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氣

寶寶「一肚子氣」 醫:和飲食可能有關

寶寶「一肚子氣」 醫:和飲食可能有關#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寶寶肚子看起來總是鼓鼓的、拍起來還有「咚咚咚」的聲音,特別是吃完東西後更是鼓得像西瓜,難道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寶寶腸胃道發育尚未成熟所造成脹氣的狀況,除了會使寶寶不舒服,還會伴隨打嗝及排氣的情況。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且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會漸漸變平坦,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同時也建議可以選擇低乳糖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臨床上也證實低於2g/L的乳糖含量可避免乳糖敏感所造成脹氣或腹部不適的問題。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朱世明指出,新生兒的胃腸發育、消化功能都還不成熟,不僅各段腸道蠕動不協調,也因腸道未能產生足夠的酵素來幫助食物分解,比成人更容易產生脹氣狀況,超過八成的寶寶都曾發生過脹氣問題,且可能合併腸絞痛出現。一般來說,0至6個月較會有脹氣的狀況,但隨著寶寶的成長,腸胃道功能發展較成熟後狀況也會漸趨穩定。寶寶易脹氣 跟「飲食」有很大的關聯朱世明表示,會造成寶寶脹氣與飲食也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在嬰兒的飲食上可以母乳來降低對寶寶的腸胃道刺激,除了可避免脹氣之外,也可避免像是腸絞痛問題的發生。但對於無法哺育母乳的媽媽們,則建議應該要注意牛奶中牛奶蛋白分子和乳糖的含量,給寶寶更溫和無負擔的營養。臨床上遇到寶寶脹氣時,也常伴隨溢吐奶或其他腸胃不耐的狀況,這都可能是因牛奶蛋白以及乳糖消化不良引起。朱世明解釋,因牛奶蛋白的分子較大,對寶寶來說較不易吸收,而乳糖則是因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使消化酵素不足,進而引起脹氣、腹瀉、溢吐奶及腹痛等症狀的因素。建議家長們可選擇水解蛋白同時兼具低乳糖的配方奶粉,以全面舒緩寶寶所有腸胃不適問題,幫助家長在寶寶的帶養上更順利。除了透過飲食的注意或更換奶粉來解決脹氣問題外,醫師也提醒家長應需注意奶嘴開口的大小,若是奶嘴開口過大會因吞進過多空氣而導致脹氣。建議家長,每次喝完奶後,都應該幫寶寶拍打嗝,且勿馬上將嬰兒平放,可讓寶寶坐起約15分鐘以利於胃中多餘的氣體排出;也可在餵奶前塗抹嬰兒油於寶寶肚子上,並順時針按摩約60圈加強寶寶的腸胃蠕動,以防脹氣。寶寶脹氣合併哭鬧、嘔吐 應先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朱醫師提醒,如果寶寶出現腹脹合併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氣排便不暢,甚至有發燒、便血,或是肚子脹鼓有繃緊感、呼吸急促等狀況,甚至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這些現像都可能引起疾病,家長應立刻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五穀補氣養生粽 高纖又不易脹氣

五穀補氣養生粽 高纖又不易脹氣#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來到,但高熱量、不易消化的粽子,吃多了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結合中醫師,打造高纖、低熱量兼具利濕的五穀補氣養生粽,教導民眾如何健康吃粽過端午。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陳佑豪表示,每年過了端午節之後,醫院門診就出現吃粽子引起不適的民眾,症狀包括腹脹、高血糖、胃潰瘍、膽囊炎、脂肪升高等,為了讓民眾安心吃粽,特別與中醫師合作,以多種五穀取代難消化的糯米,並加入高纖的鮮筍,以及獨特風味的芋頭丁,配合中藥補中益氣湯,達到補氣的效果,增加腸胃道消化吸收能力。中醫科葉明憲醫師表示,端午前後天氣多為溼熱的氣候,此時需注意清利濕熱的問題,利用食材中的芡實,蓮子,薏仁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在藥方中另外增加砂仁、肉豆蔲、草果等,不僅加強芳香,改善因天氣熱胃口差以及炎夏經常出入冷氣房,容易頭暈等問題。營養師陳佑豪指出,五穀補氣養生粽中,除了五穀米之外,另外添加小米、麥片、紫米等,可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攝取,食用後較不易脹氣,並且降低總熱量。建議,如果要把粽子當作正餐,可搭配1至2塊滷豆乾、半碗炒青菜及一碗鮮甜的竹筍湯,餐後再加上一份水果,即可吃到一餐美味又均衡的養生餐!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脹氣

