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今年已12例!感染科醫揭「2大高危族群」恐半數神經後遺症

日本腦炎今年已12例!感染科醫揭「2大高危族群」恐半數神經後遺症#日本腦炎

夏天除了新冠、流感、腸病毒肆虐,也要小心日本腦炎病毒!花蓮慈濟醫院提醒,暑假期間各種病毒流竄,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叮咬傳染,台灣每年5至10月是流行季節,其病況嚴重會導致昏迷,甚至有死亡風險,呼籲民眾外出遊玩時,應做好防蚊措施提高警覺,若出現頭痛、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及時送醫。

日本腦炎釀死》日本腦炎會傳染嗎?怎麼治療?「這點」跟登革熱不同

日本腦炎釀死》日本腦炎會傳染嗎?怎麼治療?「這點」跟登革熱不同#日本腦炎

隨著夏天來臨,不少蚊蟲開始蓄勢待發,每年5~10月日是本腦炎的流行季,日前,國內出現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個案發病僅9天即不治死亡,為今年首例死亡日本腦炎病例。《優活健康網》整理日本腦炎的相關知識,包括症狀、好發族群、治療與預防方式,除施打疫苗外,還要做好戶外預防措施。

咳嗽發燒像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恐●●小時內惡化:致死率高達5成

咳嗽發燒像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恐●●小時內惡化:致死率高達5成#日本腦炎

衛福部疾管署今年3月公布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北部地區一名年僅4歲的女童出現咳嗽、鼻塞等類似感冒的呼吸道症狀,後因四肢出現紫斑而入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就出現痙攣、意識改變的情形。兒童感染科醫師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程進展快速,恐24小時內就出現嚴重併發症,致死率高達5成。

茲卡病毒為何從未在台灣流行?專家揭「真相」竟與登革熱、日本腦炎有關

茲卡病毒為何從未在台灣流行?專家揭「真相」竟與登革熱、日本腦炎有關#日本腦炎

台灣夏季常見登革熱疫情爆發,日本腦炎案例也時有所聞,而登革、日本腦炎及茲卡病毒都屬於「黃病毒」由病媒蚊傳播,為何卻未曾爆發茲卡本土疫情?國內最新研究指出,在感染過登革熱與日本腦炎者體內,竟發現可抑制茲卡病毒的中和抗體,對於疫苗研發策略有所助益。

新增日本腦炎病例 7月流行高峰加強防蚊

新增日本腦炎病例 7月流行高峰加強防蚊#日本腦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南市出現今年第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全國第13例,個案為50餘歲男子,居住白河區,於7月5日開始出現頭暈、倦怠等症狀,8日因發燒、躁動及意識改變至柳營奇美醫院急診就醫,收治住院治療並予以採檢通報,14日經檢驗確診為日本腦炎,目前仍住院治療中。多數人感染後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發燒、頭痛、無菌性腦膜炎台南市衛生局調查,個案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活動地點皆以住家為主,附近2公里範圍內有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環境,研判於居住地點附近感染之可能性較高,衛生局已立即委請疾管署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學者前往個案住家及附近高風險場所進行調查評估,同時落實環境滅蚊及誘捕病媒蚊等相關防治措施,加強對鄰近民眾衛教宣導,並籲請鄰近豬舍加強防蚊滅蚊措施及適齡豬隻之疫苗施打,環保局亦派遣區隊人員針對上述地區加強環境清消,務求降低病媒蚊密度,保障民眾健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灣日本腦炎病例主要發生於每年5月至10月,其中6月至7月為流行高峰。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為三斑家蚊、環蚊家蚊和白頭家蚊,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而豬隻為病毒最主要的增幅宿主。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發燒、頭痛、無菌性腦膜炎,嚴重者可能出現精神症狀(譫妄、意識不清)、腦神經功能損傷等,甚至昏迷或死亡。黃昏及黎明避免在畜舍附近活動,戶外活動穿淺色衣褲防蚊子叮咬民眾應避免在黃昏及黎明時分等病媒蚊活動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家中的門窗安裝紗門紗窗,並於睡覺時使用蚊帳;在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避免蚊子叮咬,或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台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呼籲,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提醒民眾應按時攜帶家中年滿15個月以上幼兒至各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居所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應加強自身防蚊措施,如自覺有感染之虞的成人,未曾接種或接種史不明者,亦建議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3月嬰來不及打疫苗 確診日本腦炎

