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別輕忽,小心急性膽囊炎!郭綜合醫院檢查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育霖提醒,急性膽囊炎的發生與膽結石有密切關係,常見於飽餐或進食過多高油脂食物後,引發腹痛不適。他指出,膽囊炎症狀主要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並可能伴隨發燒、嘔吐症狀,並警告「4類人」是高風險群。
肚子痛別輕忽,小心急性膽囊炎!郭綜合醫院檢查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育霖提醒,急性膽囊炎的發生與膽結石有密切關係,常見於飽餐或進食過多高油脂食物後,引發腹痛不適。他指出,膽囊炎症狀主要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並可能伴隨發燒、嘔吐症狀,並警告「4類人」是高風險群。
70歲的王媽媽因右上腹痛、經常噁心反胃食慾不振,在家人陪同後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就醫,確診罹患膽管癌。為減輕患者病症,醫師建議王媽媽裝置膽道金屬支架,順利讓左右邊膽管的膽汁流通,現在王媽媽一樣可以跟山友去爬山健行,享受安逸的銀髮生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媽媽哺乳時若發現新生嬰兒不正常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液體,可能是難以在生產前就發現的天生腸疾——「腸旋轉不良症」,不可輕忽!澄清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黃元韻分享2名案例:「A和B男嬰出生時體重正常,由媽媽親餵母乳幾次後發生吐奶情形,雖加以減量仍未改善,當吐出黃綠色液體時,緊急送進新生兒加護病房診療。」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恐引發指腸阻塞黃元韻說明,A男嬰經X光檢查發現胃和小腸有雙層氣泡現象,進一步做上消化道攝影,證實在十二指腸第3區幾乎阻塞,因此接受緊急剖腹手術,術後診斷為「腸旋轉不良症」。在胚胎發育期間,十二指腸需逆時鐘旋轉270度後定位,若腸道旋轉不完整,會造成Ladd束帶(Ladd bands)壓迫到十二指腸,可能引起十二指腸阻塞。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進一步解釋,手術最主要是將壓迫十二指腸的束帶鬆解,讓十二指腸暢通。另一位B男嬰的腸旋轉不良症,更合併小腸扭轉,並已影響上腸繫膜動脈,如果再晚發現此症狀,則會有致命危險。所幸經手術將小腸復位,目前2位男嬰都已恢復腸道的正常。新生兒吐膽汁才知!母胎難診斷黃元韻指出,新生兒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在母胎裡並不易診斷,即使出生後也很難立即發現,等到有某些異常情形才能做精確的診斷。其典型的症狀除了異常性的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液體,其他重要的觀察點也包括:生理性脫水、體重減輕等,這2位男嬰在3天內體重就已減輕約10%。醫學研究統計,有症狀出現的新生兒,罹患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的機率約6,000分之1,黃元韻提醒父母,如果寶寶有持續嘔吐現象,甚至伴隨黃綠色膽汁性的嘔吐,須儘快前往醫院就醫,以避免腸道壞死的嚴重後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口臭、火氣大的人多是肝膽堵塞,而肝膽會堵塞最常見的兩個原因是用油錯誤和血糖震盪。用油錯誤或用錯方法,膽汁都會變得濃稠,膽汁是肝臟生產、儲存在膽囊裡。如果膽汁濃稠,它就很容易滯留。膽汁味道很難聞,滯留的膽汁味就會從口腔出來,那就是口臭。放屁很臭是因為食物沒有完全分解放屁很臭的人,不是因為大魚大肉,而是因為他們胃酸或胰臟消化酵素不足無法完全分解食物。沒有完全分解完的食物分子就不是營養,而是毒素,它坐在溫暖的消化道裡就開始腐敗,所以臭屁都像死屍的味道。不是只有沒有分解完畢的肉和菜會有這種味道,沒有分解完的奶蛋白和奶糖也會有這種味道,所以有些人喝完奶就會放很臭的屁。如果有這個症狀,一定要修正胃酸或胰臟消化酵素的問題。喝起來濃郁、易結成膜才是好牛奶好的牛奶可以當蛋白質,就像很好的豆漿是可以當蛋白質。但不好的,就不行。要會判斷。好的豆漿和牛奶,主要判斷就是濃稠程度。用湯匙舀,稀稀的就蛋白質少。蛋白質多的飲料,喝下去那個嘴上的白鬍子,應該可以過一會兒就結成一個膜。