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兒童近視每五年降1歲 兩年齡是尖峰

兒童近視每五年降1歲 兩年齡是尖峰#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C產品盛行,許多父母常看著家裡孩子近視度數一路飆升,卻不知如何是好,根據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顯示,近視率節節高升,最大問題在於近視發生的年齡層越來越下降。1983年平均12歲時才變成近視,至1995年時已降為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個是7歲至8歲,另一個則是13歲至14歲,而越早近視將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也越大。提早預防才能最大化的控制近視。點散瞳藥水 放鬆睫狀肌控制近視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指出,近視主要是由於看遠的成像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之上所造成,大多有眼軸增長問題,也就是軸性近視,國內學齡兒童近視問題大都屬於這一種。一般而言,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度數100度。造成近視的原因,廖昶斌細數,從基因、環境、人為因素、早產、發育不全到疾病等都有可能。近年來,眾多研究則指出周邊屈光在近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動物研究中發現即使中心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但周邊影像落在視網膜後方會誘發眼軸增長,表示在視覺發育過程中,周邊屈光占有一定重要的影響比例。要控制近視,目前大多透過兩面向下手,一是放鬆睫狀肌,二是周邊離焦。點散瞳藥水就是透過放鬆睫狀肌來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周邊離焦則有角膜塑型片與採用周邊離焦的光學鏡片。睡覺戴角膜塑型片 暫時改變角膜弧度角膜塑型片與一般隱形眼鏡不同,是讓近視者在晚上睡覺時配戴,利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來暫時改變角膜弧度,使角膜弧度中央變平讓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角膜弧度周邊塑型後,也有周邊離焦的效果;一般晚上睡覺時配戴8至10小時,約有8、9成的人白天不用戴眼鏡即可獲得一整天清晰視力。近年來也有採用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刻意將鏡片的周邊離焦落在視網膜前方,從而避免眼軸拉長的風險,達到控制近視惡化的目標,對於不想使用散瞳藥水或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者,也是一種新選擇。廖昶斌醫師強調,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開始有近視時,控制度數避免惡化,才能保護眼睛健康,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控制近視,重點皆要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並定期追蹤。

暑假沉迷3C 9歲童近視增150度

暑假沉迷3C 9歲童近視增150度#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歲的小瑜長假回歸校園生活後,發現上課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跡,校方健康檢查也通知有視力不良跡象,家人趕緊帶她就醫,發現小瑜近視增加150度,推斷是假期間沉迷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加上作息不正常導致。經眼藥水治療及衛教,並維持周週期性追蹤檢查,小瑜近視度數得以控制。高度近視併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風險越高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執行之「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計畫」資料顯示,小學一年級學童近視盛行率為19.8%,小學六年級學童則為70.6%。近視50度以上的人數,每升一個年級就以10%的數值增加;另統計,有超過81%的國一學生罹患近視,到國三近視盛行率高達89.3%,高三高度近視比率高達35.7%。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鄭涵之表示,越早發生近視,日後成為高度近視者的風險也越高。近視發生的尖峰年齡為6至12歲,小學平均每年約增加100至125度,國中每年約增加50至75度,到高中逐漸平緩,每年約增加25至50度,直到20歲後眼軸生長趨於穩定。過去高度近視的定義為近視600度以上,但近年WHO將此定義下修為500度以上。一旦成為高度近視族群,其併發症如白內障、視網膜退化、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及青光眼等發生風險相對提高。3個護眼行動 避免越來越有「深度」近視起因先天比重佔20%,後天影響佔80%。現今治療孩童近視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眼藥水,藥水的濃度與其效果成正比,可能有畏光或近距離用眼模糊等副作用,建議可佩戴經醫師核可的太陽眼鏡或帽子保護;另有角膜塑型鏡片之選擇,須注意其最低年齡限制9歲,若使用期間有角膜感染發炎情形,應立即停止配戴、前往就醫。鄭涵之醫師表示,判斷用眼對視力的傷害,須同時評估「載具大小」、「使用距離」及「時間」三因素,如手機或平板等較小的載具,眼睛就得愈靠近,傷害度即大為提升,以下提供幾項護眼建議:1.遵守30/10戶外120原則確保近距離用眼時,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維持35到45公分之距離,注意四周環境光線是否充足;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讓紫外線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達到抑制眼軸增長的效果。2.多攝取護眼營養素含有豐富維生素A的蛋黃、胡蘿蔔、南瓜、綠花椰菜;富含維他命C的芭樂、奇異果、柳橙、番茄;蛋黃、菠菜、玉米、地瓜葉及綠花椰菜等,而藍莓、蔓越莓、櫻桃及紅肉火龍果、紫地瓜都是很好的花青素來源。3.定期做視力檢查無近視者建議每半年得檢查一次,有近視者應於治療期間維持3-4個月定期檢查。

