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治酒糟皮膚炎用藥 有望剋新冠病毒

治酒糟皮膚炎用藥 有望剋新冠病毒#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皮膚病用藥有望對抗新冠病毒!澳洲研究團隊實驗發現,能殺死多種寄生蟲,廣泛用於治療酒糟性皮膚炎、頭蝨、疥瘡,及治療犬類心絲蟲的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可在48小時內降低新冠病毒。研究團隊將伊維菌素注入含有新冠病毒的細胞培養皿,24小時後病毒降低99.8%,48小時後降5000倍,推論伊維菌素有潛在治療效果,這項發現為全球嚴峻疫情帶來曙光。伊維菌素1975年由日本化學家大村智發現,2015年大村智以伊維菌素獲頒諾貝爾醫學獎。熟女困擾酒糟肌10年 醫師: 伊維菌素2個月可見成效伊維菌素在國內主要用於治療酒糟性皮膚炎,酒糟又稱「酒渣」、「玫瑰斑」,是一種臉部容易潮紅的皮膚病,好發於額頭、臉頰、下巴及鼻子下半部位。目前成因仍不明,可能與免疫失調、神經血管失調、蠕形蟎蟲影響及一些誘發因子有關,例如日曬、情緒、飲酒、嗜吃辣、接觸熱源等。開業皮膚科醫師黃輝鵬表示,酒糟的表現為臉上持續性紅斑或鼻子及周邊組織肥厚;或是有臉潮紅、丘疹膿疱、微血管擴張、眼睛症狀例如眼瞼邊緣微血管擴張,後面四項症狀符合兩項以上也可以診斷為酒糟性皮膚炎。黃醫師指出,蠕形蟎蟲是寄生在臉部的寄生蟲,針對蠕形蟎蟲含量高的丘疹膿疱型酒糟,含伊維菌素成分的外用藥膏可麻痺蠕形蟎蟲的神經和肌肉細胞,兼具殺蟲和消炎雙效。至於中重度紅斑和潮紅的酒糟,常常需要加上收縮及穩定血管或穩定情緒的藥物。口服A酸治療酒糟丘疹膿疱也有顯著效果,但通常做為最後治療手段。黃醫師表示,曾治療一名深受酒糟性皮膚困擾的女性患者,該患者紅紅的臉上長滿丘疹膿疱,十多年來試過各種藥物甚至雷射、買了數萬元買保養品都不見改善,令她相當挫折和自卑,甚至有尋短念頭。檢查發現她臉部蠕形蟎蟲感染嚴重,經伊維菌素成分的外用藥膏治療,兩個月後丘疹膿疱在她臉上幾乎消失,一解長年來的困擾。勤戴口罩酒糟復發 室外空曠處可脫下透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民眾都很認真戴口罩,口罩與臉部摩擦再加上悶熱,使得原本酒糟控制得宜的患者又復發。黃醫師建議,在密閉人多的環境,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為避免口沫傳染應佩戴,若在室外空曠處,只要社交距離超過2公尺,即可脫下口罩讓皮膚散熱透氣。建議酒糟患者以室溫的水洗臉、平日注意保濕,防曬以帽子、陽傘等遮蔽方式取代塗抹防曬乳,並少吃辣及飲酒,減少復發機率。另外,伊維菌素屬於藥物,需由醫師開立處方;有皮膚問題的民眾應到醫療院所尋求醫師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藥膏以免病情惡化。

