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越用力的運動越可以減掉脂肪?

越用力的運動越可以減掉脂肪?#減肥

我想很多人看到一大塊脂肪黏在身上,會很想用力的把它甩掉,而且認為越用力的運動效果應該越好。有人有鮪魚肚就拚命「用力」做仰臥起坐,有人有蝴蝶袖就「用力」舉啞鈴。如此「用力」的運動真的可以把該部位的脂肪消除嗎?正解一:越用力的運動越用不到脂肪通常很用力的運動都無法做很久,例如舉重選手用盡全身的力量把槓鈴舉起來,這個選手不可能一直做同樣的動作,持續好幾十分鐘。針對這種非常高強度的運動,身體用的能量來源是原本就存在於肌肉中的能量「ATP」, 它就像肌肉中的電池,可以馬上供給肌肉電力。但是,ATP這種電池數量儲存有限,可能一次的舉重動作就把原本儲存的ATP全部耗盡了。由此可見,高強度的運動因為不可能持續太久,不需要用到太多ATP電池,如果強度再低一點點的運動如舉啞鈴,可能持續個幾分鐘肌肉也會累了,而原本儲存在肌肉的ATP電池不夠用時,身體會先利用肌肉中的「肝醣」作為「燃料」去製造ATP電池,因為,利用肝醣製造電池的速度比較快,比較能應付要快速伸縮的肌肉需要。此時,因為運動的時間短,還不需要到拿「脂肪」來作為燃料。正解二:中低強度的運動才能有效燃燒脂肪中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跑這種運動,因為運動強度不高,所以可以連續跑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但是,在跑這一兩個小時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ATP電池供應肌肉電力,此時,身體就開始以「脂肪」作為燃料來製造出較大量的ATP電池,因為「脂肪」本身就比「醣類」或是「蛋白質」能產生比較多的能量。當身體利用「脂肪」來產生ATP電池時,就等於身體正在「燃燒脂肪」;雖然並非得從事非常長時間的運動,脂肪才會開始燃燒,但是建議要讓脂肪有效的燃燒,最好每一次中低強度的運動至少能「持續」做二十分鐘以上。■ 運動小常識簡單的運動強度判讀:可以簡單利用運動時的心跳率來判讀運動的強度,分級如下:低等運動強度:心跳率 (下/分鐘) = 30~50% X最大心率中等運動強度:心跳速度(下/分鐘) = 65% X最大心跳速度高等運動強度:心跳速度(下/分鐘) > 85% X最大心跳速度〔註:最大心跳率(下/分鐘)= 220-年齡〕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女大生體重破百難減肥 原來是「卵巢」惹的禍

女大生體重破百難減肥 原來是「卵巢」惹的禍#減肥

夏季瘋減肥!不少女性為了在夏季展現曼妙身材,紛紛展開積極的減肥計畫。不過台中一名體重破百的肥胖女大生,多年來力行了無數次減肥計畫卻未見成效。後為了檢查經期問題到婦產科看診時,才意外發現自己長年肥胖、怎麼減都減不下來是「多囊性卵巢症」作祟的緣故。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蘇棋楓醫師表示,念大二的陳同學體重破百,多年來一直努力實行各種減肥計畫,從運動、節食到喝減肥茶等都曾嚐試,可是體重仍然高居不下,讓正值芳華的她非常在意。前陣子,陳同學為了長期經期不順的問題到醫院婦產科看診,從超音波檢查發現兩側卵巢都各分布了十幾顆一公分大小的囊泡,才發現是罹患了「多囊性卵巢症」,而讓陳同學更驚訝的是,原來自己長期肥胖的原因正肇因於此!蘇棋楓醫師解釋,「多囊性卵巢症」發病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但根據研究顯示患者對於胰島素的代謝通常有先天性的缺陷,所以血液中有過多的胰島素仍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加上因卵巢功能障礙而出現過多不成熟的「囊泡」及過量的「雄性荷爾蒙」,因此使患者出現月經不順、肥胖、血糖過高、長青春痘,甚至出現體毛多、禿頭等雄性特徵,讓不少妙齡女變得男人味十足、怎麼也美不起來。「多囊性卵巢症」屬於女性常見的疾病,平均20個生育年齡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有這方面的問題,其中約一半以上的患者會有肥胖的情形,若能在醫師專業的協助下以抗雄性荷爾蒙或排卵藥等藥物耐心來治療,將可望達到改善,若症狀嚴重也可合併施以腹腔鏡手術來消除卵巢濾泡。但由於許多民眾對此症認識不多,常以為自己就是比較容易發胖、體毛多,未加以注意。因此提醒女性朋友,若飲食正常體重卻居高不下,或合併有月經不規則、狂長青春痘、多毛、髮量少等症狀時,建議到醫院做一次詳細的檢查,釐清是否與婦女病或其他疾病有關,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中年婦女疼惜自己,第一步請先控制體重