許多人都有在緊張、焦慮時就想拉肚子的尷尬經驗,長時間下來不但不方便,還會造成人際交往的困擾。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最近收治一名病患,一名垃圾車司機每次工作緊張、壓力大時就會想拉肚子,常面臨找不到廁所或工作無法抽身的窘境,經醫師診斷發現罹患大腸激躁症。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起因於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好發於生活壓力大的青壯年族群,且以女性為多,部分患者容易有憂鬱、焦慮或追求完美、愛鑽牛角尖等特質。罹患大腸激躁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或是便秘及腹瀉交替出現的情形。這些症狀至少持續三個月,壓力大時更明顯,有時做各式檢查也查不出病因。醫師建議,治療大腸激躁症首先須改變日常飲食,乳製品、含糖飲料及刺激性的飲食都應該避免。若有便秘的問題則需要攝取高纖維食物、少量多餐,配合規律作息、放鬆心情並減少壓力的產生。醫師也提醒,大腸激躁症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直接的生命危險,但若發現自己有腹瀉或便秘的情形,還是要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脹氣

37歲在大陸工作的周先生,由於大陸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加上應酬喝酒比例高,不到三年的時間,除了體重飆升八公斤,也開始出現胃痛、脹氣、腹瀉的情況。健檢後發現,胃部有輕微潰瘍,腸道發現一顆0.8公分的腺瘤型瘜肉,血脂、肝指數幾乎全部超過標準,周先生才驚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快速崩毀。隨著兩岸經貿互動頻繁,加上松山、虹橋對飛,許多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爸爸,出差比例明顯增高。不過,這些台商爸爸,職場成就高,但健康異常指數也很高!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近一年來1801位男性台商受檢者的健診數據顯示,胃發炎、脂肪肝、腸瘜肉及膽固醇等三高問題最顯著。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分析台商爸爸有五大共通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抽煙、喜好油炸等重口味飲食、經常應酬喝酒、每天工作超時卻睡不到五小時、作息不定少運動。隨著兩岸往返頻率密集,這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更趨嚴重,成為引爆疾病的地雷。鄭乃源醫師表示,時常出差打拚的台商爸爸們,免不了應酬而大吃大喝,加上隨手牌香煙,以及熱情的勸酒,使腸胃問題成為最大的隱憂。聯安統計,近八成台商爸爸有胃發炎問題、超過五成篩檢出腸瘜肉,但根據受檢者的健康主訴,卻只有二成五反應有胃痛、排便不順等困擾,顯示這些爸爸平時忙於工作,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訊。鄭乃源醫師也指出,大陸的飲食偏好油炸、重口味烹調方式,使台商爸爸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的爸爸有脂肪肝、約四成有心血管危機,包括體重、三酸甘油脂、同半胱胺酸、飯前血糖都超過標準值。鄭乃源醫師進一步表示,超過三成台商爸爸已經出現「胸悶、胸痛」的不適,若不儘早改善生活作息,並定期檢測掌握健康狀況,可能陷入心肌梗塞的危機,不容小覷!鄭乃源醫師提醒,擁有健康,才有本錢增強競爭力、攀上事業高峰。父親節將至,可為自己或辛勞的爸爸安排一次完整健康檢查。針對台商爸爸的五大不良生活習慣,鄭乃源建議,除了基礎的血液常規、生化檢查、X光、腹部超音波及泌尿系統外,可再強化肺部、腸胃、及心血管檢測。有抽煙習慣的爸爸,可透過肺部電腦斷層攝影,精細的檢測0.1-0.3公分的肺部病兆;喜好重口味飲食、經常喝酒又少運動的爸爸,可藉由無痛腸胃鏡檢查,舒適又精準地篩檢腸、胃道,一旦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瘜肉,可立即切除,並且加強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等心血管檢查,為健康打造完整的防護網。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脹氣

