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3C成癮險被退學 親子陪伴不迷網

3C成癮險被退學 親子陪伴不迷網#3C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不管是通勤列車上、校園裡,甚至是餐桌上,到處可見低頭族,網路與智慧型手機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人甚至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打電玩、逛網站、與人聊天。近年因網路遊戲或網路不當使用而求診身心科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粟寧醫師表示,曾有名高三男學生由家長陪同看診,男學生不論在家或上學整天手機不離手,沉溺在網路遊戲中,連上課時也在打電玩,造成課業表現不佳,甚至被記過險被退學。個案的父母都有工作,對小孩管教態度不一致,造成個案無所適從。夫妻長期意見分歧而時有爭執,對彼此也產生不滿,更難對小孩有一致的約束目標,因此有「電玩失調」也有輕度憂鬱症的個案,覺得這是他可以掌控的世界,包括掌控「玩遊戲」這件事,藉由電玩逃避凝重的家庭氣氛。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第11版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已經正式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或稱為遊戲障礙)定義成一種疾病。2018年國衛院首次進行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沉迷於電玩 是轉移注意力的精神寄託粟寧醫師表示,大部分「電玩失調」的個案,可能合併其他身心狀況,比如憂鬱症、社交焦慮症、過動症等,藉電玩紓解自己情緒困擾或人際壓力。此外,由於現今社會多為雙薪家庭,加上工時長、壓力大,親子間相處陪伴越來越少,電玩反而變成子女情感上的寄託。當孩子接受輔導的同時,父母也應進行伴侶諮商,將管教態度趨於一致,和小孩達成共同約定的目標。建立合理使用網路的習慣1.)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2.)約定每日上網時間或時段。3.)父母主動了解和參與陪伴兒少的網路活動。適當的電玩是娛樂 切勿過度沉迷不僅是大人,就連小朋友們也都人手一機,只是過度的使用3C產品,除了可能會對學生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外,對眼睛、身體來說也會跟著受到傷害。粟寧醫師認為,適當的電玩是娛樂或是社交話題,建議家長不需要刻意禁止,但要多了解小孩在玩些什麼,增進親子溝通;和小孩討論玩電玩的時間、頻率等,避免過度沉迷。如發現難以控制遊戲時間,且優先程度已超越其他興趣或日常生活,甚至影響課業、工作、人際關係,則可找醫師進一步評估。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3C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3C不離手的現代人,遇上難得長達9天的連假,必定把握時間大玩電動手遊、或是緊盯螢幕狂追劇,不知不覺就造成用眼過度,輕則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重則恐導致失明,得不償失!其實,過年期間也是啟動日常良好保健習慣的好時機。優活健康網今年起推出全新單元,邀請專家「物理治療師-JJ林炳騰」,傳授五招簡易護眼操,讓您保護眼睛健康。讓J個炳騰,幫你解個病疼!護眼之道 從新春養成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JJ林炳騰,曾通過台灣國家物理治療師高考。JJ林炳騰物理治療師坦言,自身在學期間常熬夜K書,後來也曾因用眼時間過長,而常感到眼睛酸澀,為了改善自身視力,他發展出簡易護眼操。平時就透過這套簡易的護眼操,舒緩、放鬆眼球周圍肌肉,改善眼睛疲勞帶來的不適感,維持日常視力清晰。不藏私!台大物理治療師護眼撇步「3C護眼操」1.「看」上下左右x5回眼睛看往上下左右四周,頭可以稍微跟著擺動,但視線一定要看到最底部。2.「閉」眼七秒鐘 x2回緊閉雙眼持續7秒鐘。3.「搓熱」 雙手搓熱雙手手心,輔助眼睛穴道按摩與放鬆。4.從「晴明穴」開始按壓眼周x10回以眼睛內緣的「晴明穴」為起點,由內往外進行眼周按摩。5.「按摩」耳後及風池穴 x15秒按壓耳後及頭部後頸兩側凹窩的「風池穴」。完成以上5招,即能輕鬆恢復視力,讓你看得更遠更清楚,保持炯炯有神的迷人電眼!以上完整版「3C護眼操」都在「J個炳騰,解個病疼」頻道中:https://youtu.be/ke_QKrIkLbo歡迎大家點閱,一起跟著練習!優活健康網將陸續推出全新影音內容,包含「J個炳騰,解個病疼」推廣預防醫學的居家物理治療、「育兒DNA」幫助新手爸媽了解孩子特質、「葆哥咖學堂」讓你一天一咖啡醫生遠離我,還有「與哥同武」教你跟著24節氣的養生與食療。如此多元豐富的內容,敬請鎖定優活健康網!

