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

背痛站不直?微創手術助減壓

背痛站不直?微創手術助減壓#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8歲的江先生因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心血管繞道手術,近期時常出現下背痛、雙下肢麻木症狀,雖曾被診斷為腰椎脫位、中度椎管狹窄但遲遲未處理。某日突發下肢疼痛以致無法站立,醫師為他進行微創腰椎減壓及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不但傷口不到傳統手術的一半,在未停抗凝血劑的情況下失血量也不多,且術後恢復迅速,第二天即可下床。傷口縮至5公分以下 減少術後腰酸背痛機會下背痛和坐骨神經痛等腰椎退化性疾病是長者十分常見的通病,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亮鈞指出,微創脊椎減壓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利用與傳統手術不同的經骨皮質骨釘路徑,可將脊椎三節段以內的手術傷口縮至5公分以下,減少背部肌肉的創傷,更可降低手術中失血及感染率、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手術後腰背痠痛的機會。國內外研究亦發現,傳統的骨釘易有術後鬆脫移位、甚至造成當節椎體損壞等併發症。新式的經骨皮質骨釘能提供更強的支撐固定效果,對一些輕度或中度骨質疏鬆症合併腰椎病變的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下背痛成因複雜 應與醫師討論擇最佳療法趙亮鈞主任指出,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複雜,需經過完整的病史詢問、神經學及影像學檢查才能精確診斷及治療,治療方式從保守的藥物及復健治療、侵入性的局部注射及神經阻斷,到外科神經減壓併非融合或融合固定手術,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民眾須與醫師詳細討論並考量個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進而減少手術對生活及工作的衝擊。 

10大警訊出現 當心賈伯斯「胰」慮

10大警訊出現 當心賈伯斯「胰」慮#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病徵不明顯、毫無專一性,中年男子易受「賈伯斯病」威脅而不自知!76歲余姓男患者同時罹患C型肝炎、糖尿病與高血壓,定期都會回診進行超音波檢查,沒想到在最近的檢查中發現胰尾出現大於2公分腫瘤。胰臟神經分泌瘤好發50歲 大部分患者初期無症狀童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漢斌表示,神經內分泌系統控制荷爾蒙分泌,當發生病變時而產生腫瘤,最常見發生於胃腸道,其次為胰臟,第三則為肺。胰臟神經分泌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因為胰臟胰島細胞發生癌化病變而導致,好發於50歲左右。因為腫瘤生長緩慢大部份患者初期並沒有症狀表現,少部份會出現腹瀉、皮膚疹、低血糖、低血鉀、體重減輕等等,因胃不會有專一性的病徵,常導致病人花較長時間才能確診。胰臟位置偏僻、利用傳統手術治療困難度高黃漢斌醫師指出,胰臟處於後腹腔,位置偏僻不好診斷,如果使用傳統手術,需要切開大傷口來進行胰臟切除,並且因為胰臟周邊血管(腹腔動脈幹)較扭曲,且變異性大(每個人血管的位置不同),所以手術的困難度高。使用腹腔鏡螢光顯影技術來進行胰尾併脾臟切除,只要在靜脈注射靛青綠,藥物會和蛋白質結合,以近紅外線儀偵測,會產生肉眼不可見的螢光而且即時呈現相關的血管走向,讓手術中更清楚知道血管走向,避免切除手術時傷及血管組織,讓手術品質大大提升。10大警訊出現要把握黃金治療期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2012離世後,此病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因此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又稱「賈伯斯病」。黃漢斌醫師表示,目前胰臟神經分泌瘤確切成因尚未明確,僅只知和基因突變有關,少數可能由家族遺傳導致,所以也無從預防。民眾可由日常飲食、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並運動,定期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會出現10大警訊,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若民眾莫名出現症狀並有疑慮,呼籲儘早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9旬翁如廁跌倒 微創手術救一命

9旬翁如廁跌倒 微創手術救一命#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92歲劉姓阿公,身體一直都很硬朗,平時都會到附近鄰居家走動並小酌一番,生活悠閒自在。這個月因半夜上廁所不小心跌倒,整個人癱坐在地起不了身,呼喊求救家人,送醫後確診為右側骨股頸骨折,醫師考量患者高齡,會診麻醉科醫師,以微創手術進行半髖人工關節置換合併骨水泥灌注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住院6天即返家休養。1/3老人骨折 跌倒為主要原因童綜合醫院骨科部主任徐自良表示,跌倒是老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約有1/3的老人家會出現跌倒,除了頭部外傷,最常見的就是骨折,因為人隨著年紀愈高,骨質密度逐漸下降,視力和平衡感也都變差,所以當人體反應變慢後,造成跌倒骨折機率越高。老人家跌倒造成傷害,不僅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髖骨骨折對於老人家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因為髖部骨折後會造成髖部或鼠蹊部嚴重疼痛,導致根本無法行走,只能臥床,長期臥床不走動就會產生許多致命併發症(褥瘡、肺栓塞、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出現。微創手術能降低傷口面積、減少併發症徐自良主任表示,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手術為髖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式,不同骨折形態可選擇使用鋼釘固定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而且還可使用微創方式進行手術治療,降低傷口面積,促使病患術後可儘早下床活動,減少長期臥床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徐自良主任呼籲,當老人家跌倒時,一定要儘早就醫,找出受傷處加以治療,切勿自我判斷在家休養,或聽取偏方治療。

腰痛走不動 椎間盤突出害的!

