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

血便4年當痔瘡 竟是腸癌末期!

血便4年當痔瘡 竟是腸癌末期!#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7歲的賴大哥經常與客戶喝酒應酬,4年前開始出現血便,原以為是痔瘡,持續一段時間後竟開始無法正常排便,就醫檢查確診為大腸癌4期。剛開始患者每日服用據說「可治百病」的草藥,每天拉肚子卻認為是排掉壞東西,嘗試一年後體重驟減40多公斤。惡化到肝臟衰竭,出現黃疸、腹水、呼吸困難等症狀而至醫院急診,賴大哥才答應接受標靶注射治療,一周後病況逐漸穩定。轉移性的大腸癌存活機率現在可達2至3成中國醫藥大學外科部副部長暨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整體治療趨勢若是早期的患者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晚期患者約85%使用標靶搭配化療。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過去轉移性的大腸癌存活機率微乎其微,現在則可達到2至3成,因此患者務必遵從醫囑接受正規治療,以提升治癒率。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標靶提升治癒機會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梁逸歆說明,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102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國內大腸癌新生患者達15,140名,近年來透過癌症篩檢的宣導,早期大腸癌患者占新發的比例增加,但仍約有2,700名患者發現時已為四期轉移性大腸癌。6成的患者治療8週 腫瘤縮小率大於30%王輝明榮譽理事長表示,晚期大腸癌治療有了重大突破及進展,根據臨床數據顯示,使用上皮細胞生長因子(EGFR)抑制劑同時搭配化療,腫瘤反應率可達6成,約有6成的患者治療8週後腫瘤縮小率已大於30%,使整體存活期(中位數)更長達34.5個月,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五年存活率已提升至2至3成大腸癌的危險因子眾多,包含年紀、家族性基因、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抽菸、缺乏運動)及飲食不健康等,提醒民眾不分年紀都應有早期篩檢意識,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盡早治療。王輝明理事長強調,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晚期的患者延誤治療才是真正殺手,近年來透過多科醫師團隊的配合加上個人化的精準用藥,晚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已提升至2至3成。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國人十大癌症排行,大腸癌已連續八年蟬聯癌症之首,但仍有許多民眾認為沒有症狀就不必篩檢,或糞便潛血檢查已呈陽性,避免逃避不做大腸鏡以錯失提早發現、治療先機,

無痛大腸鏡 5分鐘搞定

無痛大腸鏡 5分鐘搞定#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而大腸癌的防治會先做糞便潛血篩檢,如果檢查結果陽性,則需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診,但是卻仍有很多人在得知潛血反應陽性時,不太敢去做大陽鏡檢查,甚至會懷疑潛血反應的結果。 一針麻醉劑 五分鐘做好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利用糞便潛血檢查來做篩檢,如果潛血反應為陽性,則需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再作確定,而且目前有無痛大腸鏡檢查,只需要打一針麻醉劑,大約五分鐘做好之後,人就會恢復知覺。 刺破腸子和麻醉無關很多人害怕做大腸鏡檢查,甚至有人也害怕做無痛大腸鏡,深怕會在做檢查時,被刺破腸子,對此,糠榮誠主任指出,其實,無痛大腸鏡和一般大腸鏡檢查一樣,會出現刺破腸子的機率相當,都是千分之三,和有沒有麻醉無關,所以,目前來做無痛大腸鏡檢查的民眾大約佔9成。 發現大腸息肉 可直接切除根據衛福部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一旦由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息肉,通常就會直接做切除,即可預防大腸息肉惡化為大腸癌,糠榮誠主任進一步指出,對於要做大腸鏡的民眾,目前只需要在前一天做清腸即可,不需要清腸好幾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近1/3患者怕痛!逃避大腸鏡檢查

