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

1次掃1個地方就好!「3招無腦整理術」讓家全年整潔

1次掃1個地方就好!「3招無腦整理術」讓家全年整潔#打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打掃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汙垢累積了一段時間所致。若可大致決定每天、每週與每個月要定期執行的項目,事前決定好「場所」與「頻率」,能夠讓心情更輕鬆。打造出可視化的「打掃常規」,就能夠從「必須找時間打掃那裡才行」的煩躁感中解脫。維持整潔的日常公式日常打掃時只要「1天打掃1處平常不會淸潔的地方」,整個家就能夠明顯保持乾淨。每天只要打掃1處,心情就不會那麼沉重了,且按照當天的幹勁決定場所的話,就能夠輕鬆持之以恆了。心有餘力的時候或許會拉出所有廚房的抽屜整理乾淨,忙碌時只要簡單擦一下階梯扶手即可。每週1次的打掃就安排在週末,並選擇先生與孩子也能處理的事情。例如冰箱下面等沒有先生幫忙會很危險的地方,或是要用到水的住宅周邊打掃等。此外洗衣機除霉、浴室排水孔、浴缸加熱器等則會1個月打掃1次。就像這樣一點一滴整理好在意的地方,就算沒辦法整棟房子亮晶晶的,至少能夠透過1天1處的打掃,讓整個家全年保持一定程度的整潔。每日的打掃● 簡單清掃廁所● 擦拭浴室水滴● 浴缸清潔● 簡單清掃洗手臺● 用吸塵器吸地板● 掃玄關● 擦拭廚房與餐桌下的地板● 擦拭結露的窗戶● 1天找1處打掃每天的地板打掃就交給掃地機器人,只要和孩子一起整理地上的玩具等,接著再按下開關即可。每週的打掃● 使用拖把或拖地機器人擦地板● 浴室挑摸得到的地方清洗● 仔細打掃廁所● 擦拭陽臺扶手(曬棉被那天執行)● 擦拭收件箱與玄關大門玄關門與把手都用擰得很乾的抹布擦拭,去除沙塵後看起來就清爽多了。這種訪客一來就會看到的地方,就想特別打掃乾淨。每月的打掃● 清潔洗衣機● 浴室天花板除菌,打掃排水孔、浴缸加熱器,並使用防霉煙霧劑浴室天花板要定期除菌,也要定期使用防霉煙霧劑。天花板發霉時,黴菌孢子就會飄散至整間浴室,所以要在拖把噴上大量的酒精擦拭。打掃洗衣機時,準備專門清潔縫隙的海綿會方便許多。先沾水後再擦拭溝槽,就能夠輕易取出髒污。百圓商店、藥妝店與無印良品都有販售。別再「大掃除」,夏天的尾聲就該開始規劃能夠配合季節打掃是最為理想的。例如鎭日潮濕的梅雨季節就要做好防霉對策,汙垢會稍微鬆脫的夏日,就用水大肆淸潔整棟房子。像我家就習慣在夏天過後的涼爽季節,列出至年底前想打掃的地方。我會在A4紙寫下還沒掃到的地方、桌椅的保養、想挑戰的地方等,接著貼在冰箱的顯眼處,完成的項目也會用斜線劃掉。雖然我是以年底為目標設定這些項目,但是時間到沒有全部完成也無所謂。今年沒完成的地方,就設定為隔年的優先項目,趁早淸理乾淨即可。最不想有髒汙堆積的地方就是排水孔,所以我每天早上都會清潔這一塊。廚房的調理臺也會像洗碗一樣徹底清潔。首先用打溼的海綿沾洗碗精發泡後,再用玻璃刮刀一口氣刮掉泡沫與污垢,最後以抹布擦拭乾淨。這麼做就能夠清掉表面沾染的顆粒,摸起來光滑得不得了。疲倦時只整理自己在意的地方覺得打掃不夠到位,心情不太美麗的時候,就針對家中「最在意的地方」進行整理吧。我個人最在意的是廚房的水龍頭,無論如何都會想保持潔淨,並且順手淸理「洗手臺附近」、「調理臺」、「餐桌」、「鏡子、玻璃與電視螢幕上的手印」等。這部分通常會依序擦拭水滴、不鏽鋼、淸除雜質後,再用擰得極乾的科技纖維吸水巾擦掉所有手痕,但是我會依體力與幹勁決定要做到哪個地步。只要優先把在意的地方整理好,心情自然就會變淸爽。至於整理收納的部分,我則設計成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感覺,用計時的方式和孩子比賽,或是請長女幫忙吸地板等,盡量讓家人分擔家裡的工作,不要一個人埋頭苦幹。從客廳可以看見的廚房模樣。備餐檯是廚房與客廳的界線,很容易堆放雜物,例如暫放手機、學校文件等。所以我會經常整理這一塊,讓備餐檯只能暫放物品,但不會長時間堆積雜物。(本文摘自/家事常規化,無腦整理術/采實文化)

