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

止痛藥也可能是兇手 一張表秒懂哪些藥物會引起落髮?

止痛藥也可能是兇手 一張表秒懂哪些藥物會引起落髮?#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聽到化療藥物會掉髮,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用其他藥物,也會造成落髮危機。怎麼樣才算是落、禿髮?哪些藥物會牽動你的髮量?健康成人每天掉100根內屬正常範圍健康人平均有10萬根頭髮,每個月長1公分,每一株毛囊都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然後掉落,重新再長一株,又進入生長期,頭皮毛囊的生長會經過三個階段:*生長期:占九成時間,持續約2~6年,由它決定頭髮長短。*退化期:少於10%,約2~3周。*休止期:約5-10%,持續2~3個月,頭髮在此時脫落,再啟動新的頭髮生長循環。如此周而復始,換算起來,健康成人每天會掉50~100根頭髮,算是正常範圍。3種常見的落髮型態*雄性禿:通常有家族史,男性常見M型禿,從兩側額角及前額開始稀疏;女性則以頭頂為中心開始禿,往外擴散。可使用藥物治療防止毛囊進一步萎縮,如局部塗抹minoxidil及口服finasteride或dutasteride。*圓形禿:突然出現的圓形塊狀掉髮,俗稱「鬼剃頭」,有體毛的部位都可能發生,以頭皮為主,與自體免疫失調或壓力有關,多數人一年內恢復,不須治療,藥物治療則可能考慮使用類固醇。*休止期落髮:一撮頭髮塞住淋浴排水孔或卡在梳子上,小心可能是身心壓力引起,例如懷孕、快速減重、重大手術等。通常重大事件發生3~5個月後,出現廣泛性無特定區塊的落髮。發生這類落髮,回想前幾個月是否有壓力源?建議就醫,尋求正確診斷及專業協助,調整生活作息,2~6個月後會慢慢恢復。藥物引起的落髮型態藥物引起的落髮通常停藥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分為生長期和休止期落髮,或兩者皆有,根據藥物種類、劑量和患者感受性,程度不一。*生長期落髮:通常是快速彌漫性落髮,最常見是癌症化療藥物引起,例如:小紅莓(doxorubicin)、紫杉醇(taxane類)等藥物,通常開始治療後4~6周發生,療程結束後3~6個月,毛髮大多會重新長出來。此外,巴金森藥物levodopa、退奶藥bromocriptine,及重金屬(鉍、砷和金)中毒也屬於此類的落髮。由於化學物質破壞毛囊的有絲分裂或代謝作用,使頭髮脆弱斷裂。*休止期落髮:大多數藥物引起的落髮,發生在治療三個月後,有可能是毛囊縮短生長期,提前進入休止期,致使大量頭髮脫落,如干擾素(INF-α)、抗凝血劑、抗癫癎藥、抗甲狀腺藥物、降血壓藥β阻斷劑等。停藥後,通常會慢慢恢復。倘若毛囊壞死,有時也可能發生永久性禿髮。除以上藥品,其他可能引起落髮的藥物,包括消炎止痛藥、抗痛風藥、抗生素類、降血脂藥、降血壓藥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可能引起禿髮或落髮的原因很多,發現有異常掉髮,應諮詢醫師。懷疑是藥物引起落髮,勿自行停藥或增減劑量,避免影響疾病治療效果,應諮詢原處方醫師,是否可以改換其他替代藥品或停藥;進行癌症化療的病友,切勿因害怕落髮延誤治療時機,建議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表:可能引起落髮的藥物*化療藥物:順鉑(cisplatin)、小紅莓(doxorubicin)、紫杉醇(paclitaxel、docetaxel)*消炎止痛藥:ibuprofen、indomethacin、diclofenac*抗痛風藥:allopurinol、cholchicine*抗癲癎藥:carbamazepine、valproic acid*抗凝血藥:warfarin、heparin*降血脂藥:fibrate類(fenofibrate、gemfibrozil)*抗甲狀腺藥:carbamazole、iodine*抗生素/抗病毒藥:gentamicine、ethambutol、indinavir、干擾素*抗黴菌藥:terbinafine、triazoles(fluconazole、itraconazole)*精神科用藥:三環抗憂鬱藥、鋰鹽、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降血壓藥物:ACE抑制劑、乙型阻斷劑*維他命A及衍生物A 酸(常用於抗痘)*口服避孕藥、荷爾蒙抑制劑tamoxifen、巴金森藥物levodopa、退奶藥bromocriptine

