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

耳朵劇痛竟是「帶狀皰疹」作祟醫:這類人最需小心

耳朵劇痛竟是「帶狀皰疹」作祟醫:這類人最需小心#皰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婦人耳朵劇痛,想不到經過診斷竟然是耳朵長皰疹。這名52歲婦女已經有長時間頭暈與聽力減退的問題,常常不以為意,結果一天耳朵有電擊般劇痛伴隨腫起的狀況,經就醫竟然是少見的耳朵皰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周宗翰表示,患者是由於更年期加上免疫系統失調,加上長期睡眠品質不因而誘發。醫師特別提醒,這是與水痘相同的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由於病毒侵犯到了顱神經節與面神經,因而會產生劇烈耳痛、眩暈狀況,嚴重還可能導致面癱。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一種病毒感染,與免疫力有相當大的關係,秋天更是好發季節。帶狀皰疹的狀態就像水痘或是皮疹樣貌,從局部紅腫開始,接下來便會長出水泡,這樣的疼痛非常難以忍受,有時會癢、又像針刺或是火燒非常疼痛。 與免疫力狀況高度相關當罹患帶狀皰疹,最重要就是透過外用藥與抗病毒藥物搭配治療,另外,患部更要非常注意避免弄破傷口導致感染。由於帶狀皰疹與免疫力有高度相關,因此平時就應該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況,如果不小心罹患,當下身體處於較為虛弱的狀態,除了要均衡飲食,也要有充足睡眠與補充水份。大約有10~20%病患在傷口癒合後仍有「皰疹後神經痛」症狀,有些甚至長達數月或數年,患部即便水痘癒合,仍持續有疼痛感,這也是「帶狀皰疹」麻煩的地方,就是病患的「神經痛」感受非常明顯,甚至需要長時間吃止痛藥來抑制。此外,此病症也要非常注意類似像上述案例的併發症,病毒若是入耳還可能影響聽覺,甚至入腦就可能併發腦膜炎。 孕婦與嬰幼兒要特別防範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潛伏在體內,並不是得過就不會再得,如果注意到身體開始有群聚水泡就要馬上就醫。至於預防面,如同新冠肺炎一樣,帶狀皰疹主要是透過病毒感染,因此平時就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雖然帶狀皰疹不會直接傳染,但由於它的病毒與水痘相同,因此還是有機會讓沒有出過水痘的人感染到病毒,因此家中如果有孕婦或者是嬰兒或者幼童,更要特別注意防範。

這9種東西與人共用 潛藏致命危機

這9種東西與人共用 潛藏致命危機#皰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家人、情侶共用生活物品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專家提醒,人的一天當中可能接觸成千上萬個細菌,身體狀況好時可能不受影響,但抵抗力變弱或接觸較危險的細菌時,這些物品可能就潛藏許多危機。1.肥皂醫師建議,應儘量減少使用公共場所的肥皂,因為經許多人接觸使用,表面濕答答,放置的地方也容易潮濕積水,反而成為細菌的溫床,還不如用清水洗手;如果習慣使用沐浴乳,也要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搓澡巾。2.毛巾毛巾和浴巾經常放在潮濕的浴室,而且不容易乾燥,很藏匿細菌,應每星期清洗,並且3個月更換一次。如果和別人共用,可能會感染皮膚病。3.指甲剪剪指甲時如果不慎弄破皮,指甲剪又未進行消毒,這時和他人共用,就可能造成細菌、病毒在不同使用者之間感染。此外,通過血液傳染的病菌,如C肝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可能藉由指甲剪交叉感染。4.鑷子、刮鬍刀很多女生都有修眉毛的習慣,拔毛時容易導致輕微出血,感染細菌的風險增加,皮膚科醫生表示,這種情況雖不多見,但使用一個受污染的鑷子,可能增加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建議使用完用酒精消毒,在外給人修眉也要注意對方是否確實清潔工具。不要共用刮鬍刀的原理跟鑷子一樣,都是擔心細菌容易侵入傷口造成感染。5.牙刷牙刷是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工具,但它非常容易藏匿細菌,如果和他人共用,有可能會被傳染牙齦疾病、口腔皰疹、C型肝炎等,如果有出血或口腔潰瘍,就應該更換牙刷。6.止汗劑止汗劑主要功用為減少排汗,本身並沒有殺菌作用,共用可能會將汗水裡的細菌傳染給他人,且除毛、刮毛後,皮膚可能會留下微小的切口,若共用止汗劑,將可能導致細菌透過止汗劑傳染,如果要共用,可避免滾輪式,改用噴霧式的止汗劑。7.化妝品凡是會沾染到體液的化妝品,如眼線筆、遮瑕膏、粉底、口紅、腮紅等,以及各式刷具都不該與人共用,在外試用時,盡量使用一次性器具沾取(如棉花棒、化妝棉),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才能降低感染風險。8.梳子美國疾控預防中心表示,頭上用品(包括帽子、梳子和頭飾)很容易傳播蝨子和細菌,且頭部也會接觸枕頭、床單及沙發墊等,易沾染蟎蟲,一旦共用這類物品,便很容易互相感染。專家提醒,基於維護個人衛生和健康,上述生活物品應避免與人共用,毛巾、牙刷定期更換,刷具、梳子等物品定期消毒清潔,減少交互感染的風險。

