞安眠藥卻不願諮商

NG紓壓法 寧吞安眠藥卻不願諮商#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醫師,請你開安眠藥給我!」這是身心科門診最常聽見,也是醫師最害怕聽見的一句話;身心科醫師黃偉俐表示,景氣低迷,上班族工作壓力大,身心健康也跟著出狀況,許多民眾寧願吃安眠藥,卻不願意面對真正的問題,若要替病患安排諮商,還會被拒絕。民眾普遍對心理諮商存錯誤看法30多歲的巫先生是電子公司業務,龐大的工作壓力,再加上適婚年齡長輩的催婚,使他身心俱疲,失眠問題跟著出現,甚至一天需要吃12、13顆安眠藥才得以休息,長期下來不是辦法,他才踏入身心科門診,找出正確的改善方式。黃偉俐醫師表示,許多病人對於心理諮商存有錯誤觀念,認為病情嚴重才需要心理諮商,實則不然,適度的諮商不只能治病,包括職場壓力、職涯規劃等,都可以透過諮商獲得調適。4方法防焦慮、憂鬱症上身身心科醫師賴虹均說明,容易緊張、擔心的人,得到焦慮性或情感性疾患的機會很高。焦慮症和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胸悶、心悸、頭痛、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對人生感到無望與無助等。她建議大家以下列4點作為因應之道:1) 職涯規劃,自我提升/在景氣低迷、失業率高的時候,建議及早思考自己未來就業方向,做好職涯規劃;進修不同領域的第二專業,提升自我能力,便可增加下一次轉職的籌碼。2) 開源節流,規避風險/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避免衝動型購物、月光。並且擬定及施行投資計畫,但必須按照個人財務狀況調整,避免進行高風險投資。3) 培養興趣,適度社交/培養休閒興趣,調劑身心狀態和釋放壓力;適度且良好的社交關係,也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讓身心保持在最佳狀態。規律適度的運動很重要,很多人靠吃東西、購物紓壓,缺乏運動或興趣,身心健康跟生活容易出問題。4) 尋求諮商,檢視身心靈/每天花一點時間,自我檢視當日的煩惱、困難,以及所抱持的態度、擁有的資源與支持,自我判斷是否需尋求心理諮商服務,一旦發現需要專業諮詢,立刻求醫。諮商不代表病情嚴重,其內容可以包括職場、職涯、家庭、人際等領域,做一番整理,重新出發。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失眠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若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時;除了應及早尋求醫師協助改善睡眠問題,也需遵循安眠藥物的原則,切勿自行購買服用、自行增減藥量、不要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以免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心悸、盜汗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林儀蒂醫師表示,睡眠障礙不管是入睡困難或持續睡眠困擾,若影響到民眾日常生活狀況,就有需要積極處理。一般病人來求診時,醫師會先排除是否有內外科疾病,或者最近是否有新使用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內分泌作用藥物、精神科用藥等,接下來再針對個人狀況作建議。藥物為輔助  找出原因遠離睡眠障礙針對失眠的評估工具,有多項睡眠生理檢查,用於懷疑與睡眠有關的呼吸異常。目前臨床也常會請病人做睡眠日誌,提供醫師有價值的睡眠資訊。而林儀蒂醫師也說,目前非藥物療法,主要著重在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希望可以抑制神經興奮,改善焦慮,達到誘導睡眠的效果。替代療法有芳香療法或某些如退黑激素、纈草等。但當上述方法皆未能有滿意療效時,醫師會建議短暫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如傳統的苯二氮平藥物,此類藥物共同的副作用是淺眠,但倘若自行減藥或停藥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心悸、盜汗等。林儀蒂強調,藥物對於失眠來說,還是輔助治療、非藥物治療以及心理社會問題介入,才能整體幫助病人免除睡眠障礙困擾。 

