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婦癌效果佳

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婦癌效果佳#子宮頸癌

利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癌,已是全球婦癌醫師普遍追求的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團隊目前於「2011年亞太婦產科醫學會」發表「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治療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成果報告,進行病人術後追蹤和交叉分析,發現腹腔鏡合併熱熔刀能摘除更多的淋巴,而且是傳統腹腔鏡手術的1.4倍。腹腔鏡合併熱熔刀出血量僅為傳統剖腹手術的六分之一;而用腹腔鏡合併熱熔刀的病人,術中輸血比例為零,而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病人有高達九成需輸血,證明腹腔鏡合併熱熔刀的新技術具更好的手術成效,重要的是完全無損於患者的癒後和存活率。北醫附醫婦癌團隊召集人暨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他在1996年即採用腹腔鏡手術來治療子宮內膜癌患者,並在轉任北醫附醫後,於2003年運用在早期子宮頸癌患者。傳統腹腔鏡手術使用單雙極電燒的鑷子和剪刀器材,雖然止血效果佳,但對於切割處周遭正常組織的熱傷害非常大,有將近2公分的組織破壞,使得術後疼痛、發燒指數上升,更嚴重的是會造成大血管、膀胱、輸尿管、腸子等重要器官的傷害而導致嚴重的術後併發症。同時單雙極電燒器材在過程中需不斷交互操作,也增加手術時間。因此,劉偉民主任於2006年自國外引進新腹腔鏡手術器材─熱熔刀(Thermal Cautery Knife)來協助操作腹腔鏡的婦癌手術。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手術使用的器材,熱熔刀對週遭組織的熱傷害僅有2毫米,同時又兼具止血和切割雙重功能,節省手術時間。延伸閱讀「腹腔鏡手術合併熱熔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46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子宮頸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99年度死因結果統計,惡性腫瘤繼續蟬聯十大死因的首位(占總死亡人數比例的28%)。資料顯示97年國人共有79,818人發生癌症,其中男性45,171人、女性34,647人。平均每4名男性中有1人,每5名女性中有1人罹患癌症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仁鴻說,值得注意的是,97年比96年不分性別的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049人,其中女性就增加2,208人(女:男=54.5%:45.5%),可見女性發生癌症比例比男性高。97年女性每10萬人口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前五名依序為:乳癌(3186人)、大腸癌(4727人)、肺癌(3322人)、肝癌(3164人)、子宮頸癌(1725人)。乳癌在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四位,死亡人數從84年的918人(標準化死亡率為9.7/105),99年已增至1,5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13.9/105),近16年來死亡人數及標準化死亡率呈現上升的現象。特別是自民國84年起,乳癌除了連續14年蟬聯標準化發生率的首位外,乳癌標準化發生率也在這14年間呈現持續上升,其中新增加個案數也由96年7,502人到97年的8,136人。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六位,自民國84年至97年統計,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97年仍居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的第五位。張仁鴻醫師指出,乳癌防治部分,維護乳房健康可以從生活做起,包含(1)多運動(2)少吃高脂肪食物(3)避免太晚生育(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5)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癌防治部分,包含(1)安全性行為(2)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3)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及子宮頸癌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第0~1期治癒率相當高。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45~69歲婦女2年內未執行乳房攝影篩檢者,或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等親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提供免費乳房攝影檢查;針對30歲以上婦女,一年內未執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者,也建議子宮頸抹片檢查。延伸閱讀「婦女癌症篩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32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子宮頸癌

在正常情況,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不產生免疫反應,或只產生極微弱的免疫反應。但是當自身的「免疫耐受性」,遭到破壞或喪失、及免疫調控能力受到損害時,會引起過度而持久的「自體免疫」反應,不但會傷及組織器官,並會引起相應器官病變、或臨床症狀的疾病,這就叫作「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有的患者會表現出免疫缺陷或免疫反應過度;有的患者則呈現自身免疫互相攻擊反應,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引起組織的破壞而導致發病。這樣的口腔黏膜病變,雖然發生在口腔黏膜和軟組織,但不僅是局部疾病,更可能與全身許多狀況、或系統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是局部因素所導致發病,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的表徵之一。醫學界曾估計,有超過一百五十種全身狀態或者是疾病,會在口腔黏膜顯現出表徵,如果把少見的症候群也估算進去,口腔潰瘍會警示更多的疾病訊息。因為口腔黏膜與皮膚關係密切,黏膜和皮膚均由外胚層發育而來,組織結構和功能有相似之處,並有抗原的交叉性反應。有些黏膜與皮膚自體免疫疾病,早期會在口腔黏膜發生,如天疱瘡、類天疱瘡、扁平苔癬等。有些口腔黏膜的疾病,也可能在生殖器官的黏膜發生,如貝歇氏病、扁平苔癬等,包括子宮頸癌的腫瘤指標「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也有相當程度在口腔癌、癌前期的病變時就出現。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的臨床鑑別診斷極為重要,醫師必需幫病人留意:是否有數種疾病混合?因為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和「自體免疫」疾病息息相關。在口腔黏膜病症外,其餘的生殖器官黏膜、眼睛黏膜、皮膚等都是詢問和觀察的重點,萬不可有所疏忽,甚至如紅斑性狼瘡、血友病、愛滋病、疱疹性皮膚炎等,都有諸多能從口腔黏膜,就能早期診斷出來的經驗。本文作者:孫安迪 醫師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由大塊文化發行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98