講座/玫瑰疹

講座/玫瑰疹#皰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數大人在兒童時期都感染過引發玫瑰疹的皰疹病毒,小寶寶可能是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提醒家長要與寶寶親密接觸時,多注重清潔、加強洗手。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玫瑰疹」,為家長提供家中孩子出現皮膚症狀時的正確處置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玫瑰疹時間:108年1月11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嬰兒高燒全身起疹似花豹 這是玫瑰疹啦

嬰兒高燒全身起疹似花豹 這是玫瑰疹啦#皰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一位10個月大的嬰兒連續三天高燒後,父母在翌日發現身上遍佈疹子,經小兒科醫師蔡孟哲診斷後表示,這是玫瑰疹,幾乎所有嬰兒都曾罹患,只要小心照護,父母不用太過擔心。成大醫院小兒部蔡孟哲醫師說,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這是一種相對良性的疾病,少數有嚴重併發症或後遺症。其主要症狀會出現發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持續3至5天,平均3天。當高燒的時候,病童可能因發燒不舒服而顯得煩躁不安,也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玫瑰疹多半發生在六個月到一歲半大的小寶寶,男孩女孩都會發生,並無特別差異。玫瑰疹整年都可發生,但傳染力並不是很強,因而很少發生大流行。蔡孟哲進一步指出,這種病最大的特性就是當發燒漸退時,會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疹子隨著數目增多,在一到三天的時間內,會慢慢融合和消退,不會像得麻疹一樣有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現象。蔡孟哲醫師提醒,玫瑰疹是病毒感染,屬於良性的病程,在治療上適度的給予退燒藥,可以讓孩子減緩發燒的不適。基本上,正常嬰兒得到玫瑰疹,不會有任何併發症。但對扺抗力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幼嬰,則可能有較重的併發症。此外,若小寶寶有合併熱性痙攣體質,可能會因高燒而引起抽筋。要叮嚀家長的是,多注意孩子的精神活動力,有高燒時,兩到三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照片來源:成大醫院小兒部提供)

真的會「心碎」 胸痛、頭暈、血壓升高勿輕忽

真的會「心碎」 胸痛、頭暈、血壓升高勿輕忽#皰疹

一位73歲的比丘尼在掃地時,因為持續性典型胸痛超過30分鐘合併冒汗及頭暈,送至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急診時,血壓升高、心跳每分鐘112下,心電圖檢查顯現典型心肌前壁ST-T段異常、以及心肌酵素檢驗呈現連續性的變化,當時診斷為前壁急性心肌梗塞,並且立即給予抗血小板製劑以及抗凝血劑。大千醫院心導管室主任林智偉醫師表示,經過心臟超音波及攝影檢查,發現該病患左心室功能不全合併前壁運動不能(akinesis)以及左心尖運動貧弱(hypokinesis),診斷為罕見的「心碎症」。透過使用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病患於一週後康復出院,出院後追蹤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功能良好,已經沒有局部運動不能或貧弱的現象了。林智偉醫師說,根據文獻報告,少數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病人,左心室外觀像一個章魚壺(Takotsubo),一種在日本被用於捕捉章魚的水壺。所以又被命名為「章魚壺心肌症」,病患的左心室功能會在4~12週內回復正常。臨床表現包含典型性心絞痛、心肌梗塞(大部分臨床表現為ST段升高)、左心室功能可能只剩原有的20%、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未能顯示動脈曾發生阻塞。

你我她誰會得皰疹?