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食道癌率

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食道癌率#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食藥署調查指出,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早已超過3億顆,且不當使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依賴感、注意力不集中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某些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服用前要三思。BZD類安眠藥 恐增41%胰臟癌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李友專等人,利用健保署過去15年的百萬人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將長期使用BZD類安眠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結果發現,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機率,且風險最高前三名依序為98%腦癌、59%食道癌,以及41%的胰臟癌。至於為什麼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助長近一倍的罹患腦癌風險?研究人員表示,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面有關,因為GABA接受器大多分佈於腦部的神經細胞上。國人常用的贊安諾錠 致癌風險高但並不是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李友專表示,經過分析發現,BZD類安眠藥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舉例來說,像是國人用量較大的贊安諾錠(Alprazolam)、悠樂丁錠(Lorazepam)皆屬於高風險的BZD類安眠藥,而煩寧(Diazepam)與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等則屬於較低風險藥品。現代人吃安眠藥 不僅用量大且時間也長現代人除了三高及慢性疾病等問題外,也愈來愈多人有失眠、睡眠品質差等困擾,相對地,安眠藥使用情形也愈趨頻繁,不僅使用量大,服用時間也拉長,但過去在藥品毒性的研究上,多以明確的病癥為指標,較少考量「時間因素」及「慢性使用的癌症風險」。因此,該研究將使用藥品的時間性納入考量,並歸納其影響結果,對於未來需要開立長期安眠藥處方給予病人的醫師,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Medicine》期刊。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40多歲的李女士,本身從事貿易工作,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時常蠟燭兩頭燒,每晚就寢時儘管身體已相當疲累,腦子卻還是不停的轉,在床上翻來翻去怎麼樣都睡不著。而這多年來飽受失眠之苦的她,不但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還容易亂發脾氣,更嚴重影響生活,她總是在身體不適看醫生時,請醫生順便開安眠藥,卻不知不覺養成依賴性,越吃越多,直到後來醫師改用血清素調節劑來治療,幫助她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且對使用者而言,也無需擔憂會產生依賴性,目前李女士已逐漸擺脫需依賴安眠藥助睡。對症下藥 才能獲得好眠隨著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高達3億2700萬顆,但安眠藥吃多了恐怕會產生依賴性,甚至越吃越多,對此,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有些患者的失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的,透過科學的心律變異分析儀找出失眠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夜夜好眠 遠離藥物依賴 好眠3原則助睡許多失眠的患者習慣服用安眠藥,但醫師強調安眠藥不是不能用,而是使用方法必須正確,單獨使用安眠藥不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他提出健康吃、安心睡、快樂動的3大好眠原則,如此一來,無需依賴藥物,也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1)健康吃/指的是營養均衡,尤其香蕉、牛奶、小麥、堅果類含有血清素的前驅物質色胺,有誘發睡眠的功能,可以多加攝取。2)安心睡/不單指睡眠,而是平常要懂得有效率的放鬆,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就能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有效率的放鬆,一般而言,做到正確的腹式呼吸動作(吸氣時腹部膨脹,吐氣時腹部凹陷)時,放鬆效果最佳,當感覺不再口乾舌燥甚至唾液湧現時,代表主導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已被啟動活化。3)快樂動/指的是保持快樂的心情規律的輕鬆運動,對現代長期宅在螢幕前的人來說,散步走路就比躺坐終日要來的健康,如果能快走到每分鐘100~120步,更容易達到增強心肺功能與調節自律神經的效果,因此,每週最好能養成健走五天、每次30分鐘的習慣,幫助身體得到放鬆。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 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恐提高一倍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 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恐提高一倍#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有長期失眠的情況,並有服用「苯二氮平類」的習慣嗎?那可能就要多加當心!因為根據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指出,有服用此類藥物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大幅提高五成左右,但國內精神科醫師表示,這份研究屬於相關研究,而不是因果研究,他認為,平日有失眠、焦慮、壓力大的人,腦神經較容易受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較常人來的高。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達半年 罹病風險高常人一倍「苯二氮平類」藥物,主要用來治療失眠與焦慮症狀,但加拿大蒙特婁大學,與法國波爾多大學,近日就此類藥物發表最新研究,研究指出,他們追蹤一千八百位阿之海默症患者達六年,與常人進行比對後,發現只要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達三個月以上,罹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會較常人高出五成以上。服用超過半年以上,罹阿茲海默症風險,更高出常人近一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平日常失眠的人,腦部神經元會壞死,另外,壓力大與焦慮,身體會分泌皮質醇,進而對腦部較成傷害,這些都會造成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提高,而從學理角度來看,要看「為什麼有這些人需要吃苯二氮平類藥物」,很可能是因為腦部其實已出現問題,才需靠藥物解決。所以他認為,並不是苯二氮平類藥物會導致阿茲海默症,而是在吃這些藥物之前,腦部可能已有症狀,才會有此研究結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