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容易水腫?瀉藥吃太多害的

容易水腫?瀉藥吃太多害的#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研究指出瀉藥依賴症會引起什麼重大疾病。但便秘會對身體帶來各式各樣的負面影響,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瀉藥依賴症如果放著不管,會像K太太一樣無法自行排便。因為太過依賴瀉藥,導致腸道及括約肌等肌肉衰弱。大腸產生色素沉澱後,運作能力會變得更差。服用超量瀉藥逾1年 腸胃能力會減弱服用超量瀉藥1年以上的話,不只是大腸、胃和食道消化能力也會減弱。此外,過度服用瀉藥會造成下痢(拉肚子),不只會帶走體內的水分,水分中的礦物質也會跟著流失,導致體內電解質異常(血液中的鹽類異常)。人體內約有60兆個細胞,充滿稱為細胞內液及細胞外液的水分。這些水分中又含有一定的鈉、鉀、鈣、鎂,它們可以使生理機能保持穩定運作。「電解質異常」就是指這個平衡失常,會讓人體出現水腫及肌力下降症狀,嚴重的時候還會引發心律不整、意識障礙等,造成全身機能異常。依賴瀉藥 身體無法自然產生便意連續使用瀉藥,還會讓人情緒不安。有瀉藥依賴症的人,普遍都存在「不安、壓抑」等心理感受。煩惱因為便秘而需要經常服用瀉藥、無法自然排便,由於難以啟齒,會有因此將自己封閉的人。也有伴隨憂鬱症或飲食障礙,引起的瀉藥依賴症,這些病症同時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瀉藥依賴症的人有個共通的嚴重問題是「便意消失」。過於依賴瀉藥會使得腸道及括約肌的肌肉無力,所以即使糞便已經下降至肛門附近,卻完全無法感受到「便意」。健康的人當乙狀結腸內糞便累積到一定分量以後,腸道內的壓力升高,糞便會一口氣被推到直腸。直腸壁受到刺激,會將「排便」的指令傳達到大腦,身體自然產生直腸反射,就會感受到「便意」。相對的,便意消失的人這項生理機制失效,使得糞便不斷累積、腹部膨脹。雖然沒有便意,卻會感覺「腹部有膨脹感、肚子痛」。為了逃避這種痛苦,患者就會把希望寄託在瀉藥上。(本文摘自/快腸!絕好腸!驚人快便力/采實文化出版)

燃脂抗便秘 每天快走20分鐘

燃脂抗便秘 每天快走20分鐘#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年以上的人突然要開始運動,或許會覺得有些麻煩。但是想對抗便秘,就必須活動身體。不知道該要做什麼運動的人,可以先從走路開始。用稍微感覺「吃力」的速度快走,手腳前後擺動,以正確的姿勢前進。慢慢習慣了以後,會感覺身體變輕,甚至會忘記運動時間有多長。走路可增加體內血清素 感到心情愉快有時候走路完,身體馬上會產生便意。請事先決定運動路徑,並確認公共廁所的位置,運動時也要記得攝取水分。走路除了活動身體之外,還能使人感到愉悅。近年來成為話題的「血清素」是一種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研究認為它可以使人心情沉靜、感到滿足。也有研究報告說,走路可增加體內血清素,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走路完總是會讓人感到心情愉快。有氧運動在運動後20分鐘才會產生效果​進行走路運動時,不需要奮力疾走,可以一邊欣賞周圍的景色,或偶爾停下來休息。這時候心情會轉換為放鬆模式,便意就突然出現了。走路也是消耗體內氧氣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燃燒體脂肪。除了能提升心肺機能,對於肥胖及生活習慣病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一天最好走路20~30分鐘,因為有氧運動在運動開始的20分鐘以後才會產生效果。走路運動的時段不拘,不要勉強自己在酷暑或寒冬的清晨出門走路。身體有疾病的人,請先跟醫生確認自己的體能狀況後再開始運動。(本文摘自/快腸!絕好腸!驚人快便力/采實文化出版)