3C族「睛」疲力竭 必學護眼SOP

3C族「睛」疲力竭 必學護眼SOP#3C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調查,發現國人用眼惡習難改,眼睛健康拉警報!相較去年,國人每日平均使用3C時間竟飆升至9.4小時,近2年共提高了20%,而長時間用眼加上姿勢錯誤,種種數據皆暗藏國人眼睛健康惡化的危險信號。「宅三寶」手機、電視跟電腦使用時間成長近2倍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劉瑞玲表示,國人經常忽略正確用眼方法與時間控制,容易導致眼睛不適感或造成眼睛疾病發生。2018台灣全民護眼調查報告揭露,滑世代使得國人養成長時間不良用眼習慣。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處榮譽顧問蔡景耀指出,今年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扣除睡眠時間的8小時,每日超過5成的時間眼睛都泡在3C裡!調查同時發現,國人一心三用「宅三寶」手機、電視跟電腦同時使用時間也成長近2倍,加上使用姿勢錯誤百出,反映結果有高達8成的國人都曾自覺眼睛出現不適,眼睛健康已出現明顯警訊!逾6成國人未養成眼部定期健檢的習慣即便眼睛發出無聲哀號,近7成國人「睛疲」力竭,卻仍舊無法喚醒國人重視視力保健的注意力,對於眼睛健康危機意識不足。蔡景耀醫師表示,根據調查近3成的民眾不知道眼疾能提早發現及延緩惡化。且民眾在面對眼睛不適時,多採消極態度處置,選擇不予理會、熱敷休息,多數則是自行至藥局購藥處理,而非尋求專業醫師來積極面對視力保健問題。同時調查發現,仍有逾6成的國人未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顯現民眾對於視力保健動作仍缺乏!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 減少55%近視發生該如何提早發現及延緩眼疾惡化?除定期每年一次視力健檢外,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有機會減少55%的近視發生,但根據台灣調查發現,國人每周僅3.24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同步比對亞太區5國(台灣、中國、印度、澳洲及南韓)護眼調查結果,台灣近視人口比例排名亞洲區第一,堪稱「近視王國」。蔡景耀醫師分析,此現象恐怕與國人重度使用3C產品為最主要原因,調查發現國人為使用3C主要目的為使用社群軟體及與家人、親友溝通。由此可知,國人樂當藏鏡人,習慣於螢幕後溝通或互動,在有3C貌似萬事足的情況下,恐為國人足不出戶的原因之一。少用、外出、檢查 護眼SOP綜觀今年台灣及亞太區護眼調查結果,為改善國人用眼習慣、加強眼疾預防及衛教宣導,今年響應世界視覺日Eye Care Everywhere,台灣特別提出「全民護眼SOP」主張,透過國人熟知的SOP來喚醒實際行動,落實視力保健:S-Shorten) 縮短近距離用眼時間O-Outdoor) 走出戶外讓眼睛適度休息P-Prevention) 預防眼疾定期檢查

暑期黏3C 開學視力問題增3成!