游小姐(化名)是個上班族,一忙碌起來三餐就常常不定時。因為工作壓力大,常喝咖啡來提神,也很喜歡吃甜食。工作到深夜時,更愛吃得飽飽地倒頭就睡。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嗝氣、嘔酸水的症狀;游小姐起初不以為意,但最近胸口開始出現灼熱感,也有胸悶、胸痛的症狀;晚上睡覺時常因咳嗽而影響睡眠。她十分緊張的去看了胸腔科及心臟科,做了心電圖以及胸部X光檢查,但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您是否也跟游小姐一樣有以上的症狀,卻檢查不出病因,或許您也得了「胃食道逆流疾病」。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林健良醫師表示,正常來說,位於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阻止了大部分胃酸的逆流。這條帶狀的肌肉除了吞嚥的時候,平常是不開啟的。如果這肌肉有不正常的開啟或是減弱,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這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疾病」。典型的症狀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導致嘔酸水、上腹脹、打嗝為最主要症狀。當胃液不正常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進入氣管,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而產生非典型的症狀,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使得患者主訴咽喉痛、咽喉湧起酸味感、聲音沙啞、喉部異物感,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甚至呼吸困難、胸悶、非心因性胸痛以及氣喘的現象;此類患者經常徘徊在各科門診之間,但症狀卻常常無法能夠得到緩解。林健良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疾病」可能的原因包括:1.生理構造問題:例如老化、肥胖、食道疝氣、幽門(胃之出口)阻塞等。2.藥物引起: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3.食物引起: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食物。然而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方法,林醫師就以下三點說明:一、改變生活飲食型態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才能躺平。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3.睡前二到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4.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5.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6.減肥。二、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促進排空劑。林健良醫師說,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做胃鏡,一方面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如食道狹窄、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另外可以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包括發炎、破皮、潰瘍等,再依診斷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包括:1.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2.質子幫浦阻斷劑-長效,是目前對抑制胃酸分泌最有效的藥物。三、當症狀非常嚴重,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就只好求助外科手術治療。林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症狀常常容易跟其他疾病產生混淆。當有以上症狀時,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脹氣