蔬果通便?吃錯便秘更嚴重

蔬果通便?吃錯便秘更嚴重#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有便秘問題嗎?許多民眾都知道,多吃青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解決便秘問題,但你知道吃錯方法恐讓便秘更嚴重嗎?現代人頻繁外食,往往攝取過量的油、鹽與熱量,加上活動量不足,不少人會有便秘症狀。營養師提醒,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餘,也要記得補充足夠水分,才能讓糞便俐落的通過腸道!攝取大量的纖維時 需要有水分幫助膨脹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朱恩琪表示,若是人體水分攝取不足,糞便體積會變得又小又密實,在腸道過程更慢,容易變得肝硬而產生便秘症狀,因此當人體攝取大量的纖維時,需要有水分幫助膨脹,這時腸道會接受到訊號,產生便意。攝取水分是每日必做功課,人體每天的基礎補水量,依照體重來計算,每1公斤需補充35c.c.的水分,換句話說,若民眾的體重為60公斤,每日至少要喝2,100c.c.以上的水分,才算達到標準。遵循3點 增加飽足感又解便秘對於愛美女性來說,減肥時最好的朋友就是生菜沙拉,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分為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的粗纖維,水溶性纖維包含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蒟蒻,可以延緩醣類消化吸收,控制血糖、降低血膽固醇,更可以增加飽足感。麩質、全麥、穀物、豆類、根莖類、果皮等非水溶性纖維可以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減少毒素與腸道的接觸,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除了蔬菜水果,遵循以下3點也可以有效緩解便秘:1) 全榖根莖類(如:薏仁、燕麥、蕃薯、芋頭等)代替部分白米飯。2) 增加豆類(如:紅豆、黃豆、綠豆、莢豆類等)的攝取。3) 菜色加入菇菌類(如:木耳、香菇等)及海藻類(如:海帶、紫菜、洋菜等),添加風味及食材變化性。逐次增加攝取量 搭配水分、運動朱恩琪營養師表示,若平日不習慣攝取纖維質,可以嘗試逐次增加攝取量,高纖飲食一定要搭配足夠的水份、適度的運動及規律的生活才能有效緩解便秘!

越生越健康 「月內」要作好!

