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可能只要輸血,就能讓人長壽又年輕嗎?10年前,為了在貧血研究中,治療一隻患症的小老鼠,竟然發現老鼠可因此突破壽命限制,最多增加30%的壽命!基隆長庚醫院研究團隊證實,基因改造不僅能延長老鼠壽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還可改善老化相關疾病、甚至是治療癌症,成為近期醫界在健康長壽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未來有可能只要輸血,就能讓人長壽又年輕嗎?10年前,為了在貧血研究中,治療一隻患症的小老鼠,竟然發現老鼠可因此突破壽命限制,最多增加30%的壽命!基隆長庚醫院研究團隊證實,基因改造不僅能延長老鼠壽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還可改善老化相關疾病、甚至是治療癌症,成為近期醫界在健康長壽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本人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國度之一,其中又以沖繩與沖繩飲食為人所知,不過隨著一項研究的進行,或許也該把京丹後的人算在裡面。京丹後市是京都府最北邊、靠海的行政區域,而隔壁的宮津市,就是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旅遊景點,也就是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在這個京都最北的城市裡,有件事情讓人驚訝,那就是健康年長者很多。根據統計,這裡100歲以上的人數約是全日本平均的3倍,可以說是日本最長壽地區之一。目前金氏世界紀錄最長壽的男性,就是該市的木村次郎右衛門(西元1897~2013)享年116歲;為了解開該地區人們健康長壽的原因,京都府立醫科大學進行了一項世代研究。三大特點與血管年齡、腸胃、睡眠有關研究針對京丹後地區,涵蓋京丹後、宮津市、與謝野町、伊根町等行政區的住民,年齡65 歲以上約1千位高齡者為對象,調查職業、學歷、日常生活、飲食、睡眠、血液檢查、血管年齡等,總共約2千個項目(一般研究不會評估那麼多項目)。 研究從2017年開始追蹤,預計2032年完成,雖說研究還在進行中,不過就目前進度取得的結果來看,研究團隊從京丹後的高齡者,找出三個特點: 1. 高齡者的血管年齡比全日本平均來得年輕(10歲)2.大腸癌罹患率是京都市的一半:腸道內好菌的數目比京都市人多3.入睡時間短(睡得好) 帶領研究,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教授的場聖明提到,這些特點並沒有看到遺傳的作用,飲食與生活方式應該是比較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那麼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究竟是怎麼生活的呢?平常又吃哪些東西呢? 富含纖維的飲食型態之前有人請教木村次郎右衛門的長壽秘訣,他提到了自己的生活哲學:l 飲食:每餐不要吃太飽,吃六到八分飽就好l 運動:90歲依然下田耕作,100歲之後也會除草;每天踩空中腳踏車l 人生的意義「生き甲斐(いきがい)」:人生呀,有艱辛難過的事,但一定也會有好事發生。抱著這種想法活下去吧!l 時時懷著感恩的心 簡單4點,卻蘊含著相當了不起的人生哲學呢!再從飲食上去探究:根據調查,每天會吃大麥、糙米等全穀類的人很多,也很常吃海藻類、芋與豆類,除了大豆製品,飲食的蛋白質也會從雞蛋、魚類,還有少部分來自其他肉類;這樣的飲食讓他們每天都能吃到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像是納豆、蘿蔔葉的浸物(大根の葉のおひたし)、炒蛋(いり卵),還有放馬鈴薯、高麗菜、香菇等料的味增湯,都是他們日常會吃的料理,以下則是常用食材: l 魚類:鰈魚、日本叉牙魚(ハタハタ)、沙丁魚l 高湯:小魚乾、柴魚、昆布l 藻類:裙帶菜、海苔、海蘊l 肉類:雞、豬、牛l 豆類:大豆、小豆、豌豆l 蔬菜:青椒、蘿蔔(葉子也會吃)、南瓜 有趣的是,京丹後根據當地人們的飲食,出版了《~ 今に活きる ~京丹後百寿人生のレシピ》,這是一本記錄了30道當地人們常吃的料理,並介紹長壽者們的飲食與生活哲學。