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

越冷越不想動,足醫專家教你「4招」防下肢靜脈栓塞

越冷越不想動,足醫專家教你「4招」防下肢靜脈栓塞#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入冬天冷溫差明顯,上班族久坐久站,又少時間喝水,當心造成「靜脈曲張」血流不順、增加回流阻力,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更可能導致下肢靜脈栓塞甚至是肺動脈栓塞,嚴重時恐危及性命。 40歲以上每2人就有1人靜脈曲張台灣足踝外科專家朱家宏指出,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根據統計,40歲以上國人有近5成有靜脈曲張問題,久坐久站是高風險族群,想保暖、防護靜動脈心血管,多穿、貼暖暖包都只能增添外在保暖,比不上自己簡單做運動。 4招增加肌肉血液循環 在辦公室就能做針對工作上無法避免姿勢固定、久坐久站的朋友,朱家宏也提出簡單4招: 1. 選擇有壓差且彈性係數較高的壓力襪,靠近趾骨的地方略緊,壓力才會從高壓往低壓跑,有利於靜脈回流。 2. 抬腿15~20分鐘幫助血液回流,抬腿同時伸展腿部,活動腳踝將腳掌勾起、踩下,讓小腿肚反覆收縮放鬆,強化從遠端擠壓血液回流的效果;切忌抬腿90度,將腿部靜脈血液阻斷在上方反而無法回流,抬再久也沒用。 3. 定期做墊腳尖收縮小腿肌肉的運動,增加肌肉血液循環,減少靜脈血液滯留,減低深度靜脈血栓(又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機會。 4. 避免穿過高的高跟鞋、翹二郎腿,並且運動量要足夠,多走路除了有助於增加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走路時手腳交替並用,就能使脊椎旋轉、牽動上肢,讓全身筋膜變得柔軟,下肢肌肉也有力,血液回流自然一路暢通。 朱家宏提醒,現代人營養好、膠原蛋白充足,血管浮出皮膚表面等靜脈曲張外顯症狀較不明顯,出現腳麻、腳痛、走不動,也很少想到是靜脈曲張引起。建議民眾天冷時除了注意保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時常檢測自身狀況,才能防止靜脈曲張變嚴重,影響日後腿部的正常功能,並預防血管產生病變。

氣喘兩週恐為肺動脈栓塞

氣喘兩週恐為肺動脈栓塞#栓塞

(健康生活網記者吳晏槿/綜合報導)一名50歲女士發生氣喘約兩週且症狀合併胸悶,曾就診但症狀未改善,故至胸腔內科門診治療。患者有心搏加速及輕微低血氧,但胸部X光片及肺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安排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後,才發現左右肺動脈分支均有血管栓塞現象,原來患者有先天性血栓易形成體質。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劉冠霆指出,血栓形成的原因除先天因素外,臥床、長期不動、接受手術後、罹患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口服避孕藥、懷孕和肥胖等,都是血栓形成的危險因子。當靜脈內的血栓隨著血流經過右心來到肺臟並卡在肺動脈及其分支,會造成肺部血液灌流不足及低血氧。疾病嚴重度因人而異,從輕微的症狀到嚴重的休克、昏厥都有可能發生,端看肺血流影響程度和病人本身的心肺功能。肺動脈栓塞臨床上常以呼吸困難和胸悶表現,可合併咳嗽,咳血和心搏加速。靜脈血栓最常來自下肢深層靜脈,所以若有下肢腫脹疼痛的狀況,更要提高血栓的警覺。劉冠霆主任認為,肺動脈栓塞的表現和許多疾病類似,誘發因子廣泛,容易被延誤診斷,因此若有呼吸困難合併胸悶,仍需到醫院檢查,在排除包括氣喘、肺炎、氣胸、缺血性心臟病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後,仍要把肺動脈栓塞考慮進去!

