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流感抗病毒藥劑政府買單 快確認你是否符合資格

流感抗病毒藥劑政府買單 快確認你是否符合資格#流感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多元流感監測系統資料預估,此波流感疫情將延續至3月下旬始能獲得有效控制,爰宣布公費藥劑擴大使用條件: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高燒持續48小時」,以及「流感患者之共同居住成員有類流感症狀者」由原實施至2月底止,延長至3月31日截止。公費藥劑使用對象除擴大使用條件外,一般無特殊使用期限之條件尚包含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H5N1流感調查病例、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具重大傷病或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之類流感患者、經醫師評估需及時用藥之孕婦、過度肥胖之類流感患者及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正/副指揮官認可之類流感群聚事件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協調轄內診所納入合約配置點,提供就診用藥之可近性、便利性,截至100年2月23日止,共計有132家醫療院所提供公費克流感藥劑,其中提供急診服務之醫院計有21家,民眾亦可查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選擇住家附近之醫療資源就醫,如有異動衛生局將隨時更新,若仍有疑問歡迎撥打1922或洽詢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衛生局呼籲,民眾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儘速就醫及早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者,應及時給予用藥治療。目前克流感並非健保常規給付項目,因此公費克流感僅配送於合約配置點,民眾若於非合約配置點就醫則需自費使用克流感。衛生局同時籲請非合約配置點之醫療院所,如遇符合公費藥劑使用條件之流感患者,應協助轉介至附近之合約配置點,共同維護民眾健康,避免衍生費用爭議。流感病毒的傳播主要以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為主,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衛生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衛生紙使用後應丟棄至垃圾桶;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應澈底清潔雙手等。健康的人在乘車期間,亦應保持手部清潔,並注意勿觸口鼻。延伸閱讀「政府提供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一覽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81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流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傳染病監視報告,類流感的全國門診及急診就診率於今年第四至五週已達高峰,顯示流感疫情似乎已經開始下降。不過第七週適逢學校開學,幼兒至青少年又開始學校群體生活。吳宗儒說,學校一向是流感流行的大本營,有些研究報告亦指出,若能控制學校流感疫情,就能讓社區的流感疫情傷害降低。為了個人及國家的防疫,吳宗儒認為應再次強調衛生禮節的重要,並認識重症流感危險因子,以期能夠減少流感傳播,及感染後疾病的嚴重程度。吳宗儒解釋,流感是急性病毒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此外,約有10~30%受感染的人會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他說,因為流感有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等特點,是冬春季節相當重要的傳染病。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在新流感H1N1的研究報告中亦發現,孕婦及肥胖是重症的危險族群,而青壯年族群在新流感H1N1的感染時,也會有較以往季節流感更高的死亡率,值得注意。吳宗儒強調,最近幾週流行的流感病毒仍以新流感H1N1為主,除了提醒上述危險族群應該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施打流感疫苗外,也應多注意本身疾病的控制,平常更應注重自身養生,遠離肥胖等代謝問題,減輕流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學校群體生活當中,提醒個人應加強衛生習慣,勤洗手,減少手部接觸自己的眼、口、鼻,以避免接觸傳染。乾洗手液對流感病毒也有效,但使用時要注意不要噴到眼睛,以防傷害。吳宗儒再次提醒民眾,如有出現類流感症狀,請及早就醫,並宜盡量在家休息,除了有益於自身免疫的恢復外,也可以避免再傳播病毒給他人。若不得以仍需就學,請記得戴上口罩,並注意咳嗽禮節,於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用餐的時候避免交談,以免病毒藉飛沬及食物進入體內。在流感期間,宜適度做環境消毒,平時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共區域的電話筒,以減少病毒在環境中散播及感染他人。延伸閱讀「流感小常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84

今年春節正值流感高峰期 你也趕流行嗎?