但是,如果牛奶和豆漿經過人工勾芡,就比較難判斷了。所以,這就要加上用舌頭一起判斷。如果它喝起來有濃郁的大豆味和奶味,再加上它易結成膜,那就是好牛奶和好豆漿。它們才可以算蛋白質。要不然就只能算飲料。牛奶建議喝未經高溫殺菌的生奶豆漿我建議製作原料是非基因改造的大豆去做的,因為基改大豆,多數農藥殘留都很多。而牛奶我最建議喝生奶raw milk,就是沒有經高溫殺菌,把奶裡的消化酵素都殺死的奶。如果買不到這樣的奶,那就不要忘記補充乳糖酶(lactase),幫助奶糖消化,否則奶糖消化不全,放屁很臭,腐敗的奶會大大的影響腸菌平衡,造成消化道發炎。服用刺激物前 建議吃點平衡血糖的食物喝拿鐵比一杯濃濃的咖啡要好多了,因為拿鐵大部份的比例都是奶。但是,它還是有咖啡,也因此還是有咖啡因,還是會震盪血糖,只是效力會比一般純咖啡來得低,所以在喝的時候,還是要搭配食物飲用比較好。如果服用或使用任何刺激物(咖啡、香菸、茶)前,都建議吃能夠平衡血糖的食物,那就是有蛋白質和油脂的東西。如果刺激物量很少,比如喝的是一杯拿鐵,在那之前可能可以只吃一點堅果、橄欖等食物。但是如果刺激物用量很多,比如一杯濃濃的黑咖啡,那建議食用飽和脂肪酸高又有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瘦肉油脂不足 用炸的最容易均衡我常吃炸的食物,用好油炸的食物,增進油脂的攝取量。最適合用澱粉去包然後去炸的食物,多是瘦肉類。瘦肉油脂不足,用炸的,最好吃,也最容易均衡。至於外面用炸的食物,就要看它用的油是什麼。像用鵝油炸的薯條就很棒。若貪嘴,偶爾外食吃鹹酥雞,也比單獨喝珍珠奶茶好。如果攤販已經用錯油,但它的油都不換,你應該一吃就可以聞到很重的油耗味。(本文摘自/28天超便利根治飲食法:食譜+外食小密技,一本搞定/啟動文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季節交替,很容易讓人感冒,甚至是腸胃型感冒也特別多,腸胃型感冒其實是指病毒性腸胃炎,雖然所出現的症狀很類似感冒,但其實並不是感冒,小兒科醫師發現,最近就有人因為感染到諾羅病毒和腺病毒,而出現腸胃型感冒,導致上吐下瀉,甚至連胃酸和膽汁都吐出來,全家大小都受到傳染,因而一起來就醫! 輕微發燒及肚子痛、嘔吐情形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最近腸胃型感冒一直有大流行,不只是小朋友,就連大人也很多,大多是小朋友在學校裡感染到,回家之後又傳染給大人,通常小朋友會有輕微發燒及肚子痛,之後會持續嘔吐,一天會吐10幾次,甚至連胃酸膽汁都吐出來,嚴重到必須要打止吐針。 不要吃太油膩 可少量多餐腸胃型感冒通常不會拖太久,3天就可緩解,且是以症狀治療為主,盧英仁醫師指出,有些人會合併有拉肚子,大人症狀也類似,但症狀較不嚴重,而腸胃型感冒通常都是諾羅病毒與腺病毒感染居多,對於腸胃型感冒病人在飲食上宜清淡,不要吃太油膩,可少量多餐。 過敏氣喘發作比例比平常增2成此外,最近反而流感尚未有大規模流行,倒是有不少腺病毒與A型鏈球菌感染造成的扁桃腺發炎化膿的病例,盧英仁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有扁桃腺發炎化膿,就要以抗生素來治療,流感目前只有零星個案,可能和今年打疫苗的情況非常踴躍有關係。 盧英仁醫師並提醒,最近氣候不穩定,忽冷忽熱,溫差大,空氣品質不好,PM2.5比較高,過敏氣喘發作比例也比平常增加2成,小朋友外出應要戴口罩,且不要接觸絨毛玩具與貓狗,若是下雨天較濕冷環境最好是要開除濕機,並設定在50%,避免潮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79歲男性因出現腹脹及黃疸症狀,經醫院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腹腔內有大量積水,因為病人並沒有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及肝硬化等疾病,於是轉診至台北內湖總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腹水呈墨綠色 發現膽汁滲漏到腹腔抽出腹水後,顏色呈現墨綠色,與一般的黃色腹水大不相同,化驗之後發現膽紅素高達16.8mg/dl,意味著膽汁漏出到腹腔內,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的檢查並沒有發現膽管有破損,最後藉由核醫肝膽道掃描(99mTc-DISIDA cholescintigraphy)發現膽汁從膽囊外漏到腹腔內,因此診斷為創傷後延遲性膽囊破裂。外力撞擊致膽囊受傷 發生率為2.1%病人於2個月前因車禍撞傷右上腹送醫,當時接受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膽囊內出現血塊,肝臟等其他臟器並無受傷,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榮鈞表示,如果腹部受到外力撞擊,膽囊受傷的機會並不常見,因為在肋骨及其他臟器當作緩衝的保護之下,在臨床研究中其發生率約2.1%,常見原因就是車禍。