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消除腹部肥肉 「顯微抽脂」不留痕跡

消除腹部肥肉 「顯微抽脂」不留痕跡#減肥

夏天是讓許多女性朋友又愛又恨的季節,因為身材姣好的女性可以穿著清涼,盡情展露傲人身材,但對身材沒自信的人卻只能遮遮掩掩,希望夏天趕快過去。雖然說減肥沒有特效藥,但隨著科技進步和整形觀念的普及,許多人選擇透過抽脂手術來讓自己快速「塑身」。不過坊間抽脂方式多不勝數,因不當抽脂造成傷口感染、身體變型的可怕失敗案例更是時有所聞。醫師表示,其實「顯微抽脂」技術早已讓過去併發症多、危險性大的抽脂黑暗時代成為歷史,只是這項技術在台灣尚未普及,民眾要抽脂瘦身還是得停、看、聽。日前一名55歲,從事化粧品相關工作的張姓女華僑返台參加在台中舉辦的經貿研習會。某天中午,張女士宣稱有事待辦暫時離開飯店,沒想到午休後,同業們發現回來繼續開會的張女士竟在兩個小時內瘦了一大圈,不僅腰部、小腹的肥肉不見了、連上手臂也變得纖細 。在眾人的追問下,張女士才透露自己是到沙鹿光田綜合醫院的整型美容中心進行了國外非常盛行的「顯微抽脂」手術,同時抽除腹部、背部和手臂等大面積的脂肪,由於傷口小、安全性高,做完手術稍作休息後,竟然馬上就能回來開會,讓眾人嘖嘖稱奇。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郝治華醫師表示,這項技術最初由他的老師---美國整形外科權威Jeffrcy Klein所發明,採先進而少副作用的腫脹麻醉術來取代傳統的全身麻醉,並搭配微型抽脂套管來進行手術。一開始套管直徑約10至12毫米,發展至今已進步為直徑約1到4毫米的極微薄抽脂套管。由於傷口小,手術精密,因此幾乎沒有出血量過多或術後皮膚表面凹凸不平的副作用,以腹部抽脂來說,術後僅留下2~3個針孔大小的切口,不需縫合、不留疤痕。醫師表示,坊間一般抽脂手術視範圍大小來決定採局部或全身麻醉,如果範圍較大,民眾可能必須住院或休息好幾天。而「顯微抽脂」因傷口小,對人體傷害少,民眾動完手術通常在兩個小時內就可以活動自如,最近還有一位學校老師假日來進行腹部抽脂後,馬上就和三五好友到卡拉OK聚會歡唱,完全沒影響到生活作息。郝治華醫師指出,在國外,民眾判斷一間抽脂診所或醫院好壞與否的方式,就是先在門口看看治療後走出來的人表情是否舒適愉快,如果是面露痛苦、或術後稍作休息仍行動不便,就代表技術需要存疑。以「顯微抽脂」來說,術後不到2小時的休息(坐臥皆可)就能夠活動自如,因此在國外、尤其是美國等先進國家已經是公認最安全且最受肯定的抽脂方式,但在台灣由於學習與真正師承權威醫師Jeffrcy Klein的人不多,所以還不普及。未來若能進行推廣,不僅能作為愛美人士安心、放心消除多餘脂肪的方式,也可更安全的運用在治療肥胖的醫療工作上。