中年婦女疼惜自己,第一步請先控制體重#減肥

想擁有並維持曼妙的身材,似乎永遠是每一個女人追求的夢想,即便是升格為媽媽之後依然不變,但這個夢想卻是容易失去,因為肥胖和女人似乎總是糾纏不清,不只產後肥胖,還有中年肥胖和更年期肥胖,都一再考驗女人對美追求的決心。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高肇隆醫師表示,女人40以後,基礎代謝率逐漸變慢,如果還是維持年輕時的食量,加上又沒運動的習慣,很容易中年發福。而更年期則是女性發胖的另一個高峰期,由於停經導致體內荷爾蒙改變,會使女性體重增加、腰圍變粗,而脂肪分布也會由年輕時堆積在下半身,變成聚積在腹部中央。高肇隆說明,肥胖不只讓女人必須揮別美麗的衣服,對健康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腦中風,冠心病,退化性關節炎,不孕及某些癌症…等皆與肥胖脫不了關係。所以邁入中年的婦女,疼惜自己,體重的控制是絕對必要的,不但要活的美麗,更要活的健康。若不想體重成為未來健康的大敵;體重超出理想範圍又有心想減肥的妳,應該認真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減重沒有捷徑也不能速成,某些坊間流行的雞尾酒療法減肥即便短時間有效,但也可能會賠上自己的健康,並且很快就復胖回來。而抽脂手術只能改善局部肥胖,並不適用於全身型肥胖,況且如果手術後生活型態不改變,每隔一陣子又要抽,還得承受麻醉、發生感染的風險。所以正確減肥還是必須從飲食控制及運動著手而且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高肇隆解釋,目前正常的體重是建議控制在BMI(身體質量指數)介於18.5~24之間(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而安全的減重速度是每週減0.5~1公斤,維持下降的體重要達一年以上,才算成功減重。以每週減肥半公斤為例,減1公斤脂肪要消耗7700大卡熱量,減肥半公斤則需要消耗3850大卡,平均分配在7天,相當每天要多消耗550大卡。如果,消耗這550大卡熱量,光靠少吃,節食減肥,剛開始有效果,但到某一程度後,就沒辦法再瘦下去,因為身體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吃得少,身體自然也跟著用得少。而且,節食減肥容易復胖。最安全的方式,還是運動和節食雙管齊下,共同分攤550大卡,各自消耗一半,也才能永續經營。但減肥中最難做到的,就是運動。高肇隆提醒民眾,少吃一點,容易做,但額外花時間運動,每天要做上1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也只能消耗300大卡,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很困難。所以最好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多走幾步路,少搭電梯,改走樓梯…等,都可以增加日常生活的運動量。另外,每週再固定撥出時間運動,你才有辦法持續做下去。最後如果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型態改變3~6個月後,仍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可以考慮加入減重藥物來達到目標。使用藥物治療肥胖時,必須考慮藥物之副作用、服用期間及效益,且仍需配合飲食控制及運動。藥物並非治療肥胖的第一線選擇,不應長期使用。

減重最佳時機是月經來的第幾天?