居家戴「雷射生髮帽」救髮 藝人、網紅也瘋狂

居家戴「雷射生髮帽」救髮 藝人、網紅也瘋狂#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燃燒,網路視訊和網紅拍片盛行,許多人會擔心掉髮及頭髮稀疏造成人氣下滑;而需要頻繁吹、染、整燙頭髮的藝人,更是怕禿頭會影響形象及星運,因此近來在演藝圈,掀起了一股「雷射生髮帽」防禿頭熱潮!素有「省錢一哥」稱號的小鐘也加入「防禿一族」,趁通告空檔在家體驗居家穿戴式「雷射生髮帽」來保養頭髮;時尚大師Kevin老師更曾經飽受掉髮困擾,在醫師建議下使用雷射生髮帽治療,讓他找回一頭茂密秀髮。時間就是髮量 毛囊存在就有機會救髮皮膚科醫師鄭煜彬表示,掉髮是人體代謝的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自己的頭髮越來越細就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雄性禿體質;或是每天掉髮超過100根有可能是俗稱鬼剃頭的圓禿或是休止期落髮,當髮際線變高或髮量變稀疏就是警訊,應儘快就醫檢查。坊間流傳擦生薑、將避孕藥磨碎塗在頭皮上能生髮,他提醒,不要誤信偏方,將頭皮當炒菜鍋實驗,不僅傷害頭皮,還可能加速落髮、禿頭,甚至破壞毛囊,影響治療效果,只要毛囊還在,就有機會再長出來。針對仍有正常毛囊的掉髮或髮量稀疏患者,目前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塗抹生髮水、口服藥物及使用低能量雷射,門診當中遇到許多男性掉髮患者,因擔心口服藥副作用,近來諮詢低能量雷射療法的患者明顯增加。不過,提醒患者在使用任何生髮治療前都應該先諮詢專業醫師,因為藥品的副作用其實遠比大家想像的小。最好在醫師的建議下,配合各種藥品與產品使用,才能達到安全及更好的效果。低能量雷射生髮帽有效提升頭髮覆蓋率  鄭煜彬醫師說明,低能量雷射(LLLT)採650nm~670nm單一波長紅光照射頭皮毛囊,可增加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刺激毛囊達到生髮效果,目前有業者設計成「雷射生髮帽」,並通過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核准使用,適用於早期輕度落髮、廣泛稀疏型禿髮及幫助植髮術後傷口復原及保養。根據台灣首次進行的低能量雷射生髮臨床試驗,將受試者頭皮分左右二邊進行雷射光照試驗,一邊採低能量雷射照射,另一邊則使用一般光照,試驗結果顯示,使用低能量雷射能夠將頭髮覆蓋率從11.2%提升到14.2%,相較於對照組的頭髮覆蓋率從12.8%下降到11.8%,可以明顯地看出,若患者的毛囊在還沒有形成疤痕前,使用低能量雷射治療確實是能夠改善禿髮的狀況。藝人小鍾表示,因為上通告的關係,所以常常要使用定型液或髮蠟來固定頭髮,儘管每次回到家都會做好頭部清潔,但隨著年紀漸長還是會擔心掉髮的問題,可是有的時候通告忙起來,也不一定有時間可以跑健髮中心照顧頭髮。用「雷射生髮帽」就非常方便,可以在家滑手機或睡前戴著,固定使用25分鐘就會自動停止的貼心設計,不用擔心戴著沒拿下來會有安全問題,而在頭頂運作時沒有痛感,只感覺到溫熱感很舒適,是一款方便又好用的高科技頭髮照護設備。

