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氣

「肚子痛」你是冷痛還熱痛?中醫詳解「腹痛6類型」補湯這樣喝

「肚子痛」你是冷痛還熱痛?中醫詳解「腹痛6類型」補湯這樣喝#脹氣

「肚子好痛」或許最常見但也最籠統的一種身體不適症狀,你聽過「熱」也會導致肚子痛嗎?在中醫界有15年資歷的溫亞中醫診所所長彭溫雅,於新書《人氣醫師彭溫雅的養胃護腸祕方》就詳細解釋了腹痛的6種不同型態,其原由與各自的解方,讓讀者更能準確描述出自身症狀,協助醫師診斷檢查。以下為原書摘文:

肚子痛、脹氣、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

肚子痛、脹氣、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腸道就像人體內最重要的水管,正常應該保持通暢、自行蠕動功能,一旦被異物卡住造成腸阻塞,可能出現排便不順甚至無法排便、腹痛、嘔吐等,嚴重恐導致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血便、腹絞痛 驚腫瘤合併腸阻塞62歲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服用診所開立之藥物症狀卻未見改善,疼痛不適感嚴重影響生活,最後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指出,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腸腔內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發現是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且考量患者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腫瘤切除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傳統腸阻塞手術需裝人工肛門效果差陳建華解釋,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臨床多半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週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病患也得經歷2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大腸裝支架 立即改善排氣排便陳建華說明,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使腸道恢復通暢,術後當日就可開始排氣、排便,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以大腸支架放置撐開阻塞腸道,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陳建華提醒,由於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應謹慎預防。呼籲民眾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吃飽就脹氣想吐?原來是腸道菌跑錯地方

吃飽就脹氣想吐?原來是腸道菌跑錯地方#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2歲的龔先生常年受脹氣所苦,雖注重飲食選擇,也儘量以清淡為原則,但每每用餐完1、2小時,就會嚴重脹氣,甚至需要催吐。雖然固定服用益生菌,並嘗試在飲食中找出誘發不適的物質,卻成效不彰。不只是脹氣,還有嚴重的便秘,讓龔先生的日常生活嚴重受到影響。腸胃問題可分為結構性及功能性聯青診所副院長顏佐樺表示,一般來說,腸胃可分為「結構性」及「功能性」問題。胃潰瘍、腸息肉等就屬於結構性問題,可透過完整的健康檢查排除。不過,龔先生的腸胃鏡檢查並沒有發現明顯病兆,因此需進一步思考「功能性」的問題。 「腸胃功能性的問題可以往3個方向思考:分解及蠕動功能、腸道菌相,或是腸道免疫。」因此,安排龔先生進階的功能醫學檢查,協助徹底找出原因。 過敏原檢測中,並沒有發現明顯食物過敏反應;小腸菌叢檢測發現小腸中有大量菌增生;加上從腸道消化評估檢測中發現,其糞便殘留不應有的油脂,可推斷其腸胃消化分解能力欠佳。 詳細了解龔先生健檢報告與日常習慣後,推估「消化酵素不足」恐是主因,因此又再做相關檢後查確認主因是:胰蛋白酶PE-1(消化酵素)分泌不足。顏佐樺表示,當腸道中的菌過度增生,即使不是壞菌,也會導致進食後大量產氣,造成嚴重脹氣。這種疾病就被稱為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簡稱SIBO)。 SIBO的常見原因包括,消化酵素不足、腸道蠕動欠佳、飲食過量攝取精緻糖等,導致食物分解能力不佳,無法完全消化,在腸道內慢慢發酵,更容易累積一些菌種在體內,導致腹脹、消化不好的症狀。 養成細嚼慢嚥、乾濕分離的飲食習慣因此,首先從源頭隨餐補充胰蛋白酶酵素,強化食物分解能力與避免菌叢繼續增生;其次,針對小腸中過度增生的菌叢,建議透過攝取大蒜、奧勒岡葉等具良好的抗菌成效的食物及保健食品。雙管齊下後,龔先生即使出遊、聚餐,也不再擔心脹氣影響行程與心情。 顏佐樺提醒,腸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民眾要養成細嚼慢嚥、乾濕分離的飲食習慣;也可以酌量攝取促進分解的食物,苦瓜能夠促進膽汁分泌,酸性的蘋果醋也能改善消化吸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偶爾攝取。造成消化功能異常的原因複雜,若有長期、慢性的腸胃問題更需要關注。「雖然有固定排便習慣,但是排便總不成形,這代表腸胃的吸收出現問題,仍然需要檢查。」像脹氣、胃食道逆流也很常見,卻容易被民眾認為「忍耐一下」就好而輕忽。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功能良好的腸胃是健康的根本,每天花一些時間留意自己的消化功能是否正常,可以觀察吃哪些食物會導致特定症狀,做飲食與症狀日記,此外,定期做腸胃鏡檢查和留意腸胃功能性問題,改善小毛病,才能夠「腸」保安康。