血塊在壓迫膽囊後 會造成局部缺血膽囊受傷的類型可分為破裂(包括撕裂傷或穿孔)、挫傷、創傷性膽囊炎、非穿孔性的創傷性膽汁性腹膜炎、膽囊皮膚廔管及膽囊十二指腸廔管,因為挫傷造成的血塊在壓迫膽囊後,會造成局部缺血,接著壞死而破裂,因為時間距離起初創傷約為數天或數週之後,所以形成所謂的延遲性破裂。當膽囊破裂時,膽汁外漏造成膽汁性腹膜炎,剛開始的時候膽汁無菌,不會立即造成腹膜炎,病人可以維持36小時至數週無明顯症狀,直到後來膽汁的鹼性化學成分持續刺激或腸道菌種造成感染,才會續發成腹膜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日前收治一位新生兒,外觀正常,但無法進食,不時嘔吐含綠色膽汁腸胃液。經檢查為「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導致28周時發生胎兒期腸扭轉,使腸胃缺血斷裂缺損約20公分,造成小腸閉鎖及缺口前端的腸子異常脹大。好在經手術將斷裂的腸子重新吻合接通及將腸胃道旋轉不全復位,目前術後嬰兒已恢復良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指出,小腸閉鎖的發生率約 3千個嬰兒之中會有 1 例,這種疾病已越來越少見,上一次該院收治這類病患是2年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及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發現後有些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早期腸閉鎖 影響腸胃發育大黃元惠醫師表示,小腸閉鎖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胎兒時期,小腸生長時血管受傷缺血傷害所致,如胎兒時期的腸扭轉或腸套疊等狀況。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影響腸胃發育越大,出生後存活的機率會較差,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影響越小,超過9成上的嬰兒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無法存活的腸閉鎖小孩以合併其他先天畸形最常見,其次是無法控制的敗血症。因此,黃元惠醫師提醒,懷孕期間的媽媽們,務必定期做產前檢查,如發現胎兒有異常狀況,需詳細與醫師討論,及準備出生後可能須處理的狀況,以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因國人飲食的日漸西化,攝取各種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使得罹患膽結石的患者日益增多。一名40多歲的沈先生,常常要交際應酬,免不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加上又愛吃「滷肉飯」,最高紀錄一餐曾吃過6碗,一週至少吃下肚的滷肉飯高達10-20碗。這樣的飲食習慣,讓沈先生近半年來,總覺得吃完飯後肚子會「悶悶的」,脹氣不舒服,然而就在3月初時,沈先生晚餐才吃了第五口,腹部疼痛感就瞬間爆發,原本以為是老毛病胃發炎,但卻不尋常的痛到站也站不起來、坐也坐不住,只好趕快緊急送醫,才發現是急性膽囊炎。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任醫師黃宏昌表示,膽石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健康問題,國人「身懷結石」的平均比率,高達1至3成!若吃得太過油膩,油脂跟結石互相摩擦,就會導致膽囊發炎。黃宏昌解釋,膽囊是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地方,可以分解脂肪、刺激腸道收縮,若膽囊發炎,膽石恐從膽囊跑到外部,導致許多併發症發生,嚴重恐致死。黃宏昌說,多數的病患會覺得上腹部不舒服,而歸咎於胃病,卻沒想到常見的「飯後胃痛」,其實是膽囊慢性發炎在作怪。偶然發作的膽囊炎可以藉由藥物控制,但是如果反覆發作,或是已進入慢性發炎,最好及早就醫。單一傷口腹腔鏡手術就利用「瓶中船」的原理,藉由這個小通道置入手術器械,深入腹腔,所有器械都是藉由同一孔道進出,雖技術性與挑戰性較傳統手術高,不過黃宏昌表示,對於患者來說,術後美觀效果與照顧便利性都較佳。(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