另外,也結合當地的餐廳與飯店,推出長壽便當與套餐,讓到此旅行的觀光客也能體驗當地的長壽料理。 腸道細菌組成明顯不同在益生菌相關文章裡,我們曾經提到腸道細菌的組成很大部分取決於飲食,而在這個世代研究裡,也發現了相關的證據;研究團隊發現京丹後居民的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的數量較少,與京都市居民相比,大腸癌罹患較低。有趣的是,像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常聽見的有致病菌,大多屬於變形菌門底下的微生物;另外,相較於京都市民,京丹後的市民腸道裡,厚壁細菌門數量明顯較多,而擬桿菌門數量較少。(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百歲食譜 京丹後市人長壽的秘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逢年過節在電子郵件與社群網站上問候親友,每次在結尾時,都很想用個別出心裁的祝賀語,不要總是老掉牙的「健康快樂」這四個字,但常常還是沿用了。因為除了不會出錯,它還有醫學的背後意涵。「健康」與「快樂」,這兩件事有關聯嗎?是互補?還是因果關係?想當然耳,有健康的身體,自然會心情愉悅,至少不會不快樂。而且不少慢性疾病如癌症、中風或巴金森氏症,常合併憂鬱症狀,就是個反證。但是,心情快樂就會身體健康,甚至降低死亡風險嗎?快樂是主觀的感受,它的廣義「幸福感」則比較具體。學者認為幸福感有三個層面:一、快樂(hedonic well-being):即高興、欣喜。是一種當下或短時間內,情緒上的欣悅,而且會隨著時間波動。二、滿足感(life evaluation):對自我與生活品質的滿足感。三、幸福感(eudemonic well-being):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滿意。有幸福感的人,可能較長壽十多年來,許多有關「快樂」與「健康」的論文陸續發表,大多是大型流行病學的觀察性研究。多數認為兩者有密切相關,尤其對老年族群更為顯著。而且快樂的人較為健康,甚至死亡率較低;但也有可能是因健康的人較快樂,加上研究方法與對快樂的定義不一,因此很難完全確立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不過,以「英國長期老年追蹤研究」這篇論文而言,很可能是幸福感愈高,則愈健康。九千零五十位、平均年齡六十五歲的英國居民,接受十五道題目的問卷測驗,評估他們的「幸福感」,例如自主權、自我成長、接受自己和覺得人生有意義等。分數從零至四十五分,分數愈高,代表幸福指數愈高。追蹤八年半後,有一千五百四十二人去世。研究發現,幸福感分數處於最低四分之一者,死亡率為二十九.三%;分數處於最高四分之一者,死亡率只有九.三%。由於幸福感還受到年齡、性別、教育、財富、抽菸、喝酒及慢性病等因素的影響,經由統計分析發現,把這些因素加以控制後,分數處於最高四分之一者的死亡率,還是比最低四分之一者降低了三十%。這個研究顯示「幸福感」這種心理狀態,對健康與存活具有保護作用。由此可見,「快樂」與「健康」不僅互補,而且有幸福感的人可能較長壽。所以要促進健康,除了從「良好的生活型態」如運動、飲食和睡眠著手,還可以從「快樂」和「幸福感」著手。快樂是可以學習的有些人天生快樂、非常樂觀,不管多麼不如意或壓力多大,都能輕易化解。有些人卻多愁煩憂,對事情常持負面看法。幸好,快樂是可以學習的:一、常和快樂或正面思考的人相處:快樂是會感染的。跟快樂的人在一起,會放鬆、愉快;與愛抱怨的人相處久了,也會跟著抱怨、不快樂。二、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對人往好的方面看,遇困難則轉念,自然會覺得幸福。三、心存感恩:珍惜目前所擁有的親情、友情、工作、興趣等等,不要與人比較。四、多接觸愉快的事物:如看喜劇片,讀幽默小品,並時常在心中回味。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快樂的撇步,養成習慣,會更快樂健康,健康快樂。(本文摘自/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寶瓶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十九歲的乾女兒正在我身後看著我寫作。二一五○年,她有機會再讀一次這本書嗎?到時她會是一百五十歲。」這是美國兩名研究老化學者下的賭注,賭金十億元。