家長注意!大班、小二暑假學童近視高峰

家長注意!大班、小二暑假學童近視高峰#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暑假是孩童眼睛過勞的高峰期!台北市衛生局提醒,觀察發現,幼兒園大班升小一以及小二暑假已經成為學童兩波近視高峰,而分析指出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及「距離」正是主要關鍵因素。家長可以多利用暑假接受台北市每年一次免費專業視力檢查。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國小學生裸視視力概況」,台北市國小學童107學年近視不良率縣市排名首度低於全國平均,更於108學年首度躍居六都最優,背後關鍵就是台北市首創的都市學童護眼方案。用眼時間、距離及座椅高度 度數變化關鍵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台北市自102年提供國小學童免費專業視力檢查服務,7年下來,國小學童近視率不僅逐年下降,持續觀測兩批接受檢查服務的學童至畢業,其近視平均年增加度數分別僅26.4度及24度,均遠低於文獻統計的100到125度,成效良好。台北市國小學童107學年近視不良率已經掉到44.55,首度低於全國平均的44.82;最新108學年近視不良率43.51(全國平均44.35),更首度躍居六都最優。黃世傑說,7年來台北市學童視力不良率下降6.91個百分點,降幅達13.7%,為六都之冠;根據文獻指出,居住地都市化程度越高,近視風險可能越高,因此台北市每進步1個百分點,相較於其他縣市更加得來不易。台北市衛生局分析102年至108年學童用眼行為資料發現,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及「距離」是影響學童近視度數變化之主要關鍵因素,此外「座椅高度」影響力亦不容小覷。多為孩子安排戶外活動 減少依賴3C保母暑假更得留心3C產品。黃世傑強調,國小階段的學童視力發展尚未穩定,家長於暑假首要任務是多幫孩子安排戶外活動,因戶外陽光是視力的保護因子,可有效減少近視發生率及近視度數增加;另一任務則是解雇「3C保母」,注視螢幕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讓眼睛獲得完全的休息,且建議國小學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總時數應少於1小時,未滿2歲則避免觀看螢幕。