近1/3患者怕痛!逃避大腸鏡檢查#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食安、黑心油風暴、近來大腸癌新增人數節節上升,而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癌前病變與大腸癌的最好工具,但傳統上所有大腸鏡檢查幾乎都是在病患清醒的情況下進行,且根據資料顯示,有將近三分之一病患逃避檢查,大多是擔心大腸鏡檢查會引起相當程度的疼痛與不適感。 郭綜合醫院麻醉疼痛科曾嘉榮主任表示,大腸鏡檢查時,使用鎮靜麻醉可以減少病患焦慮、不安與疼痛,並使病患忘記檢查時痛楚,醫師操作少壓力、檢查順利,此即是所謂無痛大腸鏡檢查。根據院方統計,滿意度高達95%以上。無痛大腸鏡 麻醉費用須自費曾嘉榮主任也說,每次鎮靜麻醉過程中,麻醉專科醫師都會常規監測,血氧濃度、心電圖、血壓、呼吸程度、保持生命徵象穩定,呼吸順暢直到檢查結束。需注意的是,鎮靜麻醉雖然清醒和恢復得很快,但離院時仍不宜自行駕駛汽機車,最好還是有家人或朋友陪伴;同時,作完檢查後仍應充分休息,勿急著回到工作崗位。 雖然無痛大腸鏡檢查因非屬於醫療所必須,故健保並不給付,麻醉費用部分需由病人自行付擔費用。但整體來說,無痛大腸鏡可以讓受檢者克服種種生理、心理上的不適應,不會因為害怕照胃鏡、大腸鏡檢查而逃避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提早治療,遠離大腸癌。  

嘉義市民腸保健康 無痛大腸鏡有補助

嘉義市民腸保健康 無痛大腸鏡有補助#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2010年衛生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已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居第三位。嘉義市政府為鼓勵糞便潛血檢驗陽性者進一步確認並診斷,今年12月20日前補助設籍在嘉義市、50歲以上未滿70歲且今年接受國健局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市民,市府補助免費做無痛大腸鏡檢查,民眾至少可省下三至四千元。凡符合條件的民眾即日起只要持健保卡、身分證、國健局的免費糞便檢查陽性報告單到受委託的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陽明醫院單一窗口或掛號處可安排免費且最方便迅速的無痛大腸鏡檢查。目前篩檢大腸直腸癌的方法以糞便潛血檢查為主,一旦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反應,就應接受大腸鏡檢查,進一步找出大腸直腸中是否有瘜肉或是腫瘤,民眾一聽到要做大腸鏡,就退避三舍,因為是侵入性檢查且過程繁複,就錯過檢查。其實,大腸癌和其它癌症比較,生長的速度較慢,早期也幾乎沒有任何徵狀,所以應該積極主動的接受大腸癌篩檢,而不是等待發生徵狀時才尋求檢查治療。大腸癌通常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但是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診斷出來,通常是可以治癒的。

讓大腸癌篩檢 捍衛大腸的健康!

讓大腸癌篩檢 捍衛大腸的健康!#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衛生署日前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癌症已連續30年蟬聯榜首;大腸癌更連續10年為本市癌症死因第3名,死亡人數609人,也是目前臺北市除了女性乳癌外,發生率最高的癌症,98年更高達1,642人得到大腸癌!近年來,演藝、政治及文藝界亦有多人罹患大腸癌,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不得不慎!根據調查顯示,大腸癌0期5年存活率高於86%,而第4期治療存活率只有12%,數據中更顯示出「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很多人誤以為大腸癌篩檢就是大腸鏡檢查,一聽到就頭皮發麻,其實不然。現今推行的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只需要使用1支小小的採便管,採集少許糞便,即可利用定量免疫法(iFOBT)檢驗糞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反應,不痛又方便,是目前我國執行大腸癌篩檢的最佳方式。目前臺北市提供50~69歲民眾2年免費1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市民朋友可持健保卡至本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填寫篩檢表後領取採便管採集糞便,採集完畢後儘速送回該醫療院所進行檢驗。透過此預防保健服務,降低大腸癌死亡率,提升市民健康品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大腸癌是可以透過早期篩檢,獲得良好控制的疾病」,市民朋友們要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有人罹患大腸癌,是屬於高危險族群,更應該要接受篩檢。若篩檢結果為陽性,須進一步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

