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手術

便便解不乾淨、肛門口有異物感 小心恐是直腸癌

便便解不乾淨、肛門口有異物感 小心恐是直腸癌#腹腔鏡手術

醫學預防的觀念日漸興起,童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不乏國際人士來台進行高級健檢,掌握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日前一名大陸人士來該院做高級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直腸癌,所幸及早發現使用「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日後須定期追蹤。該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吳喬森表示,63歲的大陸李先生來本院的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健檢,多切面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直腸有疑似腫瘤的病灶,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離肛門15公分有一約3公分大小的直腸腫瘤,考量患者是老菸槍,其肺部功能不好,使用「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治療,術後第二天可正常下床走路,無傷口疼痛與不適,第三天排氣可喝水進食及正常排便,拆線後順利出院。直腸癌常見的症狀為血便、大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有殘便感、解不乾淨及肛門口有異物感等,有此異常症狀者要提高警覺!要如何預防直腸癌?吳喬森醫師說,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方面應多吃蔬菜水果,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過多油炸類,少吃醃漬品、燒烤類的食物及過度加工食品,以遠離癌症。

尿中有血沒感覺 小心是膀胱癌徵兆

尿中有血沒感覺 小心是膀胱癌徵兆#腹腔鏡手術

彰化縣一名70歲老先生,超過二個月的血尿情形,沒有其它的症狀,讓老先生疏於警覺,到醫院檢查後已經是膀胱癌第二期,所幸經署立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以腹腔鏡切除手術治療,目前只需門診追蹤。署立彰化醫院泌尿科林易霆醫師說,老先生到醫院的時候,已經血尿超過二個月的情形,因為沒有特別疼痛感,讓老先生沒有警覺到身體異常警訊,當家人寒暄問暖後,才知道老先生血尿已經很久,帶至醫院檢查後,出現指數異常,立即進一步以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切片證實為膀胱癌,已經是第二期侵犯到肌肉層。林易霆醫師表示,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以腹腔鏡進行膀胱切除手術及尿液分流重建手術,腹腔鏡術中出血量約七百毫升,術後恢復良好,傷口小、疼痛感少癒合良好,老先生在術後第5天開始進食,並在術後第11天出院,治療效果良好,未發生任何併發症。林易霆醫師指出,腹腔鏡膀胱切除優點就是術中出血量少、術後傷口小、疼痛少、恢復快,比起傳統手術動輒一、兩千毫升的失血量,降低了手術風險,腹腔鏡手術是靠著腹部正壓及放大視野,可以將失血量控制在一千毫升以內,只不過手術時間比傳統手術稍長,但仍是治療第二期膀胱癌的新選擇。傳統手術會有25公分的傷口在下腹部,從肚臍上一直到恥骨聯合,施行根除性膀胱切除手術及尿液分流重建手術。近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發展,可以將傷口縮小到約10公分,以腹腔鏡完成膀胱切除及尿液分流重建手術,減少失血量,減少患者術後的疼痛,加速術後的恢復。林易霆醫師進一步指出,膀胱癌最明顯的就是早期會有尿中有血,約85%的膀胱癌會有無痛性血尿,不過血尿也是膀胱發炎的一個常見的症狀,臨床上常會造成混淆,所以如果民眾有反覆血尿的情形,應及早到大醫院進一步徹底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膀胱癌治療效果好,治療方式也較簡單。林易霆醫師呼籲,雖然有新穎的手術方式,但不論是傳統或是腹腔鏡手術,術後患者的生活品質仍會受到影響,預防畢竟勝於治療,戒菸、避免有毒致癌物的暴露,加上定期的健康檢查,才能保健康,如果已經發生血尿,也不要慌張,趕快就醫做徹底檢查,及早治療。

「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降低手術成本

「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降低手術成本#腹腔鏡手術

「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可說是外科的革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團隊今年初引進「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它將原本使用腹腔鏡手術的多個小型切口,整合至一個0.5至1公分傷口,不但疼痛減少,治療效果相同,術後復原快速且幾乎不會留下疤痕。北醫附設醫院外科團隊從2009年1月至11月,已執行該手術計163例,平均每二天即執行一例,目前廣泛運用在急性闌尾炎、大腸小腸腫瘤、膽囊切除等,成為外科腹腔手術首要選擇。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梁宏華表示,「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把腹腔鏡的三個小傷口簡化成一個,並將傷口隱藏於腹壁上的天然疤痕─也就是肚臍的位置,讓術後幾乎看不到傷口,成為無疤痕手術,同時可以縮短患者術後所需的恢復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執行「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國外所使用的高科技手術材料所費不貲,而且國內尚未核准進口使用。北醫附設醫院外科團隊改良韓國的手術,先以透明的傷口保護套套在肚臍口,再接以外科手套形成一個手術套管,然後將手套手指末端剪開,讓腹腔鏡及手術器械通過手術套管進入腹腔進行手術。這項「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的優點,讓醫師在進行手術時器械便於進入腹腔,同時可以大幅降低手術耗材成本,節省病患的荷包。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外科團隊從今年1月迄今,執行「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共163例,包括:膽囊摘除110例、小腸腫瘤2例、大腸腫瘤1例、以及從4月才開始為急性闌尾炎病患執行該手術至今計50例。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腹部急症,多半發生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女性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機率略高於男生,每人一生中的危險值約為7%。「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除了帶給患者很好的療效以及更少的術後疼痛,術後傷口的護理更為簡單,不易因傷口感染而增加住院的天數。在術後傷口的美觀上,於肚臍上只有微小近乎無疤痕的傷口,更是得到患者很高的滿意度,特別是女性年輕族群。愛美是人之天性,「單一切口微創手術」提供給患者一個完整的治療,同時幾乎沒有疤痕的手術選擇。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7781

