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竭

挪完車喘喘的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

挪完車喘喘的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心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6歲的謝先生於過年前夕返台北過節,因身體不適由家人陪同下入急診,自述無特殊病史,發病當日跑步去挪車,返家後自覺呼吸喘,胸部不適就醫。沒想到患者在等待檢傷時突然意識改變、雙眼上吊,心電圖顯示心肌梗塞合併心室頻脈及心因性休克,醫師施以心肺復甦術,放置葉克膜,病情穩定後出院。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疲倦、呼吸喘、水腫亞東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表示,患者出院後半年後追蹤心臟變大、功能仍持續下降且心臟衰竭症狀變明顯,導致無法工作,心衰竭個案師進一步安排心衰竭門診與居家心臟復健指導、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及藥物調整、並進一步用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同步還有個管師的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在心衰竭跨領域團隊積極的照護下,病情明顯改善並順利於今年開始返回工作崗位。心衰竭確診5年內近半數的人都會因病死亡曾炳憲主任表示,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及水腫,確診5年內近半數的人因病死亡,傳統治療只有醫師與病人一對一治療方式,未必達到最佳效果;最新歐美心臟衰竭治療指引,強調跨領域團隊治療。勿輕忽小毛病引起的不適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年輕人也會碰到此問題,多數人即使聽過心臟衰竭,但對疾病沒有正確認識,呼籲大家留意心臟衰竭症狀及早治療。千萬不要忽略小毛病引起的不適,有可能釀成大麻煩。曾炳憲主任表示,患者若能接受跨領域團隊治療給予足夠衛教、適時藥物調整、復健運動、做好飲食水份及體重的控制,並由專人指導學會辨識處理惡化徵兆及自我疾病照顧,心臟衰竭症狀更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

又喘又累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

又喘又累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心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心肌梗塞急救後倖存,沒想到心衰竭卻來報到!一名36歲男性去年過年前夕返鄉過節,發病當天自覺呼吸喘,胸部不適,就診後發現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阻塞,予放置支架後轉入加護病房。病人治療半年後,發現心臟變大、心臟衰竭症狀明顯。個案師進一步安排居家心臟復健指導、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及藥物調整、並進一步用上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加上個管師遠距健康照護服務下,病情明顯改善、恢復良好。心衰竭症狀常與氣喘、肺栓塞等疾病混淆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呼吸喘、呼吸困難、咳嗽、下肢水腫、疲倦、尿量減少,常與氣喘、肺栓塞、焦慮、換氣過度等疾病症狀混淆,確診5年內近半數的人因此死亡。曾炳憲主任表示,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專利,很多年輕人也會碰到此問題。年輕人心臟衰竭的成因多為擴張性心肌病變,極少數像本案例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新心臟衰竭治療採用整合照護提升療效傳統心臟衰竭的治療方式都是醫師與病人一對一治療,最新心臟衰竭治療指引強調跨領域團隊照護使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CPX)做為評估工具,整合醫師、專科護理師、藥師、復健師、營養師與個案管理師以提升心衰竭照護品質及療效;同時利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客觀評估不明原因的喘區分其是由心臟、肺或其他問題造成,並量化心衰嚴重程度,且同時以非侵襲性方法直接測量心力輸出以評估心臟儲備功能。曾炳憲主任呼籲,要留意心臟衰竭症狀及早治療,若能接受跨領域團隊照護給予足夠衛教、適時藥物調整、復健運動、做好飲食水份及體重的控制,並由專人指導學會辨識處理,惡化徵兆及自我疾病照顧,心臟衰竭症狀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

醫訊/心衰竭用藥指導

醫訊/心衰竭用藥指導#心衰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器官,當醫師說心臟有問題或是心臟無力需要吃藥時,您知道怎麼吃藥最正確嗎?本堂課藥師王怡茹將告訴您用藥的注意事項,歡迎您的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心衰竭用藥指導時間:105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2123