減肥過度禁食 當心變肥胖體質

減肥過度禁食 當心變肥胖體質#減肥

肥胖是人體的一種異常體態,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室指出,當攝入的熱量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時,即在體內轉變成脂肪大量蓄積。當身體處於超重狀態時,很容易即會有易疲勞、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較重的體力勞動、頭暈、心悸及新陳代謝異常等常見症狀。肥胖雖然僅是體脂肪過量的情況,但臨床上已認為肥胖即是一種慢性疾病,尤其因肥胖而導致之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高血脂、心血管等疾病,除了以藥物進行治療外,若能合併體重控制,對於穩定病情有很大的幫助,常有民眾以為自已體重尚在標準範圍內即代表正常,不需進行體重控制,其實雖然體重符合標準,但體脂肪卻有可能超過正常值,而影響健康。營養師也提供民眾依個計算標準體重的方式:標準體重的計算有許多方式,BMI(身體質量指數)是較常使用的方式,算法為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告台灣標準:BMI介於18.5-24之間皆屬正常,大於24為過重,大於27為肥胖。一般來說,肥胖的成因複雜,但主要都是長期熱量攝取大於熱量消耗所致,不過不當的減重,甚至一個月瘦10公斤,都可能造成骨密度的流失、胃潰瘍或慢性疾病等副作用;禁食、瘦身湯、蘋果餐、吃蛋減肥或一天只吃一餐等極低熱量飲食法,都是應用嚴格的熱量限制,來達到快速減重的目的,一旦身體熱量不足,會將體內蛋白質轉化成熱量,如此一來在短期內減少的體重則為肌肉組織,容易短期內再度體重上升,上升時增加的卻又都是肥肉(脂肪),如此惡性循環反覆減重復胖結果,使得身體脂肪的比例愈來愈高,變成所謂的「溜溜球效應」,讓身材愈減愈肥,下次減重更困難。減重無捷徑,一般健康安全的減重方式是每天減少500~1000大卡的熱量攝取,每週約可減少0.5~1公斤體重,唯有針對肥胖的成因,減少熱量的攝取,並維持均衡飲食及正確飲食習慣,才能有效的減重,窈窕一生。建議民眾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 飲食控制:控制熱量攝取,三餐定時定量,不可以先餓一兩餐,然後再下一餐大吃一頓,因為再餓了一兩餐後,會讓人飢不擇食,因而吃進許多在平時很小心不去吃的高熱量食物;同時只吃一餐或二餐時也容易產生補償心理,會吃得特別多,或是不斷的想吃點心或宵夜,而這些點心或宵夜的熱量往往比正餐吃的飯菜要高得多,這是許多想減重的人總是無法達到目的的一大主因。(二)適當運動:以運動333為原則(每週最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讓心跳率達130下/分)(三)恆心和毅力:減重成功的要素減重時,每日熱量攝取儘可能控制在1200~1600大卡(依個人工作活動量而異),千萬不要為了減少熱量而偏食或斷食,因為這樣反而會賠上健康,所以減重時飲食應要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也就是說要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奶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等),這樣才能減重又保持健康的目的。

健康減重賺點數!打擊肥胖防”三高”

健康減重賺點數!打擊肥胖防”三高”#減肥

為響應八月溫馨父親節,關懷父親及其家人的健康體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於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舉辦「臺北市健康減重集點活動」。凡是設籍臺北市且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大於等於24的市民,攜帶身分證件至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健康減重集點活動。報名及前測時間:即日起至9月30日止。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是目前國際間在衡量自己的體重及身高是否在於一個「健康的體重範圍」的計算方式,當您的BMI介於18.5到24就是標準範圍內,大於24以上就屆臨過重或肥胖的危機,有研究指出,BMI指數愈高,罹患肥胖與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就愈高。BMI指數的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且認為它比傳染病還可怕,威脅全球人類的健康福祉。依據97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之死亡百分比達61.2%,其中約有六成是由「肥胖」所引起的。為降低國人肥胖的比率,行政院衛生署積極推行「成人健康體位1824」等各項減重計畫,也陸續在各教學醫院與社區推動減重班的成立,以降低國人肥胖的比率。體重控制最難的就是恆心與毅力,需要社會資源、家人或是朋友的支持,一起來努力。如何進行正確的健康減重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建議「正確的體重控制」有四項方法:1.低熱量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2.請教專業醫師及營養師、3.完善的體重控制計畫、4.如果使用藥物減肥,一定要醫師診斷及處方。希望民眾建立均衡飲食觀念及每天持續運動的習慣,以快速達到健康減重的目標。有關健康減重相關訊息可連結網站「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營養與健康/肥胖與飲食控制」(http://food.doh.gov.tw/FoodNew/Default.aspx)或「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衛教主題館/動態生活邁向健康」(http://www.health99.doh.gov.tw/Default.aspx)查詢。為維護及促進市民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除積極推動各項醫療照護及衛生保健工作外,於96年7月1日起辦理「社區健康促進-健康醫療兩相贏專案」,推動「市民健康卡,為市民健康加分活動」及「多用健康卡,少用健保卡」,藉由市民參與社區預防注射、五大癌症及三高篩檢,或參加健康講座、擔任衛生保健志工等自我健康行為集點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個人健康照護與管理的正確習慣。活動報名及前測時間自即日起至98年9月30日止,只要BMI大於(等於)24以上之臺北市民均可到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健康減重集點」活動。自報名起算3個月後,於98年11月13日至12月31日期間,已報名參加健康減重集點活動之臺北市民再回至原報名之健康服務中心量測體重(後測),減重3公斤(含)以上者,即可獲得「市民健康卡」點數2點,歡迎臺北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點字版減重手冊 讓視障者輕鬆減重