怕痛怕煩拒作大腸鏡篩檢 當心癌症找上身

怕痛怕煩拒作大腸鏡篩檢 當心癌症找上身#大腸鏡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佈100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癌症)連續30年蟬聯死因之首,而98年國人癌症發生率統計中,平均每6分鐘02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以大腸癌案例增加最多。康聯預防醫學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醫師表示,從地圖分析可以看出,國人大腸癌都會區發生率高於東部地區,死亡率也多集中在大台北、台中、台南與高雄等都會區,因此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要定期進行大腸篩檢,以保健康。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台灣與美國大腸癌相比,標準化發生率是美國1.4倍、標準化死亡率是美國1.7倍。雖然國健局補助50到69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但統計數據顯示,篩檢率仍低於3成。且在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的12萬人中,有高達4成民眾拒絕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原因多半為不好意思、認為不舒服、或對清腸藥及灌氣的不適而排斥進一步檢查。由於飲食西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高,發病年齡亦有年輕化的趨勢。一方面現代人生活緊張、精神壓力大,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如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若再有吸煙及酗酒等生活習慣,胃酸分泌失調,容易引起胃發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情況。由於消化性潰瘍與大腸癌初期症狀很類似,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是潰瘍而自行買成藥解決,等到病況嚴重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癌症,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林姿伶醫師表示,現代醫學發達,檢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但內視鏡仍是目前臨床診斷腸胃道的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不但能直接檢視食道、胃及大腸組織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當發現病灶或懷疑異常時,可以立即做切片檢查,甚至直接切除息肉。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必要時予以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由於許多民眾對大腸鏡檢查心生畏懼,林姿伶醫師解釋,大腸鏡因為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或拉緊腸壁外層,受檢者可能會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不適感受。若是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腹壁沾粘的人,可能會更加難過。如果能夠適度麻醉,在無知覺、無痛楚,非常放鬆的狀態下完成大腸鏡檢查,是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因此,民眾在接受檢查前可與信任的臨床醫師討論麻醉的選擇。因為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等到出現疼痛、貧血、疲倦、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大都已經是晚期。只有少數人因體質敏感,對大腸鏡檢查的不適反應比較強烈,而大多數人都能安適地完成檢查。因此,林姿伶醫師再次呼籲,些許的忍耐換取生命的健康,還是非常值得的。

換取健康生命 別怕大腸鏡篩檢!

換取健康生命 別怕大腸鏡篩檢!#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由於飲食西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高,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而雖然國健局補助50~69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但統計數據顯示,篩檢率仍低於3成。且在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的12萬人中,有高達4成民眾拒絕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原因多半為不好意思、認為不舒服、或對清腸藥及灌氣的不適而排斥進一步檢查等。由於許多民眾對大腸鏡檢查心生畏懼,康聯預防醫學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解釋,大腸鏡因為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或拉緊腸壁外層,受檢者可能會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不適感受。若是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腹壁沾粘的人,可能會更加難過。如果能夠適度麻醉,在無知覺、無痛楚,非常放鬆的狀態下完成大腸鏡檢查,是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因此,民眾在接受檢查前可與信任的臨床醫師討論麻醉的選擇。林姿伶主任表示,現代醫學發達,檢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但內視鏡仍是目前臨床診斷腸胃道的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不但能直接檢視食道、胃及大腸組織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當發現病灶或懷疑異常時,可以立即做切片檢查,甚至直接切除息肉。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必要時予以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因為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等到出現疼痛、貧血、疲倦、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大都已經是晚期。只有少數人因體質敏感,對大腸鏡檢查的不適反應比較強烈,而大多數人都能安適地完成檢查。因此,林姿伶醫師再次呼籲,些許的忍耐換取生命的健康,還是非常值得的。

及早大腸鏡檢查 早期預防大腸癌

及早大腸鏡檢查 早期預防大腸癌#大腸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政府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尤其是男性朋友可多加利用,因為男性篩檢率相較女性低了9%,且男性陽性率又較女性高,此外糞便潛血檢查結果陽性者,請儘速就醫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以達早期篩檢早期治療之成效。 依衛生署資料統計,平均每天有30人被宣佈得到大腸癌,有13人因大腸癌死亡,99年有近100萬名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其中陽性個案69,024人,發現大腸癌1,979人,每23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另發現瘜肉20,381人,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瘜肉個案,這些個案只要切除瘜肉,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 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大腸癌早期並沒有特殊之狀況,如果等到出現大便有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裏急後重、體重減輕等情形,往往已是大腸癌後期了。因此希望民眾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找出陽性個案,再透過大腸鏡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是否有大腸瘜肉或是早期大腸癌,如為大腸瘜肉經過切除治療後可以避免惡化成癌症,因此陽性民眾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如果害怕疼痛,可以選擇自費無痛大腸鏡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