越生越健康 「月內」要作好!#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產是大多數女人生命中的不可避免的過程,但只要懂得採用正確的坐月子方法,就有機會讓妳愈生愈健康,愈生愈美麗。孕育寶寶這件神聖的任務,讓準媽咪的身心在10個月的懷孕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變化。「坐月內」產後休養掌握保養時機隨著胎兒的成長,肚子慢慢撐大了、代謝增加了、骨質流失了、荷爾蒙改變了,連飲食與作息也都為了胎兒得小心翼翼,而生產時又需要用力、出血、流汗,才能將寶寶平安娩出。所以在懷抱新生命的喜悅時,其實也是媽咪們掌握調理和保養身體的好時機,透過坐月子讓身體與心靈有足夠的休息和復原,可以讓媽咪、寶貝和所有家人都有更美好的開始。做好產後護理很重要聽過「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的說法嗎?這句話傳神地表現出生產對女性身體的影響,也點出產後坐月子的重要性。「坐月子」的產後保養最早可追溯至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當時稱之為「月內」,指的就是產後休養的儀式性行為。得到休息 有充足奶水、增強體質生孩子讓女性的身體與生活出現巨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因此透過坐月子,能協助媽咪順利度過人生的轉折。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狀態傳統坐月子的方法和觀念,強調多吃、多補、多睡、少動,這是早期農業社會中婦女生活操勞,營養容易不均衡,因此趁著坐月子可以理所當然的休息和進補,一方面為了有充足的奶水哺乳,另一方面則是增強體質,以便日後能夠繼續勞動。傳統的觀念認為,沒坐月子或月子坐得不好,可能會讓日後出現腰痠背痛、小腹突出、乳房下垂、內臟下垂、子宮下垂、膀胱下垂、陰道鬆弛、眼力受損等後遺症,老一輩的人也對於坐月子有諸多的限制與禁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坐月子」,則是考量產婦生產時用力與出血造成體力耗損,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因此大約需要6至8週的時間來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中醫認為「坐月子」是生產後增進健康,改進體質的大好時機。坐好月子 改善怕冷、掉髮、便秘除了讓懷孕時撐大的肚皮消退,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也密切關係到未來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過敏、皮膚黑斑、怕冷或手腳冰冷、掉髮、便秘、皮膚鬆弛、水腫、體重過重或過輕等問題,只要把握住生產的機會來調整或治療,並按照正確的方法坐月子,便可以讓媽咪未來有更健康的身心狀態。生產時失血耗體力那麼西醫的觀點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西醫認為:產後的病痛和後遺症,多屬於個人的生理差異或姿勢不當所引起的,和坐月子與否並無絕對關聯;不過,媽咪在懷孕和生產過程的確會失血並且耗費不少體力,所以在產後獲得適當的休息與營養照顧其實也是有道理的。生產耗體力 一次會流失1/4的血液「適當的飲食調養」加上「充分的休息」絕對是坐月子的兩大原則。早期婦女待產的過程非常冗長,醫療技術和設備也不如現代,生產過程除了大失血氣,傷口也容易裂開,而因為女性會陰部的血流豐富,一旦傷口裂開感染的機率便會大增。血氣對女性來說十分重要,自然生產平均失血量是500cc,剖腹是1,000cc。舉例來說:一個體重50公斤的女性,身上的血液大約有4公斤,生產一次便會流失1/4的血液,體力的衰耗可以見得,因此產後除了要避免傷口感染,還要注意因體力衰耗而容易受風寒。「坐月子」的智慧傳承下來,方式和內容也與時俱進,如果選擇到專業的坐月子中心,更能讓媽咪們心無旁騖的調養身體,在短期間內容光煥發,同時學習新生兒的照護知識。(本文作者/鄭志堅)(摘自/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方舟文化)

又便秘了?葡萄、柿子少吃!

又便秘了?葡萄、柿子少吃!#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運動不足與食物纖維不足等,因生活習慣造成便祕的情況下,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靠一點一滴的努力,就能讓症狀出現驚人改善。我們就來試試看吧。納豆、豆腐比蔬菜更有效預防便秘說到有預防便祕效果的食物纖維,大家就會聯想到蔬菜,不過卻有出乎意料的盲點。其實番茄與黃瓜、萵苣等並沒有含多少食物纖維。對預防便祕更有效的,是納豆與豆腐等豆類。比方說萵苣100公克左右的食物纖維量為1.1公克,納豆則有6.7公克。拿蔬菜與豆類來比較,即使是同樣的量,食物纖維量的差距仍有6~7倍。另外,為了保持糞便的水分,你要積極攝取水、牛奶、蔬菜汁。加了酒與咖啡因的咖啡與紅茶、綠茶,反而會減少糞便中的水分,所以必須有所節制。洋蔥、蘋果、醋、白米也有效除此之外,對便祕有效的食材有洋蔥、蘋果、醋。最近則有報告指出白米與碳酸飲料對便祕有效果。反之在水果中,葡萄與柿子所含有的單寧酸這種成分為止瀉的原料,有將糞便硬化的作用,要特別注意。做促進腸道蠕動的運動,如果是平時運動不足的人,只要慢跑就夠了,做促進腸道蠕動瑜伽與體操也有效果。另外,養成排便習慣,每天在同樣時間去上廁所,讓排便習慣化是很重要的。在嚴重便祕的情況時,再考慮使用瀉藥。另外,也要再調整排便時的姿勢與使力的方式。(本文作者/森田豐)(摘自/不該忍耐的18種健康警訊/遠流出版)

助消化燃脂 果、皮一起吃!

