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

僅次於感冒! 8成人有下背痛困擾

僅次於感冒! 8成人有下背痛困擾#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困擾的背痛,因背痛求診的人數,僅次於感冒。腰部椎間盤突出及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背痛原因且常會進一步造成脊椎神經的壓迫。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麻醉科陳穎增醫師說,一般而言,椎間盤突出輕微的時候也只有下背局部的疼痛,只要適當給予脊椎休息,或加上藥物及復健治療,常有不錯的改善,但若突出的軟骨太大,或沒有及早治療而任其發展,會壓迫到脊椎神經而產生下肢麻、痠、痛症狀。藥物、復健不見成效   可考慮注射而硬脊膜外腔是脊椎內一個潛在的空間,包覆著脊髓神經和神經根。若將局部麻醉藥物和類固醇注射入硬脊膜外腔中,藉由藥物的擴散分布,可消炎止痛。當病人因為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等,造成脊髓神經壓迫或發炎而產生腰部、臀部或的酸、痛、麻等不舒服,而且在口服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的情況下,由醫師評估可考慮進行硬脊膜外注射。陳穎增醫師也說,硬脊膜外注射,可有半年不等的緩解,但還是有極少的風險產生出血、感染、神經損傷、或是藥物過敏。若是凝血功能異常、注射部位受傷或感染、脊椎經過多次手術、有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免疫不全疾病、或嚴重青光眼等,必須先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注射。

結核菌吃骨頭! 害女子背痛超過半年

結核菌吃骨頭! 害女子背痛超過半年#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許多人都會有腰痠背痛的困擾,當心,可能是結核菌正在侵蝕你的骨頭!一名何女士背痛超過半年,均靠止痛藥舒緩,但最近不止嚴重背痛癱臥在床,而且還出現高燒現象。經診斷原來是「結核菌性脊椎炎」,腰部第2、3及4節脊椎骨已被結核菌侵蝕掏空,病患身體根本沒有坐起及站立的著力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陳信彰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者不容易治療且易生抗藥性,尤其是脊椎感染結核菌在治療上更需要耐心,結核菌性脊椎炎需以抗結核藥物投藥治療至少9個月。反覆發燒+背劇痛 是警訊陳信彰醫師表示,結核菌性脊椎炎與一般背痛患者不同在於:單純的背痛患者平躺或長時間休息後,疼痛會獲得緩解,但結核性脊椎炎卻是「劇痛」,甚至會痛到無法平躺休息,尤其晚上睡覺時更會感到不適難耐,而因結核性脊椎炎為細菌感染,因此多數時候也會伴隨發燒。骨結核診斷治療不易   儘早求診勿自行服藥骨結核診斷不易治療複雜,因為一般結核菌通常是在肺臟內形成感染,即是大家熟知的肺結核。何女士的個案屬肺外結核菌感染,可能是經由肺或其他途徑,再感染到脊椎,較少見,診斷與治療也相對不易。陳信彰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高燒及背痛,應儘早求診,避免自行服藥增加治療困難度。他同時提醒,平時也應多洗手,且應常去戶外踏青享受陽光,除了增加身體免疫力,也能增加骨質密度,對抗骨質疏鬆。

老翁背痛半年 結核菌「蝕」腰椎所致

老翁背痛半年 結核菌「蝕」腰椎所致#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60歲的林伯伯,因背痛達半年至門診求診。檢查發現腰椎有骨頭侵蝕現象,同時肺部影像顯示有右肺部病灶。懷疑是結核菌造成脊椎感染的情形下,病患接受兩階段手術,分別進行前位清創融合及後位固定。術後持續接受數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目前骨頭癒合且恢復良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趙顗絢表示,肺結核病患中,大約有5%患者合併有結核菌造成的脊椎感染,也就是結核性脊椎炎。造成感染原因,是病患原先在肺部或其他部位已經有結核菌,後來結核菌再跑到脊椎,使脊椎也受到感染。結核菌會跑到脊椎多半是經由2種方式:第1是經由血液把結核菌帶到脊椎,第2則是原先結核菌感染範圍變大,直接蔓延到脊椎。曾感染結核菌+背痛 就要注意趙顗絢醫師指出,症狀表現除了肺結核伴隨的咳嗽、倦怠、輕度發燒、體重減輕等,最重要的是若過去曾感染過肺結核的患者,又合併出現背痛症狀,就要多加留意。但由於疾病進程較緩慢,早期的背痛不明顯,所以部分病患可能會拖延至嚴重駝背變形,甚至皮膚出現廔管,才會至醫院求診。倘若證實有感染情形,首要治療以抗結核藥物為主。但如果藥物治療無效,或是骨頭侵蝕造成脊椎不穩定,甚至已經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時,就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8成民眾保受背痛困擾 竟是過度使用脊椎惹禍

