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氣

哺餵母乳好處多 易消化吸收減少脹氣

哺餵母乳好處多 易消化吸收減少脹氣#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哺餵母乳,除能讓寶寶更健康之外,在哺育母乳時,也是親子互動的最佳時機,讓新生兒身心靈成長都獲得加分。且母乳中含有的必需胺基酸和脂肪酸,是嬰兒腦部發育的基本成份,並且可以增加嬰兒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是產後頭幾天分泌的乳汁顏色較黃、較濃且適量少的初乳。餵食母乳 降乳癌風險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比較少有脹氣感及不適感。另外母乳可以直接餵食,故可避免因奶瓶消毒不完全而造成感染,並且方便又經濟,出門更不必準備奶瓶、奶嘴,在任何時間都可餵母乳,更省去買奶粉的費用。不僅如此,餵母乳時寶寶與母親肌膚接觸,更有利寶寶情緒的穩定和心理發育,並增進母子親情。而哺餵母乳除了對寶寶有好處外,對於母親而言好處也很多,如可促進產後子宮收縮、預防產後出血及減少骨盆腔充血,且根據研究顯示,餵母乳的母親,罹患乳癌的比例較低,以及每天餵母乳約會消耗400至600卡之熱量,故能早日恢復曼妙的身材。

過年吃多鬧肚疼!橘皮茶助消化、解脹氣

過年吃多鬧肚疼!橘皮茶助消化、解脹氣#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年期間你是不是吃多了?美食佳餚在前、大肆享受之際,可能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心下灼熱或胃酸逆流等消化道症狀。對此,中醫師建議民眾可自製解膩消脹、行氣健胃的茶飲來幫助消化,多利用年節盛產的橘子皮製成陳皮茶飲用,藉此消除腹部不適。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吳佩青醫師表示,過量飲食造成的「食積」與氣滯、津液代謝不佳有關,容易因而產生身體負擔,因此建議民眾不妨自製一些解膩消脹、行氣健胃的茶飲,如陳皮茶,就是不錯的選擇。吳佩青醫師進一步說明,陳皮有「下氣消食、化痰破結、止嘔咳」的功效,可幫助理氣健脾、促進消化,特別適用在吃飽、肚子非常脹時。食用陳皮除了行氣消脹、緩解腹部不適感外,還有止咳化痰的效果,以下醫師將介紹一款茶飲去油膩、助消化:● 大桔大利陳皮茶/準備橘皮300克、水果醋60c.c、鹽1小匙、米酒10c.c、紅茶等材料,接著將橘皮沾溼以鹽巴搓後、再洗淨,然後將橘子皮剝成小塊,加上米酒、水果醋、1小匙鹽巴,醃漬半小時;醃漬後的橘皮,放入炒鍋小火乾炒半小時(為陳皮),將陳皮放入罐中備用;最後將茶葉用500c.c滾水泡開,待茶色轉為黃色、再加入3克陳皮、用杯蓋蓋住悶5分鐘即可飲用。● 小提醒/喝茶會胃痛、泛酸者,不適合飲用;有睡眠問題者,也不適宜晚上飲用此茶飲。