減重最佳時機是月經來的第幾天?#減肥

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問題,肥胖不僅影響人的外貌體形,更易引發諸多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乳癌、不孕症等。婦科疾病專家廖寶彩中醫師表示,女性想減重者眾多,女性的月經期,對減重是一個大考驗,因為月經來臨前後,身體的荷爾蒙變化很大,常常造成代謝的紊亂,而影響減重成效,因此透過了解女性月經的週期循環,配合作息與飲食,來達到增加減重的效果。廖寶彩說明,肥胖會增加排卵障礙及月經紊亂的機會,體脂肪過多一直被認為是不排卵、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的危險因素。而肥胖對女性生育的影響有提早初經、月經不規則、排卵異常、增加流產率...等。廖寶彩進一步說明,脂肪組織會分泌一種激素,此激素稱之為「瘦素」,瘦素會降低食慾、增加能量的消耗、使得脂肪組織逐漸變少變瘦,其濃度取決於體脂量,體重減輕,瘦素降低,體重增加,瘦素增高。洛克斐勒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缺少瘦素的老鼠會胖三倍,瘦素多則會使人或老鼠變瘦。 一般女性月經以28天為一個週期,月經週期按行經期(經來1-6天)、經後期(經來7-13天)、經間期(經來14-20天)、經前期(經來21-28天)分為4期。瘦素濃度隨月經週期的變化而變化,月經期最低,經後期逐漸上升,瘦素在月經第7天開始上升,排卵期(經期第14天左右)最高,經前期逐漸下降,至行經期最低,因此月經週期中,減重最佳時機為月經來第7天到第20天。廖寶彩提醒想瘦的女性朋友,了解月經週期,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運動,相信可以輕鬆減重。若無法克制食慾,或自我節食成效不彰,必要時可尋求醫師幫忙。延伸閱讀「經期瘦身方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653 

雷射溶脂消除蝴蝶袖 穿衣性感搶眼百分百

雷射溶脂消除蝴蝶袖 穿衣性感搶眼百分百#減肥

炎熱的夏季將至,許多女性為了趕在夏天穿上清涼的露背裝,早已開始偷偷進行減肥計畫,更有些民眾直接上網搜尋熱門微整形療程,希望能夠去除最難消除的蝴蝶袖、腰間贅肉及大腿脂肪。整型專科張至德醫師表示,很多女生努力減肥卻不一定能夠針對局部頑固脂肪對症下藥,若是瘦到不該瘦的部位,往往令人更加不滿意,想要趕在夏天前擁有完美迷人的身段,不妨可考慮冷觸雷射溶脂術。張至德醫師強調,多數女性在減肥過程中常會遇到局部部位瘦不下來的障礙,冷觸雷射溶脂術即可針對較難瘦的部位,如消除蝴蝶袖、下巴脂肪、副乳或大腿內外側等部位進行局部雕塑。診間就有一名李小姐,為了消除蝴蝶袖,曾試過各種不同的消脂方式,像是跑步、節食、吃減肥藥、喝消脂茶等,最後不但沒消除蝴蝶袖,反到因運動過度,跑出了小蘿蔔腿,讓李小姐非常鬱悶,最後經過諮詢專業整形醫師,進行冷觸雷射溶脂術,李小姐不但對手臂雕塑成果感到開心,更令她吃驚的是手臂皮膚的緊實度也相對提高許多,李小姐開心的表示,現在穿起無袖洋裝也更有自信了。整型專科張至德醫師說明,冷觸雷射溶脂術較傳統抽脂更可進行局部雕塑,且安全性更高,療程方式為使用細小光纖探針,深入患者皮下組織,釋放波長1320nm的雷射能量,震破脂肪細胞的細胞膜,燃燒液化脂肪,同時搭配引流手術將脂肪排出體外。除了安全性高外,此療程不須全身麻醉、傷口小且術後恢復期短,另因雷射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術後不但不會有傳統抽脂後皮膚鬆弛之疑慮,反而皮膚會更加緊實有彈性。張至德醫師指出,冷觸雷射溶脂術是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而非縮小脂肪體積,因此提醒患者術後還是要適度運動及保持飲食控制,才不易復胖。由於冷觸雷射溶脂術於術後約1至2周即可看見雕塑的效果,建議民眾於術後穿著塑身衣約一個月,更能加強曲線的維持。張至德醫師建議,由於醫學美容的蓬勃發展,現今彷間充斥許多瘦身減重療程,而冷觸雷射溶脂術的成敗與醫師的技術及專業度有高度相關性,建議民眾在進行手術前應慎選專業整形外科醫師,依個人的需求進行評估與溝通,才能確保醫療品質的保障。