酒精買不到?自製消毒液正確打掃防疫

酒精買不到?自製消毒液正確打掃防疫#打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台灣各地口罩、酒精甚至抗菌濕紙巾皆開始缺貨,但你知道嗎?其實正確的打掃法,跟洗手、漱口一樣重要!日本醫療級專家松本忠男便提醒,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打掃方式,例如「用抹布來回擦拭」、「酒精能消毒諾羅病毒」、「抗菌紙巾可殺菌」等,有可能越掃越不乾淨,反而容易生病。醫院工作超過30年的醫療級專家松本忠男,撰寫了《健康掃除力:醫療級專家教你30個不生病的居家清潔妙方!》一書,他致力研究如何打造「更衛生、舒適」的環境,除了引用論文、科學理論數據,更融入他數十年來豐富的打掃經驗,NHK、TBS等日本各大電視台皆爭相邀請他上節目傳授掃除祕訣。對抗病毒:擦拭方式、消毒劑比例、抗菌濕紙巾成份都很重要《健康掃除力》提到,若要消毒環境,重點在布巾要「朝同一方向擦拭」。若像是汽車雨刷那樣來回擦拭,那麼附著在布巾末梢的細菌以及病毒,可能會再次附著在打掃處,反倒越擦越髒。松本忠男也特別強調,不是所有病毒都可以用酒精殺死。許多病毒都被稱之為「包膜」的脂質膜所覆蓋,例如流感和德國麻疹;但也有少數如腸病毒、諾羅病毒沒有包膜的類型。針對酒精起不了效用、沒包膜的病毒來說,有更強力殺菌效果的次氯酸鈉(家庭用漂白劑)則非常有效。可以將家庭用氯系漂白劑稀釋為0.02%,以布巾的同一面朝同方向消毒擦拭。衛福部2月1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鼓勵民眾可以用含氯漂白水來調製消毒劑,做為居家環境、物品消毒用。松本忠男提醒,含氯消毒液的氯氣濃度會隨時間降低,應該使用前再做稀釋,而不是做好一大桶放著;且因濃度低,妥善使用就不會對人體有害。而75%酒精在台灣已經大缺貨,同樣引發搶購潮的「抗菌濕紙巾」,松本忠男則提醒,其酒精含量可能不到30%,不具有殺菌效果。他說,不要想著「有加酒精就安心」,得注意有無添加除菌成分。