點字版減重手冊 讓視障者輕鬆減重#減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為視障者免費健康檢查發現,75%的視障者體脂肪率過高、37%肝功能指標數超過標準值、35%血壓及30%血脂偏高是視障者常見的健康問題,因此,該院區結合醫療團隊集思廣益,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推動醫療院所首次視障者體重控制班,還設計出全國首創的點字版減重手冊,讓視障者輕鬆減重。為了讓此弱勢族群走出來,仁愛院區用心培訓「啟明社區天使」志工團體,挨家挨戶家訪關懷,找尋需要此課程的視障朋友,並主動將消息發佈於視障社會團體,還細心規劃所有視障學員上課及回家往返交通路線,貼心安排熱誠服務的計程車溫馨接送。在啟明社區天使志工團體積極協助下,於98年6月6日開辦為期7週14堂的課程,以著重觸、嗅及味覺的飲食營養、啟明體育教練設計適合定點安全的有氧運動、養生中醫等教育課程,及舒緩壓力情緒的花精輔助療法進行健康減重。20位參加課程的學員都有不錯成效,並於7月18日結業展現成果,由學員們分享減重心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翁林仲指出,此次體重控制班結業20名學員,平均每人減重近2公斤,腰圍減少4.3公分,體脂肪減少1.3%,成果相當不錯。翁林仲說,其中38歲的家庭主婦陳小姐,成功減重6.4公斤,榮獲減重第一名,得獎時非常感謝該院區前年及去年免費的啟明健康檢查,發現自己體重使得健康亮紅燈,很感激該醫院聽見她的需求,並開心表示「應用仁愛啟明體重控制課程所學正確減重,再加上堅持毅力,就能達到理想體態的目標」。第二名則是成功減重5.3公斤的喜樂四重唱合唱團許團長(48歲),很高興地高歌一曲-奇異恩典,也透露要再接再厲。43歲的蘇先生,則是帶著太太及兒子一起參加,以能更健康生活為目的而努力,成功減了4.8公斤,成為兒子最好榜樣。還有多位女士,經由正在參加仁愛啟明體重控制班的學員介紹,陸續積極報名參加,也都有不錯收穫。翁林仲進一步表示,為了讓視障朋友能健康一圓體態窈窕美夢,該院區首創以醫療為主體,由社區護理室開辦啟明體重控制班,藉由中西醫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及體育教練等專業人士合作,量身設計啟明專屬健康減重課程,不僅為弱視學員準備A3版講義,更是全國首創專為全盲學員精心設計「活力健康體位自我管理手冊」,內容完善豐富的點字版講義手冊,讓視障學員上課時能認真學習,回家也能重複溫習。這次第一名的陳小姐,還特地將點字版講義手冊放在床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正確減重知識,要隨時複習不能忘記。藉此幫助視障學員從營養飲食調配、行為改變及運動等多管齊下,成功達到健康、安全又經濟的減重,並建立正確減重觀念,避免錯誤減肥及方法,危害生命與健康。

