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氣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脹氣

陳小姐(化名)常常覺得胸口悶痛,每次開會以流利英文呈現專業複雜報表同時,粗啞聲音總是叫人無法與她美麗面孔做直接聯想,喉嚨也因為常常覺得有東西卡著而需時常清喉嚨,有時更是無緣無故地便會湧上一些早上剛吃的食物,甚至感覺吞嚥困難,後來經檢查才知道是胃食道逆流,治療後症狀減輕許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國正說,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而隨著台灣民眾生活日益緊張繁忙,飲食習慣改變,生活工作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愈來愈多。羅國正指出,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是胃酸逆流至咽喉或口部,胸口心窩處會有燒灼感,還會有打嗝、脹氣等症狀,尤其是在飯後前彎或平躺時最為明顯。有時也會出現胸痛、咽喉乾痛、咳嗽、氣喘、口苦酸等非典型症狀。他說,胃食道逆流在整體病因上無非與飲食與作習相關,在中醫醫治觀點上,著重在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弱、胃氣不降所導致。所以治療重點不在於制酸,而在於調脾胃與疏泄肝氣功能,因此,治療胃食道逆流應以疏肝、和胃、降逆藥物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四逆散、烏貝散、胃苓湯、六君子湯等等。羅國正提醒民眾,要防止胃酸逆流,除了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外,胃腸問題與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宜養成細嚼慢嚥用餐習慣,七八分飽就好;忌甜食(如巧克力、餅乾)、醱酵食品(如麵包、蛋糕),避免難消化食物(如肉粽、飯團)和刺激食物(如茶、咖啡),配合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心情放輕鬆,才是保健之道。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脹氣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在96年的統計,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經高居癌症的第三位;因為現代人飲食偏好精緻食物、高脂肪、高熱量等等食物,增加了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然而腸道是我們身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人體中消化及吸收營養的最主要場所,需要我們好好愛護我們的腸道系統。萬一我們的腸道出現了問題?生病了!如腫瘤、潰瘍、阻塞等等病灶問題時,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做手術切除,在手術後需要有一段的時間讓腸子傷口癒合,逐漸地讓腸道功能恢復。然而在手術後營養恢復的過程,是決定病患能否早日恢復健康的關鍵,護理人員此時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這個過程需要靠病人本身、家屬、醫生、護理人員共同來努力。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三樓外科病房 - 陳美秀護理長表示,在病房照護接受腸道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後,都會有一條鼻導管來引流胃腸道的分泌物及血水,避免脹氣,一般都會存放3-5天左右(因人而異),這一段時間只可以喝一點水潤潤喉;雖然有管子經過喉嚨很不舒服,但是千萬要忍耐,此時是攸關腸道傷口的癒合,重點是讓胃腸道可以充份的休息;如果順利度過這幾天,接下來醫護人員會視各人習慣及適應情況隨時調整飲食內容,讓你順順利利的恢復正常飲食,回復正常的體力。陳美秀護理長提醒,此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下:1.喝水或吃東西需要搖高床頭30度,避免嗆到。2.食物調配須採漸進方式,由清淡而濃稠,漸進採用低渣,體積小,易消化、溫和性的飲食為主。3.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產氣的食物,勿吃太鹹或太油的食物。4.飲食攝取量應採少量多餐、細嚼慢嚥,視腸胃道適應情況,增減攝食量。5.體重不足或攝食狀況不佳,可利用巿售的營養配方來補充熱量。6.當出現腹脹、痙攣、腹痛、噁心、嘔吐等現象,應告知醫護人員。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脹氣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開幕起至去年10月,照顧數十位產婦經驗,中醫科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與檢討,發現產後婦女發生症狀十分多樣且頻繁,例如:乳房脹痛、硬塊,乳汁不足,脹氣,肩頸僵硬,腰酸,手麻、手痛,痔瘡,頭暈、頭痛…等。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該院區統計結果顯示:常見於產後症狀竟有21種之多,其中頻率最高就屬乳房脹痛、硬塊。85%入住於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深受其苦,但同時亦有77.5%媽媽有乳汁不足問題。可見乳脹不等於產量豐富,許多媽媽是又脹又排不出來。如果是自己在家坐月子,沒有專人指導如何處置,真的會很辛苦。常常乳脹問題還沒解決,媽媽手或是肩頸僵硬問題就會因為每天按摩、哺乳而產生。卓雨青表示,脹氣也是很常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症狀,住在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47.5%有脹氣問題,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機會發生,月子期是媽媽補養身體重要關鍵期,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到調理功效,所以陽明院區中醫科主張,脹氣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論調理目的是分泌充足乳汁還是恢復孕前身材,脹氣媽媽一定會覺得事倍功半。卓雨青針對在治療產後媽媽多種症狀中,發現中醫療法皆有極佳療效,例如:因懷孕、生產所產生痔瘡,幾乎每位治療過的媽媽都可以發現:一週內痔瘡不但已經不腫、不痛,有些案例病灶甚至可以縮小到沒有感覺。她說,從5月開幕至10月底出院的入住媽媽中,或飲用中藥方劑或使用針灸、拔罐、藥薰療法,幾乎每位媽媽都需要中醫介入治療她們在月子期間所產生症狀。而且根據該院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讓媽媽快速脫離症狀折磨,讓月子調理更有效率,她強烈建議坐月子媽媽除了要讓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建議產後藥膳種類外,也可以將媽媽月子中所產生症狀諮詢中醫師,藉由中醫師幫助,相信月子可以作的更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