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代謝

刺五加服用過多 容易腹部不適

刺五加服用過多 容易腹部不適#新陳代謝

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大陸又爆出「刺五加注射液」汙染問題,造成病患死亡案例。藉這個機會,基隆市執業藥師林上堯針對「刺五加」,提醒民眾使用上的注意事項。刺五加微寒帶地區之植物,屬五加科(Araliaceae),中文學名為刺五加,又名五加蔘,在中 國黑龍江省又稱為老虎鐐子。在中藥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藥,就是無毒,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無害。林藥師指出,其成分中含SOD(Superoxide dimutase)有抗氧化的功能,增加對自由基的抵抗效果,所以可預防老化,以及增加身體防禦的能力。經研究證實,刺五加可增加氧氣的吸收能力,及細胞對氧氣的交換能力,促進了新陳代謝的作用,而同時提昇了身體的體力及耐力,所以可當作運動選手的體力補充劑。在臨床用途上,林上堯藥師就以下幾點說明:一.性味:味辛,微苦、性溫。二.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安神,袪風除濕。三.療效:用於治療脾腎陽虛、腰膝痠痛、步履乏力、失眠多夢諸症。四.作用:抗衰老:因有抗自由基作用。強壯作用:能調節蛋白質、醣及脂肪代謝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提高對寒冷、熱、細菌毒素的抵抗力。有很強的抗疲勞作用。調節自律神經系統功能,而達到一個平衡狀態。調節腎上腺、甲狀腺、性腺功能和血糖代謝。調節心血管功能,可擴張腦部血管,改善大腦血流,並有調節血壓的作用。抗菌消炎。在臨床上的使用,可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動脈硬化、腦血管栓塞等。林上堯藥師提醒,市場上販售的飲料產品中,有些是含有刺五加的成份;也有些做成膠囊的健康食品及沖泡劑,這些產品在使用上是無副作用,但過度服用可能會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因為飲料及其他產品中,除主成份外還會含有其他賦形劑,這是可能引起副作用的原因,所以服用時還是要適量即可,以免造成反效果。

金魚眼?可能是鼻子作怪!

金魚眼?可能是鼻子作怪!#新陳代謝

民眾如果感覺視力模糊、複視、眼睛突出、眼球活動受限,就醫求助卻遲遲未改善,甚至病情更嚴重,有可能您罹患了「鼻竇黏液囊腫」疾病,請趕緊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黃弘孟表示,一名41歲女性患者,數個月前開始有左眼複視、眼球轉動困難、眼眶腫脹及左眼眶上移情形,至數家醫院檢查卻仍找不出病因。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後,醫師經安排頭頸部電腦斷層影像掃瞄,發現罹患左側上頜竇黏液囊腫。並經眼科檢查顯示,視力和視野均無缺陷,隨即安排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將囊腫切開並清理膿液樣內容物。術後檢查病患眼眶外觀和眼球轉動皆正常,持續門診追蹤無復發現象。黃弘孟說,此症狀較一般鼻部疾病不同的是,病患大多沒有流鼻水、鼻塞等鼻部症狀,不易與鼻竇聯想在一起而延遲診斷,他並表示,相較於其他鼻腔腫瘤,「鼻竇黏液囊腫」具侵犯性,只要及早確立診斷、及時治療,症狀幾乎可完全復原。傳統鼻竇手術,鼻竇內視鏡手術,目的在恢復鼻竇功能。手術中僅摘除已成不可逆變化組織,例如息肉、囊腫…,以建立通暢鼻竇開口,可恢復正常功能,則儘量予以保留。在經由醫師仔細術前評估,小心而適當手術處置及定期術後追蹤治療,大多數患者皆可得到不錯療效。鼻竇黏液囊腫因其侵犯鼻竇部位而有不同症狀,如眼眶上方腫大、視力模糊、複視、臉頰腫痛或難纏頭痛等,而頭痛位置大多位於前額、眼後及頭頂。黃弘孟指出,以往對於鼻竇黏液囊腫治療方式,以根除性手術為主,現因鼻竇內視鏡手術風行及技術成熟,鼻竇內視鏡手術目的是保持鼻竇開口暢通及維持正常鼻竇生理功能,目前為治療鼻竇黏液囊腫最佳方法。黃弘孟說,與傳統鼻竇手術比較,鼻竇內視鏡治療有以下優點:(一﹚減低病患痛苦,(二﹚減少不必要的臉上切痕,(三﹚減少住院時間及開支,(四﹚維持正常鼻竇生理功能。一般治療效果都相當不錯。黃醫師提醒民眾,若有眼球凸出、複視、眼球活動受限,以及視力障礙等症狀,除了眼科、新陳代謝科外,也應至耳鼻喉科門診求診,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

