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病變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適當的飲食控制,讓糖友的生活更加便利,本次講座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的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1.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2.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4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7歲女性患有糖尿病19年,雙眼因為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嚴重減退,視力檢查發現患者雙眼視力都小0.1。利用雙眼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後續雙眼再進行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一年半,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右眼0.7,左眼0.4;70歲女性,因為左眼視力模糊就醫,經檢查後診斷為左眼黃斑部皺褶,左眼視力只剩0.1,給予微創黃斑部手術治療,及合併左眼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5個月,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0.8。呈現光影與色彩 重受損將造成永久性失明視網膜為眼球內部重要的組織,如同相機的底片,使我們能感受到影像及色彩,視網膜的中心稱為黃斑部的地方,更是決定視力最重要的位置,一旦視網膜病變影響到黃斑部,視力容易會造成嚴重減退。藉由儀器的進步,特別是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的進步,高解析度的檢查讓我們可以更詳細的去看視網膜的分層,發現以前不容易觀察到的黃斑部病變,對於確診黃斑部病變,決定治療方式,或是追蹤治療前後黃斑部病變的變化,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視力隱形殺手 黃斑部病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裕棋表示,黃斑部病變有非常多種,常見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民眾除了定期檢查眼睛之外,平常可以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的圖形自我檢查,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單眼檢測,當發現有視力模糊、中心盲點或視物扭曲的情形時,應盡快就醫,一旦確認有黃斑部病變,盡快治療。目前針對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主要有2大類:1)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等因新生血管或水腫引起的病變,主要以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目前國內常使用的除了仿單核准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的癌思停(Avastin)外,尚有健保給付的樂舒晴(Lucentis)和采視明(Eylea),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穩定或恢復視力。2) 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因為黃斑部上增生膜或拉扯引起的病變,主要會施行玻璃體切除合併薄膜撕除手術,傳統的視網膜手術使用20G的器械,傷口大,手術時間也較長,病人術後的不適感較嚴重,傷口恢復的速度也較慢,目前本院眼科使用最小切口的微創視網膜手術,並全面採用25G的一次性器械,傷口小不必縫合,保持結膜的完整性且不受傷害,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病人術後不適感大大降低,傷口恢復的速度非常快。小切口、高成本手術、傷口不必逢縫合蔡裕棋主任說明,視網膜剝離一旦影響到黃斑部,會造成嚴重的視力喪失,必須盡快治療,經由微創視網膜手術的進步,降低視網膜手術中的風險及提高視網膜手術的成功率,除了傷口小不必縫合、手術時間縮短、減輕不適感外,更免除病人對全身麻醉的恐懼,給予病人最優質的術後效果。

孕婦牙周病 早產機率高7倍

孕婦牙周病 早產機率高7倍#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較於沒有牙周病的孕婦,罹患牙周病的孕婦較容易早產,而且容易生出低體重嬰兒。分娩一般發生在懷孕第40週前後(最後一次月經的首日加280天)。若提早在22到36週之間生產,則視為早產。早產兒的出生體重若低於1000克,會較難存活。牙周病愈嚴重的人 愈有可能生下低體重嬰兒此外,早產兒容易罹患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疾病。若有早產或者是出生體重偏低的情形時,必須安置在保溫箱或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內,並限制和母親接觸,也無法直接哺餵母乳。雖然早產是迫於無奈,但還是儘可能避免。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沒有牙周病的孕婦早產率是6%,相較於此,在懷孕期間牙周病惡化的孕婦,有43%的人早產。也就是說,有牙周病的孕婦比沒有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的可能性高了7倍。據說,飲酒會導致早產的機率增加三倍,相比之下,牙周病帶來的風險何其高。此外,根據其他研究,在早產孕婦的羊水中,發現了和口腔牙垢裡相同的細菌。另有研究指出,牙周病愈嚴重的人,愈有可能生下低體重嬰兒。牙周病菌不只影響母體,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牙周病沒有改善的孕婦 體重少約兩百克日本國內也有相關研究,研究結果和國外的研究結果相同。岡山大學研究所醫齒藥學總合研究科預防齒科學的研究團隊,花了三年的時間,針對203位孕婦進行調查。孕婦們在懷孕期間接受牙周病的治療,牙周病有好轉的群組,生下的嬰兒體重平均是3997.3克,很接近平均體重;而牙周病未見改善的群組,嬰兒的體重平均是2776.5克,足足少了約兩百克。在懷孕第38週出生的嬰兒,大腿骨的長度較短,也就是有發育較慢的傾向。孕吐容易讓口腔環境引起蛀牙、牙周病懷孕中的女性容易罹患牙周病或是牙周病容易惡化,這在牙科的臨床現場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原因是女性一旦懷孕,荷爾蒙會開始急劇變化,黃體素會減少。再來,因為孕吐等身體狀況的改變,唾液的酸度會變高,這樣的口腔環境容易引起蛀牙或牙周病。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生牙齦腫脹的牙齦炎,也和女性荷爾蒙有關。孕婦在產檢時常被建議做口腔檢查,也是這個緣故。據推測,牙周病菌會隨著血液運行到子宮和胎盤,進而引起炎症,引發陣痛。另外,隨羊水而來的牙周病菌或許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並妨礙胎兒發育。這也和生下低體重嬰兒有關。幾乎每個女性都知道,懷孕時要遠離菸酒,並注意飲食。同時,懷孕時也要治療蛀牙和牙周病,希望更多女性可以知道這項懷孕時的常識。(本文摘自/0~100歲都需要的咀嚼力/天下生活出版)