一肚子氣!不要叫我大肚婆!腹脹好困擾

一肚子氣!不要叫我大肚婆!腹脹好困擾#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有滿肚子氣無處發嗎?肚子大的跟懷孕一樣嗎?其實這可能是脹氣惹禍,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約有3成的民眾有腹脹問題,以女性居多,大部分脹氣的原因是功能性腹脹,如暴飲暴食、狼吞虎嚥所引起的,因此建議可以從飲食習慣著手改進、且利用運動幫助消化。飲食習慣、食物選擇、消化不順 都是脹氣的原因王醫師說明,排除器官性腹脹疾病,如腫瘤、腹水等,大部分腹脹的原因是功能性引起的,如暴飲暴食、狼吞虎嚥、吞氣、腸胃收縮不良、腸胃蠕動緩慢、肥胖、便秘等都有相關;脹氣通常不會是持續性的症狀,半數患者感到腹部有膨脹感,通常是在飯後不久、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或是吃大餐後、排便不順時,症狀會較明顯,而空腹或少吃東西時,就較不易有此情形。以前認為胃腸空氣增加是造成腹脹的原因,但近年來發現小腸蠕動異常、宿便、腸腔內液體增加、嚴重脊柱前彎,橫隔膜不當收縮、腹腔內脂肪增加、對空氣的過度敏感及腹壁肌肉不當的鬆弛都是可能的因素,當然,食物也是影響腹脹問題的原因之一。蔬果屬於不溶解性及中度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大腸蠕動利於排便,但有些食物會造成產氣過多的反效果,如豆類、洋蔥、青椒、包心菜、地瓜、馬鈴薯、玉米、蘋果、西瓜、柑橘類;另外,牛奶、乳製品、油炸類、甜點也容易產生脹氣;王志堂醫師提醒,食物種類產生脹氣是因人而異,如果在食入後有不良反應,以後就應避免。少量多餐、運動、減重 都能幫助緩解症狀王主任建議,若是功能性腹脹的民眾,可少量多餐,在食物的選擇上需留意、多攝取優格類食物,並多運動(如散步、慢跑、增強腹肌運動),適量補充益生菌,有宿便問題可依造醫師指示服用瀉劑或胃腸蠕動劑,減輕體重等都能改善症狀,但還是需依患者個案成因予以治療。若是腹脹問題持續發生,應儘速找尋專科醫師檢查是否為其他器官性因素的疾病,避免延誤治療。

寶寶「一肚子氣」 醫:和飲食可能有關

寶寶「一肚子氣」 醫:和飲食可能有關#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寶肚子看起來總是鼓鼓的、拍起來還有「咚咚咚」的聲音,特別是吃完東西後更是鼓得像西瓜,難道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寶寶腸胃道發育尚未成熟所造成脹氣的狀況,除了會使寶寶不舒服,還會伴隨打嗝及排氣的情況。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且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會漸漸變平坦,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同時也建議可以選擇低乳糖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臨床上也證實低於2g/L的乳糖含量可避免乳糖敏感所造成脹氣或腹部不適的問題。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朱世明指出,新生兒的胃腸發育、消化功能都還不成熟,不僅各段腸道蠕動不協調,也因腸道未能產生足夠的酵素來幫助食物分解,比成人更容易產生脹氣狀況,超過八成的寶寶都曾發生過脹氣問題,且可能合併腸絞痛出現。一般來說,0至6個月較會有脹氣的狀況,但隨著寶寶的成長,腸胃道功能發展較成熟後狀況也會漸趨穩定。寶寶易脹氣 跟「飲食」有很大的關聯朱世明表示,會造成寶寶脹氣與飲食也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在嬰兒的飲食上可以母乳來降低對寶寶的腸胃道刺激,除了可避免脹氣之外,也可避免像是腸絞痛問題的發生。但對於無法哺育母乳的媽媽們,則建議應該要注意牛奶中牛奶蛋白分子和乳糖的含量,給寶寶更溫和無負擔的營養。臨床上遇到寶寶脹氣時,也常伴隨溢吐奶或其他腸胃不耐的狀況,這都可能是因牛奶蛋白以及乳糖消化不良引起。朱世明解釋,因牛奶蛋白的分子較大,對寶寶來說較不易吸收,而乳糖則是因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使消化酵素不足,進而引起脹氣、腹瀉、溢吐奶及腹痛等症狀的因素。建議家長們可選擇水解蛋白同時兼具低乳糖的配方奶粉,以全面舒緩寶寶所有腸胃不適問題,幫助家長在寶寶的帶養上更順利。除了透過飲食的注意或更換奶粉來解決脹氣問題外,醫師也提醒家長應需注意奶嘴開口的大小,若是奶嘴開口過大會因吞進過多空氣而導致脹氣。建議家長,每次喝完奶後,都應該幫寶寶拍打嗝,且勿馬上將嬰兒平放,可讓寶寶坐起約15分鐘以利於胃中多餘的氣體排出;也可在餵奶前塗抹嬰兒油於寶寶肚子上,並順時針按摩約60圈加強寶寶的腸胃蠕動,以防脹氣。寶寶脹氣合併哭鬧、嘔吐 應先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朱醫師提醒,如果寶寶出現腹脹合併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氣排便不暢,甚至有發燒、便血,或是肚子脹鼓有繃緊感、呼吸急促等狀況,甚至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這些現像都可能引起疾病,家長應立刻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五穀補氣養生粽 高纖又不易脹氣