8成民眾保受背痛困擾 竟是過度使用脊椎惹禍#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困擾的背痛,且因背痛而求診的人數,竟僅次於感冒。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趙樹儀醫師表示,治療背痛的難題,在於脊柱的構造精巧複雜,神經、椎骨和軟骨、椎間盤、肌肉組織、韌帶,都互相牽引,只要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引發背痛;不同原因的背痛,治療方式也不同,及早請醫師評估很重要。趙樹儀醫師指出,下背痛發生原因,可略分為軟組織受傷或背部筋膜發炎、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性關節炎、壓迫性骨折等原因。過度的使用脊椎是最根本的原因,扭傷與過度「靠腰」,包括不當的姿勢、搬重物、過重的工作負擔、長時間固定的姿勢、久站或久坐、重複多次的彎腰,皆容易引起下背痛,加重背痛症狀。保持良好姿勢避免背痛上身趙樹儀醫師表示,治療背痛的最根本的方法還是預防勝於治療,例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骨骼、關節不受過多重力壓迫,加上適度的運動,強化肌肉的肌力與耐受力。對已經有下背痛問題的人來說,治療一定要有耐心,畢竟大部份背痛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引起,當然也必須花時間慢慢調整回來。趙樹儀醫師提醒,平常要多注意正確的姿勢以及避免傷害腰椎的動作,若有下背疼痛的情形需及早請醫師評估,判斷背痛原因是什麼,千萬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

腰痠背痛不用忍? 9成可有效控制

腰痠背痛不用忍? 9成可有效控制#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腰痠背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隨著活型態的改變與人口的老化,其盛行率也向上攀升。背痛的原因很多,部分經外科手術後會有明顯的改善,然而療效因人而異,臨床上,如果手術後病人症狀沒有改善,仍然持續腰痠背痛或下肢疼痛,或是無法得到滿意的療效,通稱為「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一位80歲阿嬤因為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多處壓迫性骨折,終日折磨。成大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阮威勝表示,過去對疼痛之刻板印象是要忍痛、耐痛,但其實九成的疼痛是可做有效控制的,現在對疼痛的觀念是要勇於說出。根據研究,對於這類慢性疼痛或頑固性疼痛,脊髓刺激療法可減少患者五到七成的疼痛感,減少藥物的服用量及副作用。脊髓刺激療法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從背部切開一個小傷口,放入一條細小的電極導線,並連接埋於下腹部的神經刺激器。神經刺激器會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抑制從患處傳送至腦部的疼痛訊息。相較於脊椎手術,「脊髓刺激療法」風險較低、併發症較少。另外,對於糖尿病及高血脂病人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造成的缺血性下肢疼痛及間歇性跛行,脊髓刺激療法不僅能減輕疼痛,還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環,使截肢比率降低至大約三成。對於無法以傳統保守方式緩解其神經疼痛之病患而言,脊髓刺激療法可提供做為另一治療選擇,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來提昇此類病患的生活品質。(圖片來源/成大醫院提供)