喝氣泡水能減肥?這兩種人喝多會脹氣

喝氣泡水能減肥?這兩種人喝多會脹氣#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不少粉領新貴將它視為減重飲水的新選擇;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大量的氣體喝進胃裡,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也會誘發胃食道逆流,脹氣與胃酸過多者建議少飲用。一名30多歲陳小姐因最近常「打嗝」來看診,經黃文威詳細問診後發現她並非是「打嗝」,而是「噯氣」問題,儘管兩者都會造成個人甚至社交上困擾,但兩者問題截然不同。「打嗝」是橫膈膜和肋間肌間歇性、規律地痙攣收縮,造成突然吸氣後聲門關閉,發出急促「ㄜㄜ」聲音,患者本身很難自己控制。「噯氣」則是氣體從食道及胃中排出來,伴隨較舒緩且長的「ㄜㄜ」聲,患者可自己控制。增加胃酸逆流機率黃文威指出,肚子充滿空氣時就像台語說的「膨風」,這些空氣又從哪裡來呢?實際上多半是由於現代生活步調緊湊、自己在飲食上狼吞虎嚥或邊吃還邊聊天,或容易緊張的朋友不知不覺中吞下大量空氣,其次才是因腸內菌或食物分解而產生空氣。 陳小姐自訴三餐正常,吃東西時間充裕、自身個性不算急躁、工作壓力亦中等,看似無理由造成突然脹氣。再細問下發現陳小姐最近跟風購買最新款氣泡水機,因此每天都喝自製氣泡水來代替開水。自製氣泡水口感佳又沒有糖份,對於排斥平淡無味白開水又「卡卡」計較熱量多寡的陳小姐十分有吸引力。黃文威說,氣泡水是將二氧化碳打入水中,因此喝多難免脹氣,不時會有氣體排出,如賁門常開還可能增加胃酸逆流機率。吃飯細嚼慢嚥少說話 避免吞入過多氣體黃文威提醒,屬於易脹氣或胃食道逆流體質者,飲用氣泡水自身更應該酌量為宜。此外,有研究發現,服用藥物搭配氣泡水,藥物的人體吸收率會比白開水快。簡言之,要減少脹氣噯氣問題,飲食方面要細嚼慢嚥、吃飯時少說話、維持情緒穩定、避免吞入過多氣體,加上適度運動幫助胃腸消化及排空,氣泡水不宜過量以免體內存在太多空氣。