腰痛走不動 椎間盤突出害的!#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0多歲女子因工作型態需要久站甚至負重。一個多月以來開始出現左腿痠麻痛等症狀,起初症狀輕微,後來麻痛加劇且一路從臀部延伸到大腿外側甚至到腳背。患者至神經外科門診就醫後發現有坐骨神經壓迫現象,接受腰椎微創手術後明顯改善症狀。工作累積、運動傷害都會加速腰椎退化何謂坐骨神經痛?腰椎長骨刺或椎間盤突出一定得開刀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柏憲指出,腰椎承擔著一個人每天的重量及勞動所需的負擔,不論是工作累積、運動傷害甚或長期姿勢不良便會加重或加速腰椎的退化,退化的椎間盤失去既有的彈性進而變形扁塴甚至突出,同時也會刺激骨刺的生長。當腰椎神經根(又稱坐骨神經)受到骨刺或突出的椎間盤所壓迫時,將導致下背、臀部甚至延伸至腳部的痠麻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起下肢無力等情形,這便是坐骨神經痛。微創手術價值在減少腰背肌肉組織的破壞腰椎神經問題在治療上大致上可分成4個方向:休息、藥物、復健及手術。神經壓迫輕微者可作適當的休息、工作調整或服用些消化止痛等藥物便可緩和症狀。症狀稍嚴重者,亦可單獨或同時接受復健治療來改善症狀。針對神經壓迫嚴重者或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生活能力者,經過謹慎術前整體評估,倘若手術為高效益且低風險者,手術治療便可介入。民眾常會將「腰椎微創手術」跟單純的神經減壓術(顯微鏡或內視鏡下不作固定融合)混淆,簡言之,微創手術是利用顯微鏡的視角及光線,採用不同手法來完成傳統腰椎手術的工作。黃柏憲醫師表示,微創手術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縮短手術傷口的總長度,而是透過此手法減除對腰背肌肉組織的破壞,並減少對神經(管)的拉扯或沾黏。肌肉組織破壞少,失血量少,自然術後復原較快,也大大改善中年婦女術後腰桿無力之情形。在神經減壓及手術安全不打折的原則下,根據每個患者真實情況給予適宜的手術建議,並非所有腰椎疾患都適合微創手術。 

打噴嚏背痛?椎間盤突出!

打噴嚏背痛?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盧姓男消防員,因工作需要時常爬高爬低,不時出現脊椎疼痛情形,實施物理治療一年後,疼痛狀況改善,沒想到半年前脊椎疼痛情形又開始出現,而且問題更嚴重,連打噴嚏、蹲下、起床或睡覺時都感覺到脊椎的疼痛,整個人坐立難安無法久坐,嚴重影響工作與日常生活作息。椎間盤突出合併脊椎移位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徐少克醫師表示,患者的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椎間盤突出合併脊椎移位,安排進行脊椎精準微創融合手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並放進人工椎間盤支架將移位部位復位並固定,術後恢復良好,住院5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生活品質沒有受到影響。減少造成癱瘓機會 安全性也高徐少克醫師指出,脊椎精準微創融合手術相較傳統手術來說,因為術中不須干擾神經幹所以對神經幹損傷機會小,減少造成癱瘓機會,安全性也高。手術時減少破壞正常的組織結構並且不破壞脊椎整體支撐結構,術後不需要穿笨重的鐵衣未來也不易發生臨近脊椎受力過大而提早壞損,相對傳統手術後遺症也相對減少很多。出現背、腰、腿疼痛 微創手術恢復快手術對於老人家的心臟負荷不是問題,近5年已經有超過250位80歲以上的老人家接受微創手術,術後體能狀況變化不大恢復較傳統手術快的很多,大多5天內即可出院,使患者能提早返回工作崗位與恢復正常生活。徐少克副院長呼籲,民眾若出現背、腰、腿等相關脊椎疼痛問題時,應儘速就醫檢查,可選擇經由微創方式進行手術,讓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骨折治療用手術 免等3個月