體雕不怕後遺症 冷觸雷射可同時溶脂、緊膚

體雕不怕後遺症 冷觸雷射可同時溶脂、緊膚#減肥

愛美風潮盛行,很多人都趁著暑假期間大玩72變,許多愛美的女性一定聽過、甚至親身體驗過抽脂療程,傳統的抽脂手術是以金屬導管插入體內將脂肪吸出,因破壞性較強,容易產生嚴重瘀血及腫脹現象,整形外科王家儀 醫師提醒,若不是由經驗十足的醫師操刀,很容易傷及血管、神經,甚至造成術後皮膚凹凸不平的後遺症,反而讓抽脂夢想,變成惡夢!王醫師表示,傳統抽脂技術通常較適合施行於脂肪細胞分佈較密集的部位,如:腹部、臀部及大腿,至於臉頰、下巴、蝴蝶袖、背部、小腿肚…等皮膚緊緻的部位,神經及血管較多,很容易在手術時引發出血反應及深層疼痛感;而冷觸雷射溶脂的特殊凝血作用,可使血管收縮凝結,減少出血量,因此可以特別針對局部區塊進行曲線微雕,傷害程度較小,疼痛感較輕,術後復原期也可縮短很多,少數人約1個月後可以慢慢看見成效,3-6個月後曲線可以呈現最佳狀態!王醫師說,由於冷觸雷射溶脂技術,是使用超微細0.5mm光纖探頭深入皮下組織,利用光波震動震碎脂肪細胞的細胞膜,使脂肪受到破壞而分解,震動時所產生的熱能,可將脂肪液化、溶解,最後再經由身體的代謝機能將液化後的脂肪細胞安全地排出體外,使體內脂肪細胞數量減少,如此達到體雕目的,因而不會有類似傳統抽脂後嚴重瘀青及腫脹的問題。此外,冷觸雷射溶脂時所產生的熱能可使組織細胞收縮,還可刺激真皮層膠原蛋白細胞增生,具有緊實肌膚、增加彈性的效果,不會產生傳統抽脂後皮膚鬆弛的困擾!【冷觸雷射溶脂常見QA】Q1:哪些部位適合進行冷觸雷射溶脂療程?A:冷觸雷射溶脂因為探頭較細,可以針對非常細微的部分進行微雕,小至雙下巴、副乳,大至腹部、腿部,所有讓人頭痛的頑固局部脂肪,都可以藉由冷觸雷射溶脂療程減少脂肪同時緊實肌膚。Q2:術後該如何護理傷口?A:術後1週需回診拆線,緊身衣至少需穿著1個月,但整形外科主任王家儀醫師建議最好還是持續穿著3-6個月哦。術後2週可以開始塗抹塑身霜或是配合LPG纖體按摩療程,加速治療效果。Q3:是否需要多次進行溶脂雕塑?A:每個人對於理想的術後效果認定不盡相同,建議術前務必與醫師進行詳細的溝通。如果真的需要再次抽脂才能達到完美體雕目的,大約6個月後較適合再次施行療程。Q4:術後會不會再次復胖?A:由於人體脂肪細胞的數量不會改變,肥胖只是因為個體脂肪細胞體積變大的緣故,除非術後體重突然增加20%以上,否則再次復胖的機率是相當低的哦。Q5:進行一次冷觸雷射溶脂療程,大約需要多少費用?A:冷觸雷射溶脂療程的費用需視施作範圍大小以及療程困難度而定,目前市面上的價格大約為4-6萬元不等。

跨科整合醫療 減重不再屢戰屢敗

跨科整合醫療 減重不再屢戰屢敗#減肥

半數台灣人都有過胖問題,肥胖更讓台灣每年耗掉216億醫療支出!怎麼作才能健康瘦身、不再屢戰屢敗?根據98年最新出爐的台灣國民營養調查,「二男一個肥,三女一個胖」,半數台灣人都有體重過重問題,每年台灣因為肥胖與過重耗損的醫療支出,更達到216億台幣,肥胖衍生疾病嚴重度比西方人高。英國最新肥胖的調查更發現,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同性別的兒女變成胖子,而不是基因遺傳導致子女肥胖,研究發現如果母親是胖子,女兒是胖子的機率比常人大10倍;父親若是胖子,兒子變成胖子機率比常人多6倍,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同性別的子女因為某種「行為上的共鳴」模彷父母的生活模式,可見建立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多重要。羅東博愛醫院去年底幫助151名博愛人減重567.85公斤,今年三至六月辦理免費的社區健康纖體營,也成功幫助60名參加者減掉219公斤贅肉,主導社區健康纖體營的家醫科張賢政主任更於本月12日,在家庭醫學會98年度全國研討會上,報告博愛社區健康纖體營的減重成效並榮獲優選獎,顯見博愛減重團隊的優異表現深獲肯定,因此博愛醫院決定成立東台灣第一個健康減重中心,結合一般外科、肝膽腸胃科、家醫科與營養科等跨科別合作,提供想要減重的民眾飲食諮詢、體適能運動、藥物、代餐、手術等多種選擇,量身訂作個人專屬的減重方案。羅東博愛醫院健康減重中心是東部第一個跨科整合的減重中心,由一般外科羅鴻捷醫師、家醫科張賢政主任、肝膽腸胃科許耀峻、徐偉倫醫師與營養科吳得束組長、李玉珍、潘筱君營養師等組成,並規劃多種減重方案,包括一對一的營養諮詢、專業健身教練帶領的體適能運動課程,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的相關減重藥物整合治療、胃水球置入性評估與後續追蹤,低侵襲性、安全手術服務等。羅鴻捷醫師表示,博愛健康減重中心與坊間減重門診不同之處,在於整合式多元方案,而非單一、偏頗的減重方式,並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可長期維持的減重方案。健康減重中心十五日上午開幕,現場有減重中心看診流程說明,胃束帶、胃水球等減重手術說明,還有許多人排隊體驗「身體精密分析儀」,讓每一個接受檢測的人立刻知道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凸肚型身材 當心脂肪肝