梨型身材非樂事 擁有美好下半身曲線並不是夢

梨型身材非樂事 擁有美好下半身曲線並不是夢#減肥

許多女性常常做在電腦桌前工作一天,又愛享受美食,過一陣子之後才發現,下半身的比例明顯大了好幾倍,據調查台灣大部分女性多屬梨型身材,在加上大腿內部脂肪量高,臀部下緣容易囤積過多脂肪,這區塊的小肉肉最難去除,所以3D環狀抽脂成了有此困擾女性的一大福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蔡豐州表示這類腿雕的手術重點在如何於讓腿型變得直順,他已經發表了數篇國際性研究論文深受肯定。許多女性認為減肥就能有效改善下半身較為寬大的問題,但她們往往忽略了,減肥的效率並沒有想像中的突出,所以不論怎麼減重,梨型身材的下半部依舊無法擺脫,曾來諮詢過的一位紀小姐表示:「下半身寬大,連穿牛仔褲都無法掩飾,想靠運動來雕塑腿型,沒想到越練下半身越寬大。」蔡豐州醫師認為,減肥、按摩、運動等並不是有效率的做法,因為細胞都還在,所以就像汽球一樣會忽大忽小,尤其這是給意志力堅強的人做的健康事。 「抽脂」是最有效率於邏輯的體雕工具,細胞抽掉了就不會再生,東方女性的大腿脂肪含量很高,不輸西方人,改善空間很大,近幾年飲食西化後,梨型下半身的現象更為明顯。3D環狀抽脂能夠有效改善女性較臃腫的下半身曲線,它能夠非常徹底,盡量抽乾淨多餘的脂肪,直接除惡務盡,畢竟梨型身材不是胖女人的專利,藉由正確的腿雕技術可以省去相當多不必要的麻煩,蔡醫師表示雖然腿雕手術決定大部分的成果,術後也不能只讓患者DIY,臨床照顧所有的細節必須相當完整,舉凡傷口照護、抽脂手術後按摩、塑身衣量身訂做、腿雕恢復課程,盡量讓患者達到無掛漏的地步。下半身的完美線條凸顯出女性的性感風情,更能建立女性的自信心,在人人都要愛自己多一點的年代,讓自己擁有比別人更有吸引力的曲線,是義不容辭的,尋求專業的技術,來替自己增加魅力,是女性寵愛自己的最佳選擇,愛美的女性讓梨型身材與妳說拜拜吧!

抽脂勿貪多!超量抽脂易增加脂肪栓塞甚至肺水腫的風險

抽脂勿貪多!超量抽脂易增加脂肪栓塞甚至肺水腫的風險#減肥

寒冷的冬季正是胃口大開的季節,不少女性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換來了惱人的小肉肉,平常坐著不動的上班族最容易造成的下半身(大小腿)肥胖,或是十分難消除的蝴蝶袖都在此時悄俏現身,直到春夏交替之時,短袖短裙穿不出門,懊惱不已才想尋求快速的解決方法-抽脂,整型醫師蔡豐州表示,抽脂並不是減肥,而是局部雕塑,這是一定要有的觀念。除了原本較豐滿的女性想藉由抽脂來雕塑身型,也有不少突然增胖的女性認為運動和SPA的減肥效果不如預期,想要尋求抽脂來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尤其是難甩的蝴蝶袖問題,更是大部分女性為了展現更美好的身段,所選擇抽脂的部位。蔡豐州醫師認為抽脂對醫生最困擾的是消費者要求「秤斤論重」評估抽脂效果,畢竟大多數人認為既然花了不少錢,就要值回票價,抽越多越好,也因此造成醫師們衍生出三種心態:多抽一點,但出血量較大,也增加脂肪栓塞的機率,消費者疼痛範圍大,影響正常作息。多打一點抽脂溶液於抽脂部位,雖是正常手續,但多出部分被人體吸收,對於體內水分一下子增加過多可能會有肺水腫的風險。抽仔細一點,因此抽到淺層的脂肪細胞,容易造成皮膚支撐與平衡的破壞,抽脂部位皺在一起。被很炫的設備名詞誤導,譬如雷射或是水刀,但是抽脂誠如所有外科與技術一般,您可不會問廚師用哪一種廚具作菜,菜好不好吃才是重點,抽脂抽得好不好,技術才是重點。抽脂這名詞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廣為被民眾所接受,這是一項完全符合現代人對美的高標準和高需求的技術,保持健康的雕塑心態最重要,如果大家的觀念正確,抽脂才不會被曲解,千萬不要像去菜市場買東西一樣,抽脂不是多抽幾次就會越來越瘦,這並沒有加乘作用,才是該有的正確觀念。