暑期黏3C 開學視力問題增3成!#3C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過兩天就要開學了,暑假期間孩子整天都「黏」著3C用品,過度用眼不但讓近視年齡提早,開學後容易發生黑板字越看越模糊、眼鏡度數不夠等問題。根據醫師門診觀察,每年9月開學後兒童求診的比例較平常增加2-3成。眼藥水、角膜塑型片一起使用可延緩近視預防勝於治療,恩主公醫院眼科主任江怡慧表示,學童近視或度數加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發現兒童有近視問題,目前能有效控制近視增加常用的治療方式包含長效散瞳劑阿托平眼藥水以及角膜塑型片。最新的研究發現,角膜塑型鏡片使用者加上低濃度阿托平眼藥水使用,可加成延緩近視效果。眼藥水治療一年近視增加速度最高延緩50度據2017年6月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眼科醫學會雜誌(Ophthalmology)的研究顯示,使用阿托平眼藥水治療與和未使用的兒童相比,平均一年近視增加的速度可由50~100度,延緩至25~50度。但使用時建議到戶外要戴遮陽帽或太陽眼鏡以防止紫外線傷害。另外一項治療方式為使用角膜塑型片,利用反轉幾何設計鏡片,使角膜上皮細胞產生推移,後續約視覺迴饋延緩了近視增加。角膜塑型片僅需在夜間睡眠時配戴,隔日白天即可維持穩定清晰的裸眼視力,適合長期有戶外運動或不適應阿托平眼藥水的兒童使用。使用角膜塑型鏡片務必要注意鏡片的清潔,避免角膜的感染,目前角膜塑型片為全自費療程,健保不給付。每年固定1-2次視力檢查以追蹤好視力因為現在幼童罹患近視年齡提早,江怡慧醫師建議定期檢查眼睛才能夠及早掌握兒童視力的發展與狀況,3歲以前還不會配合比視力表檢查可先接受驗度檢查,3歲半至4歲兒童,可由家長先教會辨識並以手勢比劃或言語表現出E或C字視標缺口方向,再帶至眼科接受視力檢查。家長也應該有正確觀念,每年固定1~2次視力檢查,以追蹤維持好視力。不可有「只要日後接受屈光手術就會好」的誤解。預防高度近視的與未來可能誘發的問題,兒童應有正確的眼睛衛教知識,多到室外活動,並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以預防近視的發生和惡化。

改變就醫觀念 預防3C保健康

改變就醫觀念 預防3C保健康#3C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1歲王姓病友曾經腦幹小中風,治療後經常頭暈,磁振造影發現他的基底動脈血流不足,接受醫師建議,在中風發生前,就先對付疾病。醫師表示,要改變「健康時看醫生,醫生看健康人」的觀念,健康檢查就是在症狀還未出現前,就將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或癌症提早發現出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改變習慣常問動 掌握最佳體能從靜態的身高體重、血壓、心跳、體脂、量腰臀圍比,到動態的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到三分鐘登階等檢測。一方面讓同仁了解身體狀況,一方面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增強體能,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除了有體適能檢測與癌症篩檢外,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還分享了「年過四十,健康不亮紅燈」以及創新研究與新藥研發治療惡性腦瘤、胰臟癌、乳癌、肝癌以及膀胱失禁方面的醫學新知。林欣榮院長表示,警察人員勤務繁忙,生活常處於高壓力下,作息不正常,也造成飲食不正常,而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素養息息相關,若能改善生活習慣,常運動,並結合飲食,定期接受健康預防檢查,可時時刻刻掌握最佳的體能及健康狀態。飲食清淡定期保養就能延緩老化「你是否過了四十歳了呢?如何讓年過四十歳,健康不要亮紅燈呢?」從3C的預防來看健康,什麼是3C呢?腦血管症病(CVA)、冠狀心血症病(CAD)、 癌症(Cancer),這三種疾病稱為3C。林欣榮院長提醒,不要小看平時的小毛病,有些人可能只是頭暈而已,卻没有進一步檢查,若是腦血管阻塞引發的頭暈,後果將不堪設想。四十歲是人生老化的重要關卡,如果願意改變生活方式,飲食清淡或素食,控制好血脂、血壓、血糖,就有機會延緩老化;再加上定期保養健康檢查,在健康道路上,就不會碰到紅燈,甚而通暢無礙。鼓勵民眾改變就醫觀念顧健康,同時還有堅強的醫護團隊守護病人的健康,搶救病人的生命。

