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

高「汞」化粧品 消費者要當心!!

高「汞」化粧品 消費者要當心!!#發炎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應留意產品相關資訊,遵守「二不一要」原則:「不購買來源不明產品、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避免使用到含有禁用成分,且危害健康之化粧品。衛生局並說明,含「重金屬汞」之化粧品於初期使用時,雖有美白效果,但使用後會讓皮膚色素沉著,產生棕、褐色斑點,甚至會伴隨發炎、脫皮等副作用,且會累積在體內,嚴重則導致腎病變及汞中毒等嚴重的健康危害,在國內早於民國72年即經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禁止使用,即便因化粧品製程中之原料或其他等因素(且技術上無法排除),致含自然殘留微量之重金屬汞,其殘留量亦不得超過1ppm;另Chloroacetamide(氯乙醯胺)為防腐劑,行政院衛生署於94年即公告禁止使用於化粧品中,如使用接觸於皮膚,會造成肌膚有刺激、不適的感覺,依據物質安全資料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氯乙醯胺對肺部、生殖系統、上呼吸道均有毒害,長期接觸將對特定器官造成傷害。此兩類含有禁用成分之化粧品已涉屬「妨害衛生之物品」,足以損害人體健康,違反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23條第1項規定,依同條例第27條,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其妨害衛生之物品沒收銷燬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消費大眾,在愛美之餘,也要注意化粧品的品質與衛生安全,購買化粧品時,應慎選來源清楚、標示完整的產品,謹守「二不一要」原則,民眾如有發現以上產品或其他疑似不法之化粧品,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撥打1999熱線以市話費率計費,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以上訊息刊登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嚐試醫學美容療程 切勿貪小便宜

嚐試醫學美容療程 切勿貪小便宜#發炎

受經濟不景氣衝擊,很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行為,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卻不壓縮品質,也成了一門功課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皮膚科黃瑞雲主任表示,經濟不景氣門面還是要顧及。就基礎保養品而言,保養的功效在於清潔、防曬、保濕潤澤,不要因為過度的期待而買太多用不到的東西或是功效重複的產品。如果一次買超過萬元或是超過五種以上的保養品,不妨冷靜一下,經濟上若是寬裕,當然可以鼓勵消費以促進景氣,不然這筆費用拿來做醫學美容,看到效果的機會就大多了。比如說一塊曬斑花了大把鈔票買美白產品,仍不見效,還不如忍一點小痛做雷射除斑。黃瑞雲主任指出,選擇醫學美容中心的要訣是:找真正有皮膚科或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的院所,並且由醫師親自操作執行有潛在傷害性或侵襲性的治療,如雷射、脈衝光等。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療效一級棒,有人卻不如預期。針對療效方面,黃瑞雲主任建議民眾可「先做局部典型病灶測試」,因為,雷射價格與施打面積有關,且需要約一週的尷尬復原期,很多人希望「醜一次就好了」,一次打了一大堆,其實先做局部典型病灶測試,一方面費用低一點,二方面可瞭解自己皮膚的反應,若療效好,下次就可以大膽做多一些。另外,有許多一次傷害性較低的治療,如脈衝光、柔膚雷射、淨膚雷射、飛梭雷射等等,由於多次重複治療效果更好,往往會鼓勵包套或一次購買多次療程,這樣乍看好像平均單價會比較便宜。事實上有人反應不如預期,根本沒有做完療程,還不如先做單次試試。但也切記勿貪小便宜,完全價格導向若得不到效果,也是浪費。「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保養品是維護,儘量維持皮膚原有的健康狀態。醫學美容治療是小破壞以改變重建現狀,所以要有可能小受傷、小疼痛的心理準備。至於整形則是有計畫的大破壞、大建設,效果最明顯也最持久,任何標榜具療效的美容保養品都憾動不了整形外科的地位。因此,黃瑞雲主任建議民眾,可依據個人的需求、預算來選擇讓自己「好面子」的方法。

