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引致自殺行為的危險因子

引致自殺行為的危險因子#自殺

據教育部統計,去年各級學校意外死亡人數,自殺高居第二,平均每五天就有1名學生自殺死亡。基於此,國中小學要推動為期一年的「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並發下柯氏憂鬱量表、心情指數檢測表、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等,要求老師平時要仔細觀察學生後填寫。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何志培表示,兒童青少年自殺的相關因素,可分為「慢性歷程」與「急性歷程」:慢性歷程為長期累積不良的內在成長與外在影響之過程,如黃姓男童的父母述說,孩子可能好勝心太強,半年前也曾因與妹妹吵架挨罵,拿刀背自殘手腕。急性歷程則由於某些生活上的變化,使個人感受到壓力與情緒上的波動,而引發自殺行為。此外,可能的因素包括憂鬱症、人際衝突與孤立、家庭功能不佳與變化、情緒困擾及自我中心的想法等。其中,家庭因素是影響兒童青少年行為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破裂、親子關係不佳、家中溝通不良以及對父母有高度敵意等皆與兒童青少年自殺有關。正因為自殺成因複雜,縱然在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發達且資源普遍的歐美國家,其行之多年的校園自殺防治計劃仍不斷受到質疑,對其遏止青少年自殺的效果、或是否可能具有「反效果」,仍一直在進行檢討。有些學者曾提出警告,專門針對自殺議題喚起學生注意的活動,可能誤導學生以為自殺是一種處理壓力的慣見反應,而媒體的不當報導也可能擴大自殺的「感染」效果。從門診和學校輔導個案發現,學童共同的心聲是被關心,自殺意念大多數人都有,為情緒找出口更重要,並非一紙約定就可以解決。有自殺念頭的學生,多半是抗壓性不夠,且尋找不到自我價值。想自殺者需要的乃是及時的扶持,並不是簽了不自殺約定書就會變得勇敢,幫孩子學習正確發洩情緒才是重點所在。

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

自殺者親友常見之心理困境#自殺

所謂自殺者親友包含家人、朋友、情人、同事,有交情的人,有時候甚至還擴及到看護或是醫療機關的工作者。而親友的反應強度,會根據和自殺者之間的交情深度或時間長度而不同。自殺者如果與他們是小有交情的人、同學或同事,多少會受到打擊;但是換成是家人、情人或摯友,情緒反應會更強烈。這些情緒反應會因人而異,沒有一定的順序且猶如狂風暴雪般肆虐人的心靈。高雄立市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醫師 陳偉任指出自殺事件發生後,身邊的人大多表現得若無其事,小心翼翼地避談傷心事,以致於自殺者及親友刻意去壓抑情緒,但壓抑的情緒終究有天還是會反撲。雖然可以肯定,讓他們沉靜一下總比不謹慎的話語或態度好的多,但是「持續痛苦,陷入低潮也不是辦法」,依據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兩年來之實務經驗,常見之自殺者親友心理困境如下:《驚訝》絕大部分的人,在接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會這樣?」、「他真的這樣做?」心中會因過度驚訝,而顯得手足無措。《恍惚》有些人說,在得知自殺消息時,那份驚訝使心跳加速,而腦袋一片空白、思考停擺,根本忘記自己是誰,也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這一段時間做了什麼。《自殺相關情境再現》由於突如其來的自殺事件,帶給他們的衝擊太強烈了,有些人的腦海裡會不斷浮現他們和自殺者自殺前夕見面的場景。《否認》也有人因為無法承受自殺這項殘酷的訊息,而產生極欲否認事實的行為,例如:「覺得應該只是剛好同名同姓」、「是聽錯了吧?根本不是什麼自殺吧!」、「所有事情都會沒事的」。《自責》親友認為自殺者會選擇死亡的直接原因在於自己,因而產生強烈的自責,例如:「一定是我那時候說的那句話刺激到他了。」、「早知道就應該認真的聽你把話說完。」、「你明明有暗示了,我竟然忽略掉。」會責備自己沒為自殺這件事做出任何的預防。《憤怒》「為什麼?為什麼你要這麼做?你擺明就是故意做給我們看的吧!」甚至挑釁自殺者再進行自殺,其實對自殺者發怒、再怎麼罵也於事無補,甚至是加深傷害的。然而,親友發怒的舉動有時候只是是表象,他們憤怒的箭頭實際上是指向自己。《情緒轉移》當自殺者親友把怒氣發洩在他人身上時,會把責任轉嫁給其他人,以緩和自責感。《隱瞞》有不少人擔憂旁人在自殺者親屬的背後竊竊私語或深信「自殺是家族的恥辱」,因而隱瞞自殺的事實,或讓這個問題看起來並不重要。而身旁的人也順勢配合,完全不提起自殺的往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