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

防腸毒重症 留意潛在傳染源徵兆

防腸毒重症 留意潛在傳染源徵兆#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學校都已經放暑假,學生們都把握暑期參加安親班、夏令營等活動,不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高峰期,今年已有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的重症死亡個案,暑期團體活動需特別留意,其中感染腸病毒的機會仍不比在學校少,疾管局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暑假期間大人小孩都應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機會。疾管局表示,腸病毒71型之活躍度仍未緩減,重症個案持續發生,疾管局公布新增6例腸病毒71型及1例克沙奇A2型重症個案,其中2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8個月女童及4歲2個月男童,2例為居住於中部的1歲及3歲9個月女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5及6個月及5歲9個月男童,7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本年截至7月2日止,累計共有89例重症個案,其中1例死亡,8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不會發病,出現類似輕微感冒症狀,若成為潛在傳染源,恐怕傳染給家中嬰幼兒。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腸毒71型活躍 南市一例重症死亡

腸毒71型活躍 南市一例重症死亡#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南市衛生局6月21日出現首例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案例,個案為5個月大男童,本月11日因發燒及口腔黏膜破損至診所就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13日出現活動力明顯下降、肌抽躍等重症前兆病徵,14日因病況快速惡化,於加護病房治療,雖經醫護人員盡力救治,仍不幸於21日晚間往生。衛生局疫調發現其同住家人及其褓母同時照顧的孩童皆無相關症狀。今年台南市截至22日已有22個確定病例,其中21人為3歲以下幼童。全國78例確定病例中,7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1例克沙奇病毒A2感染,1例為伊科病毒感染。衛生局呼籲目前仍是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腸病毒71型之活躍度仍高,重症個案持續發生,民眾及臨床醫師千萬不可輕忽。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一起來洗手 腸病毒快走」,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可至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查詢。

家中幼童染腸病毒需注意 第二個感染幼兒恐更嚴重

家中幼童染腸病毒需注意 第二個感染幼兒恐更嚴重#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的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高峰期,各地區的腸病毒疫情均在升溫中,疾病管制局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要特別小心注意其病情的發展,因為第二個病患所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往較高,其嚴重程度亦可能提高。臺北市號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醫師林怡瑩指出,有些腸病毒只會引起發燒或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或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小兒科醫師說,5歲以下幼童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25.7%間,家長不可不慎。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林怡瑩強調,在發病前數天即有傳染力,通常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家有嬰幼兒的民眾應保持警覺,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林怡瑩醫師更補充說,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這2種病毒株正是今年社區所流行。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疫情加溫 民眾需多注意家中幼童健康

腸病毒疫情加溫 民眾需多注意家中幼童健康#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101年起截至5月18日止,全國已累計45例重症個案,其中44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基隆市至今雖尚無重症發生,但統計各醫療院所通報疱疹性咽峽炎個案已達361例、手足口病389例,均高於同期,請民眾仍需加以注意家中幼兒健康狀況。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尤其是學齡前嬰幼兒易受到家中就學兒童感染而產生重症,提醒家長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以降低感染與擴散的機會。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疫情高漲 重症個案再增四例

腸病毒疫情高漲 重症個案再增四例#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疾管局今天公布新增4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3例感染腸病毒71型,為居住於南部的9個月女童、1歲3個月及1歲8個月男童,另1例感染伊科6型的是居住於北部的3歲4個月女童。3名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於4月下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而感染伊科6型之重症個案則無常見之腸病毒症狀,而以發燒及腦炎表現,所幸就醫後4人皆已康復出院。疾管局表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提醒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也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以降低感染與擴散的機會。根據疾管局監視資料顯示,除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外,目前已進入流行高峰期,今年起截至5月14日止,已累計38例重症個案,其中37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而伊科6型與日前於社區監視發現的克沙奇B3型類似,都好發於新生兒感染,曾在2001、2002及2007年間活躍,並造成5例重症死亡個案,目前其活躍度尚無異常增高現象,未來將密切監視。疾管局提醒,因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重症變化快 前兆病徵要注意

腸病毒重症變化快 前兆病徵要注意#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年4~10月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除了舉辦宣導活動外,澎湖縣衛生局也特別提醒家長,由於腸病毒重症的病程變化很快,所以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持續發燒、煩躁不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頸部僵硬、肢體麻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疑似併發重症的跡象時,請務必前往大醫院接受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為有效遏止腸病毒及病菌的傳染,「手」護學童健康,澎湖縣政府衛生局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合作,特別安排連續兩天共同舉辦「一起洗手趣」、「落實洗手五時機」校園宣導活動,提醒學童和成年人都要記得「勤洗手」來遏止腸病毒傳染,且也藉由健康操、有獎徵答等活動,來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衛生局鄭局長鴻藝表示,腸病毒對小孩子的傳染力極強,但可經由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來降低感染的機會,所以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時機-「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寶寶玩耍前、打噴嚏或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等,落實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搓揉20秒)、沖、捧、擦」,另也特別提醒要將手擦乾再走,因為濕手可能會沾黏細菌.每個步驟都落實,以降低嬰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守護自己與他人健康。

進入高峰期 新增4例腸病毒重症

進入高峰期 新增4例腸病毒重症#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氣溫逐漸攀升,腸病毒疫情似乎也節節升高,依據疾管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本年度至5月7日止,共累計了3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疾病管制局本日公布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11個月女童及2歲9個月男童,中部的2歲3個月男童,及南部的9個月男童,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疾管局呼籲大朋友、小朋友一定要確實做好個人衛生習慣。疾管局表示,這4名個案於4月下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就醫後3名已康復出院,另1歲11個月女童則仍住院治療中,腸病毒容易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傳播,尤其是學齡前嬰幼兒易受到家中就學兒童感染而產生重症,疾管局提醒民眾,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以降低感染與擴散的機會。最後疾管局也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全國腸病毒重症個案達9例 家長們當心

全國腸病毒重症個案達9例 家長們當心#重症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資料顯示,今年截至9月13日止全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病例共9例(臺北市1例),已死亡2例(臺北市、桃園市),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第36週(9/4~9/10)全國急診腸病毒就醫比率達千分之4.89、臺北市為千分之4.55,疫情未有持續上升情形;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監測該市學校腸病毒通報人數,累計至第36 週共通報2,858人次,開學後學校與幼托機構通報情形較開學前有微增趨勢,提醒家長們仍要注意寶貝們的個人衛生與健康。為因應開學後第二波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臺北市衛生局及教育局以局長名義發送「給家長的一封信」,提醒老師及家長共同努力防治腸病毒,以維護幼學童健康;另撰寫「給營業機構一封信」請臺北市營業機構雇主們一同協助與支持腸病毒防治工作,保障員工請假照顧病童之權益。腸病毒傳染力極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衛生局提醒家長,如寶貝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肌躍型抽搐、持續發燒、嘔吐,務必攜幼童前往各大醫院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