助消化燃脂 果、皮一起吃!#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會把蘋果洗乾淨之後連皮一起吃下肚,這幾乎是我每天的習慣。蘋果附含鉀、果膠、蘋果酸、維生素這些營養,具有幫助食物消化與燃燒脂肪的效果,也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與緩解便秘,還能將毒素排出體外。蘋果能預防體內氧化蘋果的多酚具有超強的抗氧化力,除了能預防體內氧化與血壓,也能抑制腸道吸收氧化的膽固醇,實際上,蘋果皮比蘋果肉含有更多超強抗氧化力的多酚,所以若是把蘋果洗乾淨之後連皮一起吃,會更有益健康。芬蘭連續進行了2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從其結果中可以發現,蘋果極能有效預防肺癌,還能易致造成口臭的甲基硫醇,也能抑制因光老化而產生的褪黑激素。紅酒含大量多酚可抗老不只是蘋果,葡萄也該連皮一起吃。我還在美國大聯盟紐約大都會服務時,曾經發生過一件事,用餐時,我一如往常的將放在球員休息室的葡萄拿起來剝皮吃,結果被大家問:「你為什麼要把皮丟掉?」意思是,「你幹嘛丟掉最有益身體的部分呢?」看來,放眼全世界,會把葡萄丟掉的只有日本人,葡萄皮含有非常多的多酚,即便是酒類,我也推薦具有抗老效果的紅酒,紅酒的紅色就是葡萄皮的顏色,換言之,其中就含有大量的多酚。橘子的瓣膜與白絲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此外,橘子也該連瓣膜一起吃,吃橘子的時候,請不要剝掉瓣膜,要連同瓣膜一起吃,橘子的瓣膜與白絲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以及提升維生素C吸收率的維生素P,也含有能迅速產生能量的維生素B,從生理層面來說,丟掉水果皮只吃果肉,實在是很浪費的行為。(本文摘自/打造不老體質,從肌耐力訓練做起/世茂出版)

顧好腸胃 全身上下都受惠!

顧好腸胃 全身上下都受惠!#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往提到「腸胃」,大多數人的印象只會停留在──與食物的消化吸收有關的事情上面,說到腸胃不好的影響,似乎只是跟營養素的吸收與便便的排泄有關,畢竟從主觀意識來說,腸胃的功能就是容納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與排泄,無論是吃飽喝足,還是飢腸轆轆,最明顯可以感覺到的部位就是「肚子」。身體毛病 幾乎都跟腸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腸胃了問題,就是肚子不舒服,胃酸、胃痛、脹氣加便秘,所以對策就是飲食清淡、蔬果加稀飯,只要肚子不舒服的感覺沒了,應該就是沒事了。但是,如果腸胃的問題真的那麼簡單,現代人的身體毛病就不會這麼多,沒錯!我要說的就是現代人的身體毛病,無論大小,十之八九幾乎都跟腸胃是否健康有很大的關係。腸胃系統事實上除了是消化吸收食物營養的地方之外,同時還是身體十分重要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說穿了,腸胃功能顧不好時,身體免疫力必然低弱,容易發生感染、感冒、腹瀉之類。腸道細胞功能衰退 自律神經會受到影響腸道細胞合成身體大部分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當這些功能衰退時,自律神經的平衡就會受到影響,導致失眠、緊張、抑鬱、厭食、腸躁、心悸等症狀纏身,所以說,照顧好腸胃,實質上受益的不僅僅只是腸胃被照顧好而已。面對民眾,營養師可以將膳食療養的專業技能盡情發揮,因為充斥著如同你我這般還不到吃藥過日子,身體的毛病卻也不少的現代社會,理想的營養策略,可是和我們未來的健康生活緊密相關。採用飲食調養身體這一點,比起主流治病醫學,營養保健醫學跟中國數千年來的醫學理念,反而更加不謀而合。功能醫學 應用各種臨床策略改善身體功能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這個名詞,是1993年由「美國功能醫學之父」傑佛瑞.布蘭德醫師(Dr. Jeffrey S. Bland)匯集眾多醫學觀後命名提出,顧名思義就是強調如何應用各種臨床策略(包括檢驗、醫藥、生活及營養)來改善與提升身體功能的醫學。其中當然包括腸胃道系統,當中許多保健之道與陳醫師在書中提到的飲食策略,可說是不謀而合。尤其在功能醫學的醫學觀裡,腸胃道是身體健康的中心,也就是說,當全身的6大系統(代謝、免疫、營養、能量、內分泌與腸胃道)彷彿台北捷運網絡一般的聯結時,腸胃道就如同樞紐中心──台北車站,那般重要了。腸胃道是接觸毒素的首要門戶腸胃道系統是收納飲食營養的第一道關卡,換個角度來說,它同時也是接觸毒素廢物進出體內的首要門戶,健全的腸胃道能充分吸收營養排除廢物,相反的,腸胃道功能差了,身體需要的營養進不去體內,又沒有能力將廢物隔離排出,毒素通通進了身體,再沿著血管全身繞了一圈,如此生病的又豈會只有腸胃道本身,其他的五臟六腑自然就也好不到哪去。這一說,大家應該就知道,為何現今醫學界不斷重複「腸胃道健康」的重要性,也不難理解廣告中「腸道好,人不老」的道理了吧。!(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一肚子氣?下體排氣大揭密