植髮合併生髮治療 告別頂上無毛危機

植髮合併生髮治療 告別頂上無毛危機#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2歲的藝人阿虎曾長達五年以上的時間深受禿髮困擾,起初他並無意識自己禿頭,只覺得剪頭髮時,設計師總是沒辦法剪出滿意的造型。直到有次跟朋友們相約去吃熱炒,其中有位朋友指著他的頭頂大喊「哇噻,你禿頭!」,同時間其他同桌友人相繼圍觀,整桌飯局都在討論他「頂上無毛」這件事,鬧得阿虎既尷尬又無語,這才驚覺自己得了「沒毛」病!為了讓自己頭髮能長快一點,阿虎曾聽信很多偏方,像是用避孕藥磨成粉洗頭,或是其他能抹、能擦的生髮偏方也都試過,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最後經由演藝圈友人介紹求診楊名權醫師,使用美式微創植髮外加複合式生髮療程,這才找回原本的自信秀髮。遺傳體質+頭皮照顧不當 加速禿頭患者年輕化植髮診所醫師楊名權表示,根據統計,台灣25-65歲之間有禿頭困擾者約有360萬人,除了雄性禿遺傳體質外,近年來空汙問題、生活壓力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都造成禿頭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國人習慣騎機車代步,加上社群網紅熱潮,許多人的頭髮長期濕悶在安全帽內,或使用大量髮膠髮蠟做造型,卻沒有做好頭部清潔,都容易導致頭皮毛囊發炎,最後掉髮及禿髮;也有許多有落髮困擾的患者,常誤信坊間生髮偏方,利用生薑、避孕藥等刺激物生髮,更容易造成頭皮傷害,讓掉髮或禿髮更嚴重!美式微創植髮生髮合併治療 輕鬆找回過往自信楊名權醫師說明,阿虎使用美式FUE (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微創植髮合併複合式生髮療程,共計植入2,100株頭髮。相較於傳統FUT植髮,需要切割整片頭皮取髮再植入,新型的美式FUE微創植髮,取髮過程使用先進植髮刀械取出毛囊,再由醫師協助植入頭頂禿髮處,只會造成微型傷口,患者術後復原的狀況也更快速。楊名權醫師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微創植髮有分美式及韓式兩種,兩者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種髮時的技術。美式FUE在取髮後,直接用鑷子植入頭髮;韓式則是將髮珠先放在植髮筆裡面,再將筆放到頭皮上打洞、植入,因此韓式多了一道把髮株放到植髮筆的步驟,操作不慎較容易造成毛囊及頭髮的斷裂,影響植髮的成功率。植髮術後牢記「3不4要」  養護頭髮更健康楊名權醫師補充,如果是大面積植髮的患者,術後建議搭配複合式生髮療程輔助,並且在術後一週要把握「3不4要原則」保護新生頭髮健康。「3不」就是不要熬夜、不要摩擦、不要油炸食物;「4要」則是要保濕、要營養、要照光、要休息。若能確實掌握以上原則,就能讓植髮術後照護更快速,幫助找回自信健康秀髮。

台大研究雞皮疙瘩現象 發現生髮密碼

台大研究雞皮疙瘩現象 發現生髮密碼#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掉髮是很許人的困擾,如何生髮一直是熱門話題。台大醫學工程系特聘教授林頌然領導的團隊,從「雞皮疙瘩現象」獲得啟發,發現刺激豎毛肌收縮,可提升毛囊幹細胞活性,進而加速毛髮再生,今天登上國際頂尖期刊《Cell》「細胞」。研究團隊發現,寒冷時交感神經會高度活化,除可刺激豎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外,毛囊幹細胞活性也會同時提升,具有加速毛髮再生以增進保溫的功能,這也解釋為何寒帶動物如北極熊,總是擁有著豐厚的皮毛。交感神經可提升毛囊幹細胞活性 加速毛髮再生林頌然教授表示,毛囊是身體中少數有「周期性再生」現象,可感受環境變化,進行季節性再生,究竟毛囊幹細胞如何感知,讓科學界好奇。貓在遇到敵人時,毛髮會豎起來讓身型變得更大。人類演化過程中,毛髮逐漸消失,豎毛對人類已經沒有驚嚇敵人的功能了,但卻仍保留了機制,也就是「雞皮疙瘩現象」。林頌然教授解釋,冷風刺激交感神經使豎毛肌收縮及毛髮直立,可留住體表更厚的一層空氣,形成更好的冷空氣絕緣體。研究其中機制,發現交感神經也與毛髮生長息息相關,可提升毛囊幹細胞的活性,加速毛髮再生。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發現在胚胎皮膚內,毛囊最早發育,並在毛囊內形成幹細胞,隨後幹細胞產生的衍生細胞,會分泌一種音速刺蝟因子,打造適合的微環境,以誘導「豎毛肌」在毛囊周邊發育。豎毛肌發育完成後,交感神經會伸出神經纖維來支配毛囊幹細胞,形成「交感神經-豎毛肌-毛囊幹細胞」的三源結構。實驗證實,一旦毛囊失去豎毛肌,交感神經也會自毛囊附近退離。交感神經可能與雄性禿病理機轉有關林頌然教授指出,雄性禿患者的禿髮處,也可看到豎毛肌消失,因此交感神經可能也與雄性禿的病理機轉相關。他們同時發現,交感神經在接近毛囊幹細胞處,會形成類似神經突觸的結構,使交感神經有效率地透過釋出腎上腺素,精準刺激毛囊幹細胞的活性。而毛囊幹細胞是透過ADRB2受體接受訊號,進而啟動毛囊再生。此研究有助於藥物研發,實驗證實透過小分子藥物活化ADRB2受體,可活化小鼠毛囊,因此調控其下游分子途徑,將有潛力做為開發生髮藥物新標的。