今年春節正值流感高峰期 你也趕流行嗎?#流感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多元流感監測系統資料顯示,類流感急診就診率持續上升,國內流感疫情進入高峰期;自1月25日起~2月底止,放寬公費藥劑使用條件,包括將類流感患者之危險徵兆增加「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以及新增「流感患者之共同居住成員有類流感症狀者」均可使用公費藥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協調轄內診所納入合約配置點,提供就診用藥之可近性、便利性,截至100年2月1日下午2時止,共計有110家醫療院所加入提供公費克流感藥劑,其中提供急診服務之醫院計有20家,民眾亦可查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選擇住家附近之醫療資源就醫,如有異動衛生局將隨時更新,若仍有疑問歡迎洽詢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目前克流感並非健保常規給付項目,因此公費克流感僅配送於合約配置點,民眾若於非合約配置點就醫則需自費使用克流感。衛生局同時籲請非合約配置點之醫療院所,如遇符合公費藥劑使用條件之流感患者,應協助轉介至附近之合約配置點,共同維護民眾健康,亦避免衍生費用爭議。流感病毒的傳播主要以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為主,今年春節期間剛好正值流感高峰期,預估一週約有10萬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春節期間南來北往,搭乘長程大眾運輸工具如高鐵、火車、客運等,由於人潮擁擠,且窗戶常因天冷或開空調之緣故而緊閉,空氣較不流通。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衛生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衛生紙使用後應丟棄至垃圾桶;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應澈底清潔雙手等。健康的人在乘車期間,亦應保持手部清潔,並注意勿觸口鼻。延伸閱讀「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一覽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888

紅斑性狼瘡病患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紅斑性狼瘡病患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流感

2009年新型流感病毒(H1N1)導致全球嚴重疫情,世界衛生組織乃建議接種新流感疫苗以預防大規模蔓延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及死亡,尤其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及過度肥胖等患者。除此之外,許多罹患重大傷病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病友,本身因為免疫功能異常,且同時服用免疫調節劑如類固醇及化療藥物等也容易遭受感染。為預防流感病毒引起狼瘡病友嚴重併發症,全球風濕免疫專家已建議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友接受每年一次季節流感疫苗。但病友們卻多擔心其身體的特殊狀況在接種後,是否會導致病情惡化或保護不足。由國防醫學院院長,同時也是三軍總醫院醫師的張德明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乃深入探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友接種台灣自製新型流感疫苗後,狼瘡的疾病活躍性及疫苗安全性。這項研究為全世界第一個探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人接種新流感疫苗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顯示21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友接種疫苗後可以成功製造抵抗新流感病毒抗體,且又不會導致異常自體免疫抗體增加及病情惡化。研究同時發現健康成人及狼瘡病友經過半年追蹤後,抵抗H1N1病毒保護力同時下降。此項成果已獲得國際知名期刊「疫苗」(Vaccine)接受,並即將於本月(11月)刊登。該項研究證明了疫苗對於狼瘡病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在國內施打的疫苗已包括新流感病毒,非常方便,亦可預防H1N1新型流感病毒再度肆虐,危害健康。註記:歐盟成人標準(European Committee for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guidelines):血清保護率須超過70%,血清轉換率須超過40%。血清保護率:群體接種疫苗後,利用血球凝集抑制試驗(anti-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測得之血清中抗病毒抗體大於1:40的比例。血清轉換率:群體接種疫苗後,利用血球凝集抑制試驗(anti-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偵測血清中抗病毒抗體,疫苗接種後抗體比接種前增加四倍以上的比例。

流感疫苗開打!提早接種、健康過冬

流感疫苗開打!提早接種、健康過冬#流感

季節性流感疫苗自10月1日施打以來,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截至10月10日止已有7萬1,475位符合接種對象完成疫苗接種。由於歷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並持續至農曆春節,接種疫苗是對抗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衛生局呼籲符合接種資格之民眾請儘速攜帶身分證、健保卡等證件至臺北市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流感疫苗。衛生局表示,今年到10月份已確診4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9月分曾發生兩起社區流感群聚感染事件。而近日氣候忽冷忽熱,相當不穩定,早晚較為涼爽,日夜溫差大,容易有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的流感有86%是A型H3N2,因此,對於年紀較小的幼童和老人家威脅大。但今年流感疫苗成分中已包含2種A型(H1N1及H3N2)及1種B 型之抗原成分,衛生局呼籲家中有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6歲未入學幼兒、國小1至4年學童、重大傷病患者及罕見疾病患者,請儘速完成接種,以維護健康。流感疫苗在接種後約2至3週後才會發揮保護力,保護效力約70-90%,對老年人可減少50~60%罹患流感之嚴重性及其併發症,進而減少80%之死亡率。衛生局提醒市民,為避免遭受流行性感冒之侵襲,除了接種疫苗外,平時應注意攝取均衡飲食、定時運動、足夠休息及減少出入公共場合,以增強自我身體的抵抗力。流感疫苗接種相關資訊已公布於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重要服務/99年流感疫苗資訊;市民亦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洽詢。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流感

