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滿頭大汗奔進室內,很多人啟動冷氣時總是直接調到極低溫,期盼冷房功能可以馬上運作,讓室溫快速變涼,但這樣不僅減損冷氣壽命,又十分耗電。要怎麼吹冷氣最省電?可以試著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來協助冷空氣在室內流通。但循環扇、電風扇到底差在哪?可不是只有價格而已。《優活健康網》整理了幾個重點,讓你快速看懂:
炎炎夏日,滿頭大汗奔進室內,很多人啟動冷氣時總是直接調到極低溫,期盼冷房功能可以馬上運作,讓室溫快速變涼,但這樣不僅減損冷氣壽命,又十分耗電。要怎麼吹冷氣最省電?可以試著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來協助冷空氣在室內流通。但循環扇、電風扇到底差在哪?可不是只有價格而已。《優活健康網》整理了幾個重點,讓你快速看懂:
電費漲價了!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確定電費平均調幅11%。隨著電費漲價和家戶用電量大增,如何節約能源同時也守護自己的荷包,變成重要課題。《優活健康網》幫你整理了冷氣、冰箱、燈具、電視、洗衣機、電鍋、除濕機、電熱水器、電熱水瓶⋯9樣家電節電小撇步,馬上跟著做讓你省電又省荷包。(2024/04/11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約30歲陳姓婦女因為右手臂痛,無法提起物品,甚至夜裡常常痛醒,至醫院就醫,經詢問後,發現因為疫情期間以來,待在家時間增加,經常在打掃房屋、自己下廚,醫師在觸摸陳女疼痛的肌肉時,發現有明顯結節,按壓結節時,痛得她哇哇叫,在結節注射小量的局部麻醉劑之後,疼痛感消失,醫師提醒要適時休息,並進行伸展運動緩解不適。睡著時冷氣對著吹也會引發因為疫情的關係,民眾在家裡的時間大幅增加,除了認知居家清潔對於防疫的重要性,也因為看著環境凌亂忍不住進行清潔,打掃的次數變頻繁,因此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衛福部南投醫院疼痛科醫師隋善中指出,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原因,通常是肌肉受過傷或長期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等,造成肌肉纖維生成結節,這個結節又對觸碰變得敏感,出現激痛點。症狀除了疼痛外,隋善中表示,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逐漸無力或影響活動、甚至影響睡眠及心情。好發部位主要跟常做的動作有關,例如常常舉手打掃,好發在肩膀肌肉,常常拿鍋鏟炒菜好發在肩外側肌肉,有時會有多個激發點。誘發的因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長期肌肉疲勞甚至肌肉過分著涼,例如睡著時冷氣對著吹。讓肌肉適度伸展運動及休息治療的部分,除了藥物治療、伸展等保守治療方法,也會視狀況使用注射治療,針對激發點注射局部麻醉劑或小量類固醇,最近有文獻提出利用乾針多次穿刺激發點,也會有效果。由於肌筋膜症候群痛起來會影響工作效率、生活品質,隋善中強調,不論採取藥物治療或注射治療,重要的是平常就要讓肌肉有適度伸展運動及休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2歲的廖小姐長年受鼻涕倒流的困擾,睡覺時鼻涕倒流引發慢性咳嗽,且常有胸悶、感冒等症狀,連帶影響睡眠及工作精神狀況,甚至要忍受擤不出來的鼻涕,順著咽喉吞下去的噁心感覺。去年更因嚴重引發氣喘,導致廖小姐需每天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型類固醇治療,長期身體不適令她崩潰,求醫20年從未改善;直到至衛福部臺北醫院求診,遵從醫囑耐心按時用藥並調整辦公室冷氣的出風口,避免冷風直接吹向頭臉部,終於擺脫惱人鼻涕倒流。鼻涕倒流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引起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郭建志表示,鼻涕倒流更常發生在兒童身上。有些爸媽帶小朋友就醫時常問:「孩子常感冒、夜咳,是不是孩子抵抗力較差?」其實很多案例是感冒未治癒而產生的鼻涕倒流後遺症所造成,症狀不會隨著年齡消失,有些甚至更加嚴重,例如晨起打噴嚏、睡覺時鼻塞、呼吸聲很大、打呼、只能靠嘴巴呼吸,甚至造成偏頭痛、夜咳、嗅覺喪失、失眠,種種情況都大幅降低生活品質,令病人身心俱疲。如果能在小時候治癒,長大就不會有這些煩惱。 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除了感冒,還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如果是鼻竇炎所形成,其鼻涕呈現稠、黃色狀,會造成夜咳,若衍生為慢性鼻竇炎,病症治癒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是過敏性鼻炎形成,其鼻涕呈現多為清水狀,且量不多,像水管關不住的流水般,較不容易造成咳嗽。