五穀補氣養生粽 高纖又不易脹氣#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來到,但高熱量、不易消化的粽子,吃多了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結合中醫師,打造高纖、低熱量兼具利濕的五穀補氣養生粽,教導民眾如何健康吃粽過端午。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陳佑豪表示,每年過了端午節之後,醫院門診就出現吃粽子引起不適的民眾,症狀包括腹脹、高血糖、胃潰瘍、膽囊炎、脂肪升高等,為了讓民眾安心吃粽,特別與中醫師合作,以多種五穀取代難消化的糯米,並加入高纖的鮮筍,以及獨特風味的芋頭丁,配合中藥補中益氣湯,達到補氣的效果,增加腸胃道消化吸收能力。中醫科葉明憲醫師表示,端午前後天氣多為溼熱的氣候,此時需注意清利濕熱的問題,利用食材中的芡實,蓮子,薏仁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在藥方中另外增加砂仁、肉豆蔲、草果等,不僅加強芳香,改善因天氣熱胃口差以及炎夏經常出入冷氣房,容易頭暈等問題。營養師陳佑豪指出,五穀補氣養生粽中,除了五穀米之外,另外添加小米、麥片、紫米等,可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攝取,食用後較不易脹氣,並且降低總熱量。建議,如果要把粽子當作正餐,可搭配1至2塊滷豆乾、半碗炒青菜及一碗鮮甜的竹筍湯,餐後再加上一份水果,即可吃到一餐美味又均衡的養生餐!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脹氣

許多人都有在緊張、焦慮時就想拉肚子的尷尬經驗,長時間下來不但不方便,還會造成人際交往的困擾。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最近收治一名病患,一名垃圾車司機每次工作緊張、壓力大時就會想拉肚子,常面臨找不到廁所或工作無法抽身的窘境,經醫師診斷發現罹患大腸激躁症。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起因於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好發於生活壓力大的青壯年族群,且以女性為多,部分患者容易有憂鬱、焦慮或追求完美、愛鑽牛角尖等特質。罹患大腸激躁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或是便秘及腹瀉交替出現的情形。這些症狀至少持續三個月,壓力大時更明顯,有時做各式檢查也查不出病因。醫師建議,治療大腸激躁症首先須改變日常飲食,乳製品、含糖飲料及刺激性的飲食都應該避免。若有便秘的問題則需要攝取高纖維食物、少量多餐,配合規律作息、放鬆心情並減少壓力的產生。醫師也提醒,大腸激躁症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直接的生命危險,但若發現自己有腹瀉或便秘的情形,還是要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脹氣