選對油品 為健康穿上防彈衣

選對油品 為健康穿上防彈衣#新陳代謝

隨著國人對健康意識的抬頭,許多人都視脂肪為有害物質,愛美的女性甚至半滴不沾,事實上,人體需要脂肪來維持體內的新陳代謝與多項生理功能,所以適量攝取健康的脂肪還是必需的。現代人重視飲食,講究吃的健康,慎選食用油應是首重的步驟,選擇好的油品,就能為身體穿上健康的防彈衣!過去在所有食用油裡,國人對於橄欖油的認識較淺,近年來,隨著橄欖油的優點逐漸被發現,許多專業營養學家也紛紛指出,橄欖原汁富含抗氧化物質和有益的酸性物質,經常食用可幫助減少人體血液中的有害膽固醇,減少血栓形成,是食用油當中最有益於人體的油脂,另外,橄欖油能夠從人的機體內部改善皮膚組織,防止肌膚老化並兼具潤膚養顏的作用。由於來自各方的美譽,橄欖油儼然已成為樂活族首選的食用油品。  ■ 反式脂肪酸 台灣尚未禁止根據民國94年國際新聞報導,美國麥當勞使用氫化植物油內含轉化脂肪酸,一度引起民眾恐慌;研究顯示,攝取過多轉化脂肪酸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因此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發表的報告指出,建議民眾應將生活中轉化脂肪酸攝取量降到最低。袁毓瑩營養師表示,氫化油含有反式脂肪酸,會導致低密度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干擾免疫系統,美國紐約早已下令餐廳禁止使用反式脂肪,但台灣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對於時常外食的民眾而言,確實是危害健康的一大隱憂。■ 乳癌年輕化 都是壞油惹的禍袁毓瑩營養師說,讓身體擁有好的油脂非常重要。根據嘉義基督教醫院乳癌防治團隊研究報告顯示,東方人罹患乳癌機率逐年升高與飲食西化有很密切的關係,由於近年來東方人逐漸接受油炸高熱量的美式料理,造成每日攝取過多的熱量及不好的油脂,刺激女性荷爾蒙異常發育,造成國人乳癌發生率持續飆高,加上國人體質與西方人不同,當東方人飲食西化後,得到疾病進化的程度將比西方人更快,使得乳癌年輕化平均約在40~50歲之間,情況甚至比歐美提早十年。飲食佔乳癌發生影響率的30%,低脂飲食更是減低乳癌致命率的重要因素;資料顯示,生活在地中海區的女性乳癌發病率非常低,這與他們食用橄欖油製作而成的地中海料理非常相關;另根據英國醫學期刊公佈一项針對歐洲九個國家,近七萬五千名六十歲以上的民眾進行評估發現,遵循地中海飲食方式的民眾得以降低百分之七的死亡風險。由此可證明選擇食用油品及飲食習慣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營養專家推薦的好理”油”營養專家袁毓瑩營養師表示,橄欖油含豐富的橄欖多酚抗氧化成分,並具高達65%~9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遠高於其他食用油,不僅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熱能,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同時具有豐富的維他命A、D、E、K。袁毓瑩更建議民眾,每天食用優良品質的橄欖油,不但能夠促進食慾,還能輕輕鬆鬆擁有美味與健康,是營養專家共同推薦的好理”油”。