陳小姐(化名)常常覺得胸口悶痛,每次開會以流利英文呈現專業複雜報表同時,粗啞聲音總是叫人無法與她美麗面孔做直接聯想,喉嚨也因為常常覺得有東西卡著而需時常清喉嚨,有時更是無緣無故地便會湧上一些早上剛吃的食物,甚至感覺吞嚥困難,後來經檢查才知道是胃食道逆流,治療後症狀減輕許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國正說,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而隨著台灣民眾生活日益緊張繁忙,飲食習慣改變,生活工作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愈來愈多。羅國正指出,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是胃酸逆流至咽喉或口部,胸口心窩處會有燒灼感,還會有打嗝、脹氣等症狀,尤其是在飯後前彎或平躺時最為明顯。有時也會出現胸痛、咽喉乾痛、咳嗽、氣喘、口苦酸等非典型症狀。他說,胃食道逆流在整體病因上無非與飲食與作習相關,在中醫醫治觀點上,著重在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弱、胃氣不降所導致。所以治療重點不在於制酸,而在於調脾胃與疏泄肝氣功能,因此,治療胃食道逆流應以疏肝、和胃、降逆藥物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四逆散、烏貝散、胃苓湯、六君子湯等等。羅國正提醒民眾,要防止胃酸逆流,除了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外,胃腸問題與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宜養成細嚼慢嚥用餐習慣,七八分飽就好;忌甜食(如巧克力、餅乾)、醱酵食品(如麵包、蛋糕),避免難消化食物(如肉粽、飯團)和刺激食物(如茶、咖啡),配合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心情放輕鬆,才是保健之道。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脹氣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在96年的統計,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經高居癌症的第三位;因為現代人飲食偏好精緻食物、高脂肪、高熱量等等食物,增加了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然而腸道是我們身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人體中消化及吸收營養的最主要場所,需要我們好好愛護我們的腸道系統。萬一我們的腸道出現了問題?生病了!如腫瘤、潰瘍、阻塞等等病灶問題時,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做手術切除,在手術後需要有一段的時間讓腸子傷口癒合,逐漸地讓腸道功能恢復。然而在手術後營養恢復的過程,是決定病患能否早日恢復健康的關鍵,護理人員此時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這個過程需要靠病人本身、家屬、醫生、護理人員共同來努力。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三樓外科病房 - 陳美秀護理長表示,在病房照護接受腸道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後,都會有一條鼻導管來引流胃腸道的分泌物及血水,避免脹氣,一般都會存放3-5天左右(因人而異),這一段時間只可以喝一點水潤潤喉;雖然有管子經過喉嚨很不舒服,但是千萬要忍耐,此時是攸關腸道傷口的癒合,重點是讓胃腸道可以充份的休息;如果順利度過這幾天,接下來醫護人員會視各人習慣及適應情況隨時調整飲食內容,讓你順順利利的恢復正常飲食,回復正常的體力。陳美秀護理長提醒,此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下:1.喝水或吃東西需要搖高床頭30度,避免嗆到。2.食物調配須採漸進方式,由清淡而濃稠,漸進採用低渣,體積小,易消化、溫和性的飲食為主。3.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產氣的食物,勿吃太鹹或太油的食物。4.飲食攝取量應採少量多餐、細嚼慢嚥,視腸胃道適應情況,增減攝食量。5.體重不足或攝食狀況不佳,可利用巿售的營養配方來補充熱量。6.當出現腹脹、痙攣、腹痛、噁心、嘔吐等現象,應告知醫護人員。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脹氣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開幕起至去年10月,照顧數十位產婦經驗,中醫科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與檢討,發現產後婦女發生症狀十分多樣且頻繁,例如:乳房脹痛、硬塊,乳汁不足,脹氣,肩頸僵硬,腰酸,手麻、手痛,痔瘡,頭暈、頭痛…等。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該院區統計結果顯示:常見於產後症狀竟有21種之多,其中頻率最高就屬乳房脹痛、硬塊。85%入住於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深受其苦,但同時亦有77.5%媽媽有乳汁不足問題。可見乳脹不等於產量豐富,許多媽媽是又脹又排不出來。如果是自己在家坐月子,沒有專人指導如何處置,真的會很辛苦。常常乳脹問題還沒解決,媽媽手或是肩頸僵硬問題就會因為每天按摩、哺乳而產生。卓雨青表示,脹氣也是很常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症狀,住在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47.5%有脹氣問題,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機會發生,月子期是媽媽補養身體重要關鍵期,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到調理功效,所以陽明院區中醫科主張,脹氣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論調理目的是分泌充足乳汁還是恢復孕前身材,脹氣媽媽一定會覺得事倍功半。卓雨青針對在治療產後媽媽多種症狀中,發現中醫療法皆有極佳療效,例如:因懷孕、生產所產生痔瘡,幾乎每位治療過的媽媽都可以發現:一週內痔瘡不但已經不腫、不痛,有些案例病灶甚至可以縮小到沒有感覺。她說,從5月開幕至10月底出院的入住媽媽中,或飲用中藥方劑或使用針灸、拔罐、藥薰療法,幾乎每位媽媽都需要中醫介入治療她們在月子期間所產生症狀。而且根據該院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讓媽媽快速脫離症狀折磨,讓月子調理更有效率,她強烈建議坐月子媽媽除了要讓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建議產後藥膳種類外,也可以將媽媽月子中所產生症狀諮詢中醫師,藉由中醫師幫助,相信月子可以作的更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