9大天然清潔劑!輕鬆搞定過年大掃除

9大天然清潔劑!輕鬆搞定過年大掃除#打掃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歲末年終大掃除成為忙碌生活的難題,對於不熟悉掃除方式或找不到要領的人,花費再多力氣與時間,也無法打掃乾淨,不斷累積的家務事,只會讓人心煩氣躁、不知所措。然而,打掃一定要使用大量清潔劑嗎?合成洗劑有什麼可怕成分?合成清潔劑可能包含介面活性劑(烷基或醇基)、磷酸鹽﹙磷﹚、甲醛(啤酒含甲醛事件:致癌物)、化學合成物質(三乙醇胺、硫酸 、丙烯腈、阿摩尼亞、石油腦、石油提煉物、鹽胺、甲烷…強毒性之化工原料…)螢光漂白增艷劑、芳香劑、發泡劑等。《韓國家事女王的10分鐘聰明打掃術:1天1次1空間,絕對不疲累!年終不必大掃除,永遠不髒亂,輕鬆打造乾淨的家》一書表示,用檸檬酸、蘇打粉等環保清潔品,以及菠菜、鹽巴、蛋殼、咖啡渣、酒精等日常生活食材,只要掌握好基本原則,就能發揮100%清潔效果。即使不用化學清潔劑也能讓居家保持乾淨,就算是屋子死角,一樣能一塵不染。天然打掃清潔劑 一樣能讓家裡乾乾淨1.衣物用淡鹽水洗一遍可防止褪色。此外,用濃鹽水擦拭家具,可防止木質朽壞,延長家具的使用壽命。2.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物質,又稱碳酸氫鈉或重碳酸鈉;鹼性具有中和酸性油污、消除臭味、軟化水質等作用。可以清潔酸性污垢:廚房的爐子、料理台、微波爐、烤箱、洗碗槽、壁面、洗手槽、洗臉盆、浴缸、馬桶、牆壁、冰箱邊條、外殼、冷藏槽、洗衣機槽、衣袖、領口、梳子、地毯。3.檸檬或柑橘類水果是天然的除臭劑,可刷洗廚房的爐子、烤箱、料理台、微波爐、洗碗槽、壁面、冰箱汙垢。方法:取5顆橘子皮或檸檬皮、75%濃度的酒精500cc,將橘子皮或檸檬皮及酒精裝入容器中;注意浸泡時,酒精必須蓋過橘子皮。放置2天後打開容器,取其橘皮清潔劑倒入噴瓶中,即可使用。想要增強去汙力,可再加入1匙小蘇打粉。4.酸掉的牛奶中乳酸含量增加,可以去掉污垢,剩餘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可當作石蠟的替代品,保養地板。為了清除頑垢,市面上各式標榜強效去汙的石化清潔劑成為首選,但這些清潔劑所含有毒物質,經常不知不覺造成呼吸道、皮膚的傷害,同時也形成河川海洋環境的污染源。尤其是漂白劑跟阿摩尼亞,要是不小心被混和一起,會產生有毒氣體。如果真的需要購買清潔用品,建議選購有環保標章的綠色產品或中性清潔劑,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清潔用品;使用清潔劑時,最好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若發現眼睛刺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就要儘速就醫。

醫療級專家分享 教你告別黴心情

醫療級專家分享 教你告別黴心情#打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黴菌容易孳生的意外場所家中會滋生黴菌並不限於梅雨季。黴菌會發生需要滿足氧氣、溫度二十度以上、濕度百分之八十以上三個條件。氧氣無法隔絕,所以要預防黴菌增生就要經常通風、換氣,營造出黴菌討厭的環境。在此將介紹特別容易被忽略的「黴菌容易滋生處」以及三種應對方式。1.洗衣機的洗衣槽在洗衣槽中,黴菌容易繁殖,而且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場所代表。要清除洗衣槽的黴菌,氯系漂白劑 (次氯酸鈉)的殺菌效果較高,所以最為適合。不過現在的洗衣機大半都是不鏽鋼製的洗衣槽,若長時間浸泡氯系漂白劑,恐怕會讓洗衣槽生鏽。因此我推薦,配合使用有防止生銹劑的氯系洗衣槽用清潔劑。2.浴室天花板黴菌的胞子約五微米(○.○○五公厘),是非常小的生物,會黏附在浴室天花板所產生的水滴四周。胞子被稱為菌絲,會不斷邊伸展絲邊增生,直到變成可以用眼睛確認的大小,我們才會知道有黴菌存在。水滴的水分若蒸發,菌絲的成長就會停止,菌絲的伸展雖會停止,但相對的,菌絲前端會開始形成許多胞子。這些胞子會落在地板或空中,再次為尋找能繁殖的場所展開旅程。雖然稍微有點麻煩,但若使用完浴室,請用長柄的橡皮刮水器(裝有光滑的橡膠,可以去除窗戶玻璃水滴等的T字型打掃用具)或超細纖維拖把去除天花板的水滴。單是這樣就是非常有效的黴菌應對法。3.地毯如果在地毯完全乾燥前使用了吸塵器,吸塵器的紙袋內就會充滿濕氣,造成黴菌繁殖。要解決地毯濕氣與黴菌問題,只有曬乾。濕度維持在80%以下家中黴菌容易繁殖的其他地方,包含用水處、會結露的窗戶周邊、床四周、無隙縫緊貼牆壁的家具內側、通風不良處、日照不好處、空調或加濕器。在家中,請務必趁還看不到黴菌的時候努力除濕,將房間濕度經常維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下、用完水後每次都要擦乾水滴,還有要清掃會成為黴菌飼料的灰塵與髒汙,不要放著不管,希望大家都能留心防治黴菌。(本文摘自/健康掃除力:醫療級專家教你30個不生病的居家清潔妙方!/時報出版)