伯明罕(Birmingham)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生物系主任史蒂芬.奧斯塔(Steven Austad)樂觀預測:二一五○年將會出現一百五十歲的人瑞,因為當前已有突破性的實驗,能成功延緩了白老鼠的老化情形。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公共衛生教授傑.歐爾香思基(Jay Olshansky)卻不這麼認為。歐爾香思基認為,大腦會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我們可以換人工髖關節、人工心臟等,但是我們無法換腦。」這兩人在二○○○年做了以上這項賭注。他們分別在投資基金中存入一百五十美元,簽了一份契約,同意贏家的後代可以在二一五○年兌現這筆基金。後來他們把賭金加倍,估計屆時兌現的人可以領到約十億美元。如果奧斯塔是對的,那麼有些人可以活到那時,見證誰贏了賭局。就在我們坐看人類壽命是否可以衝至一百五十歲,某些更大的變化已經悄悄臨在我們身上。我十九歲的乾女兒理應要脫離青少年,成為成年人了,但她才剛上大學,學貸越滾越大,接下來的幾年之間,應該也會繼續與父母同住。這是不少人的現況,而有些專家認為:青少年階段應該要延長至二十四歲,而這也是目前英、法、德國和奧地利孩子搬出父母家的平均年齡。澳洲教授蘇珊.索耶(Susan Sawye)認為,正確的青少年時期應該定義為十歲至二十四歲。心理師羅倫思.史坦伯(Laurence Steinberg)認為,父母在青少年晚期繼續參與孩子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助益,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腦即便到了二十幾歲,都還在持續發展。如果現在的青少年階段長達十四年,那麼後續人生階段該怎麼計算呢?答案是:也會跟著變長。前一章中我們看到現代人有晚生的傾向。而與此相對,成熟獨立的成年人時期也會加長。變長的階段不是老年 而是中年去年冬天,我的一位醫生朋友在社區診所替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們施打流感疫苗。一群銀髮陌生人走進診所,這些人以前從來不曾來看過我朋友,因為他們身體沒有毛病。近年來,他們的總體人數有增無減。這群人不願意被貼上標籤,他們不服老,行為也不像老人,更不會購買專替老人打造的產品。在英國,六十五歲以上、且身體機能開始出現問題的人口比例已經連續二十年呈現下滑趨勢。美國七十五歲以下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並無聽力或視力的問題,行動無礙,也未出現認知障礙。這些人還是能為社會大大貢獻的健康公民,而不是坐以待斃的退休老人。而年齡介於七十五歲至八十四歲之間的人們,也有一半仍未出現上述問題。老人家當然還是會忘記鑰匙,專注力也會降低。然而上述數據顯示:我們可能擔心過度了。綜合各種調查,多數人普遍認為:只要活得夠久,每個人都會得到失智症(或是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然而事實上,八十歲以上的族群中,每六人卻只有一人患有失智症,也就是說,很多人根本不會罹患失智症。在丹麥、瑞典、英國和美國,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二十年前降低了五分之一。二○○○年,美國被診斷出失智症的平均年齡是八十點七歲;到了二○一二年,攀升到了八十二點四歲,而且這時醫界早期發現失智症的診斷技術還進步了。專家並不確定失智症病例減少的原因,但是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Heart Study)追蹤了超過五千名六十歲以上的人,發現失智症的人口比例可以反映在心臟健康的改善上。在英國,男性失智症人口比例降低速度較女性快,可能是因為過去男性抽菸人口較多。報紙上一定還是會看到失智人口逐漸增加的新聞,但事實上真正增加的是老年人口總數,而非個人的失智風險。(本文摘自/百歲時代:當長壽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活得更好?/三采文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實踐長壽的秘訣就是要留意主食攝取方式。