寶寶像誰比較多?父母基因大PK

寶寶像誰比較多?父母基因大PK#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看小花的大眼睛,跟她媽媽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佑佑真乖,不用大人陪就可以自己在房間玩玩具,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父母總喜歡從孩子身上挑出與自己相似的部分。你知道女兒的智商會和爸爸比較接近嗎?身高也可能隔代遺傳?頭髮、皮膚、眼珠顏色較深,有較高機率會遺傳給寶寶?  你是不是也喜歡看著孩子,與另一伴討論著哪一點像誰呢?綜合科學與生活的因素,我們來看看影響孩子誰像誰的依據是什麼吧! 爸爸、媽媽 誰影響孩子深?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炫沛表示,所謂遺傳就是把父母(親代)身上的特質互相揉合重組後傳承給子女,包括長相、性格、身高、智商等特徵都是如此。因為基因重新洗牌後會產生新的變化,傳遞過程中又會受到多對基因影響,所以孩子並不會完全複製父母的特質。相反的,孩子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特性。 許多父母總喜歡問「孩子受爸爸影響大還是媽媽影響大?」林炫沛醫師分析,就XY染色體攜帶的基因來看,X染色體帶有近千個基因,Y染色體承載的基因相對少且較不重要,因此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媽媽會比只有一條X染色體的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來得大。特別在兒子身上,因為來自媽媽X染色體的基因量遠大於爸爸Y染色體的基因量,所以兒子往往會比較偏向媽媽。 7大遺傳特徵專家開講 1.性別 由於性別是由XY染色體決定,而男女雙方只有男性帶有Y染色體,所以決定寶寶是男是女的重責大任是由爸爸負責。爸爸的精子會搭配其他5個基因組成代表女生的XX染色體或代表男生的XY染色體。林炫沛醫師表示,胎兒直到10~12週才會分出性別。在性別決定的一剎那,XX染色體或XY染色體會發出一系列基因指令讓生殖腺轉化成睪丸或卵巢。寶寶出生後性徵會隨著身體逐漸成熟不斷強化,直到青春期發展出第2性徵才成為完整的男人或女人。臨床上曾出現性染色體是XX卻呈現男性特徵或性染色體是XY卻呈現女性特徵的案例,但比例極少。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基因變異或染色體異常。 男性睪丸會在胚胎期第3個月從後腹腔壁隨著睪丸繫帶逐漸下降至腹股溝,一路旅行到9個月以後才進入陰囊,此時腹膜底部的「腹膜鞘突」會關閉。若腹膜鞘突沒有關閉,寶寶未來有很高的風險會形成腹股溝疝氣。林炫沛醫師提醒,因為女性也有腹膜鞘突,所以女寶寶也有可能發生疝氣。有別於小男生滑入疝氣囊的器官大多是小腸,小女生掉落的器官通常是卵巢。 2.長相 有些寶寶明顯長得像爸爸或媽媽,有些寶寶綜合父母的長相,有些寶寶則是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反倒比較像阿公或舅舅,這是為什麼呢?臺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任蔡立平表示,人類面相的組成錯綜複雜,大部分特徵都是由許多不同的基因決定,只有少數幾項特徵由單一基因決定。由多對基因決定的特徵包括眼皮單或雙、鼻子挺或塌、嘴巴大或小等;由單一基因決定的特徵則包括耳垂相連或分離、舌頭捲曲或伸直等。生殖基因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會被重新洗牌、組合,有些基因符碼會被隱藏,有些則會明顯表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長得像祖父母或甚至前幾代的祖先,卻和父母不大相似。此外,人的外貌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有些遺傳特徵不一定會在兒童時期表現出來,而是在成人以後才慢慢顯現。所以不用太在意孩子北鼻時期的樣貌,長大都會變的。 另一方面,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通常會被認為是「強勢」的特徵,比較容易遺傳給下一代,事實真是如此嗎?林炫沛醫師分析,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大眼睛,的確有很大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但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是大眼睛,這個大眼睛基因就有可能在基因重組的過程中隱藏起來。他指出,雖然單眼皮、捲髮屬於比較強勢的基因,但遺傳與否還是要看配偶的基因如何配合,如果雙方沒有充分協調,強勢基因也不一定會遺傳給下一代。 3.膚色&髮色 「唉呦!妳吃水餃怎麼灑那麼多醬油,聽說寶寶吃太多醬油會變黑耶!」「懷孕就要多吃水果、珍珠粉,這樣寶寶才會變得白泡泡、幼綿綿。」許多人都以為胎兒的膚色和媽媽吃的食物有關。但這個觀念其實大錯特錯。皮膚色素的深淺幾乎完全取決於基因。也是為什麼同一人種的寶寶膚色通常不會差距太大,而不同種族的結合大多是「深色」的一方佔優勢;如果父母一方的皮膚較深,寶寶的皮膚就會偏向深色(但不是絕對)。這個理論也可以放在眼珠、髮色上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黑髮爸爸和金髮媽媽生的孩子大多數是黑髮。不過蔡立平主任也說,雖然髮色的深淺絕大多數取決於基因,但有些先天性代謝疾病也會影響基因中黑色素的表現。