手指彎曲"喀啦"響 板機指作祟

手指彎曲"喀啦"響 板機指作祟#發炎

您的手指常常會卡在屈曲的位置無法自行伸直,當用手去扳動的時候它會像扣板機的情況突然彈起嗎?這是因為肌腱鞘的肥厚,導致肌腱於曲屈時不順暢引起類似卡住的情形,臨床上又稱為板機指。臺安醫院骨科醫師指出,板機指發生的原因,包括急性受傷、因從事工作或運動反覆輕微之創傷、腫瘤、感染發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代謝性的障礙等,有些是原因不明的。症狀依嚴重程度又可分為四級,從最輕微的手掌處疼痛或有關節彈響,必須用另一手把手指扳開,到最嚴重時可能造成指節間關節的屈曲攣縮,或是永久性的伸直僵直。好發的年齡層有二個族群:1. 中年婦女(約30─35歲)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病人會合併其他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有時也會同時有兩、三指發生,百分之二十五會兩隻手同時發生也常常合併媽媽手或是腕隧道症一起出現。2. 新生兒,約有1/4是一出生就可發現到的,但若無適當的治療,可能會持續到二歲,另外新生兒型的板機指特徵,就是一直持續的彎曲,拇指一直緊握著無法伸直,而非僵硬嵌崁感,這種先天性板機指的成因目前不大清楚。臺安醫院骨科醫師表示,板機指好發部位在拇指,診斷主要靠臨床的檢查與病史,並不須要X光的檢查或其他的檢驗。但須要與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腱鞘囊腫、手部攣縮症等作區別。治療上,以口服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來緩解發炎為主,並配合適當的休息,佩帶適當的手部護具,以保持患處指掌在正確的位置;或是注射少量的類固醇於肌腱鞘內,如果症狀持續則三、四週之後還可以打第二劑的類固醇。臺安醫院骨科醫師提醒,類固醇注射治療一般只用於急性期,反復的打針可能會引起肌腱的斷裂,也可能造成血糖的升高、指神經的受傷或是併發細菌感染。長期服用藥物也可能造成胃潰瘍或其他的副作用。一般而言打針超過兩次還未痊癒,則最好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很安全且有效,在局部麻醉下,手術時間約十分鐘,門診安排手術即可不須住院。手術後傷口的疼痛輕微傷口約1-2公分,只須休息幾天便可,且不易再復發。新生兒板機指的治療,一歲前建議父母親每天為小嬰兒掰開拇指做運動,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先天性板機指會自然好起來。太小的兒童,神經、血管等構造細小不易辨認,手術傷到組織的機會較高。因此,建議如須手術時,一歲之後再接受手術比較不會造成功能障礙或後遺症。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發炎

雖然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少量的飲酒有助於心血管的健康,但是飲酒過量卻有許多的危險,包括對皮膚的損害。一般人都認為,酒精對皮膚不好,因為酒精會讓我們脫水。人們認為,他們可以大量喝水以抵銷這種情況。補充水分當然很重要,但是酒精會在我們全身造成發炎,其所造成的影響遠比脫水長久。酒精會改變皮膚的血流,長期下來就會讓我們的外表不健康。這會造成皮膚粗糙、毛細孔加大、呈現班點、膚色起紅點、眼睛四周浮腫、臉型走樣、下陷,以及喪失彈性。全球知名皮膚科研究者和科學家尼可拉斯.裴禮康博士表示,之所以會產生這些負面的結果,是因為酒精讓皮膚裡面的細小血管擴大了,讓更多的血液流經皮膚的表面。除了讓膚色泛紅,感覺溫熱外,血管擴張還會破壞臉部的毛細孔。酒精還會造成皮膚脫水,而乾燥的皮膚比水分充足的皮膚更容易留下線條。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免於飲酒過量對身體和外貌所造成的損害,也就是說,我們皮膚的損害不會像老年人那樣的嚴重,因為年輕人的身體比較有彈性。但是這些影響是累積的,總有一天會浮現出來。當我們將酒精和陽光的損害混合在一起時,我們就會加速老化及損傷皮膚,包括維護皮膚堅實與彈性所必須的膠原也會受損。每次飲酒過量後,裴禮康博士建議,可在皮膚上擦一些保養品——例如維他命C酯、二甲氨基乙醇(DMAE)和硫辛酸(ALA)的配方乳液——可以在許多方面增強你的外表:● 保持年輕健康的亮麗、紅潤的臉色● 重新活化粗糙、無生氣的肌膚● 減少眼睛四周的浮腫● 減少臉上的細紋與皺紋● 防止皮膚受到自由基的損害(本文擷取自『無齡美肌細胞回春力』一書,由凱特文化出版社發行)

預防齒槽骨脊萎縮,立即植牙並非萬靈丹

預防齒槽骨脊萎縮,立即植牙並非萬靈丹#發炎

牙科門診,常聽到許多民眾因為疾病或者意外而導致牙齒脫落、甚至必須拔除的狀況,有時候未經過適當處置,造成將來齒槽骨嚴重萎縮,在美觀上或口腔復健的過程中都造成極大的困擾。黃怡豪醫師表示,拔牙後立即植牙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不但可以縮短療程,而且可以大致保持牙齒周圍組織及齒槽骨的原本的型態。因為在牙齒拔除後,不出幾個月,齒槽骨脊就會開始萎縮,一年後萎縮量甚至可達6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想植牙就有可能必須擴大手術,事倍而功半。此外,如果拔牙處有根尖感染病灶,或者有嚴重牙周病感染發炎的現象,則不適合採用拔牙後立即植牙的方式復健。然而難道有發炎感染病灶的拔牙位置,就無法保存牙周組織及齒槽骨嗎?黃怡豪醫師解釋說,這樣的狀況就必須採用“牙脊保存術”,以自體骨或人工骨粉配合再生膜,把拔牙後的空缺填補起來,提供支撐效果,防止以後齒槽骨脊萎縮塌陷,效果也相當不錯。拔牙後是否適合立即植牙仍是須要諮詢專業的醫師,並且也可以在無法立即植牙的情況下,做好牙脊的保存,確保將來植牙的“骨本”。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