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藥

影音/超商賣成藥 恐致藥物濫用

影音/超商賣成藥 恐致藥物濫用#成藥

先前傳出衛生署有意開放超商可以賣成藥,引起外界的關注以及不小的爭議。最近台北市衛生局就委託學者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近三成以上的民眾、對於用藥安全其實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有學者提出警告,若政府沒有配套措施,貿然開放超商賣成藥,很可能會出現民眾藥物濫用。以「藥罐寶寶」演出行動劇,提醒民眾用藥安全!因為北市衛生局最近委託學者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有近三成民眾,不知道網路上不可以販售藥物;有三成多民眾,不清楚可持醫療院所的慢性處方箋到社區藥局領藥;更有一半以上,不清楚2歲以下幼兒要小心使用綠油精、白花油等,含有薄荷腦、樟腦及冬綠油等成份的外用藥品。北市衛生局表示,家中幼兒如果患有蠶豆症或雷氏綜合症,就不能接觸到這些含有樟腦、臭丸等含水楊酸的藥品,否則很容易出現急性溶血反應、呼吸急促,甚至心臟衰竭,而這次調查也顯示,民眾對於兒童用藥觀念還需加強。另外也有學者提出警告,若沒有配套措施,政府就貿然開放超商賣成藥,很可能會有藥物濫用問題。學者認為,雖然對民眾來說,在超商買成藥既方便又快速,但超商販售品項太多,也沒有專業藥師提供諮詢,民眾用藥安全無人把關,還可能增加更多健保醫療支出,因此提醒民眾,用藥前最好先諮詢過藥師,以免花錢又傷身。

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

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成藥

洗腎病人一週至少都要到醫院報到2到3次,但是美國最新的研究認為,應該要增加到兩個禮拜7次,才可以避免腎臟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林新醫院洗腎室醫師黃志銘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在歐美國家是有可能發生,因為歐美人身材魁梧,造成腎臟在代謝的過程負擔較大,因此有這樣的隱憂,但是台灣人的體型相對較小,代謝負擔相對也小,所以沒有這樣的擔憂。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琳達醫師(Lynda Szczech)表示,透過以往的數據可以發現到,如果病人每隔一天就到醫院洗腎,可以避免心臟疾病死亡,但是到了週末就必須要間隔兩天,在這兩天當中死亡的洗腎病人有41%,當中有17%的病人死於心臟病。因此琳達醫師認為,為了減少病患在這兩天死亡,政府應該要增加洗腎的天數,並且在假日可以提供洗腎。 黃志銘醫師表示,目前台灣洗腎的治療方式,是一個禮拜進行三次的療程,每次維持四個小時。在台灣目前的醫療制度體制下,健保給付一週三次的洗腎費用,若要再額外的進行療程,則需要自己負擔。針對美國的研究,黃志銘醫師認為,東方人因為體型相對小,代謝負擔沒有比歐美人大,所以只要在未洗腎的日子,能夠控制飲食,不要吃太多含鉀離子的食物、控制喝水的量,就可以避免心臟疾病發生。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署立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林裕峰表示,慢性腎臟病已逐漸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台灣洗腎人口逐年快速增加,主要是台灣人的「藥」文化所引起,像是上藥房亂買成藥、吃太多健康食品、民俗偏方與減肥藥品,甚至是偽藥、劣藥等都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因此林裕峰醫師呼籲民眾,沒有病就不要亂吃藥,不要把吃藥當作吃補。 台灣洗腎人數全世界最高 嘉義特別關注食品藥品安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96感冒糖漿喝到洗腎 超商若賣成藥 藥物更會濫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2

醫生會忘記告訴你的事?!注意兒童餵藥時間

醫生會忘記告訴你的事?!注意兒童餵藥時間#成藥

兒童就醫及用藥處處都該謹慎,有時家長過於擔心小孩的病情,都希望立即看到「成效」,但是在拿到醫生處方的同時,你該注意的、該確認的、該怎麼餵食、該怎麼保存,這些細節,是醫生會忘記告訴你的事喔!多數小孩都害怕吃藥,當父母或長輩在餵食藥品時,要注意餵藥時小孩的情緒及藥品標示,小孩的身體是很脆弱的,若有任何閃失都將造成莫大的傷害,特別提醒在夜間餵食藥品的父母或長輩,不要為了節省電費或一時偷懶不開燈,而摸黑餵食藥品,拿錯藥品或看錯劑量,這是非常危險、絕對不可行的。以前有醫院曾發生人為疏失,將藥品劑量打錯,四CC的藥品,誤打成四顆,結果劑量太重,危害患者健康,所以在拿到藥品時,一定要跟藥師確認藥品的品名、劑量及用法,孩子的用藥量是以體重來計算,不能拿大人的藥品用手掰開切半給小孩吃,那樣的劑量很不準確,需要使用正確的量匙、滴管、量杯或專用的切藥器,這些餵藥的輔助工具,藥局都可以買到。如何順利餵藥,尤其是二歲以前的小調皮,他們生病後,常會胡鬧不安,那時小天使往往變成小麻煩,此時,有些技巧是可以運用的。很多人以為飯前吃藥會傷胃 ,除非規定一定要飯後或飯中餵藥,多數的感冒藥品都可以在飯前餵藥,這樣比較不會吐出,影響藥物被吸收,而且孩子的胃部保護機制比大人好,多數的小孩用藥都可以在飯前吃,而且多數藥物都是一天吃四次,如果晚餐後吃藥,幼兒都習慣早睡,可能八、九點就睡了,這樣晚上服藥的時間過於接近,所以將晚餐那次服藥提前到飯前,這樣用藥時間較平均。近來有些醫改團體鼓勵兒童專用藥劑,其實液劑及粉劑都有優點,未必只能使用藥水,有些孩子甚至比較喜歡吃藥包,不喜歡口味雖甜,但味道走味的草莓、葡萄咳嗽藥水,並不是只有糖漿才是兒科專用的藥物劑型。孩子生病時常用乙醯胺酚(成份品)來退燒,這個藥品有鎮熱解痛的功能,在台灣有糖漿及錠劑,雖然大人用藥也有這個成份(最常見的品牌即普拿疼),因兒童與成人藥量差異很大,尤其要注意避免過量問題,一般用法是每四至六小時使用一次。雖然這些兒童常用的感冒退燒藥在藥局都有販賣,但孩子高燒不退超過3天,背後原因可能很複雜,如癌症、細菌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都可能會發燒,用藥前最好能夠給小兒科醫師確診,不能自己亂用成藥來退燒。一般人常指的「消炎藥」,即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並非抗生素,這類止痛藥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所以感冒時,醫師也常開這類藥品,兒童用藥常是糖漿,但也有塞劑,無法吞藥的嬰幼兒就會用塞劑。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使用,但因為細菌會導致發燒,所以很多人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大多數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不需要用到抗生素,如果醫師懷疑是細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則一定要在固定時間吃藥,也不能自己覺得已經退燒了,就擅自停藥,這樣會導致療程不完整,無法殺死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菌株。 本文作者:郭姿均/編著、王威勝/審定摘自:醫生沒告訴你的育兒迷思,由台視文化出版社發行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4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