瘋手遊得「媽媽手」 3招舒緩痠痛

瘋手遊得「媽媽手」 3招舒緩痠痛#打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年迎新送舊,忙於大掃除或是過度著迷手機遊戲,當心造成肌肉不適。一名40歲的女性上班族因奮力大掃除、瘋手機遊戲,右後背至右手痠麻不適,右大拇指也痛到伸不直。大掃除、玩手遊 頸部、拇指肌肉都出問題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許芳毓說明,患者因大掃除,長時間過度抬頭清掃天花板或高處窗台,姿勢不良,引起頸部肌肉過於緊張。加上打掃休息時,投入近來風行的手機遊戲,大拇指過度使用,痛到伸不直,拇指伸展及伸直肌群發炎,引起俗稱「媽媽手」。如果不理會頸部肌肉緊繃與媽媽手,頸部肌肉緊繃會拉扯頸椎,可能導致頸椎提早老化,造成麻痛、灼熱及刺痛等神經症狀。媽媽手則會使大拇指無法伸直、彎下,無法使力,拿筷子、端碗、移動滑鼠等小動作都成問題。減緩肌肉不適 物理治療師教運動3招這名患者經過熱敷、電療及教導拉筋後,不適症狀已漸漸恢復。許芳毓物理治療師特別傳授3招運動,每次均停留15 秒,重複10次,一天2回合,新年宅在家也能輕鬆做,避免肌肉僵硬不適:1)頸部訓練運動/雙手合十,放後腦勺,雙手往前施力,頭部頂住雙手,不要被推動。訓練頸部肌力。2)收下巴運動/收下巴,感覺脊椎有拉緊,耳垂對準肩膀。放鬆頸部肌肉。3)大拇指伸展運動/大拇指包在4隻指頭中,握拳,手臂打直,小拇指側向下彎,大拇指側邊拉緊。放鬆拇指伸長肌。

想到就累!10大最困擾打掃點排行榜

想到就累!10大最困擾打掃點排行榜#打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我的部落格裡、電視節目錄影時、被採訪時、我的朋友群之間,常提到各式各樣打掃的困擾。一般人在打掃什麼地方時,會覺得最困難呢?1)浴室打掃/很多人覺得最大的困擾就是浴室。浴室是不斷使用水的地方,一旦變潮濕時,就很容易沾滿水垢,黴菌孳生,還會發出異味。客人造訪時,只要關上房門就不會看到房間,也不太會走到廚房,但有馬桶的浴室是躲不掉的。手不易碰觸到的馬桶座凹凸不平處或蓮蓬頭管線如何擦拭呢?2)廚房打掃/廚房因經常用水,在做料理時,也會製造出回鍋油和廚餘等,只要一兩天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令人頭疼的現象。例如,清潔瓦斯爐上的油污和發出惡臭的排水孔,沾滿油污的抽油煙機和濾網,黑洞般的冰箱,不想碰的垃圾桶,廚房用品上的手垢,流到流理臺下櫃裡的洗碗水等??只要想到這些,就讓人很頭大!3)矽膠、溝縫的黴菌/每當看到磁磚溝縫、矽膠、老舊牆壁上孳生的黴菌時,就會感到很難過。浴缸、流理臺排水孔、窗戶等潮濕的空間,都擺脫不了黴菌的侵襲。通風不好的套房、隔熱效果不佳的舊住宅,施工疏漏的新建築物也是黴菌活動力強的地方。4)灰塵之間的戰爭/紗窗是另一處會沾滿灰塵的地方。最近的微塵濃度逐漸變濃,除了眼睛易看得到的地方,還有看不見的縫隙、角落、冰箱後側、傢俱上方、床的兩側、家裡的死角等等,到處都沾滿了灰塵。光是想到這些,就想打噴嚏。5)除濕/到了夏天,除了浴室或廚房的煩惱外,濕氣也是最令人頭疼的。因為也會影響到健康,除濕機頗受歡迎。只要櫃子裡的除濕做得好,打掃就會變得更簡單。6)塵螨/天啊,光想到床上充滿塵螨,身體立刻變得很癢。但也不可能常把消毒公司找來啊,那麼就這樣放棄,繼續過著受塵螨之害的生活嗎?7)打掃步驟/打掃時,常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要從何處開始著手、哪個步驟開始做起嗎?沒有明確的目標下,就毫無頭緒地開始打掃,眼睛就會看到每個地方都需要打掃,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不知道該如何做收尾,最後只好放棄。當養成打掃習慣後,就能輕鬆自訂打掃步驟。8)清洗抹布/雖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只要是平常有在做家事的人都會同意這樣的看法!抹布擰乾時,手腕會感到很疼痛。長期下來,就有可能會造成傷害。9)整理/有很多人打掃和拖地都做得不錯,卻總覺得整理很困難嗎?從兒童玩具、布偶等雜物整理到冰箱收納等??關於整理的內容,只要開口談,總是沒完沒了。10)厭煩/這一項雖然擺在最後,實際上應該擺在第一名。這就是很難做好打掃的最重要關鍵!知道要常打掃,卻常「厭煩」,這就是兩難。因為要照顧小孩、上班??但時間不夠,覺得很疲倦,即使想清潔乾淨,身體卻無法負荷。所以想出簡單、迅速的打掃方法。(本文摘自/韓國家事女王的10分鐘聰明打掃術/台灣廣廈出版)