現代人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是精製過的米,也就是白米以及精製過的小麥。然而過了50歲以後,若立志希望長壽,就必須盡量避免這類食物;理由是,這些精製碳水化合物提供純度過高的能量,對於上了年紀的人特別容易引發一些身體不適。米、麥等精製碳水化合物 引發現代人疾病追溯人類700萬年的歷史,發現人類距離現在1萬年左右才開始食用米和麥等提供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說700萬年當中的699萬年不太攝取到碳水化合物,而且直到近數百年,人類才開始食用精製穀物。飲食生活產生了劇烈的變化,相反地,現代人體的構造和幾萬年前比起來卻沒什麼改變。由於人體構造維持和數萬年前一樣,所以無法適應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高純度能量,導致現代人產生各種疾病。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集合純度非常高的能量,人體攝取之後,立刻分解為葡萄糖,迅速被小腸吸收,開始在血液裡四處流動,引起血糖值急速上升。血糖值上升急遽變動 傷害血管而導致心臟病、腦中風血糖值一旦上升,胰臟會釋放胰島素,會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換成肝醣或脂肪細胞儲存於肝臟或肌肉,為了降低劇烈升高的血糖值,大量釋放的胰島素反而使得血糖值過度降低,高血糖變成低血糖刺激腦部產生飢餓感,促使患者想要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陷入惡性循環,使得血糖值像是乘坐雲霄飛車般劇烈地忽上忽下。急遽變動的血糖值,為血管和神經等帶來巨大的損害。而內分泌系統的細胞也必須不停地運作,導致端粒,也就是「壽命回數票」變短。產生胰島素的胰臟也因為不斷地被迫工作而精疲力竭。遭受損害的血管成了心臟病和腦中風等疾病的原因,除此之外,免疫力下降也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本文摘自/腸壽食/常常生活文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健康飲食法百花齊放,究竟哪種才最有用?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現在不僅追求長壽,老年也要健康。六十五歲到七十歲以下的人,如果身體沒有虛弱、營養不良或有特定的疾病,建議每年應該進行兩次為期五天的斷食。在這段斷食期間他們所做的是熱量相當高的「擬斷食飲食法」。長壽飲食應能融入生活 喜愛食物更重要大部分宗教團體,包括回教徒、基督徒和佛教徒,過去都實施某種型態的斷食,只是某些斷食做法現在已經調整過或者被棄置不用了。回教徒會在齋戒月(Ramadan)斷食,但是現代的齋戒月斷食往往之後接著就是徹夜的大吃大喝。基督徒過去則會每年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嚴格控制熱量的斷食,但是現在大多數基督徒也不如此做了。讓人保持長壽的營養並不只是一個飲食法,而是能融入全世界數百萬人日常生活的好食物。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他們可以把長壽飲食裡面一小部分的品項,換成他們比較喜歡或享受的食物。腰圍、腹圍過大 三高致死率提高基本上,所有飲食長期實施之後都會失敗,因為太過極端,而且必須改變一個人平常習慣的模式。比方說,許多新的飲食法要求只能攝取非常低的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卻是大部分人熱愛的食物,例如北歐人喜歡的馬鈴薯、義大利人和美國人喜歡的義大利麵和亞洲人喜歡的米飯。因此,大部分人到最後都會放棄跟死亡率和壽命延長沒有關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根據針對三十五萬九千名歐洲成人所做的為期十年的研究顯示,腰圍和腹圍過大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和心臟疾病的機率會提高。男人腰圍若超過四十英吋、而女人超過三十五英吋,早死的風險會高於腰圍小於三十四吋的男人和小於二十八吋的女人。保持健康的體重和腹圍,是長壽健康的關鍵之一。