坐長途飛機久坐不動 恐引靜脈栓塞

坐長途飛機久坐不動 恐引靜脈栓塞#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將至,不少人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出國放鬆心情,但若要飛離亞洲,到更遠處旅遊,少不了長途呆坐在飛機上,寸步不離,不過,坐長途飛機,小心引起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也就是深層靜脈栓塞,若靜脈血塊留至肺部,會引發肺栓塞,此時此刻將危及生命,不可輕忽!肺栓塞危險高 死亡率達三成臺中醫院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肺栓塞發生率約1%,每年10萬人約60到100個案例,30天死亡率卻高達10~30%。引起肺栓塞的原因包括長期臥床、手術超過30分鐘以上麻醉時間、中風、心臟衰竭、癌症、骨盆或下肢骨折、懷孕及接受賀爾蒙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他特別指出,像暑假將至,打算長程旅遊的民眾,亦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因久坐不動,也可能造成深層靜脈栓塞是指血液裡的血栓塞住靜脈,靜脈血液無法回流,造成下肢浮腫、喘等現象。而肺栓塞是指,腿部靜脈血栓,經由靜脈系統回流到肺動脈,塞住肺動脈,造成民眾呼吸喘與胸痛等症狀,血塊大部分源自下肢深部靜脈,因為下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造成血栓。久坐靜脈恐塞住 務必起來動一動他強調,肺栓塞不可小看,因為肺部的動脈遭血栓塞住,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導致血液無法通往心臟,將造成心臟缺氧,嚴重可能導致休克或器官衰竭。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提醒民眾,長期久坐、臥床或中風等有危險因子的民眾,應每隔1個小時動一動身體,上班族長時間在電腦桌前面或搭長途飛機的人,更應如此,起身上個廁所或倒杯水,讓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此外,民眾平常務必養成運動、飲食清淡與生活作息正常來避免血栓形成,減少靜脈栓塞和肺栓塞的發生。 

年輕廚師久站不動 腿靜脈竟栓塞整隻潰爛

年輕廚師久站不動 腿靜脈竟栓塞整隻潰爛#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迫不得已必須長時間久坐、久站嗎?那得小心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台北就有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廚師,一天得站十多個小時,久而久之竟讓他的腳逐漸腫痛,並且破皮還發黑潰爛,讓他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是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併發血栓症候群」主因還是長期久站不動所致,而根據研究顯示,只要每坐一個小時不動,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就增加百分之十,醫師就提醒,從事必須久站久坐職業的民眾,務必定期走動,才能夠降低栓塞的風險!一堆職業需久站久坐 每小時應起來走動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吳造中指出,其實靜脈栓塞是有跡可循的,像是一般上班族,長期久坐不動,平日又無運動習慣,就是腳部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他說,上班族通常上班時會脫鞋子,下班之後才會再穿,但如果下班時發現鞋子突然不合腳,就可能正意味著腳部可能有栓塞的風險,進而腫脹,另外,職業為廚師、教職、餐飲業、專櫃人員,都是栓塞高危險群。肺栓塞死亡率極高!他解釋,栓塞除了會造成腳部腫脹、發黑、劇痛、潰爛之外,更危險的風險則是腳部血塊留至肺靜脈處,引起肺部栓塞,死亡率就會非常高,根據統計,台灣的靜脈栓塞發生率大約每十萬人有十六人,但其肺栓塞一個月後的死亡率高達一成以上,甚至比癌症還來得可怕。吳造中表示,如果能在發生初期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但未良好控制,復發率則高達47%,同時有50%機率恐惡化為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新型抗凝血藥物 降低出血風險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說,過去深層靜脈栓塞治療傳統以抗凝血藥為主,患者需住院5~7天,接受注射及傳統抗凝血藥 (Warfarin)兩階段治療。但由於Warfarin容易與食物、藥物交互作用,需要嚴密監控出血風險,適時調整劑量。劑量如過高,恐有大量出血風險,但劑量太低,則擔心治療無效。 不少醫師因擔心出血風險,用藥較為保守,導致使用劑量不足或療程不夠,無法達到治療目標。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因為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復發風險高,也易造成如血栓後症候群嚴重併發症,反覆發作、慢性疼痛、患處皮膚變色、皮膚潰爛,甚至組織缺血壞死,導致截肢。然而,近期衛福部核准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單一藥物療法,大幅降低傳統治療上的不便。吳造中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使用簡便,不必住院,劑量固定,不需反覆調整劑量,不需監測,且與其他藥物、食物交互作用機率偏低,大幅降低出血風險,為慢性靜脈栓塞患者的一大福音。吳造中呼籲,長久坐久站的民眾,應該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多補充水分,另外,孕婦、肥胖者以及曾經中風、接受骨科、婦產科、直腸外科骨盆腔手術、癌症患者都屬於深層靜脈栓塞高危險群,如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甚至穿不下,建議儘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接受超音波檢查,觀察血管阻塞狀況,由醫師評估最好的治療方式。