平日減少吹冷氣 配合醫囑服藥可改善中醫治療依症狀分為肺熱型、肺寒型、肝經濕熱型、腸胃型共四型。肺熱型者的鼻涕黃稠、易口乾,肺寒型者的鼻涕較清、易怕冷、不易口渴,肝經濕熱型者的鼻涕清、人淺眠、睡眠品質不佳,腸胃型者易有腸胃脹氣、噁心、頭暈的症狀。郭建志醫師建議有鼻涕倒流困擾者,平日減少吹冷氣的機會、夜晚不要受風寒,配合醫囑服藥並調整作息即能改善治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家中如有慢性病患及年長者,出現胸悶、冒冷汗、喘不停要特別注意!不只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在炎熱夏季到夏秋季節變換間,如果溫差大、進出冷氣房,容易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管堵塞,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期!急性心肌梗塞,務必在黃金時間90分鐘內到院治療,減少猝死機率;到醫院時如沒有心跳、血壓,須緊急讓心臟恢復跳動。如果心臟停止、腦部缺氧超過6分鐘,恐會造成不可逆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心肌梗塞年輕化 三高患者是危險族群烏日林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復中表示,心肌梗塞已開始出現年輕化,以往觀念是年紀大才會發生心臟疾病,其實並不然。現在男性小於45歲,女性小於55歲的中壯年族群,都可能會出現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疾病患者,大幅增加血管阻塞導致心臟病發作機率。突發性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很高,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名第2,一旦胸悶、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必須把握打通血管的黃金時間,緊急送醫治療。也可在家自救先含一顆硝化甘油舌下片,緊急情況下能讓血管擴張,爭取送醫時間。急性心肌梗塞經氣球擴張術、血管內支架放置術急救陳復中醫師表示,當患者送至醫院急診室後,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須啟動心肌梗塞醫療小組,盡早於心導管室執行氣球擴張術或血管內支架放置術,正常都會在90分鐘內完成,搶救時間越早預後越好。利用心導管血管攝影,找出阻塞血管的部位,建立心臟血流,減少病患併發症,降低死亡率。手術後可藉心臟超音波、抽血檢查心肌酵素,若是高到上千或上萬以上,代表心臟壞死肌肉範圍多、預後差。通常做完心導管一般住院3至5天就可以順利出院,接受心導管手術半年內後復發機會高達30%,建議每個月門診追蹤。預防再復發也必須調整生活型態,戒菸、戒酒、多運動及規律飲食,也必須持續控制三高疾病,接受藥物治療,才能避免再度發生心肌梗塞甚至造成心臟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南風起,濕氣重!很多民眾選擇開窗、吹電扇,屋子充滿霉氣還有除濕機可用,但濕氣上身該怎麼辦呢?像是30多歲的上班族陳先生,終日渾身不對勁,檢查半天也查不出病因,最後求助中醫,經醫師望聞問切發現,原來他周邊有很多無法消散濕氣的因素,如吹冷氣、份量過多的水果,且天天都喝冰涼含糖飲料;研判全身無力就是太濕惹禍。時序進入春夏季節,氣候多雨,人體本來就濕,若加上潮濕環境下將更難排除濕氣,有些人便會感覺整天感覺全身無力;因此,臺中慈濟醫院中伍崇弘醫師教民眾使用食藥材、搭配按摩穴道排濕,做好體內環保。4要點辨別「濕身」 運動排汗效果好伍崇弘醫師指出,經常喝冰水,熱能不夠馬上把水化為水蒸氣,於是身體瀰漫著水,濕氣重的人,代謝性廢物反而會積在體內排不出去,濕久不去會積為痰,所以有些人痰多,都是濕氣作崇。而清除濕氣方式有很多,包括:運動發汗,水從毛孔出來是排濕很好的管道之一,因此上班族如果不能避免冷氣房,可以多運動,冰涼含糖飲料能不喝就不要喝,再喝就更濕。此外伍醫師強調,本來腸胃不好、消化吸收差,吃任何東西都馬上想排便,及心肺腎臟排水功能差都很容易成為「濕氣」一族。他建議排濕前先觀察,體內是不是真有濕的表現?觀察重點為:●頭重、全身沒力氣/早上起床,沒有休息後的清爽,反而感覺很累。●舌苔白、厚且膩/刷牙時就算刷去舌苔,不久就又出現。●肌肉無力/脾主肌肉,當濕氣進入脾胃會有肌肉無力情形。●大便不清爽/排泄物不成形、溏瀉、黏膩,或出現便秘但大便形質軟黏,則是更嚴重濕的表現。五苓散搭配3穴位按摩 益氣除濕確認這些情形,「濕氣」可能已經找上你,他建議可透過食材、藥材除濕,例如:以豬苓、茯苓、澤瀉、白术與桂枝五種藥材組合的「五苓散」,有健脾利濕功效,但建議由中醫師診斷服用。