外陰黏液紀錄 解決惱人不孕症

外陰黏液紀錄 解決惱人不孕症#腹腔鏡手術

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症」指得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例如長在卵巢內,就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 張正坤醫師表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通常會有排卵不佳、子宮頸黏液不好、黃體素不足的外陰黏液記錄,約60%~70%的比例會有不孕的情形。    38歲的郭小姐(化名)就是一個例子,她有四年的不孕病史,曾經嘗試試管嬰兒手術以及五次的人工受孕,然而很遺憾地都獲得不幸失敗的結果;去年她求助自然生殖門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兩側卵巢各有5公分及3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加上先生的精子數量過少,以致多年來一直無法順利懷孕。後來,經過腹腔鏡手術切除兩側卵巢的病兆後,再由其外陰黏液記錄觀察到子宮頸黏液最佳的時刻受孕,終於順利懷孕,並於37週後產下一位可愛的女娃。自然生殖科技對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就是去除所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病兆,張正坤醫師指出,目前大都可使用腹腔鏡手術來完成,而自然生殖科技特別強調顯微手術的觀念,同時也重視防止沾黏的技術,目的在讓婦女恢復到正常的生育狀態。成功的手術加上自然生殖科技的外陰黏液記錄的確為不孕的婦女帶來如願得子的生機。

急性膽囊炎,儘早腹腔鏡手術恢復快

急性膽囊炎,儘早腹腔鏡手術恢復快#腹腔鏡手術

一位85歲的老太太平日身體硬朗。某日清晨,突然從睡夢中痛醒,右上腹有明顯疼痛,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內有結石,膽囊明顯腫漲,膽囊壁明顯增厚,醫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因老人家身體狀況良好,在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後恢復順利。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肝膽腸胃外科楊銘棋醫師指出,急性膽囊炎是急診很常碰到的腹痛病症,95%的個案會合併膽結石;病患常在飲食後兩三個小時開始覺得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午夜發作者也很常見。楊銘棋醫師表示,以往治療急性膽囊炎,常是先嘗試用保守療法,也就是讓病人禁食,並投以抗生素治療及補充水分。如果病人症狀有改善,則在住院5到7天後讓病患回家,等幾個星期過再請病人回院接受手術切除膽囊,若病患對抗生素反應不佳,持續腹痛難耐、發燒不退或膽囊破裂,則只好進行緊急膽囊切除術,此時病患身體狀況往往較剛住院時差,且局部由於發炎時間較久,粘黏程度會更嚴重,手術更難處理,甚至只能先以導管引流膽囊內的膽汁而不宜進行手術。目前由於腹腔鏡手術的進步,除非病患身體狀況不宜手術,否則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而言,儘早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被認定是一值得推薦的選擇。腹腔鏡手術最怕的是嚴重局部粘黏,因為粘黏的程度與發炎時間長短有關,因此儘早手術可以減少因粘黏而增加手術的難度,甚至因粘黏而需改為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楊銘棋醫師表示,他在過去三年多連續手術處理了約150例急性膽囊炎個案,需改為傳統開腹手術者只有4例,轉變率約3%(在文獻上,需改為傳統開腹手術比例大約是10%)。腹腔鏡手術的病患因傷口小,通常手術約3天到5天即可出院,較傳統保守性療法再加上手術治療,可省下不少時間與體力的耗損。

迷你腹腔鏡手術-膽囊切除

迷你腹腔鏡手術-膽囊切除#腹腔鏡手術

利用腹腔鏡切除膽囊的手術已在國內普及多年,廣為外科醫師及病人所接受,臺安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謝家明表示,主要是因為它有下列的好處:1.) 傷口小(約0.5至1公分)2,) 手術後疼痛減少3.) 恢復快速一名35歲罹患膽囊結石的女性,因為反覆的上腹部疼痛來醫院檢查。經檢查後,醫師建議切除膽囊來治療。一般使用的腹腔鏡口徑為1公分,但迷你腹腔鏡口徑僅為0.27公分。病人因為使用迷你腹腔鏡手術,其上腹壁的兩個傷口變小,病患於術後不感覺疼痛,因此完全沒有要求注射止痛藥,且於術後次日便自由下床走動。也因為不覺疼痛,患者甚至要求早日出院回到其工作崗位。兩年多前美國的外科醫師,為了使病人更降低手術後的疼痛,開始嚐試使用迷你腹腔鏡來進行膽囊切除的手術。發現術後之疼痛更為減少,且傷口更小,就外觀而言,病人的滿意度也更提高。除了上述的傷口小、無術後疼痛、外觀好看以外,尚可縮短住院日數並節省醫療資源。

