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藥別亂停 2次感染恐致肺炎

藥別亂停 2次感染恐致肺炎#肺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病人的吃藥觀念其實不正確,只要一有效果,就認為自己已經有了抵抗力,於是立即停藥,認為自己可自行痊癒,這是一個緣木求魚的錯誤觀念,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長期下來必定會對身體帶來危害與負擔。卡痰、清喉嚨 身體習慣而不以為意咳嗽疾病本身皆有致病原因與感染病原體,身體原本就是一個微細小宇宙,可以在忍受許多健康問題與感染的同時,表面上仍是精神抖擻的活龍一條,舉例來說,一個人經常便祕,同時又患有高血壓,因此長期服用緩瀉劑與降血壓藥控制,表面上大致能保持每天的正常排泄與血壓穩定,但這種狀態真的稱得上是健康嗎?很多人常常感覺卡痰、習慣性清喉嚨,血液BVPM超高倍活細胞顯像顯微鏡檢測也常可發現膽固醇、腸漏塊與各種雜質—黴菌與念珠菌就是這種血液中的常客,而黴漿菌又易趁亂興起、開始繁殖並釋出毒性物質—卻因為身體早已習慣這些慢性的健康問題而不以為意。不咳就自作主張停藥 免疫力下降這樣的身體一旦被感冒病毒感染,免疫壓力立即上升,就會讓血液中的寄生菌落迅速繁殖,這樣的病人通常會在感冒的1、2天之內出現嚴重咳嗽,並在短期內將全家傳染殆盡。真正的問題來了,這種人通常是家裡的長者,體力差、不愛吃藥,咳嗽嚴重時勉強吃個幾天藥,不咳就自作主張停藥,反覆發作後免疫力與體力變得大不如前,有朝一日遭逢流感,就可能併發肺炎、喘鳴及心搏過速,甚至因高血壓併發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與中風等等。不讓身體好好休息 就會2次細菌感染就算是身體健康的一般人,抱持著錯誤的心態服藥,一不小心也可能導致許多問題,表面上不咳了就繼續工作、上學,無法讓身體好好休息,不需幾天,大概多半就會有2次細菌感染的問題,如嚴重黃鼻涕、咳黃痰、發高燒等等,也就是鼻竇炎、支氣管炎甚至支氣管肺炎。萬一很不幸「中獎」的是個藥罐子,反覆經常感染會導致免疫力愈來愈差,屆時還可能產生抗藥性。今日抗生素的抗藥性已愈來愈強,我畢業至今三十五年,診所用藥尚無出現任何一種全新口服抗生素可用—對抗藥物的發明已至極限邊緣,醫者和病人真的都要有所改變了。(本文摘自/咳嗽警報:從感冒、呼吸道過敏到嚴重咳嗽的專業治咳指南/柿子文化出版)

葉克膜救命?存活率僅33.4%

葉克膜救命?存活率僅33.4%#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04年全民健康保險住診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肺炎及流感住院人數最多,花費高居第2名,且不到5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肺炎,台灣僅46%民眾自覺了解肺炎,低於香港(63%)、南韓(68%),而29%台灣民眾卻認為肺炎只是比較嚴重的感冒,然而,一旦感染肺炎可能會引發膿胸、菌血症及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達22.9%。僅7%民眾曾接種肺炎鏈球菌406疫苗即使是被民眾認為的肺炎重症「續命利器」的葉克膜,存活率也僅有30%,根據調查發現,僅46%民眾自覺了解肺炎,僅7%台灣民眾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406疫苗,醫師呼籲患有慢性疾病及65歲以上的成人,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應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加強自我保護,擊退肺炎。提高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率 降低死亡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表示,台灣民眾普遍認為不抽菸、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對於預防肺炎有更好的效果,林志學主任補充說明,研究顯示,提高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施打率,與降低肺炎死亡率確實有一定關聯。使用葉克膜 成功存活率僅33.4%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教授指出,流感併發重症,心肺功能多會受到波及,甚至造成心肺衰竭,此時需啟用葉克膜暫時取代心肺功能,但葉克膜的使用對患者來說也是極大的傷害,研究指出,葉克膜使用時間越長,各種感染的機會越多,成功存活率僅33.4%。罹患肺炎會提升認知障礙風險達2.5倍林志學主任進一步說明:「罹患肺炎,對於長者未來的健康、生活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究顯示,罹患肺炎會提升認知障礙的風險達2.5倍,失能的風險也會提升,對年長者的生活品質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感冒喘不過氣 竟是雙側肺炎!