右眼陷霧霾 雷射後重見光明

右眼陷霧霾 雷射後重見光明#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6歲的廖先生,數月前因糖尿病導致雙眼看不清的情況,右眼更仿佛在霧霾裡,求診後卻被告知右眼恐怕再也看不見,後來經眼科檢查,確診為雙眼「增值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右眼「早期玻璃體出血」。透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效果良好視力也逐漸恢復。雙眼出現看物模糊、勢力波動明顯患者主訴雙眼看物出現模糊症狀,視力波動明顯,由於患者有腎臟功能不佳不適合開刀,因此利用「新式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抑制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增生,同時配合藥物使用促進玻璃體的出血吸收,使視力能改善。視網膜缺氧 異常新生血管恐致玻璃體出血豐原醫院眼科主任呂姿瑢表示,這名患者主要是因玻璃體出血,造成右眼看不清,視力波動,有時如現霧霾、有時只見五指、有時只剩下看見手搖晃殘影。一般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容易併發視網膜病變,主要是因為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微血管受損,以致視網膜缺氧及出現異常新生血管,異常新生血管而就是導致玻璃體出血的罪魁禍首。不要因為不瞭解病情而耽誤治療機會患者經過治療時機仍在控制關鍵期,經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視力恢復、就連閱讀12級字體大小報章雜誌也沒問題,恢復視力的廖先生表示,想呼籲糖尿病友,定期接受眼睛的檢查,儘早發現視網膜病變,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把握維持正常視力的先機。千萬不要因不瞭解病情的嚴重性而遲疑,耽誤了大好的治療機會。 

抗眼睛老化 多吃黃綠色蔬果

抗眼睛老化 多吃黃綠色蔬果#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失去健康,日常生活大小事,都會變得很困難,要預防眼睛提早老化,營養師周千欽建議可從三餐飲食著手,例如綠色蔬菜的菠菜、芥藍、地瓜葉,以及木瓜、鳳梨、芒果的橙黃色水果,都有助對抗自由基、保護眼睛。 不良用眼習慣 加速眼睛老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表示,眼睛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老化,而不良的用眼習慣更加速傷害,例如紫外線、藍光等光源,都會使眼睛細胞過度氧化產生自由基,導致視力減退、模糊,甚至引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而造成失明。 自由基是眼睛老化元兇周千欽營養師強調,自由基是眼睛老化的元兇,外出時應避免紫外線直接曝曬眼睛,也要減少使用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等3C產品,另外,日常飲食多攝取黃綠色蔬果,也有助抗氧化,達到保護眼睛功效。 黃綠色蔬果能抗氧化周千欽營養師舉例,菠菜、綠椰菜、芥藍菜、豌豆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木瓜、鳳梨、芒果、柑橘類、柿子等橙黃色的水果,富含β-胡蘿蔔素,都能降低視網膜氧化傷害。(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想看清「視界」 糖友快控糖