文/奇美醫院電子報第26期 小兒感染科主任 陳俊達醫師2009 年春天,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H1N1 新型流感(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剛開始以星火燎原之勢擴散,但經醫學界及各國政府努力,從對此種結合豬流感、人類流感的新病毒型所知不多,到研發出疫苗進而控制疫情,也終於讓國人緊繃的神經可稍微放鬆,可是隨著氣候加溫,腸病毒的季節又來了!腸病毒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持續的存在於人類生活環境之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皆可能有感染個案發生。加上每年約有二十萬新生兒出生,易成為感染的危險族群,因此,腸病毒感染的流行,每年仍將週期性在臺灣地區出現。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流行種類可能隨時隨地有所不同,感染某一種血清型腸病毒後,只對該型病毒具有免疫力,並不能保護不受其他血清型腸病毒感染,但是有可能臨床症狀逐漸減輕。特別是腸病毒71 型是近年來最常引發台灣重症或死亡病例血清型,很遺憾的是尚無疫苗或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可經由腸胃道(糞、口、水、食物)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及糞便即都有病毒存在,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排放出病毒,時間可長達4 到8週之久,成為潛在感染源,增加防治上的困難。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約有50%到80%的人不會發病,或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不自覺成為傳播媒介,將病毒傳給嬰幼兒,引發嚴重症狀,且臺灣地狹人稠,若未及時控制, 很容易年復一年造成全面流行。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心肌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其中最常見兩種疾病分別是: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 至7 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出現黏膜小水泡及潰瘍,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皮膚小水泡主要分佈於四肢,特別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臨床常因口腔嚴重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約為7 至10 天。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如退燒、點滴注射以避免脫水及低血糖,咽峽部潰瘍的止痛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 到10 天內逐漸自行痊癒,僅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腦幹腦炎、肺水腫、肺出血)。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治療,首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方面仰賴臨床醫師提高警覺,更重要是讓第一線照顧者有敏銳警覺性,必須不斷提醒教育他們了解三大重症前兆:「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對於腸病毒感染病患,應該囑咐家屬特別注意觀察這三種重症前兆,一有懷疑即應立刻轉送醫院治療。雖然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但可簡單藉由養成良好衛生保健習慣,也就是「洗手」來預防,洗手為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最實際又有效方法,故積極宣導「勤洗手,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預防觀念,為醫生和醫療單位責無旁貸責任。

掉髮問題的第一步 切勿自行使用偏方

掉髮問題的第一步 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流感

男性對頂上三千煩惱絲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女性對體重的斤斤計較。無論男女,掉頭髮的原因或型態包羅萬象,不是時下一般年輕人隨便上上網,自行收集資料、自行判斷原因、自行網購各式各樣的洗髮精、生髮水或口服藥物,甚至使用無奇不有的秘方、偏方,就能解決的。天主教聖功醫院皮膚科張賴妙珣醫師表示,雖然掉髮的原因當中,雄性禿佔了八、九成,但是其他還有圓形禿、休止期掉髮等在皮膚科門診中亦不少見,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遺漏其他一些少見卻較具嚴重性的掉髮,例如:甲狀腺疾病、性病當中的梅毒、自體免疫疾病中的紅斑性狼瘡等。所以遇到掉髮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求助於皮膚科專科醫師,經由醫師專業的診斷,確定掉髮原因再對症下藥,以免一開始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張賴妙珣醫師說明,頭髮的生長可分為三個週期:生長期、退化期與休止期。正常的頭髮週期循環,每天落髮在100到150根屬正常範圍,若超過則屬於病態落髮。雄性禿是男性最常見的掉髮原因,從青春期後便逐漸均勻地稀疏,求診病人當中二十歲以前的人佔極大的比率。臨床上男性有明顯的前額線後退、M型禿頭及地中海型禿頭等依嚴重程度分七級;女性的雄性禿表現為稀疏的落髮,不會演變成全禿。張賴妙珣醫師進一步解釋,雄性禿的治療主流包括口服柔沛藥物、外用落健生髮水(與落健洗髮精不同)及植髮(雷射植髮)等,但是因為雄性禿純粹是個人的審美觀問題,沒有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任何治療方式皆屬自費。柔沛(propecia)是美國FDA至今唯一核准上市的口服治療雄性禿的藥品,因為每天只需口服一顆藥(每粒含有1mg,可空腹或與食物一起服用,通常不會與其他藥物互相干擾),所以臨床上男性病患絕大多數採用此法;門診中1%~2%的病患會有性功能方面(性慾下降,勃起不能,射精量減少)的副作用,但百分比與沒有服用柔沛的一般男性相當。而所有性功能方面的副作用也會在停藥或繼續服用中消失。柔沛只適合男性服用,婦女及兒童不宜使用。最後張賴妙珣醫師提醒民眾,此藥只要停止服藥,大概約1~2年原本增生的頭髮會再掉落。