感冒喘不過氣 竟是雙側肺炎!#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3歲的陳先生原本身體硬朗,除了高血壓外沒有其他重大疾病史,過去也不常生病,這次出現發燒、咳嗽、全身痠痛的症狀,原本想說只是輕微感冒不以為意,沒想到休息幾天都沒有改善,且逐漸出現喘不過氣的感覺,於是至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門診就診,經診療後確診為A型流感,胸部X光更發現併發雙側肺炎。流感易有高燒不退、肌肉痠痛、倦怠疲勞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王維理表示,氣溫逐漸降低,流感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台灣的流感病人通常從10月開始就會慢慢變多,自12月到隔年2月為流行高峰期,流感病毒感染與一般感冒,都常見有咳嗽、流鼻涕及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但流感更易有高燒不退、全身肌肉痠痛、更明顯的倦怠疲勞、胃口變差等全身性症狀。他表示,最重要的是流感患者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最常見的就是肺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105年7月1日起至106年5月21日因為流感併發重症如肺炎、神經系統併發症、侵襲性細菌感染、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等而需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的病人共有2005人,其中95.1%沒有接受流感疫苗接種。好發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長輩王維理醫師指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太一樣,因此建議大家每年都要接種當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獲得最好的保護力,此外,每年冬春交替之際也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的流行高峰期,又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長輩、及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肺病、慢性腎衰竭、免疫不全等病人,造成併發症甚至死亡。 

長者打2針 「疫」起擊退肺炎!

長者打2針 「疫」起擊退肺炎!#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重陽節將至,適逢流感疫苗開打,如何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降低併發重症風險,成為目前備受關注議題之一,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王護理師表示,不少長者對於疫苗預防的觀念還沒有建立,特別是需要照護的長者,很多都認為接種疫苗與否並沒有什麼差別,就算接種疫苗也還是可能會得流感或肺炎。逾65歲 流感疫苗接種率僅40.79%目前,即使是符合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條件,台灣成人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整體接種率依然偏低,如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僅40.79%,而7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也僅41%。去年累計共2,005例 95.1%未接種疫苗2015年7月1日起累計共2,005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95.1%未接種流感疫苗,如果自身的保護力不足,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肺炎,而且曾感染社區型肺炎的患者,再次感染的風險相較而言較高,長者千萬不可有得過就不會再得的迷思。每100位長者 有8到9位因肺炎離世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04年10大死因,肺炎再次蟬聯第4名,更高居65歲以上老年人死因第3名,肺炎佔65歲以上長者8.5%的死因,也就是平均每100位長者,有8到9位長者,是因罹患肺炎而離世。50歲以上住院 平均花費達17.5萬罹患肺炎對患者會造成很大的生理及心理的負擔,最常見的致病細菌就是肺炎鏈球菌,若治療肺炎鏈球菌肺炎,50歲以上成人住院的平均花費高達17.5萬新台幣,如果病人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除了要治療肺炎感染,還包括原有疾病的惡化,治療難度增加,恢復時間還可能延長。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 雙重保護不可少打疫苗不能存有僥倖的心態,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者或是免疫力較差的慢性病患者,可以一起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加強保護力,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相關肺炎疾病住院和死亡風險亦會下降。

遠離肺炎 逾65歲最好打2針!

遠離肺炎 逾65歲最好打2針!#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因應流感季節到來,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的施打範圍,比去年增加300萬劑流感疫苗,雖然施打的覆蓋率可提升至25%,但對流感可能造成的併發症也不可不防範,台大醫院小兒部部主任黃立民指出,據美國統計,過去10年流感疫苗保護力平均約為4成,高達3成的流感死亡個案同併有細菌感染,肺炎鏈球菌就是常見的細菌之一。肺炎與流感死亡率 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美國健康統計中心死亡監測系統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肺炎與流感死亡率在這2年來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事實上,美國疾病管制局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於2014年8月更新對65歲以上成人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建議,隨著接種率的提升,可期望未來疫情有更好的控制,美國疾病管制署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的最新成人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為:● 19歲以上高危險族群,以及所有65歲以上成年人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建議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再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65歲以上曾經接種過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者,建議補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兩劑間隔1年以上。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 達雙重保護研究顯示,流感不就醫,容易引發肺炎,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率的提升,可降低流感相關肺炎疾病住院率,提醒民眾,特別是65歲以上成人、曾染肺炎病人、及高感染風險群在接種流感疫苗時,不妨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打2針以達到雙重保護,不只可以降低感染機率,維護個人健康,也能減少社區傳染的機會。 

流感季未接種 5旬男2度染肺炎

流感季未接種 5旬男2度染肺炎#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6歲的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這名患者曾在2010年因為A型流感重症併發肺炎,當時在加護病房住了1個月,使用葉克膜才得以保命,2個月後雖然痊癒出院,卻已對肺部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喘、累,最後因為體力實在不堪重負,不得不辭去警察工作,提前退休。咳嗽、發燒及呼吸困難去年的流感季節,該名男子再次因為咳嗽、發燒及呼吸困難而緊急送院,並經確診為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病情惡化迅速、出現心肺衰竭的狀況,再次透過插管及葉克膜急救,住院2個月才得以痊癒出院,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醫師表示,在這2次肺炎的搶救過程中,多次頻臨危殆邊緣,且必須使用高劑量且後線的抗生素治療,病情才得以控制。肺部曾遭破壞 未接種過疫苗張醫師進一步補充,高血壓、糖尿病史,肺部曾因肺炎而遭過破壞,且未曾接種過疫苗,這種種因素,都可能是導致他後續再度因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第2次肺炎的原因,若他當年能夠有機會及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憾事。慢性病史、曾感染 流感季快接種肺炎鏈球菌易由人傳染給人,老年及幼齡人口為高危險群,張醫師提醒,因爲肺炎鏈球菌是引起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以及社區型肺炎的主要致病細菌,一旦感染,病情可能惡化快速,因此,有慢性病史的成人、以及曾經感染過肺炎的民眾,應在流感季來臨前,儘快接種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昇自我保護力。