點散瞳劑控制近視會傷眼?3迷思揭密

點散瞳劑控制近視會傷眼?3迷思揭密#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近視王國,盛行率高。眼科醫師使用長效散瞳劑,減緩學童近視已有二十多年,時至今日,散瞳劑仍是第一線對抗學童近視的武器。但還是會遇到心存疑慮的父母,存在一些錯誤認知及迷思,眼科診所總院長林穎新醫師為家長釋疑,建立正確的護眼觀念。學童近視率高 勿太早接觸3C產品根據調查顯示,小學畢業學童的近視率約50%,國中生近視率為75%,成人20歲更是高達90%。林穎新醫師指出,從小建立良好視力保健觀念,由家長、老師及醫師共同協助,勿讓小朋友過早接觸3C產品,包括用眼習慣、姿勢、距離等,都須留意,並定期至眼科檢查視力。為了不讓孩子提早成為四眼田雞,早期發現近視問題,提早介入,建議讓小學生點「散瞳劑」或配戴「角膜塑形片」,減緩數度數快速加深。迷思1:點散瞳劑能降低近視度數?林穎新醫師表示,散瞳劑是乙醯膽鹼抑制劑,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使得眼睛裡的睫狀肌無法用力,處於放鬆狀態;強迫放鬆時,瞳孔自然會放大,目的是讓睫狀肌放鬆,讓學童不要過度用眼。因此,正確的說法是藉由散瞳劑抑制近視,而不是降低度數。散瞳劑又分為短效型及長效型,短效型散瞳劑一般用於檢查眼睛時,確認是否有假性近視,或眼底視網膜檢查等,需將瞳孔放大而使用,但短效型劑散瞳劑控制近視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以長效型散瞳劑,來減緩近視度數加深。迷思2:點散瞳劑會引起併發症?散瞳劑除了能讓睫狀肌放鬆,還有強制瞳孔放大效果,長期點散瞳劑的孩童,通過水晶體進入眼底的紫外線,相較起來比一般人多,眼睛也容易畏光。林穎新醫師指出,依理論推測,點了散瞳劑後,如果平時沒有做好眼睛防曬,是有可能增加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因此,眼睛防曬相當重要,家長在幫孩子配鏡時,選擇抗UV400功能的鏡片,才能隔離紫外線,戶外活動時,也記得配戴太陽眼鏡。迷思3:散瞳劑濃淡程度不須調整?長效型散瞳劑可預防近視度數增加,劑型上也有濃度的差別,介於0.01%~1%區間內,取決於用藥控制、副作用,須取得平衡,若濃度太淡無法控制近視,濃度過強會畏光,建議依個別醫師指示用藥。點了散瞳劑會使進光量多、瞳孔變大,到了夏天陽光太強,濃度可調淡;冬天時,濃度則可調高,依照季節及每位學童情況,進行衡量與拿捏,調整散瞳劑的濃淡程度。維持良好用眼習慣 定期追蹤度數變化有些家長錯誤認知,以為近視戴眼鏡就好,林穎新醫師表示,戴眼鏡只是為了讓眼睛看清楚,使學童不要瞇瞇眼,太近看物品。想要控制度數,還是須點散瞳劑或使用角膜塑型片,並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學童近視容易在半年內,快速增長,建議定期一個月左右檢查回診,追蹤度數變化、眼軸拉長速度及用藥濃度,才能適度且有效的控制近視。(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疫情導致學童近視增6成?醫曝2關鍵