你我她誰會得皰疹?#皰疹

考試了,嘴角長出一堆水皰,疼疼的,吃東西時,要張開嘴巴都不太舒服。相信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這就是口腔皰疹。通常是皰疹一型病毒(HSV-1)所引起,大多來自童年時候的垂直感染,就是父母親或是長輩,習慣用口嚼碎食物後,再餵哺幼童,皰疹一型病毒就是這樣間接傳染。論來源,它不算是性病,但是成年人可以經性行為,把它傳播出去的,這時候它就是性病了。泌尿專科陳偉寶醫師表示,生殖器皰疹,一般是皰疹二型(HSV-2)引起,經性行為所傳染,據本人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調查所知,一般人口的帶原率為百分之十四點七,其中女生的帶原率比男生略高,是百分之十七,男生的帶原率是百分之十二點一。與世界其他國家比較,仍算是低危險度地區,大致上台灣男生的帶原率與美國白人男性相當接近,美國算是皰疹傳染的成熟區域,在皰疹傳染的成熟區域,女生的帶原率比男生高一倍,可見民國八十八年間,台灣仍不算是皰疹傳染的成熟區域。今年四月間,又展開另一次調查,作為年度變化的比較,目前仍在進行中。那些人比較容易感染到皰疹,陳偉寶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多年研究發現:性別、年齡、年代、感染任何性病、經濟狀況、種族等六大因素,對皰疹傳染狀況,有重大影響。性別:女性危險性比男性高。在歐美各個性開放國家,皰疹的帶原率,都是女性比男性高出很多,可以高達兩倍。據研究指出,皰疹的傳染,男傳女的效率高於女傳男的效率,所以性開放期間愈長,女性感染率愈高。事實上男性的性器官是凸出在外面,比較方便檢查、清潔、及保持乾燥(有包莖者例外),的確是比較有利。年齡:年齡愈大,皰疹的帶原率愈高。第一、年齡愈大,可能性伴侶數目愈多,增加許多感染的機會。第二、皰疹一旦感染,終生存在,不會因歲月消磨而減少。在我的性病門診中,二十六至三十五歲適婚年齡層,皰疹的帶原率大約台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男女相當,三十六至五十五歲的社會中堅年齡層,皰疹的帶原率陡升,男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女的到達百分之六十,真是「歲月不饒人」。年代:年代愈近,皰疹的帶原率愈高。在我的性病門診中,五年來(八十六年九月至九十年五月)的變化,趨勢是逐年上升,八十七年度皰疹的帶原率,男女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逐年上升至今年女性達百分之七十,男性達百分之四十二。年增率約百分之八左右,這也許可以反影社會的性開放程度的變化。感染性病:只要沾染任何的性病問題,皰疹的帶原率就會高。按照這四年以來的資料顯示,一般人口的皰疹帶原率是百分之十四點七,但是因為性接觸後,產生的任何感染症狀,因而就醫的病人(不一定是皰疹問題),他們的皰疹帶原率是百分之三十,比一般人高一倍,其實最近兩年都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可見愈多的性伴侶,愈多的性經驗,皰疹帶原率愈高。經濟狀況:在美國,三十年來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收入低,社經地位低的人,皰疹帶原率偏高,是否應驗了「貧賤百事哀」,不得而知,可能是操勞,營養不均衡,也有關係。台灣地區的經濟統計不大精確,因為地下經濟活躍,而且貧富差距不大,所以無法評估經濟因素。種族:美國的黑人,皰疹帶原率高於白人一倍,同樣的狀況,黑美人帶原率也高於黑壯士一倍,世界其他國家比較,非洲國家皰疹帶原率偏高,所以說種族也可能是一個因素。台灣地區沒有黑人,絕大多數都是漢人,所以無法評估種族因素。平心而論,上述種族因素,很可能是生活習慣、及低收入所造成的,與體質、及基因等因素無關。陳偉寶強調,感染皰疹雖然是件很煩惱的事,雖然目前全世界的醫療科技,仍然無法做到「根治」,配合正規醫療,還是有藥物可以治理的,治療後,可以長期不發病及不傳染別人,馬上恢復正常生活。陳偉寶提醒民眾,千萬不可迷信偏方,或是自暴自棄,做成自身或伴侶更大的傷害。