(本文摘自/長壽健康飲食法/遠流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我們經常聽到的營養指導原則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理論上可行的跟實際上可行的混為一談。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應該一天吃五到六次,以維持健康的體重。但是,先不要說並沒有證據顯示其效果,對於大部分要這麼頻繁進食的人而言,想要調節食物的攝取量,更是不容易。三餐為早餐、主餐加上點心 避免攝取過多熱量除非你的腰圍和體重正常或者是低於標準,否則你最好還是每天吃早餐、加一餐、再加一份低熱量和低糖、但營養豐富的點心。如果你的體重或肌肉量太低,那麼就一天吃三餐再加一份點心。所以,即使一天吃六餐,每餐平均應該包含三百大卡,但是卻吃進了三百零五大卡。每天那多出來的三十大卡,或者是每個月多出來的九百大卡,表示每年會因此多增加三磅(約一點三公斤)的脂肪。所以,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的,在這個飲食法盛行的那段期間,美國過重和糖尿病患者的比率達到前所未有的百分之七十的高峰。限時進食 每天在12小時內進食反之,如果一天只吃二次半,而且只有一餐是主餐,就比較不容易過量,尤其如果你的飲食是以植物和魚為基礎的話。因為這麼一來,你就會攝取大量的豆類和蔬菜,以達到一個主餐所需要的一千兩百大卡熱量。營養豐富的食物,加上該餐的量,就會將「你已經吃夠了」的訊息傳送給你的胃和大腦。至於年長者,則必須把一個主餐打散成為兩個較小的餐,以免產生消化問題。另外一個許多人瑞都採用,並且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上都證實有效的做法就是限時進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也就是每天在十二小時之內進食。換句話說,就是在早上八點吃早餐並且在晚上八點之前吃晚餐。進食的時段越短(十小時或更短)證實更為有效,只是比較難以做到,而且也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例如膽結石。(本文摘自/長壽健康飲食法/遠流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類已經習慣經常走路,現在我們卻由機器代勞所有的事情:車子、電梯、洗衣機和洗碗機。每天快走一小時,可以選擇一間離工作地點十五分鐘遠的咖啡廳或餐廳,以它為端點,一天來回走兩次。你可以選擇在週末走路到平常你會坐車前往的地方。騎腳踏車、跑步 都是良好運動每兩天騎腳踏車、跑步、游泳三十到四十分鐘,週末則做兩小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裡有一台健身腳踏車,還有一台可以在外面騎的腳踏車。十分鐘之後,你應該會滿身大汗。如果你在街上騎,設法往上坡騎至少十到十五分鐘。每隔兩天騎大約四十分鐘,週末則兩小時。腳踏車比跑步好,因為它可以減少膝蓋的壓力。然而,根據一個長期的研究顯示,健康年長者如果經常長跑,未必罹患骨關節炎,因為長跑而導致的傷害可能不如大家認為的那麼常見。另外一個針對七萬四千七百五十二位跑者所做的七年追蹤研究,發現跑步可以同時降低體重和罹患骨關節炎的風險。游泳也是另外一個很棒的運動。現代人少活用身體肌肉 肌肉缺乏挑戰我們過去習慣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為。但是現代人卻使用手扶梯、電梯而不爬樓梯,使用灑水器而不使用水管、使用洗碗機而不用手洗、用推車載東西而不是裝在手提袋裡自己拿。身體的每一條肌肉都需要經常接受挑戰,因為肌肉會為了回應受傷而生長、變得更強壯。比方說,如果你很久沒有一次迅速地飛躍六個階梯,那麼之後再做同樣的動作,就可能使你腿部的幾條肌肉受傷、甚至疼痛。顯然你的腿部肌肉已經受傷了,此時只要供應足量的蛋白質,就可以激活「肌肉衛星細胞」。因此,只是從事有挑戰性的簡單日常動作,都會使肌肉稍微受傷和重建。肌肉訓練應酌量 避免讓已發炎肌肉受傷但是,就跟營養一樣,如果體重太重,或者如果你不斷地讓已經在發炎的肌肉或軟骨受傷的話,小小的傷也可能變成大傷。所以,肌肉訓練必須保持平衡,以避免急性的傷害,同時也必須避免造成緩慢長期的傷害,例如,運動員如果經常忽略疼痛並且繼續施加壓力給受傷的膝蓋,他們的膝蓋和臀部就會看到這樣的傷。(本文摘自/長壽健康飲食法/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