疫情導致學童近視增6成?醫曝2關鍵#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做足防備,而學童們的寒假突然延長,許多家長只好讓3C當保姆。一項統計發現,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6至15歲學童配鏡人數激增近六成,顯示疫情讓學童曝露在近視驟增的危機之下。定期檢查視力 還要追蹤2項指標眼科醫師黃宇軒表示,孩子出生時,眼球小,眼軸較短,一般都有遠視,隨著眼球成長發育,眼軸增長,遠視儲備就會減少,成為正常視力。遠視儲備若是提早用完,就會提早近視;越早近視,學童就更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家長除了帶孩子定期做視力檢查,也應同步追蹤孩子「眼軸長」及「遠視儲備量」。許多家長因工作忙碌忽略孩子的視力問題,有眼科診所設特別門診,推行LINE@協助家長即時記錄及追蹤孩子的視力及眼軸變化,還以顏色區分警示,製成分析圖表,讓家長一目了然掌握孩子視力發展。兒童近視鏡片 控制近視增加速度黃宇軒醫師表示,積極治療、正確矯正就可避免高度近視,除了配鏡,也有施行多年的角膜塑形片,晚上睡覺時配戴,溫和改變角膜弧度,減緩眼軸增長及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白天不用戴眼鏡也可保有清晰視力。此外,國內也有引進德國的兒童近視特製鏡片,並進行13個月追蹤計劃,觀察兒童配戴後的各項狀況。追蹤期間,近八成兒童近視增長速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九成家長對配鏡效果感到滿意。黃宇軒醫師提醒,家長應養成帶孩子定期做視力檢查的習慣,才能在近視前及時治療,降低高度近視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近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沒有有效保健視力的方法?」這是我最常被患者問的問題。雷射手術是目前最確實而且有效改善視力的方法,但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最安全、有效的視力保健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開始搜尋各種資料,看了超過100篇以上的論文和140本以上的醫學相關書籍。甚至,以「○○可恢復視力」為題的雜誌或書籍至少讀了120本以上,但得到的結果大多都是沒有科學基礎,或是乾脆建議患者動手術的內容。於是,我開始搜尋國外的資料,發現了「蓋博符號」!美國當地的報紙也介紹過這個方法,許多運動選手或飛機機師也都在使用。最重要的是,這項方法還得到了科學實證。蓋博符號訓練QAQ:要做幾天才有感呢?A:至少十四天。完整的訓練期間是二十八天(約一個月)。Q:一天要做幾次呢?A:建議每天做。沒有時間的話,一週至少三天。Q:訓練過度,會不會對眼睛造成負擔?A:訓練過度不會有副作用。如果覺得眼睛好累或不舒服時,建議早點休息。Q:一次該做幾分鐘?A:一次以三到十分鐘為標準。一天只要做一次,若覺得眼睛沒那麼累,一天可做超過兩次。Q:什麼時間做比較好?A:隨時都可以。不用在意時間點,就算覺得有點累也能進行。Q:習慣題目之後,訓練還有效果嗎?A:就算記得符號位置也有效果。因為訓練的重點不在找到正確的位置,而在辨識蓋博符號,這樣的過程就有效。Q:有年齡限制嗎?A:沒有年齡限制,小孩或是高齡者都能安心進行訓綀。Q:對近視、遠視、老花或散光也有效嗎?A: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能有效保健近視和老花。就理論而言,遠視和散光應該也有效。Q:為什麼效果因人而異呢?A:大腦功能正常者會特別有效。如果一直覺得這個方法沒用的人,就很難有效果,所以這個方法適合只要有一點點變化就覺得有變好的人。Q:做的時候可以戴著眼鏡或隱形眼鏡嗎?A:沒問題,戴著也能做。Q:如果三分鐘熱度的話怎麼辦?A:強迫自己每天都得做的話,就很容易因為壓力大而放棄。不妨抱著玩遊戲的心情,更能持之以恆。所以不妨變換訓練菜單, 今天多做一點熱眼運動,明天做遠近伸展操,後天再來做蓋博眼訓練。每天都做蓋博眼訓練,當然效果最好,但是持之以恆才最重要。(本文摘自/1天3分鐘14天有感 腦科學認證!拯救視力╳防失智的「蓋博符號」/三采文化)

護眼2妙招! 教你遠離惡視力

護眼2妙招! 教你遠離惡視力#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3C產品普及,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臺灣小學生近視的比例,為全世界第2高。為搶救學童視力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每年1次專業視力檢查,幫助家長學童養成定期檢查習慣,及時掌握視力度數。透過多元化生活型態衛教,強化學童及家長視力保健觀念,將正確的預防保健深植學童日常生活習慣。護眼關鍵第一步:用眼距離至少35公分近視學童的用眼習慣較差,尤其以「近距離用眼時,眼睛與物體的距離」、「讀書、寫功課、用電腦的坐姿」、「近距離用眼30分鐘,是否有休息10分鐘」等方面最為明顯。其中以「近距離用眼」為影響學童近視度數變化之最主要關鍵因素。國立陽明大學劉影梅教授表示,學童每日平均有8小時在學校學習與閱讀,於校園中教導學童以正確執筆姿勢及建立閱讀標準坐姿是重要的!藉著愛眼元氣操、彈力球運動可增加學童核心肌群力量,更能讓學童保持良好姿勢與距離,衛生局也發展設計35公分之勞作護眼尺,協助學童隨身掌握好拒絕惡視力的好距離。護眼必要第二招:多參加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已證實有助於降低近視發生率及延緩近視度數增加速度,研究報告也指出:「兒童每週待在戶外的時間每增加1小時,可降低2%罹患近視的風險」,意即戶外活動時間越長者,近視發生的情形越低。除了鼓勵學童下課時間走出教室之外,同時也鼓勵家長可親子一起走出戶外,有助於視力健康及提升親子間的情感溫度。定期視檢好習慣 及早矯治晶彩現衛生局再次呼籲家長協助孩子維持「正確閱讀要35」及增加「戶外活動每日2」,於生活中落實正確用眼行為,讓我們成為孩子eye眼守護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鼓勵家長踴躍帶國小一至六年級孩子接受專業視力檢查及追蹤矯治,以延緩近視的發生及近視度數惡化。