骨折治療用手術 免等3個月#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新聞部/綜合報導)傳統石膏不便,需要固定一段時間,甚至還無法清洗,骨折微創手術不僅能讓你快速復原,生活也不再因為笨重的石膏而受限!一位70歲的老太太不慎跌倒致左腕關節骨折,病患因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裝有心率節律器等內科疾病,加上年歲大,對手術治療心存恐懼,經過醫師詳細解說,病患接受微創骨折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超出預期,2週後已可恢復生活自理,不需穿戴石膏保護。手術精進 滿足快速回到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應現代人的需求,近10年來骨科醫療有很大的進步,包含手術骨材的革新,手術技術的演進也可滿足目前大多數人希望在術後快速回復工作崗位的需求。10多年前,對於手腕骨折大多醫師還停留在打石膏治療的方式,而目前手術骨釘固定已是骨科醫師的首選治療,除了有恢復快速的優點以外,術後病患功能恢復近乎正常,成果更是令醫病雙方都滿意的標準治療方式。傳統石膏治療要面對關節僵硬的復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高鈞彥指出,傳統石膏治療,至少需穿戴石膏2至3個月,造成生活的不便,拆除石膏之後,還要面對關節僵硬和肌力變弱等的復健治療,甚至關節的變形。相反的,手術固定,恢復速度快,除了暫時不宜出力的工作外,生活中患肢幾乎不受限制,舒適度遠在傳統保守治療之上。而面對目前高齡化的社會,骨質疏鬆的病患,如果搭配最新鈦合金鎖定式骨板,效果更佳,高彥君主任呼籲民眾,面對腕關節骨折不要懼怕手術,和骨科醫師溝通,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

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3歲的吳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因腹脹多日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急診求診,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是因為惡性腫瘤造成阻塞與腹脹。腹腔鏡手術傷口比傳統手術小很多安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嘉倫表示,傳統手術是用剖腹的方式切除腫瘤,因在腫瘤阻塞的狀況下腸子會腫脹,手術傷口至少都會達到20公分以上。加上腸子腫脹,醫師先在肚臍內劃1公分傷口,確定大腸沒有因阻塞而造成壞死,之後在右上腹開一個約5公分傷口做一暫時性的造口,並在術後安排大腸鏡切片確診。吳老先生腹脹情形在術後改善良多,飲食也漸恢復正常,經過2週的調養,腸子消脹後,安排「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手術」,利用4~5個0.5~1公分的小洞,置入器械至腹腔內將腫瘤取出、週邊淋巴清除並實施腸道重建,最後依腫瘤的大小由腹壁一個約5~7公分的傷口將腫瘤取出,傷口比傳統剖腹手術動輒20公分以上的傷口小了許多。傷口小、視野更清晰吳嘉倫醫師表示,若吳老先生在第1次手術接受傳統剖腹手術,因當時腸道腫脹,手術的傷口一定超過20公分,微創手術的好處不只是傷口小,視野在進步的科技下,由光纖傳送至高畫質的螢幕上,可以將病灶處看的很清晰。同時因為傷口小,病人術後的疼痛也較傳統手術輕微,自然願意較早下床,可縮短術後住院的天數,加快術後回復正常生活的速度。手術部份健保有給付,但有些衛材需自費,增加手術安全及縮短手術時間。 

達文西心臟手術 隔日可下床!

達文西心臟手術 隔日可下床!#微創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新聞部/綜合報導)歷經20餘年的研發,達文西機械手臂已經被證實,可有效治療心臟僧帽瓣膜閉鎖不全、風濕病造成的瓣膜鈣化狹窄和心臟內神經不正常傳導造成的心房顫動,在10倍影像放大的鏡頭下,它也可以讓病人心跳回復正常,另外還發展出超精細機械手臂和縫線來進行冠狀動脈的繞道搭橋手術。傷口小、組織傷害少 不會大量流血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鄭伯智表示,由於城鄉差異和醫療常識不能普及,導致有些成年病人的心臟內結構缺損,在兵役體檢、保險體檢或就業前體檢才被發現患有心臟病,甚至有些病人到懷孕前,才被發現心臟內有心房或心室中隔缺損的心臟病。因為傷口小、組織傷害少,就不會大量流血,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前後不用輸血。因爲手術時間縮短,恢復加快,病人在手術隔日即可在加護病房內下床走動,4天內出院的病人比率可達8成。體重太輕 不適合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利用專屬的動態心臟內牽引器,可以將心室中隔缺損影像呈現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危險的神經傳導房室神經節,機械手臂都能有效避免傷害,但在心臟功能極度衰弱者或肝腎功能中度減退者不建議使用,另外,如果體重太輕、右側鼠蹊動靜脈尺寸不夠體外循環管路進入者也禁忌手術。鄭伯智主任表示,綜觀全世界的心臟手術,主要還是在徹底治療、預防復發,所以複雜困難、多重病灶的心臟疾病,必須速戰速決,爭取成功,但單一病灶的年輕病人,可以考慮使用這種不須鋸開胸骨、保持傷口美觀又能迅速恢復的達文西心臟手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