憂染疫延誤就醫 婦中風半癱

憂染疫延誤就醫 婦中風半癱#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85歲張奶奶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日前到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麻,中午吃飯時右手無法拿筷,家人起初並不在意,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送急診後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但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張奶奶現右側全癱,讓醫師嘆遺憾。 中風3小時內搶救 黃金治療時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紫英表示,事發當天,張奶奶上午10時一如往常整理菜園,起身時覺得右腿痠麻,以為是蹲太久所致,休息一下應該能改善,但中午吃飯時,右手竟無法持筷、拿湯匙,甚至需要家人協助餵食,此時家人仍對張奶奶的症狀毫無警覺,也認為疫情期間不宜赴醫院檢查,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直至晚上8時半,張奶奶症狀仍無改善,家人才緊急將她送醫治療,但因錯過治療黃金3小時,不能使用血栓溶血劑、動脈取栓術等方式治療,僅能以傳統中風照護及治療方式。現張奶奶意識清楚,但右側全癱、言語表達困難,需以輪椅代步、飲食依賴鼻胃管餵食。當初若能把握治療黃金時間,或許還能如往常自理生活。 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前者是因血栓塞住血管,使血流無法通過,造成組織缺氧;後者是因腦部血管破裂,使血流溢出血管,造成局部組織壓迫及缺氧,兩者都會出現中樞神經學症狀,如肢體無力、感覺麻木、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高達七成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 嘴角歪斜口齒不清 中風症狀應警覺黃紫英醫師指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於中風後3小時內,可以採取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方法,增加復原機會,或配合腦血管攝影,在6小時內啟動動脈取栓術,在動脈內放置支架進行取栓,來降低腦組織受損的範圍。但因張奶奶到院時為時已晚,僅能使用傳統通血路藥物,如抗凝血劑、血小板抑制劑等藥物,防止血栓繼續生成擴大及預防二次中風,但無法將已阻塞的血栓溶解並打通血管,拯救腦組織免於缺血壞死的傷害。 黃紫英醫師提醒,民眾應謹記辨識中風口訣「臉、手、說話、119」。當自己或親人朋友出現1. 臉: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2. 手:雙手平舉10秒出現單側手臂下垂,3. 說話:口齒不清及言語表達障礙,4. 119:就應立即撥打119送急診。而防疫期間若發現家人出現中風症狀,更不能輕忽,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增加復原機會。

擔心帶病毒回家?專家教你防疫6步驟

擔心帶病毒回家?專家教你防疫6步驟#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面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許多民眾都擔心被傳染,每天出門碰觸到的門把、按鍵、扶手等都可能殘留病毒,又或是慢性病患看診後返家,擔心從醫院帶回病毒,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呢?面對民眾的擔憂,廖偉呈藥師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因此不把病毒帶回家的基本原則就是:回家一定要洗手,並在需要接觸口鼻眼時,也先洗手,以下6個步驟教你如何自我防護:第1步:室外鞋放通風處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或接觸傳播,因此鞋子即使沾染到病毒,數量也非常少。廖偉呈藥師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不需對鞋底進行消毒,建議室外鞋和室內鞋分開,回家後在門口換鞋,並將室外鞋放置鞋櫃上層通風處即可。第2步:消毒門把、電燈開關及手部門把及電燈開關通常是回家最先接觸的地方,因此可能會殘留病毒,建議可在門口擺放酒精消毒液,回家進行手部清潔時,也將門把、電燈開關消毒一下。第3步:脫下口罩反摺密封丟棄脫口罩前後都要清潔手部,口罩脫下後,應反摺裝入密封袋中或是有蓋的垃圾桶棄置,若需重複使用,則可掛在通風處。第4步:外套掛通風處外套及沒有要洗的衣物可掛在陽台通風處,如果有出入醫院等病毒潛在場所,擔心會將病毒帶回家,可用酒精、低濃度次氯酸水(100ppm左右)噴灑衣物。第5步:反脫衣物放進洗衣籃需要清洗的衣服放進洗衣籃,基本上病毒是沾黏在衣服表面,並不會在空氣中亂飛,但若擔心,也可將衣服反脫放入洗衣籃,或直接放入洗衣機清洗。第6步:消毒隨身物品可用酒精或次氯酸消毒液清潔悠遊卡、手機、手錶、鑰匙等隨身物品,消毒完再次洗手、洗臉。