子宮頸癌疫苗,該選哪支好?

子宮頸癌疫苗,該選哪支好?#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這個觀念在媒體與醫界的教育下,可說是越來越普及。但是對於HPV病毒帶來的疾病,妳了解多少?而兩支子宮頸癌疫苗,又該選哪支好?這些疑問值得深入探討。HPV真的這麼普遍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魏志尚指出,根據本土大規模追蹤研究,發現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正在感染HPV。只要有過性接觸,就可能感染HPV,女性終其一生約有50~80%會被感染,這個事實可能令人驚訝!因為HPV的感染在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到了真的有症狀出現時,表示已經發展成疾病,這也是爲什麼HPV會被稱為「沉默殺手」的原因。抹片檢查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前偵測出病變,他建議只要有過性接觸的女性,都應該每年定期進行抹片檢查。而人類乳突病毒的影響,只侷限於子宮頸嗎?其實人類乳突病毒好發於黏膜處,舉凡子宮頸、陰道、外陰部、肛門、口腔、咽喉甚至是眼眶等,都是HPV可能入侵的地方。魏志尚表示,HPV分為高、低危險型,對於女性來說,以HPV16、18為主的高危險型,可能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而低危險型HPV6、11型則可能導致抹片異常、輕度陰道/外陰癌前病變和惱人的菜花,並且可能和口腔、咽喉的癌症有相關性。魏志尚說,門診時常遇到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哭著來求診,表示自己性生活單純,只有一個性伴侶,為何會得到菜花?他解釋,菜花是HPV引起,HPV相當普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感染,因此並非性生活氾濫才會得到菜花。最近的醫學文獻報導,甚至在廁所門把、水龍頭開關等處,都能發現HPV存在。市面上的兩支疫苗,都能預防HPV16、18型引發的子宮頸癌,四價HPV疫苗除了提供HPV16、18型引發的陰道癌前病變、外陰癌前病變,也另外預防HPV6、11型所引發的菜花。民眾可依照自己需求,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延伸閱讀「疫苗比較」: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883

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該怎麼辦?

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該怎麼辦?#子宮頸癌

大部份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是人類乳突狀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這是一種以性接觸為感染途徑的疾病,通常人類乳突狀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細胞變化會自然消失,但某些類型的人類乳突狀瘤病毒(HPV)感染和「子宮頸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有關,有時候子宮頸上皮細胞的變化是由於其它感染所引起;如陰道滴蟲、細菌或霉菌,這些感染可以用藥物治療,更年期婦女細胞的變化呈現萎縮,這只是缺少「女性賀爾蒙而老化」的結果,可不必介意。光田綜合醫院 婦產科 黃哲政醫師說明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可以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包括:(1)人類乳突狀病毒測試:可檢查是否帶有高風險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2)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已成為評估異常子宮頸抹片的標準方法,在陰道鏡下,子宮頸可放大5到20倍,塗上3~5%的醋酸,觀察其顏色變化及血管增生情形,必要時可就不同病灶分別切片。(3)活體切片:醫師切除一小塊組織樣本,送到病理室檢查,病人可能感覺到些微的捏痛。(4)圓錐形切除:有些時候必需圓錐形狀切除子宮頸,才能獲得詳盡的檢查資料,而決定治療方針。如果切除的邊緣沒有被癌細胞侵犯,病變也祇限於「高等級癌前病變」。圓錐形切除也可算是一個完整的治療,可以不用切除子宮,只需要定期追蹤就可以了。黃醫師提醒,只要每年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就可以在「子宮頸癌前病變」階段診斷出來,而避免「侵犯性子宮頸癌」的發生。