擺脫富貴病 NewStart生活理念,提昇健康指數

擺脫富貴病 NewStart生活理念,提昇健康指數#新陳代謝

根據衛生署公佈的第三次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肥胖等五大富貴症,正逐年侵害國人的健康。於88年度公布十大死亡原因,其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文明病皆名列前茅。國人飲食趨向西式化、精緻、低纖維、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攝取多,雖然國人的平均壽命已較過去延長,但晚年渾身是病,又花大把鈔票購買所謂的「健康食品」來調理養身之道。臺安醫院營養室指出,均衡的飲食才是正確預防慢性文明病、增強免疫力,及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有它的原因,例如:遺傳、環境污染(空氣、水源、吸煙、飲食、放射線----等)及老化等因素,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曾有句醫學名言:【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藥方。疾病的真正治療者,乃是體內的免疫力】。實現均衡飲食不僅有效的改善健康,更是一種預防醫學,在醫學上具有預防及治療的雙重作用。臺安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們表示,人體需要蛋白質、脂肪、醣類三大營養素,維持人體的正常體重,另外;維持(A、B、C、D、E、K)和礦物質,如:鈣、鐵、磷、鉀等微量營養素,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除了上述五大類營養素,攸關身體健康,此外;水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每一種營養都有不同的功能及重要性,是無法互相替代的,長期攝取過量或不足,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因此;營養素間應相互搭配,以截長補短,達到維持身體的需求。人體要獲得這些營養素,必須從天然食物中去攝取才是正確之道!那麼,該如何由食物的搭配、攝取,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呢?就是每天必須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分別是:1.)五榖根莖類2.)肉、魚、豆蛋類【蛋白質】3.)蔬菜類及4.)水果類(維生素及礦物質)5.)油脂類(脂肪),來促進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個【金字塔】的均衡飲食觀念,所以改善生活型態已被廣泛地同意來降低慢性疾病,且應考慮使用的方法;即為營養健康新主張。臺安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們所推廣的健康飲食是高纖維、低精緻糖、無精煉油,避免過量鹽的飲食原則下,食物中不含人工調味品及香料,食用適量的食物,以保持理想的體重、定時定量、不飲刺激性的飲料類。新起點健康生活計劃,除了注意健康飲食攝取外,尚需配合;規律的運動、足夠的水分、理想的日光浴、生活要節制、呼吸新鮮空氣、充分的休息和信仰(保持寧靜的心境)。主要就是要改變生活型態,既為生活有關的一切行為。譬如: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宗教信仰、風俗、有機溶劑的使用和接觸、藥物使用、對於疾病的觀念--------等,共提出8大生活理念。N - Nutrition --------均衡營養E - Exercise---------規律的運動W - Water------------足夠的水分S - Sunlight----------適度的陽光T - Temperance----節制的生活A - Fresh air---------新的空氣R - Rest---------------充分的休息T - Trust---------------信仰以達到身心、靈的健康,如此改變可讓身體重獲健康。

