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官能疾病舉凡憂鬱、躁鬱、強迫症等等,在現代醫學已有適當的治療方式。但在古代,諸如思覺失調、癲癇或中風後口歪眼斜的病理症狀時,往往會被當成「中邪」、「鬼附身」。當時的醫學專家其實會在病患13個特殊穴位下針,緩解癲狂現象,即為「鬼穴13針」,是傳統中醫裡最博大精深的古老針灸技法之一。
精神官能疾病舉凡憂鬱、躁鬱、強迫症等等,在現代醫學已有適當的治療方式。但在古代,諸如思覺失調、癲癇或中風後口歪眼斜的病理症狀時,往往會被當成「中邪」、「鬼附身」。當時的醫學專家其實會在病患13個特殊穴位下針,緩解癲狂現象,即為「鬼穴13針」,是傳統中醫裡最博大精深的古老針灸技法之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8歲男子退伍後出現聽幻覺、被害與被控制妄想,因無明顯混亂行為而沒有就醫,直到一年後因症狀嚴重無法工作,才被家人帶至精神科求診,經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接受藥物治療後精神症狀改善,並接受近紅外線腦功能儀檢測記錄當時腦功能活化情況,出院後定期追蹤治療,生活恢復正常,已在工廠當作業員有穩定收入。焦慮、胸悶、腹瀉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台中榮總精神部醫師藍振嘉表示,生物精神醫學近年有許多突破性進步,中榮引進三項重要檢查與治療儀器,包含光—近紅外光腦功能儀、電—心率變異率檢測、磁—重複性經顱磁刺激來進行腦部功能的生物性檢測與治療,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藍振嘉說,心率變異率檢測就治療過一名38歲男子,他因調升主管職務,工作壓力大增,出現情緒焦慮不安、失眠、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前往心臟科、胸腔科與腸胃科就醫未發現異常而被轉介至精神科門診,經評估後接受自律神經檢查,發現交感神經指標過高,有自律神經失調現象,醫師建議調整工作時間、規律作息、安排運動及休閒活動與教導壓力因應與放鬆技巧,約一個月後症狀顯著改善。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 改善憂鬱症另一名40歲女子,因嚴重憂鬱症辭去工作,曾使用過四種抗憂鬱藥物並規則服用,但憂鬱症狀都只有部分改善,仍時常感覺情緒低落、失眠、缺乏動力與無助無望感,接受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後,憂鬱症狀顯著改善,不再有無助無望感,2個月後情緒穩定、順利開始新工作。藍振嘉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自1998年所發布的年度報告將憂鬱症列入21世紀三大疾病,呼籲各國重視憂鬱症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抗憂鬱藥物為目前的主流治療模式之一,然約有1/3的患者對抗憂鬱藥物的療效不佳,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是嚴重型憂鬱症的最新治療模式,提供抗憂鬱藥物之外的治療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0歲的王先生長期因人際關係敏感,無法維持穩定工作,逐漸退縮在家且會自言自語,家人帶他就醫後,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但他缺乏病識感,經常不願意服藥,造成幻聽、妄想症狀加劇,甚至攻擊家人,某次外出時因幻聽跑到外縣市,因行跡詭異、言談鬆散而被強制送醫,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才逐漸穩定,醫師考量他服藥遵囑性不佳,將藥物轉換為長效型針劑,目前穩定在門診追蹤治療。多在20~30歲發病 憂鬱、人際退縮是早期症狀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劉子瑜表示,「思覺失調症」就是過去所稱的「精神分裂症」,常見的症狀有幻聽、妄想、思考混亂、混亂或僵直行為以及負性症狀如少話、少社交、做事無動機、自我照顧能力差等。患者多在20~30歲時發病,但也有不少人更早或更晚發病。在發病前患者經常會出現前驅症狀,如憂鬱、人際退縮、認知能力變差等,周遭的人可能開始感覺到患者變的怪怪的,而發病後患者可能會有幻聽、妄想等急性期症狀,一般也最有可能在這時被帶來就醫。若未規則服藥,患者可能會經歷數次的急性期發作,使得症狀愈來愈嚴重、能力愈來愈退化;若能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可以穩定工作或維持日常生活。長效針劑每隔數周或數月注射 可維持病況穩定近年台灣發生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有關的刑事案件,讓部分民眾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都很危險,讓部分患者不敢就醫,然而根據研究,思覺失調症患者犯下重刑的比率並不比一般族群高。也有部分民眾認為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強、成癮性高,而排斥使用藥物。劉子瑜表示,目前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不僅療效佳,副作用也大幅減少,只要遵照醫師指示,並沒有成癮的問題。另外,近年來也有數種長效針劑上市,抗拒服藥或容易忘記、不方便服藥的患者,只要每隔數周、甚至數個月注射一次針劑,即可維持病況穩定。劉子瑜提醒,除了思覺失調症,憂鬱、焦慮、失眠也是常見的精神疾病,有需要時都可尋求醫療協助,另外像是兒童的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老年人的失智伴隨行為問題等,也都可以透過精神醫療得到幫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精神疾病,包含思覺失調症及雙相情緒障礙症(又名雙極性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等,都是復發率極高的疾病,許多患者每天服用藥物以避免疾病復發,但讓人氣餒的是,只要漏吃藥就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反覆影響病情,也容易造成復發。