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

疫情上升!學童染流感併發重症

疫情上升!學童染流感併發重症#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感高峰期,依據監測資料,上週類流感急診病例百分比12.60,較前一週百分比10.59,上升19.0%。又,102年流感季累計共有259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19例死亡,顯示流感疫情持續上升。近日,基隆市發生1起學童感染流感併發重症案例,據調查,該名學童近期並未接種流感疫苗。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季節性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流感疫苗施打後大約兩週後才能產生最佳保護力,所以家中若有尚未流感疫苗接種之6個月至6歲幼童及國小1至6年級學童,請家長應儘速前往各區衛生所及合約院所完成公費疫苗接種。春節將至  速接種防流感衛生局也提醒,春節假期將至,民眾應儘早完成公費或自費接種服務,以提升自我保護力,有效預防流感上身,平安快樂的迎接春節假期。此外,接種流感疫苗前需留意身體狀況,如有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注射曾發生不良反應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情形者,都不適合接種,正發燒或處於疾病急性期則要等病情緩和後再前往。

天冷腸病毒威力不減 新生兒染重症往生

天冷腸病毒威力不減 新生兒染重症往生#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至甫過,天氣冷颼颼但是腸病毒疫情仍在流行中,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截至12月23日止,共有10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6例為腸病毒71型、3例為克沙奇A6型,均順利康復;另1例感染伊科30型病毒之新生兒不幸往生。嘉義巿衛生局提醒民眾,為防止腸病毒的傳染,不論家人或是學童,皆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時時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的防疫觀念。臺灣全年皆有腸病毒個案,以4月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到了冬天,腸病毒並不會完全停止活動,依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雖然已過腸病毒流行期,但是社區中仍有腸病毒克沙奇A型及71型個案發生,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而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今年首例!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今年首例!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疾病管制署於7月16日公布的1例腸病毒伊科30型的重症個案,居住於北部的男嬰已不幸於7月25日往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大人小孩都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所以不論家長或幼兒,都必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驚!腸病毒71型、伊科30型傳重症

驚!腸病毒71型、伊科30型傳重症#重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目前正處流行高峰期!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感染伊科30型,為居住於北部的未滿月男嬰,於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及內出血等症狀,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為居住於北部的5歲大男童,自7月上旬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其後出現持續發燒、肌抽躍等狀況,因及時赴大醫院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醫師則應注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並加強嬰兒室的感染控制作業。也再次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南投縣衛生局也提醒,準媽媽及家有嬰幼兒的民眾,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馬路不是它家 民眾應發揮功德讓垃圾「歸位」!

馬路不是它家 民眾應發揮功德讓垃圾「歸位」!#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期間,民眾開心出遊時,也應不忘發揮公德心,讓手上的垃圾能好好的待在垃圾桶裡頭,而別隨意幫垃圾搬遷到馬路、草地等,以免破壞環境的整潔!環保署表示,馬路不是垃圾的家,民眾外出旅遊時要發揮公德心,可自備環保餐具與環保袋,少用免洗筷、免洗湯匙、免洗碗盤等一次性餐具,不要亂丟廚餘果皮、食品包裝紙、飲料瓶罐等廢棄物,避免食物殘渣污染環境。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避免棄置積水容器致成為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對此,環保署呼籲,希望民眾發能揮公德心,外出旅遊不亂丟垃圾,共同維護春節假期環境的清潔,而地方環保機關也會督促轄區風景遊樂區加強環境清潔維護,並加強執行亂丟垃圾等污染環境行為的稽查,讓國人能享有清淨、亮麗又和樂團圓的春節假期。

杜絕腸病毒流行 中市衛生局加強查核

杜絕腸病毒流行 中市衛生局加強查核#重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各學校於本週陸續開學,學童間的互動接觸助長腸病毒傳播,中市衛生局於今(31)日召開跨局處會議,請各局處就權責分工落實防治,並加強查核教托育機構洗手設備及各項防疫措施。根據衛生局資料,至今年8月,全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為142例,中市有22例,其中21例為0至5歲幼兒。9月開學後極易產生學童群聚感染,應加強宣導,鼓勵勤洗手,另外各機關外包清潔廠商必須確實消毒門把、水龍頭等,以免成為腸病毒傳染源。局長黃美娜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暑假傳腸病毒 幼童仍須注意衛生習慣

暑假傳腸病毒 幼童仍須注意衛生習慣#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北中南部均發生,疾管局指出,最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目前仍為社區的主要流行病毒株,重症風險並未降低。呼籲民眾保持警覺,落實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注意重症前兆,如有病徵請儘速就醫。新增的腸病毒重症有3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3個月、1歲7個月男童、12歲女童,3例為居住於中部1歲9個月男童、3歲3個月、3歲5個月女童,另2例為居住於南部的8個月、4歲4個月男童,其中7例個案已康復出院,北部的1歲3個月男童仍住院治療中。本年截至7/30止,累計共有117例重症個案,其中114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1例死亡。依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連續5週下降,並已低於流行閾,雖脫離疫情高峰,但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無論大人或小孩仍會感染腸病毒,且許多感染者的症狀不典型,甚至無症狀,不易警覺及預防,因此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保護。自身或嬰幼兒如有身體不適之徵兆,應儘速就醫,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且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掌控腸病毒71型 趨勢監測防患未然

掌控腸病毒71型 趨勢監測防患未然#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目前台灣腸病毒疫情略有下降,但仍處於流行高峰期,重症個案數也持續增加,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疾管局與全國170家以上急救責任醫院合作,透過科技整合力量,嚴密監測全台腸病毒流行趨勢變化及波動,除了腸病毒外,疾管局也同時利用此急診就醫資料,進行類流感、腹瀉及紅眼症等重點疾病就診率趨勢監測,以防患未然。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4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4個月、6歲1個月、13歲男童及6歲3個月女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27天女童、6個月及4歲7個月男童,其中6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北部6歲1個月男童仍住院治療中。依據疫調結果,南部4歲7個月男童是與家人赴中國染病。今年截至7/9止,累計共有96例重症個案,1例死亡,其中93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為掌握各縣市腸病毒個案就醫情形及疫情趨勢變化,疾管局與全國170家以上急救責任醫院合作,透過科技整合力量,嚴密監測全台腸病毒流行趨勢變化及波動,民眾一旦因腸病毒至這些醫院就診,該局即可經由資訊系統自動接收疾病診斷碼訊息,轉化資料為疫情流行趨勢及統計監測表報,以掌握全台各地疫情、走勢變化及高危險群年齡分布等資訊。疾管局提醒民眾,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