凸肚型身材 當心脂肪肝#減肥

人的體重增加,主要是身體內生理及生化機能改變而導致脂肪蓄積過多的狀態。一般認為超過標準體重的10% 為超重,超過20% 為肥胖,超過30﹪為中度肥胖,超過50% 為重度肥胖。肥胖者除了容易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併發症外,肝膽疾病也是常見的併發症。約30-50% 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並常見膽囊炎與膽石症同時存在。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 醫師指出,肥胖者大多有過量食用高糖飲食習慣,因為大量糖質進入肝臟,超過了肝臟合成糖的貯存能力,使得多餘的糖轉化為脂肪酸,攝取糖越多,脂肪就酸多,脂肪肝程度也愈重。肥胖者的體型,對脂肪肝之形成也有影響,凸肚型及腹型肥胖的脂肪肝之發生率比其他體型稍多,主要原因是腹部組織周圍的脂肪細胞對刺激比較敏感,較易輸送脂肪酸進入肝細胞。柯醫師表示,由於肝內脂肪酸主要是合成三甘油酯,新合成之三甘油酯在肝細胞內與極低密度脂蛋白結合而是放入血中。當肝內合成的三甘油酯超過了三甘油酯輸出肝的能力,或形成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輸出發生障礙時,都會導致三甘油酯在肝內細胞堆積而發生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形成之原因,有人認為是食物中含有高熱量碳水化合物所致,並不是脂肪過高或蛋白質飲食缺乏所致。脂肪肝可伴有肝細胞壞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時間久了,也有可能會發展成為肝硬化。柯萬盛 醫師提醒,脂肪肝性肝炎之發生率及程度與肥胖程度有一致性相關,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發生率及程度較高。重度肥胖有肝脂肪變性者,其肝纖維化發生率較高。

杜絕使用回鍋油 健康飲食不肥胖

杜絕使用回鍋油 健康飲食不肥胖#減肥

針對上月爆發餐飲業油炸油問題,臺中市衛生局立即稽查臺中市食品業者油炸油品質,衛生局表示共稽查88家,初篩稽查結果為85家合格,另有3家初篩油品酸價(AV)值快速檢測油脂劣變臨界點,立即抽驗油品檢驗,經檢驗結果1家油脂-酸價大於2,現場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單並要求立即換油,如逾期未改善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1條規定處分新臺幣6~30萬元罰鍰,經衛生局7月9日複查結果已合格。有關「食用油炸油檢出含重金屬砷」事件,衛生署已立即責成臺北縣政府衛生局針對報載速食業者之食用油脂進行採樣,並送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檢驗。為有效進行食用油脂之源頭管理,衛生署並已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就所轄之食用油脂食品工廠,加強抽驗及檢查工作,雖然台中市無食用油脂食品工廠,台中市衛生局亦已抽查速食業品送驗中。衛生局再度呼籲所有餐飲業者應以消費者健康為第一考量,使用符合「食用油脂類衛生標準」之食用油,並應確實依據品管標準作業流程換油,酸價超過2.0之油炸油應不得繼續使用,油質劣變時立即換新油,確實做好餐飲衛生自主管理,切勿以身試法。食用油品在油炸食物時,溫度太高,油脂就會氧化劣變,恐會影響健康。如果反覆油炸(回鍋油),油脂反覆的氧化劣變,對健康危害機會越大。衛生局呼籲民眾於選(使)用油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勿買散裝或來路不明之油品。(2)勿重複使用或不新鮮油品。(3)減少油炸或高溫爆炒或煎炸食品之攝取。衛生局也特別提醒民眾減少油炸食品之攝取,才不會因油炸食品之高熱量,造成身體質量指數(BMI)升高而過度肥胖。民眾若欲查詢稽查結果名冊,歡迎至台中市衛生局網站http://www.tcchb.doh.gov.tw線上查詢,或電洽該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