疝氣治療有新法,腹腔鏡手術

疝氣治療有新法,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

傳統的疝氣手術基本上都是自身組織張力的縫補方式(Suture Repair),但較為人垢病的是手術傷口疼痛,及相當高的復發率。近二十年來,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以人工網膜進行的無張力式修補(Tension-Free Mesh Repair)其手術結果優於傳統的具組織張力的縫補方式(Tension Repair),也使得大部份的傳統手術(Suture Repair)即將成為歷史。近年來隨著腹腔鏡器械的改良及手術經驗與技術的累積,腹腔鏡手術已成功地運用在疝氣的治療上。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因醫學的進步而得到更多的好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醫師 李兆人指出,所謂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補術就是利用腹腔鏡器械經由腹部體表極小的傷口在鼠蹊部肌肉筋膜缺損處舖上一層人工網膜以達到無張力式修補的目的。目前較為常見的腹腔鏡鼠蹊疝氣修補方式有二種: 一、 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完全在腹膜腔外手術,幾乎不會有腸道損傷及術後腸粘黏的問題。因為腹膜前腔是左右相連的,所以兩側疝氣可以用同樣的傷口修補。二、經腹腔腹膜前疝氣修補手術:對解剖位置的辨認較為清楚,較容易操作。但必須進入腹膜腔內,腸道損傷及粘黏的可能性較高。鼠蹊部疝氣有不同的型態,包括直接型、間接型及股疝氣。人工網膜亦有不同的樣式,適合著各種型態的疝氣。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工網膜的材料也是日新月異。手術前審慎的評估與檢查及手術方式的選擇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當懷疑自己可能有疝氣時,務必及早前往外科門診檢查,並與外科醫師詳細討論,如此才能得到最完善的治療與照顧。

腹腔鏡手術在泌尿科的應用與發展

腹腔鏡手術在泌尿科的應用與發展#腹腔鏡手術

隨著影像科技的進步以及手術器械的改良和創新,近年來腹腔鏡手術急速的發展,而外科醫師可透過這樣的手術,經由肚皮上的幾個小傷口,將腹腔鏡及器械伸入腹腔內,完成傳統必須大傷口才可以完成的手術。泌尿系統的腹腔鏡手術大約從西元1990年開始有突破性進展,藉著以往泌尿系統內視鏡手術的經驗,在短短的數年之內,根據文獻報導,幾乎已經可以應用到所有的泌尿系統開放性手術。相較於傳統開刀手術而言,腹腔鏡手術都能達成同樣的效果,而且傷口小、併發症減少、復原時程縮短、術後止痛藥需求量減少、住院天數縮短。雖說腹腔鏡手術能提供上述的好處,但是仍然有些手術有需要較長手術時間和較高手術成本的缺點,而且也不是每種情況都適合腹腔鏡手術,像是已經有局部侵犯的癌症就不適合,還是必須考慮病人的個別情況來做整體考量。新店耕莘醫院泌尿科 廖俊厚醫師指出除了傳統的腹腔鏡手術外,隨著創新手術器械的出現,腹腔鏡手術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像手輔助式腹腔鏡手術是利用一個6到8公分左右的傷口將一隻手放入患者的腹腔中,來幫助手術的進行,它保留了傳統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復原迅速的優點,並較傳統腹腔鏡手術減少手術的時間和困難度,故能應用在較困難的手術,進一步保障病患的安全。由於接受腎臟腫瘤根除術的病人,常需要一個6到8公分左右的傷口將腎臟取出,因此手輔助式腹腔鏡手術在腎臟根除術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而迷你腹腔鏡手術,能夠將腹腔鏡器械由傳統五到十釐米間的直徑,縮小到二到三釐米間,病患因而傷口更小、疼痛更少、恢復更快。利用機器人手臂來進行腹腔鏡手術也是個突破性的發展,外科醫師不需要像過去一樣長時間的站在病人身邊拿著器械來進行手術,只需坐在電腦螢幕前,藉由3D內視鏡螢幕顯示病人體內的情況,並透過聲音遙控以及電腦操作架設在病人腹腔上的機器人手臂,而機器人手臂會模擬醫生手部實際動作按指令來進行手術。由於機器人手臂具有人的手無法相比的穩定性、重現性及精確度,手術可以更精確,侵害性更小。此外,指揮機器人手臂做手術的另一個展望是醫生不必到手術現場,可以通過網路操縱機器人,對在遠處的病人做遠距手術,2001年9月美國與法國之間便跨洋成功地完成了首例遠距手術,達到醫療無國界的理想。目前在泌尿科方面,國外己經有人把機器人手術應用在攝護腺根除術,而且獲得不錯的成果,雖說目前國內這方面的經驗不多,但相信利用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將成為一種趨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