比方苯酮尿症的寶寶若出生後沒有好好控制,髮色就會逐漸偏向棕色。   4.身高 蔡立平主任表示,身材的高矮與第二性徵啟動的時間點息息相關(愈早發育的人往往較矮小,晚熟的人則較有潛力長高),而人類第15號染色體上恰恰就帶有與性徵早熟相關的基因,所以孩子的身高將近7成都是遺傳自父母。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人身高平平,卻可以生出身材高挑的孩子?林書豪父母身高都不到170公分,為什麼他的身高可以超過190公分?蔡立平主任解釋,雖然身高有很大的比例來自基因,但後天環境、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都會影響基因的表現。可能林書豪的父母其中一人帶有高個子基因,只是在生長階段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因此無法顯現出來,而林書豪在成長過程中攝取了大量牛奶與肉類,自然就顯現出高個子的基因。也有可能林書豪祖先的高個子基因在近幾代被隱藏起來,遺傳到林書豪身上才被凸顯。加上基因也會突變,所以即便父母身材矮小,也不能就此斷定他們一定會生出矮個子的孩子。 5.性格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穩定、平和的性格,但基因遺傳會影響情緒的表現。有些人有家族精神病史,因為負責管理情緒壓力的基因變異,往往會在遇到重大創傷或挫折時突然性情大變。我們也可以看到書香世家出生的孩子性情通常比較溫文儒雅。這種表現除了遺傳的影響,後天環境的陶冶也十分重要。 6.智商 與智力相關的基因大約有數百個,這數百個基因分布在23對染色體上,其中又以X染色體上的智力基因密度最高。正因如此,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在智力表現上先天就比男性多了一份「選擇權」,可以選擇打出較聰明、有競爭力的牌(基因),將另一副較差的牌隱藏起來。相較之下,男性無論拿到的牌是好是壞都必須打出來,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因此從基因的角度來看,女性比男性聰明。也因為女性攜帶了比男性多一倍的智力基因,古代要獲取資源和利益時,女性通常會「智取」,男性則基於體型優勢,大多偏重「武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會發現在男女相處的過程中,女性偏向用腦思考,男性則比較直來直往。 蔡立平主任指出,由於女性的X染色體遺傳給兒子或女兒的機率是一半一半,而男性的X染色體只遺傳給女兒,所以兒子的智商容易遺傳媽媽;女兒的智商則會和爸爸相近(但不是絕對)。林炫沛醫師則說,因為X染色體上的基因遠比Y染色體多,少數研究認為媽媽在智力遺傳的影響力較大。加上華人社會的子女大多由母親撫育,媽媽的身教、言教無形中會為孩子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兒女在智力表現上可能會與母親比較相近。 7.壽命 壽命的長短與端粒長短有關。端粒(Telomere)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讓染色體不受外來物質干擾、破壞。端粒愈長對染色體的保護力愈大,壽命因此獲得延長。蔡立平主任說,長壽基因存在在某些人身上,但即使帶有長壽基因也不代表可以活得較長,因為生活型態會影響長壽基因的表現,不好的生活型態會對長壽基因造成刺激進而縮短壽命。所以,要讓長壽基因順利表現,就必須搭配良好的生活模式。俄羅斯的高加索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因為居住在無汙染的阿爾卑斯山腳下,每天飲用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純淨泉水,加上生活作息規律,自然就能夠長壽。   遺傳禿頭乾脆不保養?大錯特錯 許多禿頭爸爸都擔心孩子會遺傳禿頭。蔡立平主任表示,毛髮濃密與否的確是遺傳而來。以遺傳掉髮中最常見的雄性禿為例,雄性禿與男性荷爾蒙及男性荷爾蒙受體有關,男性荷爾蒙中活性強的5α還原酶會把睪固酮轉換成高濃度的二氫睪固酮進而讓毛囊早早凋零;有些男性荷爾蒙受體則容易受雄性素刺激,讓毛囊因為敏感而衰敗。造成落髮的5α還原酶和男性荷爾蒙受體皆為遺傳基因。不過也不要因為認定寶寶將來會禿頭就在護理頭髮時隨便。禿頭的形成除了遺傳因子,也和後天生活習性有關。作息日夜顛倒、心理壓力大、皮脂腺分泌旺盛、疏於清潔都會讓禿頭來得更快,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可以大大降低禿頭的風險。   後天環境 會改變基因表現方式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進步神速,人工生殖發展到今日也只能排除重大疾病,無法訂做完美無缺的下一代。在遺傳光譜的兩端,孩子有可能表現得超乎預期,也有可能因為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異常產生或大或小的缺陷。無論如何,父母都應該接受寶寶所有的特質。要記住,基因只是構成孩子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就算遺傳好的基因也不代表就此拿到成功的門票,許多研究都指出後天環境因子會改變基因表現的方式。所以不要因為孩子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就否定他,應該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努力陪伴、教育他,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文章授權提供/嬰兒與母親)