醫師呼籲:預防兒童糖尿病 家長最重要

醫師呼籲:預防兒童糖尿病 家長最重要#新陳代謝

自從四歲那年醫師診斷孩子罹患了『第一型糖尿病』起,趙小姐(化名)開始積極了解糖尿病,透過醫院的衛教資訊,才知道除了施打胰島素之外,控制熱量攝取並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遠離糖尿病併發症的不二法門!趙小姐(化名)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個五年級的小大人了,也開始了解媽媽的用心,在想吃甜食卻不能如願的時候,心裡還是懂得感激總是叮囑他少吃多運動的母親,平常也養成固定騎腳踏車、搖呼拉圈的習慣,還拉著學校裡的好朋友跟著一起做運動。趙小姐(化名)說,儘管時常對孩子耳提面命均衡飲食的重要,但每當看到剛放學的小朋友們圍著雞排攤搶著購買這些香噴噴的高熱量食物,除了為必須戒口腹之慾的孩子感到心疼,也不免為這些小朋友未來的健康狀況感到憂心!臺北榮總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主任,台灣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林宏達醫師表示,過去的流行病觀點認為,兒童糖尿病皆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但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運動不足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兒童肥胖人數急速增加,全球皆呈現第二型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平均每100位糖尿病人中就有1位是學童或青少年糖尿病友,也就是說全台120萬糖尿病患者,其中就有高達1萬個孩子得到糖尿病;當大多數人的觀念還停留在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同時,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已逐漸威脅到我們下一代的健康,因此,預防兒童糖尿病是家長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預防兒童糖尿病 家長最重要根據資料顯示,台灣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5%,幾乎都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評量顯示為過重的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遠比一般兒童高出10倍,評量顯示為肥胖的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甚至比一般兒童高出19倍,由此可知「肥胖」是導致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糖尿病極為重要的因素。林宏達醫師指出,只要針對飲食習慣進行積極管理、並且控制體重,是可以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只不過孩子的自制力通常較差,此時家長的態度及作為就顯得非常重要。林宏達醫師說,父母親有責任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健康生活的概念,臨床上常見同一個家族中有數位第二型糖尿病病患一起來掛門診的情形,這是因為飲食失當加上缺乏運動習慣,導致全家陷入糖尿病風暴的危機。他建議,家中已有肥胖兒童的父母應參考行政院衛生署發布之7-12歲兒童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表,為孩子設計每餐菜單並照表操課,同時避免高油、高鹽、高糖分的食物,這樣不但能提供發育中的兒童各種營養成分,也能有效控制熱量的攝取,杜絕偏食習慣。另外,家長應加強對孩子飲食的引導,在家裡不放置誘惑的食物,按照擬定之清單採購食物避免亂買,平日盡量減少孩子食用油炸物、速食、碳酸飲料的機會等方式,都能有效降低兒童的零食攝取量。此外,家長也應培養孩子定時規律的運動習慣,每週至少應運動3天,每天至少30分鐘,這樣不僅可有效控制體重,還能促進骨質的健康。另一方面,也可積極規劃全家共同進行的活動,如爬山、騎腳踏車等等,而非放任孩子在電腦、電視機、或書桌前一坐不起,如此不但能增加運動量,還能夠促進親子關係,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潛移默化地養成管理自我健康的好習慣。 ■預防勝於治療 防治『糖糖危機』要從小開始「每一位孩子都不想得到糖尿病!」,這是聯合國呼籲全球配合2008年世界糖尿病日「重視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問題」的口號,林宏達醫師表示,由於糖尿病初期症狀十分不明顯,孩童或家長很容易就會忽略,倘若未能及早發現、給予療護控制糖尿病,這些兒童糖尿病患將有可能在三、四十歲正值青壯年時期就需面臨可怕的「糖糖危機」,發生失明、腎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甚至截肢等可怕的併發症,不僅威脅個人健康、增加家庭醫療費用支出、影響生活品質;對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嚴重的衝擊。目前全球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問題皆十分重視,聯合國已經連續兩年將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關注在「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預防」上。林宏達醫師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是兒童第二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防治概念,孩童的父母、老師、校護對於糖尿病警訊應有充分的認識,從小培養孩童均衡健康的飲食概念,養成規律運動的健康生活型態;台灣糖尿病協會多年來舉辦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演講比賽的宗旨就是要把「遠離肥胖」與「改變生活習慣」的預防觀念傳播出去,並深植孩童及家長心中,藉由孩童分享糖尿病衛教知識,鼓勵其他小朋友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齊力呼籲全國民眾防治糖尿病要「從小開始」。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新陳代謝

日前有一位十八歲女生因頭痛、呼吸喘、嘔吐等酮酸中毒現象急診就醫。之後,住進加護病房,待神智較清醒時,發現其左手無力、左腳完全無法動,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梗塞性腦中風。幸運的是,病人經復健治療後已可行動自如。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呂菁醫師指出,該年輕女患者患有甲狀腺亢進及第一型糖尿病多年,平日注射胰島素,並無肥胖、高血壓、高血脂,但血糖控制情況並不穩定,也無規則運動。呂醫師表示,近年來,國內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根據最新資料,類似上述案例這種年輕型腦中風,也就是四十五歲以下的中風者,約佔腦中風病例的5~10%;尤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有抽菸習慣和具家族病史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大概佔了年輕型中風發生原因的一半以上。尤由於中風已不再局限於老年人,呂菁醫師呼籲年輕人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做好飲食控制、生活作息保持正常,適度運動。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除了要控制血糖外,更要多加運動、控制血壓、血脂、同時不抽煙,才能避免中風悄悄來襲。