37歲在大陸工作的周先生,由於大陸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加上應酬喝酒比例高,不到三年的時間,除了體重飆升八公斤,也開始出現胃痛、脹氣、腹瀉的情況。健檢後發現,胃部有輕微潰瘍,腸道發現一顆0.8公分的腺瘤型瘜肉,血脂、肝指數幾乎全部超過標準,周先生才驚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快速崩毀。隨著兩岸經貿互動頻繁,加上松山、虹橋對飛,許多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爸爸,出差比例明顯增高。不過,這些台商爸爸,職場成就高,但健康異常指數也很高!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近一年來1801位男性台商受檢者的健診數據顯示,胃發炎、脂肪肝、腸瘜肉及膽固醇等三高問題最顯著。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分析台商爸爸有五大共通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抽煙、喜好油炸等重口味飲食、經常應酬喝酒、每天工作超時卻睡不到五小時、作息不定少運動。隨著兩岸往返頻率密集,這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更趨嚴重,成為引爆疾病的地雷。鄭乃源醫師表示,時常出差打拚的台商爸爸們,免不了應酬而大吃大喝,加上隨手牌香煙,以及熱情的勸酒,使腸胃問題成為最大的隱憂。聯安統計,近八成台商爸爸有胃發炎問題、超過五成篩檢出腸瘜肉,但根據受檢者的健康主訴,卻只有二成五反應有胃痛、排便不順等困擾,顯示這些爸爸平時忙於工作,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訊。鄭乃源醫師也指出,大陸的飲食偏好油炸、重口味烹調方式,使台商爸爸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的爸爸有脂肪肝、約四成有心血管危機,包括體重、三酸甘油脂、同半胱胺酸、飯前血糖都超過標準值。鄭乃源醫師進一步表示,超過三成台商爸爸已經出現「胸悶、胸痛」的不適,若不儘早改善生活作息,並定期檢測掌握健康狀況,可能陷入心肌梗塞的危機,不容小覷!鄭乃源醫師提醒,擁有健康,才有本錢增強競爭力、攀上事業高峰。父親節將至,可為自己或辛勞的爸爸安排一次完整健康檢查。針對台商爸爸的五大不良生活習慣,鄭乃源建議,除了基礎的血液常規、生化檢查、X光、腹部超音波及泌尿系統外,可再強化肺部、腸胃、及心血管檢測。有抽煙習慣的爸爸,可透過肺部電腦斷層攝影,精細的檢測0.1-0.3公分的肺部病兆;喜好重口味飲食、經常喝酒又少運動的爸爸,可藉由無痛腸胃鏡檢查,舒適又精準地篩檢腸、胃道,一旦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瘜肉,可立即切除,並且加強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等心血管檢查,為健康打造完整的防護網。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脹氣

游小姐(化名)是個上班族,一忙碌起來三餐就常常不定時。因為工作壓力大,常喝咖啡來提神,也很喜歡吃甜食。工作到深夜時,更愛吃得飽飽地倒頭就睡。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嗝氣、嘔酸水的症狀;游小姐起初不以為意,但最近胸口開始出現灼熱感,也有胸悶、胸痛的症狀;晚上睡覺時常因咳嗽而影響睡眠。她十分緊張的去看了胸腔科及心臟科,做了心電圖以及胸部X光檢查,但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您是否也跟游小姐一樣有以上的症狀,卻檢查不出病因,或許您也得了「胃食道逆流疾病」。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林健良醫師表示,正常來說,位於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阻止了大部分胃酸的逆流。這條帶狀的肌肉除了吞嚥的時候,平常是不開啟的。如果這肌肉有不正常的開啟或是減弱,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這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疾病」。典型的症狀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導致嘔酸水、上腹脹、打嗝為最主要症狀。當胃液不正常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進入氣管,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而產生非典型的症狀,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使得患者主訴咽喉痛、咽喉湧起酸味感、聲音沙啞、喉部異物感,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甚至呼吸困難、胸悶、非心因性胸痛以及氣喘的現象;此類患者經常徘徊在各科門診之間,但症狀卻常常無法能夠得到緩解。林健良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疾病」可能的原因包括:1.生理構造問題:例如老化、肥胖、食道疝氣、幽門(胃之出口)阻塞等。2.藥物引起: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3.食物引起: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食物。然而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方法,林醫師就以下三點說明:一、改變生活飲食型態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才能躺平。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3.睡前二到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4.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5.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6.減肥。二、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促進排空劑。林健良醫師說,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做胃鏡,一方面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如食道狹窄、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另外可以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包括發炎、破皮、潰瘍等,再依診斷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包括:1.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2.質子幫浦阻斷劑-長效,是目前對抑制胃酸分泌最有效的藥物。三、當症狀非常嚴重,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就只好求助外科手術治療。林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症狀常常容易跟其他疾病產生混淆。當有以上症狀時,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