所幸現在慢性精神疾病可以每月一針「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患者只要定期回診施打,就能輕鬆穩定用藥,並減少患者生活中的諸多困擾。不怕漏藥 有助於藥物濃度保持穩定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明,每月施打一次,可以提升便利性,免除患者口服藥物所帶來的困擾,患者可以免去口服藥物所帶來的困擾提升便利性,像是漏藥問題、在外吃藥會受到關注等,同時長效針劑也有助於讓藥物濃度長期在體內保持穩定。由於穩定用藥不容易,謝明憲醫師建議生活忙碌、容易忘記服藥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長效針劑,或是對於病識感不佳、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而言,長效針劑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也避免家庭內因患者用藥不穩定而產生問題。不過目前國外的治療趨勢認為,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患者都可與醫師諮詢以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愈早進入療程,愈能減少未來復發的風險。目前新一代長效針劑,改善了過去傳統藥常見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月經失調等,建議患者要當個聰明用藥人,與精神科醫師共同溝通並提出自己的擔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打針不代表病情加重 穩定用藥才能避免惡化謝明憲醫師解釋,許多患者及家屬誤以為「打針」代表病情加重,但其實只是將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成分轉化成長效針劑形式,不需天天服藥,即可以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穩定的藥物濃度才能增加患者功能恢復的機會,幫助患者重返社會。(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甲基化偏低型的思覺失調患者,在臨床上常被診斷為情感性思覺失調跟妄想症,例如他們會認為警察在跟蹤自己、家人是外星人,或者衛星發送射線到他們的腦中。大多數這類型的病人都會有反覆的儀式化行為跟強迫傾向,他們或許外表看起來很淡定,但內在其實十分焦慮。思覺失調屬於精神疾病早在古埃及的文獻裡,就記載了思覺失調,但數千年來,我們對這個疾病所知依然有限。不分種族、不分貴賤、不分地理位置,約有百分之零點三的人會發展出這個疾病。嚴格來說,思覺失調是一個泛稱,包含的是一群表現相似,但本質上可能截然不同的精神疾病。男性通常在15到25歲間發病,而女性則是16到35歲。發病時的症狀有幻聽、妄想、偏執及性格劇烈改變,常讓病患家屬跟朋友不知所措。對患者而言,罹患此病是終生的苦痛,對家屬則是身心俱疲跟財務耗竭,整個社會也因失去寶貴的人力跟經濟資源,而蒙受重大損失。一九六○年代中期,可以說是生物精神醫學的起點,生物精神醫學的擁護者視思覺失調是一種生理疾病,而非創傷經驗的心理表現。這個觀點上的大轉折,是基於在思覺失調的雙胞胎研究中,顯示此病有很高的遺傳性。當血親罹患思覺失調時,會如何大幅增加其他家人發病的風險,不令人意外地,同卵雙胞胎的風險最高(大於一半)。精神疾病的元凶:營養失衡!腦內缺乏維生素B6,易引起憂鬱、易怒;銅濃度過高,與思覺失調、自閉症等多種疾病有關……。關鍵營養素失衡,會影響大腦的生化運作與心智狀態,進而導致精神疾病,不可輕忽!因此對症下「營養」,才能真正調整失衡,根治精神疾病!(本文摘自/營養的力量/博思智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莉最近常常心不在焉,跟大一時相比變得沉默寡言,上課常遲到,理解力變差導致成績一路下滑,更不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甚至會懷疑男友不老實。精神科醫師研判小莉是處於思覺失調的高風險階段,給予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小莉又回到原本開朗的樣子了。思覺失調常在青春期晚期到年早期發病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曾懷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病,台灣的盛行率大約0.5%,最常在青春期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病程越久或越晚接受治療,患者的認知與社會功能的損害程度越顯著,預後也越差;早期就醫治療越有助於患者的功能維持。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前往往會有莫名的憂鬱和焦慮、專注力差、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敏感多疑、思考混亂、人際互動變差、言談詞不達意,甚至自我照顧功能變差。曾懷萱醫師指出,過去稱這樣的狀態為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但比較合適的說法是「精神病症的高風險狀態」。高風險狀態的人只有約1/3會真正發展成患者處在高風險狀態的人只有約1/3會真正發展成思覺失調症患者。曾懷萱醫師強調「及早發現」並「及早介入」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幫助個案提早建立對疾病的認識,及早讓個案瞭解精神狀態改變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息息相關,並適當認知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能協助個案調整紊亂的腦內系統。