月經異常滴滴答答 子宮鏡找出息肉作祟問題

月經異常滴滴答答 子宮鏡找出息肉作祟問題#子宮頸癌

一般女性都怕開刀,都希望儘量選擇有效、保守的手術,同時也希望手術的傷口能夠越小越好,恢復的時間則能越快越好。近年來快速蓬勃發展的內視鏡手術,可以輕鬆的達成女性對婦科手術這方面的期望。目前婦科手術應用較廣的有腹腔鏡手術和子宮鏡手術。 北醫大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鄢源貴表示,以腹腔鏡手術來說,只要在肚子上打3~4個0.5~1公分的小洞,利用特殊的機器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造成人工氣腹,將腹腔撐開並且以特製的攝影機及特製的手術器械去操作手術。而,陰道子宮頸和子宮的相對關係有點像走廊、房門和房間的結構;一般婦產科超音波甚至腹腔鏡的檢查有點像從房子外頭去觀察整個房子的結構,對大部份結構上的異常都可以掌握到,但是仍有一些病變是在子宮腔內且較微小的,超音波甚至腹腔鏡也不易確定,由房子外頭看不出所以然,就乾脆走進房間一探究竟,這也是子宮鏡的原理,利用內視鏡器械經由走廊房門進入子宮腔(房間內部),可看個清楚順便也可做處理。就像是直接進入房間裏頭施工,腹部並無傷口。由於經血是由子宮腔排出,所以在子宮腔的病變雖小但極容易引發月經異常,近年來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使子宮鏡在子宮腔手術上大放異彩,避免了許多傳統較侵入性的婦科手術,如子宮切除。目前臨床應用仍以診斷為主,佔8成左右。 鄢源貴醫師指出,該檢查對象以月經異常最多,曾經有位年輕病患,雖有明顯月經週期,但其餘時間幾乎每天都滴滴答答,經過各種檢查並無特殊發現,而藥物治療也無效果,因此安排子宮鏡的檢查,發現在子宮腔中有3個約不到1公分的小息肉,也同時切除,也解決她一年多來的惡夢。因為超音波對子宮腔內太小的病灶診斷率較差。其次是習慣性流產,雖然習慣性流產以基因染色體異常為較常見的原因,但子宮腔結構的異常也是可能因素;例如肌瘤、息肉或先天子宮畸。 另外也有因為早期胚胎壞死感染、子宮內膜結核菌感染、做過人工流產手術及肌瘤切除、子宮整型及剖腹生產等,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子宮內膜炎或纖維化沾黏的現象。常導致經量少甚至無月經及不孕。可將沾黏分離,並暫時置入避孕器再合併高劑量的荷爾蒙預防再度沾黏。鄢源貴醫師說,目前治療的部份則以子宮腔的肌瘤及息肉切除,子宮內膜燒灼以及子宮腔內沾黏分離為主要項目。子宮鏡是經由陰道進入,肚子沒有傷口,所以對患者的傷害極低,恢復時間也快,大多都不需住院。但是它仍是需要麻醉且是侵入性的手術,還是會有一些風險,包括子宮穿孔、出血、感染、或是子宮腔灌注液引發的副作用,但發生的機會很低。子宮腔鏡的進步,對診斷子宮腔異常有很大的幫助,也減少許多開腹的手術,是目前婦科微創手術的一大利器。

不吃檳榔仍得口腔癌!?建議男性加強口腔衛生

不吃檳榔仍得口腔癌!?建議男性加強口腔衛生#子宮頸癌

據國民健康局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人最常見的癌症依次是肝癌、大腸癌、肺癌與口腔癌,其中最可怕的癌症是應該算是口腔癌,因為口腔癌嚴重影響外觀與進食功能,對病患生活品質影響極大,且就25歲到44歲的青壯年男性來看,口腔癌是最常見的癌症,平均發病年齡比起其他癌症年輕了10歲,平均壽命則比國人平均壽命少活了20年。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 - 劉耿僚 醫師表示,台灣口腔癌的成長率高居世界第一,主要的致癌因子是嚼檳榔、抽煙與喝酒。最近研究則發現一種引起女性子宮頸癌的病毒「人類乳突瘤病毒」也是口腔癌的致病因子。據研究顯示,高危險性致癌的乳突瘤病毒存在1/4的正常人口腔與咽喉中,正常男性的咽部更高達36%的感染率,而且約1/3的口腔癌患者帶有這種高危險性的病毒。      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一般認為與口腔黏膜或皮膚傷口接觸到已受感染的患者有關,這其中包括了接吻、親密性行為如口交、口腔長期蛀牙潰瘍與口腔衛生習慣不佳等等。劉耿僚 醫師指出,這個發現也部份解釋了為何一些沒有嚼檳榔抽煙或喝酒的人也可能罹患了口腔癌的原因。這種病毒的預防性注射疫苗在國內已經上市,也就是一般中文所說的「子宮頸癌疫苗」,正確來講應該說是「人類乳突瘤病毒疫苗」,劉耿僚 醫師說,目前衛生署核可建議9至26歲女性可考慮施打以預防這種病毒的感染,不過未來應當可以推廣到男性也施打此種疫苗,因為這種病毒的傳播,男性才是扮演了關鍵性散佈者的角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