想看清「視界」 糖友快控糖#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的王小姐從來沒有檢查過眼睛,但她罹患糖尿病已有15年,而且未遵醫囑規則服藥,漸漸覺得右眼的視力變得模糊,起先不以為意,原想重配眼鏡,但驗光師怎樣幫她配度數都看不清楚,建議應該要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王小姐是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有玻璃體出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視力僅0.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接受雷射治療,但做完右眼的治療後,王小姐自己覺得視力沒什麼進步,自己取消了後續的治療,未做治療的左眼2個月後變成只看得到手指在動,於是再度求診,檢查發現已經視網膜剝離,經白內障手術合併玻璃體切除手術,她的左眼視網膜有貼合,但視力僅剩下0.1。定期看醫生、運動 不吃偏方成大醫院副院長張智仁表示,糖尿病對神經、血管、腎臟、和眼睛都不好,希望藉由今天的活動讓大家更了解如何保護好眼睛,成大醫院糖尿病友會會長陳武祝表示,他和糖尿病相處了40年,心得是定期看醫生、運動,不吃偏方,每天走路一萬步,血糖就不會不穩定。嚴重會有視網膜剝離 造成失明危險洪醫師近一步說明指出,糖尿病控制不良,會導致眼部的病變,如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或玻璃體出血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嚴重的會有視網膜剝離,造成失明的危險,其他還有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控制血糖 以降低糖尿病的傷害程度這些糖尿病的眼部病變,雖有治療的方法,但是會因病人糖尿病病情的控制,預後有很大的差異,洪嘉鴻醫師表示,要預防糖尿病眼部病變的發生,首先要控制血糖,以減少、降低糖尿病的傷害程度,同時要定期眼科檢查及自我視力檢查,以能及早發現視力變化背後的更大的眼部病變。

731護眼 降50%失明率!

731護眼 降50%失明率!#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病患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血管壁病變,引起失明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25倍,提醒糖友掌握731護眼原則,長期控制血糖,飯後與空腹血糖控制得宜,使糖化血色素維持在7%以下、每3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色素、每半年至1年要做1次眼底檢查,就能夠擁有健康視力。糖尿病患者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的視網膜病變風險,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糖尿病人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達26.5%,大約每4個糖尿病人,就有1個併發視網膜病變,根據國外研究統計,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現已成為20~74歲成年人最常見的失明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可說是沉默的視力殺手。控制血糖是糖友們維持健康視力的重要關鍵,依據國外實證研究顯示,當糖尿病人察覺出視網膜病變時,只要初期控制好血糖和血壓,積極接受治療,可減少50%失明機率。731護眼原則 預防減少視網膜病變若長期有效控制糖化血色素值,就可降低罹患眼睛、心臟、血管、腎臟等病變的機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公佈731護眼原則,特別強調糖尿病人一定要掌握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才能預防並減少視網膜病變發生:1)    長期控糖穩穩 /飯後與空腹血糖控制得宜,使糖化血色素維持在7%以下,除了定時監測飯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更要維持適當的飲食及運動、按時服用降血糖藥物。2)    每3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色素 /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檢查率低於1/3,顯示許多病人已置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提醒民眾應該每3個月進行1次糖化血色素檢查,以確保視力健康。3)    每半年至1年要做1次眼底檢查 /糖尿病患者若突然出現視力減退,甚至有黑影或雙影出現,或監測到血糖急遽波動,應主動至眼科檢查,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

血糖濃度高 視網膜病變更糟

血糖濃度高 視網膜病變更糟#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3歲男性由母親攙扶走入診間,近來視力模糊,視網膜已因嚴重白內障無法檢查,需進一步安排眼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檢驗徹底檢查,顯示血糖與糖化血色素皆異常的高,血糖為320,糖化血色素為9.6,男子已有嚴重糖尿病卻不知。嚴重白內障 增手術風險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白內障會惡化得特別快速,男子已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新竹台大醫院眼科醫師何奕瑢表示,嚴重白內障才手術,會增加手術風險,另外在血糖尚未得到控制前開刀更具極大的風險,加速視網膜病變急速惡化,得不償失。血糖穩定才能手術即使生活不便,醫師也會堅持積極控制好血糖,待血糖穩定後才能手術,手術後才能進一步檢查並治療視網膜病變,男子雙眼順利接收手術後重見光明,生活起居可以自理,而眼科醫師而言,糖尿病造成眼病變的檢查與治療才正要開始。新生血管因子 易致眼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25~60歲中失明最常見之原因,患病10年以上者,有1/3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濃度高,微血管內造成變化,缺氧而新生血管因子,導致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病變,到「嚴重非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即建議接受全視網膜雷射,預防病變惡化。控制飲食 定期散瞳追蹤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黃斑部水腫者,符合健保條件即可給付「抗血管新生因子」以有效改善視力,嚴重出血、視網膜剝離者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根據國外大型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效預防視網膜病變,改善生活作息、控制飲食,定期散瞳追蹤視網膜,更可保持視力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