拒絕溜溜球效應 減肥從”體適能”開始

拒絕溜溜球效應 減肥從”體適能”開始#減肥

每天忙碌的生活,使許多人對維持規律的運動已是力不從心,年輕時的強健體魄也就逐日減退而不自如。不僅如此,體重也因此隨年齡的增加,日漸上升,讓許多人對「上年紀」這回事感到害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曾頌惠表示,目前科學界已明白肥胖不僅僅是體重過重而已,肥胖還和許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關節炎、下背痛等。面對因肥胖所引起的醫療成本日漸增加的問題,預防肥胖與積極治療肥胖已是本世紀重要的課題之一。但是就像世界衛生組織所推廣的「關節養護」觀念,老年人可以積極的態度來對抗像關節炎這樣的病痛,年紀增加所伴隨者的體重的增加,也可以從積極的個人健康管理態度來預防。根據1995年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星期多消耗2000大卡的能量(即每天藉由運動消耗300卡左右的熱量)即可促進健康,同時還可減少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子。要消耗300卡左右的熱量意味著每天多走約1小時的路。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身體有些不適感,但是上醫院檢查又說沒毛病。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時候大家可能會絞盡腦汁,開始想下一步要花多少錢進行較「精密、先進」的檢查。其實事情可以更簡單,而且我們發現許多人在這方面都忽略了,那就是了解自己的體適能。曾頌惠醫師說,體適能是指一個人的心臟血管及肌肉等組織皆可充分發揮機能即能勝任日常工作,並有餘力享受休閑娛樂生活,又足以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綜合身體能力。良好的體能也較不會罹病或失能。體適能又可分為心肺功能的適能、肌力與肌耐力的適能、柔軟度的適能以及身體質量的適能。曾頌惠醫師指出,平時常從事有氧運動的人,例如每星期都會騎腳踏車、慢跑、游泳三回以上,它的心肺體適能應該能維持良好的狀態,因為這些運動主要就是訓練一個人的心肺耐力。同樣的因為在從事這些運動時身上許多肌肉也被訓練到所以肌耐力也應該不差,但是若和每星期都從事肌力訓練如利用重量機、啞鈴做相關部位的肌力訓練的人相比,有特別經過訓練的部位之肌力一定較好。經常做瑜珈、柔軟操的人之柔軟度通常很讚,因為這些運動的方式多以拉筋的方式進行。曾醫師說,在門診就經常見到許多每天在公園做伸展操的阿媽們的柔軟度,是許多年輕的上班族比不上的。您可能早就想減重了,但是老是效果不彰。不要氣餒,因為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不是只有你做不到。減重要成功一定要「知行合一」地、積極地進行個人健康管理。在開始您的減重計劃前,不妨先了解您的體適能,這樣,您將會更知道從何處加強。曾有一位小姐試盡許多減肥手段,但都無法得到滿意的效果,但在接受體適能減測後,發現其實她的心肺耐力不佳。曾頌惠醫師說,心肺耐力不佳的原因之一應是她平常很少運動,同時也可能是經常使用不當的減肥手段,影響了心肺耐力;而且心肺耐力不佳,要從事對維持減重效果非常必要的運動時,就常力不從心,結果體重就像溜溜球一樣,下下上上。目前醫界已證實減重發生「溜溜球症候群」是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