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過去幾年,台灣的末期腎臟病,盛行率或發生率都是排名在全世界的前三名。因此,台灣有了「洗腎王國」的稱號,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尿毒症病人的洗腎發生率高居全國之首。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呂宜樺主治醫師指出,民眾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非醫師處方的止痛藥、抗生素、人口老化、偏遠地區醫療不便及環境重金屬污染等,都是主要原因。呂宜樺表示,有鑑於洗腎造成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重大負擔,政府近年來致力於推廣慢性腎臟病的防治工作。首先針對慢性腎臟病第 3b、4、5 期的病人提供末期腎病前期計畫,再者對於初期慢性腎臟病第 1、2、3a 期病人亦積極進行疾病管理,完整慢性腎臟病照護網絡,希望藉由醫療團隊提供完整的照護、治療及衛教,以預防、降低或延緩末期腎病的發生。為增加社會大眾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一些簡易的口訣,引導保健的觀念能深植人心,「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分別代表著「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以及容易疲倦」,這些都是慢性腎臟病人常見的臨床徵兆,當身體出現這些警訊時,就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所以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呂宜樺呼籲,民眾應瞭解自己是否為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蛋白尿患者、痛風患者、65 歲以上的年長族群、長期服用藥物或是有腎臟病家族史者等。如果是高危險族群不用太悲觀,只要定期追蹤腎臟功能,不一定會進入洗腎階段。台灣腎臟醫學會於民國 97 年提出腎臟病防治口訣,「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三多、三少」分別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少糖」;而「四不、一沒有」則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和「沒有鮪魚肚」。呂宜樺認為,倘若民眾能多注意日常生活,高危險族群也能定期追蹤檢查,必要時諮詢相關醫療團隊,就能達到「早期預防、早期治療」、減少慢性腎臟病發生率和脫離洗腎王國污名的終極目標。(圖片、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第五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