企業接班人長期脹氣 竟是戽斗惹的禍

企業接班人長期脹氣 竟是戽斗惹的禍#脹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2歲的企業二代接班人張庭維,由於先天遺傳因素導致咬合不正,年輕時僅靠臼齒將食物簡單磨碎就囫圇下肚,邁入中壯年後因長期脹氣治不好,發現原因竟是「戽斗」,經歷兩年忐忑的求醫過程,他接受3D列印輔助正顎手術,身體不但恢復健康,更從「戽斗帝王」變身「型男總裁」。咬合不正 靠臼齒磨碎食物就吞肚張庭維咬合不正的問題,年輕時身體健康未受影響,卻在事業起飛、邁入中壯年時,容易消化系統不適、甚至脹氣。尋醫多次未能改善之後,張庭維想起牙醫師曾經提醒他「咬合不正到最後會影響消化系統!」經歷兩年的求醫、猶豫與下定決心之後,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外科醫師蘇竣揚主任、齒顎矯正科醫師李慈心教授聯手合作下,順利完成3D列印輔助微創正顎手術與術後矯正。彰基表示,打開他們家族合照一看,除了父親以外,母親、兩個姊姊、他跟弟弟,都有程度不等的戽斗;尤其張庭維臉型長、下巴方正,十分具有「帝王相」。張庭維回憶,國中時嘗試過牙齒矯正,但過程十分痛苦,高中後就受不了而請醫師將矯正器拆除,殊不知矯正器一拿掉,隨著青春期發育,顎骨反撲的力量更是驚人,戽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全口31顆牙齒 僅3顆具咬合功能張庭維是一個有自信的人,所以戽斗並未影響他的人際關係,且由於年輕時身強體壯,即使咬合有問題、囫圇果腹沒有任何不適。國中時期一度被同學惡作劇嘲笑,但他以課業成績與處事為人贏得同學認同,讓同學刮目相看,不再以貌取人。張庭維邁入40歲大關,牙醫曾提醒他咬合狀況越來越不好,全口31顆牙齒,僅剩3顆具咬合功能,最終將可能面臨整個牙齒咀嚼系統崩壞。蘇竣揚醫師評估過他的狀況後,建議他先進行3D正顎模擬,模擬未來臉型的改變趨勢,也讓他能夠參與改造計畫,客製化量身打造他的臉型。由於看過醫師提供的手術模擬影像,加上手術後不需要綁牙,且恢復期只需一到二周,不影響工作和造成家人負擔,他決定接受3D列印輔助正顎手術。準備手術的過程中,張庭維同時接受齒顎矯正科李慈心醫師的矯正治療,進行吞嚥訓練;以便術後舌頭適應新的位置。張庭維也找了健身教練進行減重、調整體能,培養定期運動的習慣,讓術後恢復速度更快。蘇竣揚醫師提醒,忽略咬合不正問題可能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使人生下半場生活品質、營養攝取甚至健康狀況受影響,如有咬合不正狀況,建議到口腔外科門診諮詢接受評估。

這些吃多恐變屁人 吃豆不脹氣4秘方

這些吃多恐變屁人 吃豆不脹氣4秘方#脹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難以消除的經常性脹氣,可能代表腸道功能異常、腸阻塞、蠕動不佳或腸道菌群失調,還會伴隨抽筋、腹瀉、便祕等其他毛病,不能輕忽。然而放屁尷尬又失禮,別以為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當次數過多、伴隨著令人作噁的氣味,可能意味著消化不良,腸道菌需分解太多食物殘渣而造成;「連環屁」甚至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此外,頻頻打嗝,且頻率突然增加很多,要擔心的是消化道病變,八成打嗝的人亦有胃食道逆流問題。這些食物都可能造成脹氣許多人都知道吃東西要細嚼慢嚥、少吃產氣食物,就能避免造成脹氣不適,但是明明都已經很小心了,為什麼仍有嚴重脹氣問題?大家以為多吃膳食纖維有助排便,但你知道糙米、花椰菜、蘋果、牛奶、豆類、氣泡飲料、高油膩、大魚大肉...等食物都容易造成脹氣嗎?《護腸胃‧抗脹氣14天計畫》一書中提及,透過飲食記錄,建立個人化飲食清單,客觀紀錄自己的飲食習慣,剔除讓腸道失常的元凶,打造專屬的低產氣飲食法。《護腸胃‧抗脹氣14天計畫》教吃豆子不脹氣4祕訣1.將豆類浸泡在熱水中:將豆類食物在80度的熱水中浸泡4小時,會導致脹氣的寡糖(棉子糖以及水蘇糖)減少 80%。2.在烹煮前更換水:浸泡過程中,那些不能消化的寡糖,有部分進入了浸泡水中。因此建議烹煮前必須更換水。3.盡可能久煮豆類食物:烹煮豆類食物40分鐘以上時間,同樣可減少碳水化合物所含有的成分。4.在沸水中加入珍珠粉:在沸水中加入珍珠粉(也就是氫氧化鉀)。藉此將寡糖的成分再減少,並且其內含有的棉子糖以及水蘇糖的成分,會再減少20%。除了避免、減少攝取產氣食物外,嚼食口香糖、用吸管喝飲料、抽菸、吞口水等動作,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吸入空氣,運動量低、便秘也會使得腸胃蠕動不佳,進而導致容易脹氣和放屁,所以,民眾在改善飲食習慣減少放屁機會外,也別忘了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