一肚子氣?下體排氣大揭密#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醫師,陰道也會放屁嗎?」女性正值生理期時,有時可能會有下體搔癢、不自覺的排氣症狀,可能輕微到不會有感覺,也可能只要一變換姿勢就會發出像放屁一樣大的聲響,實在讓人難以啟齒又尷尬!為什麼有時候會感到陰部有氣體排出呢? 5種情形 可能導致陰部排氣現象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廖唯宇表示,婦女有時會出現陰部排氣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腹部壓力比較大,運動時的伸展拉筋、長期有宿便甚至有便秘情形者,都有可能增加腹壓,引起這種情況,以下5種情形也有可能導致陰部排氣現象發生:1)  性行為時/陰道無法完全包覆陰莖時,氣體「有隙可乘」,就會發出惱人又尷尬的排氣聲。2)  感染/陰道裡面有很多菌,我們可以想像當菌種產生不平衡時,腸胃的細菌感染嚴重恐造成腹瀉排氣,對於陰道來說也有可能會發生。3)  更年期後/更年期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造成陰道內膜肌肉不緊實,氣體自由進出造成的。4)  生產過後/生產過後陰道口擴張,骨盆腔陰道附近的肌肉鬆弛造成內部蓬鬆無力,或者因為生產過後,婦女的腸子跟陰道造成瘻管,也容易也有可能造成氣體堆積在骨盆內。5)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較低下,陰部較容易感染,可能會產生氣體甚至白帶。有排泄物的味道、伴隨分泌物 盡早就醫童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永玲說明,一般未生產過的女性,約有11%會因放射線治療、發炎性腸疾病等原因出現陰道排氣的症狀,生理期過後陰道ph值會提高,此時被感染的機率比較高,這時要特別注意清潔與保養,適當的清潔不會讓殘存的細菌繁殖,更可以保障陰部的健康。凱格爾運動、太極拳、八段錦 有效改善廖唯宇醫師表示,女性下體排氣現象,可以利用物理性的體操來改善,凱格爾運動、太極拳及八段錦可以訓練陰部肌肉的緊實,另外,簡單的穴位按摩也可以幫助活絡下體血液循環,腎俞、大腸俞等穴位,因其位於骨盆腔後方,可以有效活化子宮、卵巢,三陰交、合谷穴則可以幫助腸胃系統循環,基本上來說,利用穴位按摩,可以讓女性從頭到腳暖起來,慢慢的達到預防性的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