餐前吃麵包 當心越減越肥

餐前吃麵包 當心越減越肥#新陳代謝

減重的第一個方法,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少吃。而要少吃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一個控制食慾的方法。一個起步的好方法就是,吃蛋白質。在飲食中吃些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讓細胞減少食慾。根據《細胞新陳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篇報導指出,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院和里昂大學所做的一項動物研究發現新的證據,可以解釋高蛋白的飲食如何降低食慾。這項研究發現,飢餓感與飲食中的多量元素有巧妙的關連。(多量元素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產生荷爾蒙反應,並且供應身體正常運作的素材,以及修復受損的細胞。)這項研究的撰稿人米修克斯博士(Gilles Mithieux)說:「眾所周知,食用蛋白質會降低動物和人類的飢餓感和食物吸收。」然而,蛋白質究竟如何影響食慾仍然不清楚。早期的研究指出,食用蛋白質對於引起飢餓感的荷爾蒙的影響效果不大。這項新研究的發現非常驚人:高蛋白質的飲食會刺激小腸產生葡萄糖。當肝臟感受到葡萄糖增加,並告知大腦,就會使得動物少吃一些。不要弄得太複雜,這項研究的結論就是:不但蛋白質可以減少食慾,腸子吸收了葡萄糖也會引起腦部控制食慾的反應,因此就可以減少食量。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建議,每次用餐和吃點心的時候,先吃蛋白質。然而,蛋白質並不是唯一能夠控制食慾的多量元素。例如,魚(含有蛋白質)和新鮮蔬果(低糖碳水化合物)也會讓你有飽足感,以免吃得過多。這和我們經常食用的高糖碳水化合物正好相反。事實上,這些食物會造成吃過量的惡性循環——你吃得愈多,愈想吃。只要在餐廳裡面坐下來,就可以看到在晚餐之前擺上麵包籃,這就是明顯的例子——只要吃上一小片麵包,就立刻刺激食慾,而且鼓勵你吃過量。下次你外出用餐的時候,不妨略過正餐前的麵包,改吃燻鮭魚或是蕃茄醬蝦。(文案部份擷取自凱特文化「無齡美肌細胞回春力」一書)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

中醫觀點:食量控制得當 可預防糖尿病#新陳代謝

糖尿病會有血糖增高,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無力和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與中醫病證中的消渴近似在《素問‧奇病論》中,即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的記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陳萍和醫師表示,這就說明古代的醫家已認識到,糖尿病與高熱量飲食直接有關。到了金元時代,劉河間、朱丹溪等提倡三消燥熱學說,主張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為治療原則;明代趙獻可、張景岳等提倡治三消當以治腎為本。陳萍和醫師指出,糖尿病常以陰虛燥熱開始,病程日久,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五臟受累,並常發生各種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病、腎病等。這些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強調要早期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現代多主張從燥熱傷陰、肝腎陰虛、脾胃虛弱、瘀血阻絡、陰陽兩虛方面,辨證論治。少數中年或老年患者,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的本證不明顯,常因一些併發症就醫而發現此病,臨床上必須詳為診察。陳醫師提出,糖尿病的發病與飲食有直接關係。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特別是「食量」的控制,適當配以新鮮蔬菜、豆類、瘦肉、雞蛋等。此外,保持精神愉快,起居有常,房事有節,積極參加體力所能及的運動和勞動,對於防治糖尿病也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緊張勞累,以防反覆。糖尿病患者易於出現皮膚感染,故原則上禁用針刺療法。久病臥床的病人要勤翻身擦澡,避免褥瘡的發生。近年來中醫藥方面在防治糖尿病做了很多研究,發現人參、甘草、黃耆、梔子、黃芩、大黃、葛根、桑葉、蒲黃、槐花、銀杏葉、黃連等,許多中草藥可對胰島素敏感度有所影響,進而幫助血糖的控制與新陳代謝的運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