3C傷眼 睫狀肌「拉緊報」

3C傷眼 睫狀肌「拉緊報」#3C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016年全民護眼趨勢調查報告揭露「5大傷眼謀殺榜」,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長蔡景耀醫師指出,由傷眼謀殺榜可見,民眾使用3C的時間、姿勢、病識危機感皆低,蔡景耀醫師表示,若有前兆卻不盡早就醫,將導致眼疾提早發生,嚴重更恐導致失明。1/3天睫狀肌都處在緊張狀態蔡景耀進一步說明,全民瘋3C的情況仍持續發燒,每人每日使用3C總時數平均仍近8小時,相當於1/3天眼睛睫狀肌都處在緊張狀態,不僅使用時間長,更有6成民眾維持不良習慣1年以上,2成長達4年以上,且仍有高達近8成40歲以上的民眾未能定期做眼睛檢查,距理想值仍有大幅改善空間。輕忽不舒服 導致眼疾年輕化用眼錯誤習慣直接反應到眼睛健康,近5成民眾使用3C不到30分鐘便會感到眼睛不適,7成5的民眾即使自覺不適,也不會採取就醫行動,而且高達3成的民眾眼睛不舒服的狀況已超過1年以上,為眼睛健康的重大隱憂,而青壯年不舒服、不就醫的比例則居各族群之首,輕忽行為可能導致眼疾年輕化。護眼「2不3要」 拯救惡視力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聯合愛爾康藥廠推出「分齡護眼生活指南」,除「2不3要」外,也針對各族群重點防治眼疾及用眼習慣,開發各族群護眼要點,讓民眾更容易依循,即日起可至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官網,下載完整分齡護眼生活指南:●    2不 /1) 不要在晃動行進中使用2) 不要於光線不充足或大太陽下使用●    3要 /1) 每使用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2) 要多走出戶外遠眺大自然3) 要每年進行眼睛定期檢查

腰酸背痛 恐不是3C搞的鬼!

腰酸背痛 恐不是3C搞的鬼!#3C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常上班就是連續使用電腦8小時,只有中午吃飯時間才會休息,長久下來開始出現下背痛的情形,剛開始還以為是姿勢不良,所導致的腰酸背痛,不料,下背痛的狀況是越來越嚴重。長期使用3C產品的人,多半會有肩頸酸痛的問題,使得很多患者將下背痛誤認為是3C使用過頭,但下背痛若越趨嚴重,且長達3個月以上,就要警覺是否為僵直性脊椎炎,並盡快至免疫風濕科做檢查。下背痛、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為慢性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背痛通常以兩側薦腸關節處為最,嚴重時於胸骨與肋骨交接處亦有壓痛,部份病人同時有週邊關節炎,將近四分之一的僵直性關節炎病人侵犯髖關節,其次為膝及肩關節,僵直性脊椎炎末期,脊椎黏合,形成竹竿狀,因此造成畸型、駝背,脊椎黏合之後,柔軟度喪失較易骨折,神經壓迫,胸部受壓迫,心肺功能受影響,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長期發炎 恐導致骨骼關節病變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林泓科說明,目前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根治之道,但可透過物理治療、手術、藥物等控制,協助患者控制良好、延緩疾病的病程,僵直性脊椎炎的第一線治療,會以非類固醇抗炎類藥物(NSAIDs)為主,若是併發週邊關節炎病人,除了非類固醇抗炎類藥物以外,通常還需要免疫調節劑(DMARD)治療,或是採局部性的類固醇注射。僵直性脊椎炎應該追求及早正確治療,還有及早控制疾病,病人應該相信醫師的處方,治療持續不中斷,既可及時控制疾病,又可避免自行用藥帶來的健康風險,若有長時間的晨僵背痛、眼睛紅腫發炎或腳跟痛等症狀,應該趕快到免疫風濕科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造成疾病惡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