保護寶寶 孕婦防疫3大Q&A

保護寶寶 孕婦防疫3大Q&A#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延燒,在這一波疫情流行期間,孕婦對於要如何到醫院進行產檢,以及照護新生兒的注意事項充滿疑問及擔心,婦產科醫師以3個QA,提供深入淺出的專業解答。配戴外科口罩、勤洗手 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任王鐸聲表示,孕婦是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的族群,疫情流行期間更應定期產前檢查,並密切注意胎動變化,有妊娠期合併症或併發症者要適當增加產檢次數,醫院皆有完善的防疫措施,進出醫院應配戴外科口罩、勤洗手,回家後立即更換衣物並沖澡,做好個人衛生保護自己。Q1:武漢肺炎會透過胎盤,造成母子垂直感染嗎?A: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報告,記錄9名懷孕晚期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入院症狀和新生兒狀態,研究團隊在分娩時抽取羊水、臍帶血、新生兒口咽表皮細胞及母乳,都沒有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但在武漢兒童醫院2月5日確診的兩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母親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因此,專家推測可能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途徑。Q2:若有疑似及未痊癒確診病例,可以餵母乳嗎?A: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新生兒哺乳感染病例,但新型冠狀病毒是否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或出生後通過母乳傳播仍不清楚,所以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媽媽,新生兒立即按病毒感染留院隔離觀察兩周,不要進行哺乳。Q3:新生兒符合哪一個條件,需要進行檢查?A: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途徑,可能有母嬰垂直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及飛沫傳播(家庭成員間、家庭來訪者)、醫院內感染,所以符合以下任一條件的寶寶需進行檢查:1. 孕產婦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2. 孕產婦密切接觸的家人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3.  新生兒出生後家庭照護人員有確診和高度疑似感染者新生兒用品勤消毒 房間定時開窗保持通風雖然台灣目前未出現孕婦確診案例,但仍須做好防疫工作。王鐸聲醫師指出,照顧新生兒應盡量減少照護者、房間定時開窗通風、照護者勤洗手、對新生兒的用物做好消毒(高溫或75%酒精)等,密切觀察新生兒體溫、吃奶、呼吸、黃疸等變化,若有不適隨時就醫。若媽媽確診或疑似感染,建議新生兒至少隔離14天,新生兒如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精神反應差、吃奶差、反覆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新冠病毒好狡猾?專家揭假陰性原因

新冠病毒好狡猾?專家揭假陰性原因#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鑽石公主號一名武漢肺炎康復患者,二採陰性出院,返台後三採竟轉為陽性,引起再度傳染擔憂。針對病毒偽陰性問題,台灣醫學實驗室管理學會理事長、醫檢師蔡宗仁表示,採檢病毒量越多,越容易檢測出來,而病毒量又受患者病程、採檢部位等因素影響,後續核酸萃取也會影響結果判讀,提醒檢驗陰性的民眾別輕忽,短期仍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病毒核酸如何檢測?蔡宗仁醫檢師受訪時說明,目前主要以咽喉拭子,採集上呼吸道檢體,拿出棉棒後,其上有病毒,必須先去活化,避免感染風險,再萃取病毒RNA核酸後,最後用自動分析儀─病毒即時定量系統(real-time RT-PCR)分析,把RNA核酸反轉錄成DNA,再放大分析訊號,判斷是陰性還是陽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何假陰性?有以下原因蔡宗仁醫檢師表示,採檢病毒量越多,越容易檢測出來,受以下因素影響:(1)病毒自身特性和病人病程武漢肺炎的病程仍不清楚,人體受到感染後,免疫系統會與病毒「輸贏」拉鋸,病毒數量會高高低低,若採檢時病人病毒量低,可能會偽陰性,因此不能馬上排除,必須多次採檢。(2)採檢位置實際上,下呼吸道檢體是較好的檢體,但目前以上呼吸道的咽喉拭子為主,採檢較方便。若感染者的咽喉處病毒量太少,採檢時可能沒採到病毒,會出現假陰性,因此必須多檢驗幾次。(3)檢體保存和運送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離開人體後容易死亡和降解。運輸過程中要保持低溫,不過台灣採檢到實驗室距離短、時間快,難超過72小時,影響應不大。(4)試劑偵測極限一個病毒可能檢測不到,但當有一千個病毒時,那就檢測得到,這就是試劑的偵測極限。偵測極限取決於檢驗的方法原理,若新冠病毒核酸試劑的偵測極限越低,偵測敏感度越高,假陰性會越少。(5)病毒核酸抽取抽取病毒核酸過程,會受操作人員或者使用的試劑及設備不同而影響,若抽取核酸量太少,加上去病毒活化過程,機器也可能測不到,但可以透過品管措施來克服。檢驗並非0就是100 陰性仍要做好保護蔡宗仁醫檢師提醒,檢測結果不是0(陰性)就是100(陽性),也有可能各種因素而呈現偽陰性,只要是疑似接觸者,檢測後雖是陰性,短時內不要掉以輕心,仍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新冠病毒快速蔓延 弭平恐懼這樣做