食療可選擇薏苡仁、紅豆及花椒、生薑等辛香料,還有白豆蔻、砂仁等,特別注意:薏苡仁、紅豆烹煮不加糖,生薑不去皮、花椒辛味都有益除濕。另,穴道按摩也有助排濕,包括:足三里、三陰交等,都可健脾益氣除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炎熱,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讓有過敏的體質患者也還是鼻水流不停。其實炎炎烈日的七月天,雖然讓人吃足暑熱苦頭,不過卻也是中醫冬病夏治時機,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因此中醫認為過敏氣喘這個好發於冬季的病,就可以利用夏天最熱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三伏天,增加抵抗外來邪氣的能力,達到達到「冬病夏治」的目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說,今年三伏日為7/18、7/28、8/7,利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合薑汁做成藥泥後,貼在背部穴位達1至4小時,通過藥物刺激和吸收作用,藉由經絡傳導,以疏通經脈,行氣活血,調節臟腑功能及調整陰陽平衡,從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連續敷3年 過敏改善8成在敷貼時,皮膚多會有搔癢或燒灼感,此屬正常反應。但申一中醫師提醒,若在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或是皮膚紅癢起水泡疼痛等狀況,則須立即停用。敷藥當天不可洗冷水澡、游泳。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宜進行三伏天灸。三伏天灸治療方法簡便,對懼怕針刺、注射和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所以也容易被小兒接受。研究報告指出,運用此療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申一中醫師也說,適合接受三伏貼的患者,為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而林森中醫院區將在三伏天加開特別門診為患者服務。但提醒,敷貼期間應避免易引起過敏的生冷食物,以免影響藥效,若過敏情況嚴重者也可搭配三九貼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氣溫狂飆,狂吃冰品冷飲、猛吹冷氣,當心消暑不成反換得感冒、肚子痛等狀況。夏天,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然而許多人錯誤的消暑方法,卻是反其道而行,想利用快速降溫、冰鎮的方法反而易阻止皮膚發汗。吃冰易影響血液循環 使人看起衰老?胡心瀕中醫師指出,看在中醫眼裡,以下這3個常見錯誤的消暑方式,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為無法散熱而中暑,甚至影響血液循環;使人全身困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1)大口吃冰、猛灌冷飲/雖然吃冰是可獲得短暫的消暑感,但人體的體溫約在36度左右,若突然吃下溫度過低的冰飲品,會使腸胃道溫度突然降低,不僅會影響到消化道的機能,更會使血液循環變差,而血液循環不好會使人感到疲倦、全身痠痛;女性更是忌諱吃冰,常吃冰會造成月經不順、痛經。且常吃冰會使人看起來較衰老,因為循環差,營養較無法到末端,久了皮膚會較沒彈性看起來蒼老。2)洗冷水澡好舒爽/只要溫度不是太低,基本上夏日沖個涼是無傷大雅的,因為冷水澡可降低體表溫度,使熱能散失;對於不容易出汗的人在夏天會特別容易中暑,若沖個涼可幫助體溫降低,只要維持在25℃左右的水溫都是可以的。但值得注意是女性月經來潮前後2周則不建議洗冷水澡,因為這時氣血虛、免疫力較差,沖冷水澡會容易引起感冒、頭痛等不適。而洗冷水澡也應該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水溫。因為很多人洗澡時,會用冷水猛衝頭部,但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體溫控制的中樞,受寒的話,毛細孔會收縮導致頭痛。也提醒洗完頭髮後要趕快吹乾,但不建議用冷風吹頭。3)天熱冷氣吹整天/夏天不開冷氣實在受不了,胡心瀕中醫師建議最好把溫度設定在26℃至28℃之間最合宜,也要避免直接往身體對吹,盡量保護頭頸部不要受涼。因為「寒氣」,不僅會造成過敏的人呼吸道異常,也會導致筋骨痠痛。而若是經常出入冷暖不同地方,溫差變化大,會使體溫調節無法反應,導致身體不適。建議有過敏的人,進冷氣房前一定要先將汗擦乾,並戴上口罩也可帶件小外套禦寒保暖,以免因貪圖涼爽,造成呼吸道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