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 易引起呼吸道衰竭致死

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 易引起呼吸道衰竭致死#流感

H1N1流感是家畜家禽的流感病毒在豬隻身上經過重組,而後產生的新型流感病毒。其「人傳人」途徑,不外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病毒傳染高峰是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七天。台東基督教醫院感染專科醫師藍志堅說明,俗稱的「感冒」通常分成兩種。針對流感主題,藍志堅首先提到人類的感冒類型:一般感冒(common cold):是指由病毒造成的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已知有一百三十五種以上的病毒會導致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是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含以下兩種情況: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指一般人感染流感病毒,並引發之呼吸道疾病,每年均會發生季節性流行,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大部分人具有部分的免疫力,有疫苗可供預防。 新型流感(新流感):新突變的流感病毒品種所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如目前流行的H1N1。 依病毒構造,流感病毒又可分為 A、B、C三種類型:A 型:通常造成較強的病症癥狀。可造成區域性及全面性大流行。 病毒變異快速。 可感染人類、家畜、家禽等各種物種(禽流感、H1N1 新流感皆屬於 A 型流感)。B 型:較無強烈病症癥狀。只造成區域性流行。 病毒的變異不大。C 型:只造成輕微、甚至可忽略的病症癥狀。對公眾健康的衝擊輕微。藍志堅接著表示,動物也有流感,例如:空中飛的鳥及人養的豬。最令人擔憂、防不勝防的是,隨著飛禽遷徙而無遠弗屆傳播的禽流感。熟諳各類病毒的防疫專家藍志堅憂心的說明,禽類和畜類的流感,原先只在各物種間自相感染(如引起大批雞隻死亡之雞瘟),但由於病毒會自發性地不定時基因突變,新品種病毒於焉產生,導致原來只感染禽類的流感,對人類也造成威脅。過去一百年,禽流感病毒經由禽傳人、人傳人,導致三次(1918 年、1957年、1968 年)全球性、致命性的大流行。禽流感的病癥及發病初期與一般流感差異不大,但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且較一般流感容易影響肝功能,也較易引起淋巴細胞減少及呼吸道衰竭,甚至因多重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針對只需一公克病毒就能殺死一百萬隻雞的超級殺手,藍志堅進一步解說禽流感病毒的頑強生命力:在低溫下,病毒可在受汙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三個月。 在 22℃ 的水中可存活四天以上。 在 0℃ 的水中可存活超過三十天(例如:病毒能存活於冰凍湖水,直到野鴨再度遷徙回來)。 面對看不見的強勁敵人,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人類真的無計可施嗎? 藍志堅提醒民眾,高溫可殺死禽流感病毒(56℃ 達三小時或 60℃ 達三十分鐘),一般消毒劑,如:福馬林或碘化物,皆是禽流感病毒的剋星。另外,病雞(或病豬)的腸胃道、糞便、屁股、其至血液,都有病毒存在,民眾務必與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本文轉載自宇宙光雜誌2009年十月號第36~39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文章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