久坐打麻將 小心心肌梗塞

久坐打麻將 小心心肌梗塞#栓塞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快要過年了,許多人在過年期間,都喜歡和親人聊天吃零食打麻將,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久坐不運動,會影響血液循環,如果還一直吃高熱量的食物,更會影響身材。呼籲民眾過年的時候還是要記得多活動,讓自己健康不發胖。許雅雯表示,尤其針對打麻將久坐不動的人,更應該在休息間多站起來活動,以不同的姿勢伸展肌肉,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以變好,避免發生靜脈栓塞,減少發生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如果反覆的運動,還可以達到增加熱量消耗的效果,讓身體不容易變胖。許雅雯指出,每坐50到60分鐘就應該起來動一動,許多零食和飲料的熱量也很高,過年的時候不運動又一直吃,不但不健康,身材也很容易發胖。不過許雅雯醫師強調,光靠簡單的動一動,減重的效果其實很有限,想要身材不走樣,還是要用足夠的時間做一些會流汗的運動才會有效。(圖:雙和醫院提供)

抽菸肥胖致肺動脈栓塞 婦昏倒險死

抽菸肥胖致肺動脈栓塞 婦昏倒險死#栓塞

C小姐是一位41歲女性,長期抽菸,且有病態肥胖(體重12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44)、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她在一周內產生進行性呼吸困難、雙腳腫痛,以及近乎昏厥等症狀,而被送至急診就醫。經胸部及下肢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她的雙下肢產生了深部靜脈血栓栓塞,以及脫落的血栓造成左右肺動脈近端近乎完全阻塞的情形。心臟超音波檢查也顯示,她的肺動脈栓塞造成了嚴重肺高壓及右心室擴大與收縮功能受損的併發症。藉由及時給予血栓溶解劑、抗凝血藥物,與置放下腔靜脈濾網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繼續回流產生致命性的大量肺栓塞,幸而成功地將C小姐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圖:雙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栓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周玉蘭指出,肺動脈栓塞是一個不少見,但容易被誤診或遲診的致命疾病。知名女網前球后小威廉斯在長途飛行後,以及漁人的搏鬥裡柯妮瑪莉號的菲爾船長在久坐航行中都成為肺栓塞的受害者。未經及時診治,肺動脈栓塞死亡率可高達30%。周玉蘭說,肺栓塞是指肺動脈因阻塞物造成血流受阻的危症,阻塞物的來源可能為血栓、腫瘤、空氣、脂肪、羊水、或靜脈系統植入物脫落,其中以下肢深層靜脈脫落的血栓最為常見(70-80%)。周玉蘭提醒,生活方式調整以避免危險因子(如避免久坐/臥、運動、減重、戒菸等)是預防肺動脈栓塞與靜脈血栓的不二法門。肺栓塞的診斷工具,除了醫師臨床判斷,還需要合併多種診斷工具,如心電圖、胸部X光片、動脈血氧氣濃度、D-D雙合蛋白(D-dime)、螺旋電腦斷層攝影、肺通氣灌流核醫掃描、心臟超音波、或侵入性的肺動脈攝影等,即時診斷給予正確治療是病患能否存活的關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