流感併發肺炎來勢洶洶 中壯年患者居多

流感併發肺炎來勢洶洶 中壯年患者居多#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流感併肺炎來勢洶洶!醫師指出,今年流感是H1N1,症狀嚴重,A型常合併肺炎產生。症狀除發高燒、肌肉痠痛、食慾不振外,肺炎症狀也會造成50歲至60歲的中壯年呼吸困難及氧合能力喪失,不只氣管內管插管,還有人使用葉克膜。流行性感冒每年冬季都以不同感染群落而流行著。流行性感冒病毒有A、B、C三型,而以A型變化較多。A型流行感冒病毒有其抗原變異的不可捉摸性。每2~3年有抗原小變異,大約每10年有抗原大變異,因為這樣的特性,A型流感無法以疫苗注射完全預防之。而每年注射的流感疫苗,只能有群聚性的防衛功能。今年肺炎併發  侵犯下肺葉為主因此每年流感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流行。衛福部臺南醫院李正雄醫師表示,另外發現今年A型流感合併肺炎的患者,其肺炎不同於一般肺炎(以大葉肺炎為主),其侵犯肺部以下肺葉為主,於一些病患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侵犯的肺葉是多發性,很類似吸入性肺炎病患的X光表現。這些流感患者住院治療除給予抗病毒藥物外,還須使用廣效性抗生素及輸液。而病患的血液以及痰液的培養結果少具有臨床意義。而病患在5至7天的療程後,追蹤其胸部X光變化,皆有顯著的改善情形,門診追蹤其後續變化皆無後遺症產生。因此他也提醒,流感併發肺炎須注意嚴重程度變化,若造成呼吸衰竭,須隨時瞭解病人病況,必要時轉介到醫學中心。

高峰期當心!女染流感併發肺炎險命危

高峰期當心!女染流感併發肺炎險命危#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冷颼颼,流感病毒持續活躍!一名40歲女性,去年12月因流感併發嚴重肺炎造成肺部纖維化,在加護病房治療一個月,差點還要用葉克膜急救。出院後肺部纖維化的後遺症讓她直到現在有呼吸困難的情形。醫師強調,流感病毒毒性高、傳染力強,感染流感後因病程發展快速,併發症多,一定要盡早就醫,如已經產生其他併發,如肺炎等重症,也能盡快投藥,搶得治療先機。收治此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徐偉樺醫師說,個案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喉嚨痛、發高燒、全身痠痛等症狀曾至他院就醫。後續因呼吸困難至本院急診,詢問病史過程中,發現已有類流感症狀兩、三天,評估有流感併發肺炎之可能,安排檢查,顯示兩側肺部都已呈現嚴重浸潤,隨時有呼吸衰竭之危險,於是當場安排住進內科加護病房。病程變化快 出現徵兆應速就醫徐偉樺醫師表示,流感病毒主要有A、B兩型,其中A型容易發生變異,症狀比較嚴重,且會引發大流行。多數流感病患會有高燒、咽喉紅腫熱痛、全身痠痛這些明顯症狀。要注意的是病毒毒性強,一旦攻擊下呼吸道,如:氣管、肺部,常因進展迅速產生呼吸困難、衰竭,或其他如神經炎、腦膜炎、心肌炎亦是常見的嚴重併發症。徐醫師解釋,「一般感冒雖然也會有流鼻水、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但大多相對輕微,一、兩天就會好轉,因此如果出現流感危險徵兆,應立即就診,掌握複雜疾病的黃金治療期。」48小時內服用藥物 多能痊癒目前能有效治療流感的藥物包含「克流感」及「瑞樂沙」,藥物機轉在於抑制病毒的複製力及感染力,讓更多的病毒無法進入呼吸道,發病的48小時內服用,效果較好,療程需5天,多數病患到了第2、3天,症狀就會明顯好轉。及早接種疫苗 降低傳染、防治流感然而,接種流感疫苗,還是防治流感的最佳方式。徐醫師叮嚀,疫苗約有8成效力,施打疫苗後需要3~4週才會產生抗體,所以每年的10~11月是施打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而徐偉樺醫師也說,目前他收治的幾個因為流感併發肺炎住院的病患,幾乎都是青壯年,也都沒有打疫苗,工作家庭兩頭燒的青壯年,肩負照顧抵抗力較弱的長輩和小孩的責任,尤其該打疫苗,從源頭避免得到流感,才是保護自己和家人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