近視雷射安全 關鍵在眼角膜厚度達標

近視雷射安全 關鍵在眼角膜厚度達標#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真的很麻煩!戴鏡框眼鏡打球時,有可能成為豬隊友,喝熱水或是喝熱湯時,眼前霧茫茫會影響視線,戴隱形眼鏡也可能有感染和角膜受損的疑慮,以致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手術;然而,目前近視雷射手術也有很多種類,到底有哪些方式?是如何進行?以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等問題,近視族在做近視雷射手術前都應該要充分了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近視雷射手術分為表層雷射和非表層雷射近視雷射手術有哪些方式呢?眼科醫師廖家慶表示,目前近視雷射手術可區分為二種類型,其一為表層雷射例如PRK、Smart TransPRK,其二為非表層雷射如LASIK;視力恢復期以非表層雷射較快,大約一、二天就可恢復,而表層雷射要等眼角膜表皮生長,至少要一週左右,視力才能恢復。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高雖然表層近視雷射手術後視力恢復期較長,但是仍然有特殊需求者會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手術。廖家慶醫師解釋,因為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的眼角膜穩定性高,安全性也較高;所以,比較在意安全性,生活有可能受到撞擊例如運動員,或是近視度數深、天生眼角膜厚度較薄者,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相對而言,在手術後的安全性和度數穩定性都較高。無瓣膜近視雷射就是表層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有所謂有瓣膜及無瓣膜,這又有何差異性?廖家慶醫師說明,傳統近視雷射會用板層刀來手術,新的雷射手術是用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以板層刀手術可能會有不可預期的併發症風險,因為是真的用刀在切割眼角膜,所以會有切的太薄或是太厚狀況發生。常見的無瓣膜近視雷射如表層雷射手術Smart TransPRK,而常見的有瓣膜近視雷射為非表層雷射手術LASIK,無論是用傳統的板層刀或是飛秒雷射,都會做出角膜瓣膜,視力恢復期較快,但是相對而言角膜穩定性較低且較不安全。生活型態較會受到撞擊多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每種近視雷射手術都有優缺點;不過,臨床上,確有不少人會特別選擇表層雷射!廖家慶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不少警察、消防人員、軍人和運動員如打拳擊、空手道和柔道等,會選擇Smart TransPRK表層近視雷射,因為他們生活型態較會受到撞擊,若是以非表層近視雷射,由於是有瓣膜手術,很可能會導致瓣膜移位。術後眼角膜厚度越厚穩定性越高廖家慶醫師強調,近視雷射手術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問題,首先要注意不能有先天的眼角膜疾病如圓錐角膜,第二則是雷射後的眼角膜要有一定的厚度,眼角膜的結構才穩定;一般成年人眼角膜平均厚度在五百三十到五百四十微米,雷射後剩餘基質厚度會期望能達到二百五十微米以上,而且角膜厚度能夠越厚越好,穩定性越高。術後半年內應配戴抗紫外線太陽眼鏡另外,在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於恢復期間,應按照醫師指示用藥使用抗菌眼藥水,不要揉眼睛,不要碰不乾淨水,因為紫外線會使手術傷口發炎較嚴重,恐有後遺症發生,所以手術後半年內都應配戴抗紫外線太陽眼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