醫訊/如何揮別腰痠背痛

醫訊/如何揮別腰痠背痛#背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腰痠背痛是現代人的通病,根據統計,人一生中,其發生的機率高達九成,多半與脊椎本身的病變和周圍相關組織損傷有關,而長時間使用電腦及缺乏運動更是腰痠背痛增多的原因之一。對此,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特舉辦「人文生活講座」,這次主題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揮別腰痠背痛」,將邀請台大物理治療學系講師柴惠敏物理治療師主講,柴物療師是密西根大學人體動作學博士、匹茲堡大學物理治療學碩士、台大物理治療學學士、台大醫院復健科兼任物療師。柴物療師將介紹正確的站相與坐相,著重常見的不良姿勢之自我檢查,並教導增加腰背柔軟度與肌力的保健運動,及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高風險動作與避免的方法,讓聽眾防患於未然或預防再發,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講座將有實務示範與演練,請穿著輕便服裝,以利練習。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當日18點發「號碼牌」,18:40憑牌依序進場(逾時無效),18:45開放自由入座,額滿為止(160席次,立位40名),所以請提早報到抽號碼牌。名稱: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揮別腰痠背痛時間:102年3月15日(五)下午19:00~21:00地點:玄空圖書館(台北敦化北路120巷9號;近捷運南京東路站)4樓禮堂洽詢:02-2713 6165轉342 推廣組

長期背痛要注意!恐罹患多發性骨隨瘤

長期背痛要注意!恐罹患多發性骨隨瘤#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大多數人都有背痛經驗,日前一位53歲女性,近半年因為持續背痛曾經到很多地方求治,但大多被當成肌肉痠痛或筋膜發炎治療。後來病人到北市聯醫求診,骨科醫師表示,病人外觀蒼白無活力,X光檢查發現脊椎有多處的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嚴重貧血,經由骨髓切片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大部分背痛都是因為肌肉筋膜發炎引起,其次是因為脊椎本身退化引起的痠痛,極少數背痛是因為腫瘤引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指出,骨髓瘤細胞會取代正常的骨髓,若單獨發生於某一軟組織或單一骨骼時,稱為漿細胞瘤,但多數狀況下,骨髓瘤細胞會在人體多處累積,使病人多處骨折引起疼痛,這時稱之為多發性骨髓瘤。他進一步解釋,多發性骨髓瘤是好發於老人的一種血癌,正常骨髓會產生血球,在體內循環擔任輸送氧氣、維持抵抗力、防止出血的功能。一旦健康骨髓被癌變的骨髓瘤細胞取代,便無法正常產生血球,導致貧血、血小板低下、免疫力變差,而使人感覺體力不濟、容易喘且有瘀青症狀。骨髓瘤細胞還會分泌過多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腎臟,影響腎功能,甚至腎衰竭而需要洗腎。郭忠和說,多發性骨髓瘤雖是難以治療的疾病之一,但是經由治療仍可大幅改善症狀及延緩疾病惡化,傳統化學治療有針劑注射和口服等選擇,有不錯的控制率,但毒性及副作用也相對較高,另更有放療等治療方式。其並非常見的癌症,民眾如有不明原因腰痠背痛及貧血應儘早就醫,若懷疑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可先檢驗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及X光檢查是否有可疑病灶,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可經由骨髓切片檢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工作上不愉快 背痛恐怕不容易好

工作上不愉快 背痛恐怕不容易好#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編譯)工作不愉快會表現在身體上?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的確有科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澳洲西澳醫學探索研究所(Western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副教授馬庫斯(Markus Melloh)研究發現,背部持續要疼痛的人,可能跟工作上的情緒態度有關。如果在工作上不愉快沒有得到化解,而且持續出現負面想法的話,可能會導致背痛狀況更加劇烈。研究團隊訪問了315個案例,並且在第3週、第6週、第12週和第6個月都持續地追蹤訪問,同時調查也詢問他們工作上的態度與情緒,結果發現到擁有正面積極的人,背痛復原的時間較短;如果病人在工作上持續感受到無助、恐懼,將會延長疼痛的時間,並且加深疼痛的感覺。馬庫斯副教授認為,根據調查的結果,發現原來背痛可能跟工作上的不愉快有關,只要這個不舒服消失,就可以讓背痛快點好,這是之前沒有發現的新觀點。馬庫斯副教授表示,他並不是建議人們辭去自己的工作,來消除工作上的不愉快,其實只要換個觀點來看待工作上的不愉快,就可以有效地紓緩背痛,並且加速背痛的復原。所以馬庫斯副教授建議有背痛的病患,想要讓自己快點結束背痛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面對工作態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