牙痛斷斷續續?!當心是三叉神經作祟

牙痛斷斷續續?!當心是三叉神經作祟#皰疹

一位40歲的中年女性左臉反覆抽痛已一個多月,像電鑽在鑽,痛到她說不出話來,連吃東西也會引發劇痛,這種劇痛有時會痛一個多鐘頭,嚴重的影響到日常生活,令她十分難受;原以為是牙痛曾服用止痛藥、求助牙科醫師,但左臉疼痛仍未改善,經牙科醫師的建議才至神經科門診就醫。經檢查並無明顯的神經學症狀,疼痛位於左側下頷處,醫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內科郭璨銘醫師表示,「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嚴重、重覆的疼痛,是因為它出現在臉上三叉神經所分布的區域而命名的,主要特徵為突然劇烈、尖銳、刀割、撕裂或燒灼般的劇痛,某些日常生活的動作如吃飯、洗臉、刮鬍子、抽煙、說話及刷牙時會引發疼痛。三叉神經痛的致病原因有85%是三叉神經的根部被彎曲的血管壓迫所引起的,其他病因如腦幹腫瘤、血管畸型、動脈瘤、帶狀皰疹、多發性硬化症等,也會引起類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郭醫師指出,三叉神經痛被誤認為牙痛的例子時常會發生,醫療界甚至有個笑話說,「全美國一年有一萬顆牙齒因三叉神經痛被誤診而拔除」。由於因為我們口腔內的感覺(包含牙齒在內)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常被誤認為牙痛。如何區別三叉神經痛與牙痛?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依照臉痛與否以及疼痛的持續性來判別,通常三叉神經痛會伴隨臉皮疼痛,且疼痛為陣發性;而牙痛不會伴隨臉皮疼痛,且疼痛較為持續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可用藥物控制,對藥物反應不佳的病患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阻斷三叉神經傳導及減壓手術等。郭璨銘醫師表示,減壓手術也是治本之方法,目的就是隔開壓迫三叉神經根部的血管,去除神經短路,效果達90%以上。治療的方式各有其利弊得失,應與就診的醫師討論後再選擇治療方式。另外,對於三叉神經痛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誤認牙痛而病急亂投醫,甚至拔了寶貴的牙齒,得不償失。

水痘病毒的殘留「帶狀皰疹」

水痘病毒的殘留「帶狀皰疹」#皰疹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一般是指在帶狀疱疹的皮疹消失後,局部神經痛仍持續超過三個月。但持續一至六個月都有人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一般統計約有百分之九至十五的帶狀疱疹患者會有此種現象。蔡呈芳 醫師指出帶狀疱疹的成因,就是本身水痘殘留病毒的再發,而且常發生在小時候水痘最密集的部位,在帶狀疱疹發作時,神經節受到破壞,導致中樞神經對痛覺處理的網路重組,而有異常的痛覺。再一方面,病毒沿周圍神經來到皮膚,對神經末稍也產生破壞。這些遭破壞的神經末稍,會產生自行放電的現象,而破壞後末稍神經雖然變少,對溫度感覺變遲鈍,但新生的神經末稍,卻較原先對痛的感覺更為敏感。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依照病的性質分為三種,一種是異位痛或皮膚表面的痛,當碰到患部時,即產生莫名的疼痛,有時患者會形容好像是傷口灑鹽般,雖然表面其實已經完全痊癒。第二種是持續性悶悶的酸痛,有時在某些姿勢,或是牽扯到時更為明顯。最後一種,也是最惱人、最難處理的是自發性的抽痛,彷彿是被電到,或是被尖刀刺入的痛感,發作時整個人完全無法自主,坐立難安,只能期待這種疼痛能早日結束,而當一陣如狂風般掃過的疼痛結束後,早已全身虛脫,但又開始擔心下一次陣痛何時會來臨。除了病以外,也可能伴有感覺異常、癢的現象。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處理,單靠一般止痛、消炎藥,甚至類固醇,往往均不甚理想,目前外用麻醉藥、辣椒素及口服抗憂慮劑是治療的主力。除了藥物以外,患者也可嘗試到醫院接受電流導入的治療。如果上述方法都失效,麻醉科的疼痛門診可以提供神經節阻斷術,或在神經外科進行選擇性的神經切斷術,目前也有人嘗試作高劑量脊髓腔內類固醇注射。至於針炙療法雖也有人在做,但在醫學統計上並無明顯成效。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對患者帶來的不便,除非患者本人,其他人有時很難體會,在治療上有時也是十分困難,因此預防更為重要。在帶狀疱疹發作時,儘早給予抗病毒藥物,或許再配合口服高劑量類固醇,可能是最佳選擇,但類固醇似乎只對急性期有用,且對老人副作用較多,應小心考慮評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