頭髮越來越少怎辦?該使用生髮藥嗎?

頭髮越來越少怎辦?該使用生髮藥嗎?#禿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站在鏡子前卻驚覺自己的頭髮變得稀疏,而且髮際線還慢慢往後退?面對禿頭危機,許多人會感到疑惑:「是否該用生髮藥?」「哪種生髮藥最適合我呢?」對此,皮膚科趙昭明醫師說明,禿頭族群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先天性,佔80%;二是後天性,佔20%,首先要釐清造成禿頭的原因,再來對症治療!藥物改善「先天禿」所謂的先天性禿頭,又稱為雄性禿,通常會從頭皮出油量增加、頭髮變細開始,漸漸地,頭髮的外觀也會產生轉變。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擦藥與吃藥。治療雄性禿常見的藥物,包括:擦在患部的Minoxidil(敏諾西代)外用藥水,以及口服Finasteride(非那雄胺)藥品,具有預防掉髮的效果,也可增加髮量。值得注意的是,Minoxidil屬於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可在藥局自行購買,但使用前應先請教醫師、藥師或藥劑生;至於Finasteride則是醫師處方用藥,須就醫後由醫師開立處方使用。此外,植髮也可改善禿頭症狀,或藉由照雷射光的刺激,促進毛囊細胞增生。對症治療「後天禿」後天性禿頭包括「壓力禿」、黴菌與細菌的感染、產後的婦女、染燙刺激、或是因為平衡失調,導致頭髮進入短暫的休止期而掉髮等,只要是非先天性的禿頭,民眾都必須先求診找出確切原因,針對問題來改善,並遵從醫囑治療。若是因為甲狀腺或紅斑性狼瘡等疾病導致掉髮,也必須透過疾病治療來緩和掉髮問題。針對網路上常見許多生髮偏方,包括:抹生薑、吃黑芝麻、吃大量海藻等,目前皆無實證效果,甚至可能造成過敏、接觸性皮膚炎,並產生疼、痛、癢等症狀,建議民眾還是尋求正確的治療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