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

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心衰竭

氣候只要異常寒冷,急診室就會多了因心臟衰竭惡化而喘不過氣來的病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周玉蘭表示,氣溫寒冷可誘發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臟血流供應不足,進而產生心肌缺氧現象,甚至心肌梗塞使心臟功能受損。她說,低溫也容易使周邊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誘發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發作、增加感冒或感染肺炎機會,這些都會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導致心臟衰竭惡化。周玉蘭說,心臟衰竭以老年人居多(65歲以上盛行率6~10%),屬於高死亡率的疾病,在2000年以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心衰竭病人一年死亡率約25~30%,五年死亡率則高達50%,甚至比許多癌症都還可怕。周玉蘭指出,心臟衰竭是心臟因結構或功能異常,造成心臟輸出量不足以供應身體細胞需求時所產生的症候群。症狀可以是由心輸出量不足所引發的疲勞虛弱、手腳冰冷、尿量減少、頭暈昏厥,或由鬱血所造成的運動耐受力下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腹水、黃疸、右上腹疼痛(肝鬱血腫大)等症狀。心臟衰竭的患者在病情惡化時症狀可以嚴重至第四級,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恢復至無症狀或維持在第一至二級的輕症。周玉蘭提醒患者應留心症狀的變化,適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她進一步說明,心衰竭的成因以冠狀動脈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心瓣膜疾病、心肌病變(肥厚型,擴張型,局限型)為最常見,其他如:心肌炎、心律不整、心臟毒素(酒,藥物)、先天性心臟病等,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病因。她說,心衰竭診斷除了臨床表現外,還可由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檢查、或心導管檢查來確立診斷及病因。目前亦可藉由測得血漿中原生B型利鈉利尿胜肽(NT-pro-BNP)的濃度作為診斷參考及治療成效評估工具。心臟衰竭的治療,必須先找出病因及其加重因子(如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心肌症、瓣膜性心臟病、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感染症、心律不整、肺栓塞、過勞、情緒激動、懷孕等)治療病因,同時修正加重因子。而藥物在舒張性心衰竭的病人上雖能控制症狀,但未達到明確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因此對於舒張性心衰竭的病人的治療,仍需進一步的發展突破。周玉蘭強調,心臟只有一個,它很辛苦每天要跳動約十萬次。如果你的心臟很健康,請好好愛護它。如果你的心臟已經有衰竭現象,請善待它,除了生活方式調整,非藥物與藥物的治療,請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由專業醫師幫你追蹤評估以作最佳藥物調整,避免走向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的不歸路喔!延伸閱讀「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四級/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79

「癮君子」心臟病高危險群

「癮君子」心臟病高危險群#心衰竭

心臟是一個中空的肌肉組織,約拳頭般大小。位於胸骨後胸腔內,負責輸送血液至全身。一般健康的人每天心跳約十萬次,要打出八千公升以上的血液,而且每天廿四小時不眠不休。為了維持這樣長年不休的劇烈運動,心臟本身也需要充足的養分與氧氣,而環繞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就是供應心臟氧氣和養分的重要血管。台東基督教醫院內科醫師 林文雄指出,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和養分主要靠三條冠狀動脈供給,只要這些血管保持健康,心臟就能保持完整的功能。當供應心肌血液的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時,就會阻斷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導致心臟缺氧,抑制心肌收縮,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量的血液,甚至損及控制心律的傳導系統,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而導致死亡。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即是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通常是由於動脈粥狀硬化後形成一種類似脂肪沈積的瘢塊所造成。當已形成的瘢塊撕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氧,這種情況叫做冠狀動脈栓塞。而心肌某一部位的血液減少供應造成心肌的損傷或死亡叫做心肌梗塞。所以對於冠心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造成冠心病的危險因子眾多,冠心病已確認的危險因子可分類如下。一、終生無法改變者:遺傳基因、種族、年歲增高。二、可改變的:高血壓:比常人的機會多2.5倍。糖尿病:女性患者有心臟病的機會比一般人多1倍,男性多50%。高脂血症:膽固醇過高,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肥胖症。抽菸:吸菸人士比普通人的機會多2.5倍。家族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