新冠病毒快速蔓延 弭平恐懼這樣做#新冠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快速蔓延,全中國幾乎淪陷。病毒也傳播至全球,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等。至目前為止確診者高達六萬人以上,死亡病例達1,360例。而台灣確診人數已累計至18例,更有多人因有旅遊史或接觸史,需居家自主隔離。幸好台灣政府由2003年SARS爆發所學到之經驗,至目前為止,疫情控制得當,尚未出現社區感染。回顧2003年SARS當年 對醫護人員精神照顧尤如沙漠2019年新冠病毒的爆發,產生了不僅中國甚至全世界的焦慮潮。雖然制定了種種防疫措施,來對抗新冠肺炎的散佈,然而對於病患及健康照顧者醫護同仁精神心理健康的照護,卻如一片沙漠。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主任將2003 SARS爆發時,針對醫護照顧者的精神心理狀態觀察及研究與大家分享,並提供面臨這次疫情災難時重要的參考及建議,必要時,針對心理創傷者進行介入性的精神醫療。受SARS疫病影響 醫護者出現恐慌、憂鬱等心理疾病2003年3月,SARS侵襲台灣,導致1萬3000人遭到隔離、356人受到感染,其中73人死亡。當時台灣民眾聞之色變,經過各界的努力之後,疫情終於在7月初獲得控制。受到SARS疫病影響最大的首推醫療護理人員,他們除了身體上可能受到感染的威脅之外,在心理精神層面也會出現災難後經常見到的精神疾病,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針對醫護人員進行精神研究 家庭支持提供保護因子以某醫院的醫護人員為研究對象,將接觸SARS的程度定義為不同劑量,以劑量效應的方式探討其身心問題,劑量最低的是被隔離的醫護人員,中度劑量的是直接照顧SARS病患者,重度劑量的則是罹患SARS的醫護人員。蘇東平教授,追蹤了107位劑量最低的醫護人員,發現5~17%的人在SARS流行被隔離時發生精神症狀,其中以失眠、恐慌症、憂鬱、焦慮症狀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為主;在SARS過後的第三個月,發生率下降一半;六個月時,幾乎完全消失。然而研究也發現,家庭的支持提供保護因子,可以降低受隔離者的身心壓力。特別的是,在SARS後的六個月,發現107位被隔離者的身心狀態,比對照組的122位醫護人員來得健康,顯示小劑量的壓力,可能使心理、精神相對增強。SARS病房憂鬱症發生率 比非SARS病房高出13倍第二個研究是在SARS盛行時,針對在SARS病房(分為一般病房與ICU重症病房)直接照顧病患的70位醫護人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身心狀態評估。同時以非SARS病房(分為一般病房與ICU重症病房)的32位醫護人員做為對照組。結果發現,SARS病房的憂鬱症發生率,比非SARS病房高出13倍,而失眠的發生率則高出4倍。進一步觀察發現,SARS病房的醫護人員在工作一個月之後,對SARS的知識和經驗逐漸增加,情緒、失眠及對SARS的負面感受也隨之降低,在心理層面上漸漸適應,血液中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濃度,也在一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顯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疫情快速爆發期 精神健康照顧有這四項建議「針對新冠肺炎爆發的快速及時精神健康之照護是急需的」,這是中國澳門大學的Yu-Tao Xiang及其同仁所發表於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0年的一段話,且有下列建議:1.政府上層醫療官員應定期清楚地將新冠肺炎最新正確的訊息,公告給醫療工作者和病患及其家屬,以將低其害怕及不確定感。2.精神醫療工作者應定期篩檢疑似和確診個案,以及其健康照顧者是否有憂鬱、焦慮和自殺傾向。3.在區域及國家層級上應建立精神健康的多重團隊,包括精神科醫師、護理、臨床心理和其他工作者,並提供給病患和其照顧者精神醫療支持。4.可利用電子設備提供感染病患及其家屬和大眾,予以心理諮詢,利用科技化的溝通管道,鼓勵病患和家屬聯繫,以減少被隔離的無助感。面對疫情因未知而恐懼 精神支持與治療降低衝擊任何生物災難發生時,人們心理的害怕、不確定性和被汙名化,十分普遍,從過去嚴重爆發的新型病毒肺炎及病毒流病,對心理社會的衝擊所得到的經驗中,發展精神醫療的特色,包括評估、支持、治療和服務,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主要且必須的目標。(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