3月嬰來不及打疫苗 確診日本腦炎#日本腦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一名3個多月大男嬰感染日本腦炎,為自1999年來最年幼個案,已住院逾2周。因日本腦炎疫苗得滿15個月才能施打,小小孩想預防得靠防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14日在疫情周報表示,台灣近期新增4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台中市潭子區50多歲男性(於南投縣南投市租屋)、新北市三重區60多歲男性、桃園市八德區40多歲男性及彰化縣大村鄉3個多月男嬰。一口氣增4例 3月嬰破最年幼紀錄劉定萍指出,4人分別有發燒、頭痛、步態不穩、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除台中市個案已出院外,其餘3人仍在住院治療。研判可能是住家、工作地或活動地附近有水稻田、豬舍或鴿舍等,接觸病媒蚊。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4名個案中有3人是成年人,症狀也典型;但出現3個月大男嬰,為自日本腦炎在1999年列入法定傳染病後出現最年幼個案。上次未滿1歲個案為2007年1名6個月大男嬰。3個月大男嬰6月底時出現高燒、食慾變差、哭鬧而到診所就醫,隨後轉到大醫院,住院隔日就出現全身抽搐症狀入住加護病房。因有神經系統反應,通報日本腦炎也確診。目前已住院超過2周,意識已清醒,是否造成後遺症還需觀察。滿2月大可用含DEET防蚊液 濃度需小於30%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年長者和年幼者較容易出現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林詠青表示,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但須滿15個月大才能接種。嬰兒若要防範,只能靠防蚊。因為病媒蚊主要在戶外活動,應避免在蚊媒吸血高峰的黃昏或黎明活動。小小幼兒使用防蚊液也有學問,林詠青說,滿2個月大嬰孩就可使用含敵避(DEET)防蚊液,但濃度需小於30%;若要使用含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則要滿6個月大。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迄今共13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低於近年同期,感染者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13例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桃園市3例、彰化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新北市、台中市、嘉義縣及台南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

家長憂疫情 幼童疫苗接種率跌一成

家長憂疫情 幼童疫苗接種率跌一成#日本腦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中滿5歲至入小學前的孩子,在迎接人生新里程的同時,自體保護力也準備好了嗎?入學後因集體活動及同學間互動頻繁,一旦有人生病,容易發生疾病群聚感染,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式。受疫情影響,為避免進出高風險的醫療院所,許多家長延遲帶小孩接種疫苗,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分析疫情發生前疫苗接種數據,發現5項常規疫苗適齡幼兒接種率,下降區間為0.53~9.6%。其中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率下降8.08%,如出現麻疹疫情,恐影響幼兒抵抗力。三項幼童疫苗完成率僅65.02%依據疾管署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系統資料顯示,截至109年4月底止,北市即將入國小一年級之新生計2萬3788人,其中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2劑(MMR2)接種率為78.9%、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第2劑(JE-CV_LiveAtd-2)接種率為76.92%、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DTaP-IPV)接種率為72.81%,上述三項疫苗全數完成率為65.02%,尚有8322名學童未完成全數接種。降低集體生活 感染疾病風險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余燦華科長提醒家長,各項常規疫苗應按時接種,以達完整保護力,接種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疫苗,可持續延長保護及維持幼兒時期接種疫苗之免疫力時效,進而提升學童群體免疫能力,降低集體生活造成疾病感染之風險。余燦華科長呼籲家長檢視家中寶貝的兒童健康手冊,若尚有未完成接種者,應儘速帶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讓寶貝快樂上學,健康成長。北市預防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名單可至台北市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主題專區/疾病防治/預防注射)查詢,如有相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撥打衛生局預防注射專線:(02)2375-4341或1999台北市民當家熱線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