年節大掃除把握4招 酸痛不來擾

年節大掃除把握4招 酸痛不來擾#打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農曆年將至,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但在打掃之際,許多婆婆媽媽常會因為姿勢錯誤或施力不當,造成腰酸背痛甚至肌肉拉傷。因此復健科醫師提醒,大掃除重點就是分次做,注意姿勢與善用工具,才能避免酸痛找上身。一名家庭主婦林太太,因年輕時工作的關係,導致手腕有腕隧道症候群,平日裡會有手麻、無力等症狀產生,近日大掃除擰抹布的動作反而讓她的手腕疼痛加劇;另一位張太太則是因為擦窗戶手一直伸高而擦到肩頸痠痛,手臂只要抬起來都覺得吃力與不舒服。注意姿勢+善用工具 打掃不費力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郭世勳醫師表示,前者因為患者本身的狀況加上又重複持續擰的動作,才造成手腕不適增加。建議若已有不適的症狀,就不要再做會加深影響的動作,例如可選用腳踩式拖把,免去老式手擰拖把的麻煩;使用乾布擦拭或除塵紙巾以減少需要擰抹布的次數;高處打掃則可利用長柄掃具與小板凳減少高度,避免脖子與腰部扭傷,手臂也不會因為過度延展造成肩頸痠痛。避免重複高強度工作 分次做遠離酸痛郭主任表示,年節大掃除因為打掃的地方眾多,當重複高強度、高密度的工作,就很容易產生酸痛疲勞,建議能事先分配打掃順序一天做一些,並以正確姿勢和適合的清掃用具進行,而不是一鼓作氣蠻力的掃到底,最好可以和家人分工合作。他也提供4個常見的打掃要點,防止酸痛上門:●高處打掃/利用長柄器具減少手臂伸展,小板凳可增加高度。以兩手進行避免肌腱炎與網球肘的產生。●拾舉物品/先蹲下再搬,避免腰部受傷,物品盡量勿光靠手掌拿取,用手臂的力量才能挺起脊椎並減少手腕受傷;若需要長時間蹲著,建議坐小板凳防止腳麻。●擰抹布/以兩手前後轉動的方式擰乾抹布,重點在避免過度彎曲手腕,才不會造成扭傷。●掃地、拖地/上半身像打太極拳般的鬆而直,若需降低身體重心以弓箭步較適當。

關懷弱勢民眾 攜手打掃照顧戶

關懷弱勢民眾 攜手打掃照顧戶#打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當局長20幾年,這是第一次參與打掃!」嘉義縣衛生局長鍾明昌與多位衛生局、衛生所同仁,在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邀請下,今日上午與醫院同仁、眷屬一起參與位於太保市的慈濟照顧戶打掃,在20多人的合力打掃下,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讓原本堆滿雜物的二層樓透天厝煥然一新。當地慈濟志工戴李麗玉表示,這戶照顧戶的44歲屋主上個月因病往生,留下年約70歲的母親,因老太太健康狀況不佳,志工先將她送至安養中心安置,為了讓她回家時可以有一個乾淨、清爽的生活環境,特別邀約大家前來幫忙打掃。當大家進入屋內時,只見滿屋堆積的雜物,與四處垂掛的蜘蛛絲,而廚房也因長時間未使用,許多食材都已腐爛、發臭,大家不待分配,各自戴上口罩、手套,拿起院方事先準備的打掃用具,分頭展開清掃工作,有人清理廢棄物、有人刷洗流理檯、有人整理冰箱,小朋友則負責清洗碗盤,大家各司其職,很快就完成清掃工作。衛生局健康促進科科長林裕珍是第一次參與打掃,她說,在公務上,自己只是做一小部分,真正走出來才能體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