最重要的是個案對自己的改變更能掌握,並增加尋求協助的意願。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需要龐大的社會成本,往往也造成家庭的困境、照護者的過勞及憂鬱。因此,曾懷萱醫師表示,藉由增進民眾對高風險狀態的認識,鼓勵有此困擾者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並定期追蹤,可以降低發展成精神病症的可能,減少住院治療的需要,也能有較好的預後;這是精神醫療在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千萬別以為有思覺失調症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來自美國的Rachel在YouTube上公開分享與思覺失調症共處的經驗,瀏覽量破億;她現在同時有三份工作,分別是健身房員工,模特兒課程指導,並兼職接一些替身和特技的工作;彈性的工時,讓她可以自主安排每天豐富的生活。她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一樣可以工作,工作可以讓人找到生活重心,並且交到朋友。今年32歲的Rachel Star Withers從青少年起就有幻覺,Rachel的父母花了一段時間才理解思覺失調症,而且非常的愛她,並鼓勵她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在她狀況不好時陪伴照顧她。Rachel說,大眾需要對於這個議題更開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健康問題,面對健康問題就是去處理它,而大眾更不應該開這個疾病玩笑,例如瘋了這樣的詞彙,只會讓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封閉自己與拒絕承認。迷思: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無法工作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是「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許多迷思及汙名化,甚至會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患者、家屬蒙羞,阻礙就醫。據調查,民眾對思覺思調有三大錯誤迷思,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以及「無法工作」。勇於面對疾病 不耽誤治療思覺失調症並非絕症,經治療後,患者是可以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暨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發病後愈早接受治療,恢復情形愈好,如果放任症狀一再復發,後續的治療也難以幫助他們恢復到原本的功能,會演變成所謂的難治型的患者;所以,患者與家屬,應勇於面對疾病,不耽誤治療,而社會應用友善、關懷的眼光以對。加入康盟粉絲團 積極克服困難為鼓勵思覺失調症病友正向面對疾病,康復之友聯盟特別邀請Rachel錄製與病共處的短片,翻譯成中文字幕,幫助病友更知道如何面對疾病;同時,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募集醫護人員給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生活建議,並已陸續公開於康復之友聯盟的粉絲團,邀請思覺失調症病友鎖定康盟粉絲團,希望鼓勵病友勇於面對思覺失調症,克服困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有偏見。思覺失調透過治療能控制症狀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是「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也代表它「恢復的可能性」,透過治療能穩定控制症狀,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許多迷思及汙名化,甚至會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患者、家屬蒙羞,阻礙就醫。透過治療思覺失調穩定控制、找回正常生活藉由2017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進行「思覺失調症認知與態度調查」發現,大眾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錯誤迷思,而病友日常生活中亦自覺受到歧視。據調查,大眾3大錯誤迷思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以及「無法工作」。對應病友調查發現,4成思覺失調症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45%病友擔心告知外人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近50%病友表示求職時曾受到拒絕或歧視。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並非絕症,經治療後患者可以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且發病後愈早接受治療,恢復情形愈好,如果放任症狀一再復發,後續的治療也難以幫助他們恢復到原本的功能。思覺失調受幻覺、妄想影響 個案容易被擴大渲染針對病友「具有危險性」迷思,偶發個案往往被誇大渲染,張家銘醫師表示,實際上,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受幻覺、妄想影響,大多數患者感到不安而會退縮、怕人,犯罪行為是一個混合生物、社會心理與情境等眾多因素的複雜問題。經過積極治療後,患者的暴力風險下降、已無攻擊性、研究也發現到,50%的患者治療後仍可持續工作,更有約20%的病友能從事全職工作。張家銘醫師呼籲,患者與家屬應該勇於面對疾病,不耽誤治療、而社會應用友善、關懷的眼光以對。